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史瓦西
馬丁·史瓦西(德語:Martin Schwarzschild,1912年5月31日—1997年4月10日),德裔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知名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的兒子。瑞士天文學家羅伯特·埃姆登的外甥。
馬丁·史瓦西 Martin Schwarzschild | |
---|---|
出生 | 德意志帝國波茨坦 | 1912年5月31日
逝世 | 1997年4月10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霍恩 | (84歲)
國籍 | 德國 美國 |
母校 | 哥廷根大學[1] |
知名於 | 恆星結構 恆星演化 |
獎項 | 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 布魯斯獎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皇家學會會員[2]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 天文學 |
機構 | 普林斯頓大學 |
生平
馬丁·史瓦西生於波茨坦一個在學術上相當傑出的德國猶太人家庭。根據他父親卡爾·史瓦西的要求,馬丁和它的家人於1916年舉家遷往哥廷根。馬丁就讀於哥廷根大學並於1936年12月通過了博士考試。同年他離開德國後先前往挪威,再遷往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丁任職於美軍情報部門,戰後他獲頒美軍功績勳章和銅星勳章。之後他和天文學家 Barbara Cherry 結婚[3]。1947年馬丁·史瓦西和他的一生好友萊曼·史匹哲一起進入普林斯頓大學任職。史匹哲在史瓦西去世前十日過世。
史瓦西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恆星結構和恆星演化。他的研究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脈衝星、太陽的較差自轉、恆星在主序星階段以後在赫羅圖上的演化軌跡(包含恆星如何成為紅巨星)、氫外層來源、氦閃以及星團的年齡等。他大部分的工作是和 Richard Härm 一起進行。而他在1958年出版的書《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tars》則教一整個世代的天文學家如何應用電腦計算恆星結構與演化模型。
1950和1960年代,史瓦西是使用探空氣球裝載同溫層望遠鏡觀測天文的先驅。同溫層望遠鏡是使用氣球搭載天文儀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進行觀測。第一個同溫層望遠鏡拍攝到了高解析度的太陽米粒組織和太陽黑子,確認了太陽大氣層中的對流存在。而第二次升空的望遠鏡則以紅外線波段觀測了行星、紅巨星和星系核。在史瓦西晚年,他對橢圓形星系的動力學有極大貢獻。史瓦西是當時天文界的重要人物,並且擔任數個主要科學學會的領導職務。
1980年代史瓦西應用了他的數值計算技術建構了星系的三維模型[4]。
史瓦西是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天文講座教授,他一生中多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研究[5]。
獲獎記錄
著作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ta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命名事物
參考資料
- ^ Institut für Astrophysik Göttinge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6-11.
- ^ L. Mestel. Martin Schwarzschild. 31 May 1912 — 10 April 1997: Elected For.Mem.R.S. 1996.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99-11-01, 45: 469–484 [2018-04-02]. ISSN 0080-4606. doi:10.1098/rsbm.1999.0031 (英語).
- ^ Virginia Trimble. Martin Schwarzschild (1912-1997) (PDF).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Pacific. December 1997 [2023-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Jeremiah P. Ostriker. Martin Schwarzschild (1912-97). Nature. 1997-07, 388 (6641): 430–430 [2018-04-02]. ISSN 1476-4687. doi:10.1038/4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DAVID M. HERSZENHORN. Martin Schwarzschild, 84, Innovative Astronomer.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2, 1997 [2010-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Grants, Prizes and Awards.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24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enry Draper Medal.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4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Past Winners of the Catherine Wolfe Bruce Gold Med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4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Winners of the Gold Med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4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 Published papers of Martin Schwarzschild on 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 D. Merritt, Martin Schwarzschild's Contributions to Galaxy Dynamics
- Oral history interview with Martin Schwarzschild. Charles Babba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Schwarzschild describes his early training in automatic computing when he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director of the Watso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Laborato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upon the resignation of Wallace Eckert. Schwarzschild describes the computational research he did there on stellar models, then turns to his experience during World War II at Aberdeen Proving Grounds, mentioning work of John von Neumann and other scientific consultants on the design of new automatic calculating equipment. Schwarzschild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 H. Kent and von Neumann. His final topic is the work during the 1950s he undertook on stellar interiors using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computer. He describes his experiences trying to use the computer for large scientific purposes, and recalls the reception of his computational research by the professional astronomy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