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大餅

中國江蘇無錫的傳統地方小吃

雞子大餅,又稱蔥油雞子大餅,是中國江蘇無錫的傳統地方小吃,其創製歷史可追溯自民國初年。

雞子大餅
Wuxi Egg Pancake
上菜順序點心
起源地中國
地區無錫
主要成分麵粉
約205大卡(每100克) 千卡

簡介

無錫雞子大餅始於1915年,首創者為一蔥油餅小販范盤福,因其製作蔥油餅的手藝極好,旁人便多模仿,以致競爭激勵。後范突發奇想,在餅中打入一雞蛋,做成蔥油雞子大餅,頓時顧客為之吸引。1938年,崇安寺汪耀奎經營的新萬興麵店,引進蔥油雞子大餅並革新,在餅中加入油炸肉糜渣,同時裹入蔥油,花椒鹽等配料,製作時用手指在餅中間戳一淺洞,繼而將雞蛋打碎,倒於餅上,煎炸數回。其味咸中帶甜、其餅薄脆且大,是當時風靡一時的春節應時小吃。雞子大餅也由此流傳到無錫各點心店,成為錫城著名小吃之一。[1]

逸事

雞子大餅在無錫話中讀作「雞子杜餅」,乃因吳語中「杜」有「自製」之意,一如「杜辦」、「杜酒」等吳地方言,可見無錫雞子杜餅最初是由自家製作之土餅發展而來。[2]

參考

  1. ^ 〈鸡子大饼〉,《江南晚报》(2014年3月14日)。. [2015年2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2月19日). 
  2. ^ 吴翼民,〈鸡子大饼〉,《新民晚报》(2012年4月20日)。 (PDF).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