霞飛路 (上海)

上海市淮海中路在1915年到1943年之間名為霞飛路(法語:Avenue Joffre),以法國元帥約瑟夫·霞飛的名字命名。當時是橫貫原上海法租界的一條主幹道。

1930年代的霞飛路與邁爾西愛路交匯路口,國泰大戲院一帶
21世紀初的同一路口:淮海中路(原霞飛路)與茂名南路(原邁爾西愛路)交匯路口,國泰電影院一帶

開闢

霞飛路東起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西至海格路(今華山路),全長5500米。霞飛路是1900年有法租界公董局興建,最初的名稱是西江路,1906年改名寶昌路(Route Paul Brunat),1915年6月更名霞飛路(Avenue Joffre),1922年3月,由法國將軍霞飛舉行揭牌儀式。

1908年,法商電車公司開通自十六鋪經公館馬路寶昌路徐家匯有軌電車,由於交通便利,居民增多。

1943年,汪精衛政權接收上海法租界,將霞飛路改名為泰山路

1945年10月,更名林森路,以紀念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1867~1943),以西藏路為界,分別稱林森東路、林森中路。1950年5月25日,更名淮海路,以紀念淮海戰役的勝利。西藏路以東部分稱淮海東路,以西至華山路部分稱淮海中路。

淮海西路東起華山路,西迄凱旋路,始築於1925年,系法公董局越界所築,原名喬敦路(Jordan Road),以英國駐華公使名命名,1933年改名廬山路,1945年更名林森西路,1950年更名淮海西路[1]

特色

霞飛路東段在1900年-1914年之間建成,是傳統的華人商住區,多石庫門里弄住宅;西段在1920年代形成大規模的高級住宅區,花園洋房和高級公寓較多,是美英僑民和中國上層人物的主要聚居地;中段則是在1930年代,隨著大批白俄難民的到來,形成富有異國情調的高雅商業街。明星咖啡館、時裝店、洋貨店、食品店、珠寶店鱗次櫛比。400多家各類商店中集中了上百家聞名遐邇的老店、名店。

沿路近代建築

 
今天的淮海路(原霞飛路)一帶有不少商業樓宇
  • 197號:寶昌路消防站
  • 235號:霞飛路巡捕房、盧灣區職業教育中心
  • 358弄:尚賢坊
  • 375號:法租界公董局、中環廣場裙樓
  • 449-479號(呂班路口):培恩公寓、培文公寓
  • 468-494號:康綏公寓
  • 481號(華龍路口):永業大樓
  • 538-544號:飛龍公寓
  • 567弄:漁陽里(6號: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
  • 584弄:飛霞別墅
  • 622弄:泰山公寓
  • 796號:花園住宅、歷峰雙墅
  • 816弄:國泰公寓
  • 870號:國泰大戲院/國泰電影院
  • 927弄:霞飛坊:新式里弄(64號:許廣平舊居,1927年)
  • 1082號:花園住宅、東湖賓館七號樓
  • 1110號:花園住宅、東湖賓館
  • 1131號南樓:席宅、比利時領事館/達文西集團
  • 1154-1170號、1160-1164號:亨利公寓/淮中大樓
  • 1202號:蓋司康公寓/淮海公寓
  • 1204~1218號:淮海公寓二號樓,1935年
  • 1209號:猶太富商安德華·愛滋拉住宅、上海市武警總隊、c花園住宅
  • 1273弄:新康花園
  • 1276~1292號:住宅
  • 1285弄1-77號:沙發花園、上方花園(24號:張元濟故居)
  • 1300~1326號:恩派亞大廈/皇家公寓
  • 1350弄:愉園公寓、愉園1-16號
  • 1414號1號樓:花園住宅、上海市武警總隊家屬樓
  • 1431號:住宅、法國總領事館
  • 1469號:住宅、美國總領事館
  • 1487弄1~56號:上海新村
  • 15l7號:盛宣懷住宅、日本領事館
  • 1554-1568號:林肯公寓/曙光公寓
  • 1610弄1-8號:逸村
  • 1634號:花園住宅/科技情報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1670弄1-32號:中南新村
  • 1706號:吳興公寓
  • 1754弄全部:花園住宅
  • 1818弄1~8號:住宅,1934年
  • 1836-1858號:諾曼第大樓、東美特公寓/武康大樓
  • 1843號:上海宋慶齡故居
  • 1897號:花園住宅
  • 2068號:又斯登公寓/登雲公寓

與霞飛路交匯的道路(由東向西)

參考文獻

  1. ^ 从霞飞路到淮海路(附图)-上海档案信息网. www.archives.sh.cn. [2016-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