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发生于云南通海的地震

通海大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970年1月5日1時0分41秒地震矩規模7.7,最大震度達10度。震源深度11公里,震央位於中國雲南省通海縣峨山之間。地震由平移斷層斷裂所引發,而其所在的紅河斷層自1700年以來就從未發生過7以上的地震。至少有一萬人在地震中死亡,為1960~1970年十年來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500萬至25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受災面積達到8781多平方公里。

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通海地震在雲南的位置
1970年通海地震
玉溪
玉溪
昆明
昆明
日期1970年1月5日(當地時間)
規模7.5 Ms
震源深度13公里(8英里)[1]
震央24°07′N 102°29′E / 24.12°N 102.49°E / 24.12; 102.49
斷層曲江斷裂(小江斷裂帶紅河斷裂帶交匯部的西北側)[2]
影響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損失介乎500至2500萬美元
傷亡至少15,621人死亡
《通海地震記事碑》,立於通海秀山鳳儀亭

此次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受傷人數超過32431人[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三大地震。雖然死亡人數逾萬,但因時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地震發生後3天,官方傳媒仍無一報道此宗慘劇。[4]

預兆

1969年11月底,西南地質地震大隊曾派遣考察小組來到通海進行考察。他們發現了寒冬中百花盛開的反常景象,推算得知地下溫度出現了升高,但是未能確定地震的發生。1970年1月4日,考察小組居住的旅社的井內反常地乾涸,當夜也出現了悶熱的天氣,街上還出現了老鼠群奔的情景。1月5日凌晨,地震爆發。[5]

政府反應

地震發生後3天內,官方卻無任何有關報道。直至第4天,《雲南日報》才刊出一則消息,指「昆明以南地區發生了一次7地震」,消息未提及具體位置、傷亡情況,只強調「有毛澤東思想的指引……我們一定能奪得抗災鬥爭的徹底勝利」。此後《人民日報》報道:災區群眾在大災之後「不要救濟和捐助」,只收下毛主席畫像、《毛主席語錄》等精神食糧。

地震當天北京方面迅速召集了醫療隊,於當夜乘專機抵達昆明並轉至通海進行救助。中央於震後提出了十六字方針: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

直至2000年,官方才首次正式披露地震的死傷人數。[5]

民間反應

在當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情況下,災區官員提出:不要救濟糧、不要救濟款、不要救濟物。在此種思潮下,直接的經濟和物質援助幾乎不被接收。全國各地向災區發送了143,000餘封慰問信,同時各種與毛澤東相關的書籍和像章也被送往災區,用以在精神上支持災區群眾重建家園。這樣的「支援」最終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5]

注釋與參考文獻

  1. ^ Hu et al. (1996), p. 106.
  2. ^ 陈立德: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7.7级地震. [2024年3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年3月3日). 
  3. ^ 20世纪中国十大地震. 鳳凰網. 2006年7月26日 [201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1). 
  4. ^ 云南通海地震. 中國科普博覽網. [201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5. ^ 5.0 5.1 5.2 楊楊. “通海大地震”亲历记. 南方周末. 2010-03-17 [201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1).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