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華橋,原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南門東側,百花洲北側,為一座東西向單孔石拱橋,橋下通連大明湖與百花洲。

今大明湖畔鵲華煙雨牌坊

該橋始建於宋代,曾因百花洲而稱為百花橋,又名白雪橋,元代改稱鵲華橋(一說百花橋位於百花洲南,與鵲華橋兩橋相望),明代曾重建,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及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又兩次重建。原橋因侵華日軍破壞,橋面凸凹不平,坡陡路滑,造成行車隱患,1946年被拆除,改建為木板平橋,後分別在1948年和1953年更換為石板平橋和鋼筋混凝土平橋。1983年拓寬明湖路時再次改建,橋面與路面持平,已看不出原橋的痕跡[1][2]

當時為方便遊船出入,鵲華橋淨跨4米,橋面最高處高出路面約2米[3],清末民初時期曾為遊覽大明湖的重要碼頭,在清代劉鶚所著的《老殘遊記》中,老殘便是在鵲華橋登舟,繼而遊覽大明湖。另外,當時大明湖北岸很少有高大建築,空氣也很少污染,遊人站在橋頂向北可以眺望到濟南北郊遙遙相對、朦朧隱現於煙雨之中的鵲山華山,即為歷下八景中的「鵲華煙雨」[4],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即根據這一景觀繪成。

為恢復「鵲華煙雨」景觀,2009年在大明湖擴建工程中異地重建了鵲華橋,位於「鵲華煙雨」石牌坊以北,總長度約90米,為景區內唯一一座五孔拱橋[5],亦作為「七橋風月」[6]的組景之一[7]

舟系綠楊堤,鵲華橋上望;
齊州九點菸,了了明湖上。
任宏遠《鵲華橋詩》

注釋和參考資料

  1. ^ 《鹊华桥、百花洲、曲水亭》. 濟南市規劃局. [2009-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闲话鹊华桥》. 網易新聞. [2009-10-29]. [永久失效連結]
  3. ^ 《济南旧影-鹊华桥》. 濟南檔案信息網. [2009-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鹊华桥跃然纸上露真容》. 舜網-濟南時報. [200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大明湖扩建工程中新修的鹊华桥雏形显现》. 山東旅遊政務網. [2009-10-29]. [永久失效連結]
  6. ^ 即七座景觀橋,包括芙蓉橋、百花橋、秋柳橋、水西橋、鵲華橋、湖西橋、北池橋,七橋環湖,風格各異,曾鞏曾有詩:「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常到木蘭舟」。
  7. ^ 《大明湖新区今天开门纳客 28座石桥串起新美景》. 濟南建設網. [2009-10-29].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