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14

中国摇滚乐队

P.K.14,全稱為the Public Kingdom for Teens(青春公共王國)。音樂風格受新浪潮後朋克的影響。樂隊曾經和現在的成員包括徐鋒,孫霞,楊森,邢芒,華東,楊寶斌,雷壇壇,許波,施旭東,任傑,楊海崧。現在的固定成員為許波(吉他),施旭東(貝司),雷壇壇(鼓),楊海崧(唱)[3]。P.K.14是中國獨立搖滾風潮中早期的開創者和最具影響力的樂隊之一。[4]

P.K.14
樂團
本名青春公共王國
英文名the Public Kigdom for Teens
語言中文
音樂類型
出道地點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
活躍年代1997年–現在
唱片公司
相關團體
現任成員
楊海崧(唱)
許波(吉他)
施旭東(貝司)
雷壇壇(鼓)
已離開成員
孫霞(貝司)
楊森(鼓)
徐鋒(吉他)
華東(鼓)
楊寶斌(鼓)
任傑(貝司)

發展簡史

  • 1997年,楊海崧之前的西樂隊解散,並打算成立一隻新樂隊。同年11月,P.K.14成立於南京。當時成員為徐鋒(吉他),孫霞(貝司),楊森(鼓),楊海崧(唱)。樂隊在南京發展的頭兩年陣容極不穩定,三易吉他手,鼓手也換過兩次。
  • 1999年,樂隊北上到北京進行了幾場演出,並且受到摩登天空老闆沈黎暉邀請,準備在《摩登天空4》收錄一支單曲。同年6月,在《摩登天空雜誌》上發表單曲「藍色的月亮」。
  • 2001年在發表了樂隊首張專輯《上樓就往左拐》(廠牌:Sub Jam中國/Empty Egg加拿大)。同年,樂隊正式落腳於北京。[1]
  • 2002年5月在《摩登天空4》中發表單曲「關於K」(廠牌:Modern Sky 中國)。同年,貝斯手孫霞(海崧妻子)因病退出,樂隊邀請任傑加入,之後由施旭東接任。[5]
  • 2004年10月,發表專輯《誰誰誰和誰誰誰》(廠牌:Badhead 中國)。專輯完成後,鼓手雷壇壇加入樂隊,他與楊海崧1999年在上海因國際噪音陰謀英語The (International) Noise Conspiracy的巡演而相識。當時P.K.14是暖場樂隊,而雷壇壇是本次巡演的策劃者。搬來北京後,海崧偶然看到了他與腦濁的主唱在Cocktail 78樂隊裡的演出,海崧覺得很不錯,於是在前任鼓手離隊後正式邀請雷壇壇加入PK14。[5]
  • 2005年9月,發表專輯《白皮書》(廠牌:Badhead 中國)。
  • 2008年6月,發表專輯《城市天氣的航行英語City Weather Sailing》(廠牌:兵馬司 中國)。
  • 2013年8月,發表專輯《1984》(廠牌:兵馬司 中國)。專輯由歐陽漢客(Henrik Oja)製作,錄音由美國知名音樂人Steve Albini英語Steve Albini完成。樂隊首先飛往瑞典,與老搭檔歐陽漢客一起排練了一個星期。後又赴往芝加哥,在Steve Albini的Electrical Audio進行錄音。24軌的磁帶機還原七八十年代搖滾樂的錄音方式。全模擬的錄音使得《1984》的音色較之以往專輯顯得更加渾濁粗糲,飽含力量。
  • 2013年10月,P.K.14以瀋陽站結束了自己耗時一個多月跨越三十多個城市的新專巡演。
  • 2015年10月,發表專輯《金蟬脫殼》(廠牌:兵馬司 中國)。專輯由旅居中國的美國樂隊Alpine Decline的成員柴德林和牟建華(吉他、合成器),以及「燥眠夜」的朱文博(薩克斯、噪音)合作完成,為孫秋晨的舞台裝置展覽配樂而創作,具有強烈的實驗音樂色彩。
  • 2018年10月,發表專輯《當我們談論他的名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廠牌:兵馬司 中國),本專輯的錄音在德國漢莎完成,母帶製作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完成。
  • 2019年4月,發表專輯《你就讓自己漂浮在陌生的城市裡/星期六的節奏》(廠牌:兵馬司 中國/獨立製作)。本張專輯其實是去年《當我們談論他的名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B-side,同樣由與樂隊合作密切的瑞典音樂人歐陽漢客(Henrik Oja)製作完成。
  • 2022年1月,發表單曲《滾滾紅塵》(發行公司: 滾石唱片)。系翻唱歌曲(詞曲:羅大佑,原唱:陳淑樺),收錄於《滾石撞樂隊40團拼經典》。

樂隊成員

  • 主唱:楊海崧。樂隊靈魂人物,同時也是音樂製作人,以及詩人、小說家[6]。他與Michael Pettis英語Michael Pettis共同創立了獨立廠牌兵馬司,目前擔任廠牌主理人[7]。曾經出版小說集《現在讓我們讚美富人》,以及詩集《半衰期》等[8],並且翻譯了澳大利亞著名後朋克搖滾歌手Nick Cave英語Nick Cave的詩集《嘔吐袋之歌》[9]
  • 貝司:施旭東。在經歷了孫霞、任傑後,貝斯由施旭東擔任至今。
  • 吉他:許波。在前任吉他徐烽離隊後,他被生命之餅的吳維介紹給楊海崧,隨後加入了樂隊。許波同時也是獨立廠牌大福唱片的主理人。
  • 鼓:雷壇壇。瑞典籍,原名Jonathan Leijonhufvud,也經常被稱為Jonny。1999年,雷壇壇作為國際噪音陰謀英語The (International) Noise Conspiracy上海演出的策劃者認識了當時暖場的楊海崧,不久後他在北京一次演出給楊海崧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加入樂隊。在此之前,樂隊經歷了華東、楊森等多任鼓手。

樂隊風格

P.K.14的作品根植於20世紀80-90年代歐美地區的地下音樂實驗搖滾英語experimental rock,而楊海崧的聲音,以及中文的歌詞,給他們的作品貼上了獨一無二的標籤。他們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歌詞深邃如詩、沉重嚴肅的風格,這也繼而發展為樂隊最標誌性的特點,這與楊海崧本人對文學、哲學的熱愛有很大關係。比如在專輯《1984》中,他們把技術展現得淋漓盡致,把Sonic Youth中期那種扣人的、嘈雜的聲響帶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語境當中。楊海崧的嗓音給人以恐懼不安之感,歌詞充滿了勸誡意味,將喬治•奧維爾這部反烏托邦小說作為靈感來源並借搖滾樂形式展現出來。[4]
P.K.14的作品往往有著猛烈的和弦,陰暗的貝司低音以及躁動的鼓點,體現了諸如Sonic Youththe PixiesFugazi等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獨立樂隊對其產生的影響。不過主唱楊海崧在2008年接受美國時代周刊採訪時也提到了諸如Bob DylanWoody GuthriePhil Ochs英語Phil Ochs等60年代的抗議歌手英語protest song對其產生的影響,這也體現在他們的作品當中,他們DIY和獨立的音樂創作精神被看做是對權威當局的反抗,而他們的歌詞也隱含著對國家和社會的批評。[10]楊海崧本人並不在意對樂隊風格定義,如他所說,「如果硬是要加所謂的『風格』的話,那就是我們對社會的感受」。[5]

參考連結

  1. ^ 1.0 1.1 Spotify-P.K.14. Spotify. [2020-04-23]. [失效連結]
  2. ^ 網易娛樂. 刘惜君作为金发爱斯基摩人主唱正式亮相. 網易. [2020-04-23]. 
  3. ^ P.K.14的小站. douban.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6). 
  4. ^ 4.0 4.1 Ned Raggett. P.K. 14’s Foundational Place in the Chinese Indie Rock Scene. bandcamp.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5. ^ 5.0 5.1 5.2 西瓜皮士. P.K.14乐队:1984的危险旅行. 落網. [2020-08-03]. 
  6. ^ 簡妙如. 如果我們能談論P.K.14,以及那些音樂政治寓言. 鳴人堂.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7. ^ 中國音樂財經網. 兵马司・杨海崧 :我投身于语言所不能定义的世界 | Indie Works 厂牌观察. sohu. [2020-04-22]. [失效連結]
  8. ^ 杨海崧-豆瓣作者-个人主页. douban. [2020-04-22]. 
  9. ^ 呕吐袋之歌(豆瓣). douban. [2020-04-22]. 
  10. ^ Lara Day. P.K.14-Asia's Best Bands. Time.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