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劉曉波

由刘高欣乐在話題發現一個詳細列舉劉曉波言論的帖子上作出的最新留言:4 年前
優良條目落選劉曉波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2018年9月16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基礎條目 劉曉波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軍事領導人、革命分子及活躍分子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
條目「劉曉波」已被列為人物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傳記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人權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人權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人權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誰知道劉曉波現在的經濟來源?

誰知道劉曉波現在的經濟來源?—CCFS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7:14 (UTC)回覆

主要是稿費。如果有來源可以寫入。─ fdcn  talk   — 2008年5月3日 (六) 01:32 (UTC+8) — 2008年5月2日 (五) 17:32 (UTC)回覆
謝謝 想了解一下 我想經濟獨立是言論獨立的基礎 就像我們維基百科 呵呵—CCFS (留言) 2008年5月4日 (日) 09:10 (UTC)回覆

請添加劉先生獲得捷克人權獎的消息

劉曉波獲得了2008年的Homo Homini Award。由於頁面被保護,無法添加。—Xizhi Zhu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16:48 (UTC)回覆

為甚麼沒有關於劉被控以顛覆罪的資料?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250.133.103對話貢獻)於2009年6月28日 (日) 09:13加入。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Wcam (留言)於2009年12月25日 (五) 13:1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校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Wcam於2010年10月9日 (六) 02:4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關於 known for (知名於)條目

我之前添加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然後被人修改成丹增嘉措後的第二個,然後整個被人刪掉 我想確認下到底能不能說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希望有人解惑。 (在維基百科裏丹增嘉措的國籍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Zhailingzy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3:16 (UTC)回覆

我覺得,只說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比較好,沒有爭議。另一方面說,那達賴算是什麼呢?即使人生是個杯具,也要做個青花瓷的杯具!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7:07 (UTC)回覆
    • 達賴在諾貝爾得獎介紹網站是寫出生在西藏,據我所知他是用印度發給他難民身份獲獎,不是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所以劉曉波是第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得獎人士沒錯!
    • 李政道和楊振寧都是去美國深造但是拿中華民國的國籍獲獎,也是頭兩位獲獎的中國人,另外丁肇中和李遠哲都是在臺灣念完大學後去美國深造後,以美國籍獲獎!Encolpius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8:44 (UTC)encolpius回覆
  • (!)意見, 雖然我沒有資料能夠證實達賴喇嘛尊者開始流亡時是否曾持有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中華民國護照。但流亡開始時點至今,包括獲獎時點,達賴喇嘛尊者皆是持 「無國籍旅行證」,而非可能有國籍的「難民旅行證」或「護照」(如達賴喇嘛被認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則應獲發難民旅行證即1951公約旅行證,而非無 國籍旅行證即1954公約旅行證)。根據理解,達賴喇嘛尊者可能根本未曾持有中共護照,或中共護照被吊銷,而喪失國籍。然而,上述可能有不確切之處,便是 網路有流傳流亡藏人所使用的旅行證件封面,為「Certificate of identity」,並非「1954 Convention Travel Document」,惟資料不盡可靠。61.206.126.130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8:56 (UTC)回覆
  • 華人諾貝爾獎得主列表#藏族。 由於達賴喇嘛的國籍的爭議,在本條目,你既不能肯定地敘述劉曉波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也不能肯定地敘述他是「繼丹增嘉措後第二 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只能避免敘述這一點,或者引用性地敘述「被一些媒體稱為首位獲諾貝爾獎的『中國公民』」,然後再注釋一下說明這是 有爭議的,就像目前這樣寫。—t8 2010年10月9日 (六) 22:27 (UTC)回覆

零八憲章的位置

零八憲章是不是劉曉波被捕的主要原因恐怕很難判斷。我打算把零八憲章歸入參與中國民主運動一段,把劉曉波被捕單獨列為一段。Dalt (留言)

  • 從時間上看,憲章是最大導火索和直接原因。
  • 其妻也認為是主要原因。
  • 一審判決書關於該憲章的指控與辯護也占了不小的篇幅。
  • 劉至少4次被捕,不和零八憲章歸為一段,無法說清是哪次被捕。
  • (參考性地)英文、法文本條目也均將08年後的被捕和零八憲章放一起。—t8 2010年10月9日 (六) 23:39 (UTC)回覆

英文、法文版本都是把零八憲章和被捕並列作為題目,可能這樣比較穩妥。至於被捕的原因,沒有必要在敘述被捕的一開始就一口咬定是「由於零八憲章」,畢竟這不是唯一的原因。Dalt (留言) 2010年10月10日 (日) 00:31 (UTC)回覆

觀點、爭議與評價全部是原創研究

這 種引用第一手來源的原創研究在邏輯上較為隱蔽,劉曉波某些觀點在某些編制者看來是違反諾貝爾和平獎精神的,而這種判斷本身就是編輯者自己的原創。例如編輯 者把伊戰態度作為一個標題,這難道是想說明劉是好戰分子?如果不是為了這樣的目的,為什麼單單把他的伊戰態度列出來,而不把他對六四的態度也列出來?這種 取其所好的編輯方法本身是違反中立性原則的。有人可能反駁說每個人都有權表達自己偏好的觀點,但是本條目是維基百科條目,不是小說,你不可能把劉所有的觀 點都列出來。像這樣的無厘頭內容,如果不能給出強有力的理由,理應刪除之。 Philphy (留言) 2010年10月14日 (四) 23:51 (UTC)回覆

per WP:原創總結WP:生者傳記:去除「伊戰態度」和「對阿拉法特的評價」,因其未指出誰對劉做出了如是評價。段落移動至下方:

「伊戰態度」和「對阿拉法特的評價」段落
=== 伊战态度 ===
在 美伊关系上,刘晓波支持前[[美国总统]]、[[美国共和党|共和党]]的[[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的做法,反对2004年总统候选人、[[美国 民主党|民主党]]的[[约翰·克里]]以及[[法国]]的反战态度。刘晓波认为由于[[伊斯兰]]的[[恐怖主义]]与[[九一一袭击事件]],小布什 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应该的,他认为此次战争是[[中东地区]]的[[反恐战争|反恐]]行动与自由民主的推动。伊战后的大选时,他对伊拉克人“长 期被暴政和战争蹂躏”后重建民主表示赞扬,对死于战争和恐怖袭击的伊拉克人和美国士兵表示“不该忘记”。<ref>{{cite web|author=刘晓波|title= 美国的低调与法国的高调 |date=2003-02-24|url=http://www.observechina.net/info/artshow.asp?ID=21230|accessdate=2010-10-11}}</ref><ref>{{cite web | language =  | publisher =  | title = 伊战与美国大选 | url = http://www.observechina.net/info/artshow.asp?ID=33140 | author = 刘晓波 | date = 2004-10-31 | accessdate = 2010-10-11 }}</ref><ref name="伊拉克人">{{cite web | language =  | publisher =  | title = 伊拉克人--创造历史的勇士 | url = http://www.boxun.com/hero/liuxb/255_1.shtml | author = 刘晓波 | date = 2005-01-30 | accessdate = 2010-10-11 }}</ref>

=== 对阿拉法特的评价 ===
刘晓波称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亚西尔·阿拉法特]]为“老恐怖分子”。他认为阿拉法特的病死给巴以和平带来了希望。<ref name="伊拉克人"/>

而三百年殖民地言論、我沒有敵人言論和其他評價,出自有知名度的人士或組織,因而保留。—t8 2010年12月10日 (五) 09:56 (UTC)回覆

WP:原創總結有明確規定,「仔細地對來源內容進行不改變原意的概括或改述並不構成原創總結」。另外,劉的伊戰態度也受到Sautman等人的批評[1]。為什麼要刪除呢?Dalt (留言) 2011年3月10日 (四) 23:22 (UTC)回覆

English "I have no enemies" text

Hello, the English article talk about the text "I have no enemies", read in the Nobel Prize Ceremony. Do you have the Chinese version ?. The English version is:

I have no enemies, and no hatred. None of the police who have monitored, arrested and interrogated me, the prosecutors who prosecuted me, or the judges who sentence me, are my enemies. While I’m unable to accept your surveillance, arrest, prosecution or sentencing, I respect your professions and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Zhang Rongge and Pan Xueqing who act for the prosecution at present. I was aware of your respect and sincerity in your interrogation of me on December 3.
For hatred is corrosive of a person’s wisdom and conscience; the mentality of enmity can poison a nation’s spirit, instigate brutal life and death struggles, destroy a society’s tolerance and humanity, and block a nation’s progress to freedom and democracy. I hope therefore to be able to transcend my personal vicissitudes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and changes in society, to counter the hostility of the regime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and defuse hate with love....
I do not feel guilty for following my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for fulfilling m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Chinese citizen. Even if accused of it, I would have no complaints.

Yug (talk) 2010年12月12日 (日) 06:08 (UTC)回覆

@YugLet me apologize for replying such late first. I have to say a very sad news, we do not have such long version in here -- in zhwiki. However, here is a short paragrap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Wish it may help you . : ) --だ*ぜ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07:23 (UTC)回覆

該部分內容過於冗長

劉曉波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之後,新華網刊登兩篇來自挪威的相關報道。10月12日報導指稱,挪威科技大學教授阿努爾夫·科爾斯塔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嚴厲批評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劉曉波,說道「這是大錯特錯」、「諾委會這麼做居心不良」,其目的是想在中國推行西方價值觀和政治制度[1]。新華網奧斯陸10月16日報導,從事特種船舶航運的挪威斯考根公司總裁莫里斯·斯考根12日在挪威具有影響力的義大利晚郵報發表文章說,從經濟發展和中國成為全球夥伴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才應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2]

法新社在之後報導,科爾斯塔教授得知新華網的報道後,立刻在挪威首都發表聲明指出:「這純粹是造謠,是中國媒體的戈培爾式新聞操作。」他說,有人企圖假借挪威人的名義損害挪威諾貝爾獎的名聲,其卑鄙目的永遠不會得逞。科爾斯塔教授表示,完全贊成諾委會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同時祝願中國人民早日獲得自由[3]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德國之聲10月17日對 科爾斯塔進行了電話採訪。科爾斯塔表示,自己確實接受過中國記者的採訪,他也看了新華網的相關英語報道,其中引述的他的觀點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此外,他 並沒有發表聲明指責新華社造謠,對此他一無所知。科爾斯塔還強調,自己在接受挪威以及外國媒體的採訪時,曾經多次表達過對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不滿。科爾 斯塔對德國之聲表示,他認為按照諾貝爾和平獎的設立原則,該獎項應該授予為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做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而不是在一國之內爭取人權的異議人士。 按照此標準,頒獎給劉曉波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記者隨後向科爾斯塔提問,是否贊同中國政府的說法,即「劉曉波身為「罪犯」,因此不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 科爾斯塔表示自己對此「毫無了解」[3]

首先,科爾斯塔是否有足夠的知名度,是否適合將其評論添加進入條目?還有,以上內容都是有關科爾斯塔所作出評論的內容,這部分不但內容冗長而且觀點相互矛盾,應在精煉之後再添加回條目之中。—Aronlee90留言2012年3月26日 (一) 15:24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Chmarkine於2013年9月3日 (二) 02:52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發現一個詳細列舉劉曉波言論的帖子

若有人想要修訂條目不妨參考下:【本會會員必讀】認清劉曉波的真面目之一-- 2014年11月6日 (四) 02:12 (UTC)回覆

連接損毀,另外提醒你,論壇或是路邊小站的混雜資料,是不能當作適合的參考文獻來源。--36.225.99.82留言2016年3月10日 (四) 17:58 (UTC)回覆

是的嘛,真真正正的可靠來源還要看我博訊網跟美國之音。就不說現在了,2016年就有幾個擁簇劉子孫的英文博客,那當然都是可靠來源,「連接損毀」就不行了,馬上就打成「論壇或是路邊小站的混雜資料」。LGXL留言2020年8月5日 (三) 01:03 (UTC)回覆

關於政治觀點

政治觀點應該完整地列出某一段較長時間裡面人物的言論,標註一下發表言論的時間。否則難以知道這些是不是編者故意讓我們知道的條目。Tiki pufferfish留言2016年12月14日 (三) 12:41 (UTC)回覆

讓我們為劉先生默哀

在劉曉波先生逝世的數天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做出了不少動作。姑且不論其受到的褒貶,在我們理性中立地修訂本條目時,也該有自己的想法,思考中國政府面對當今人權思潮的問題。 TongcyDai留言2017年7月16日 (日) 05:55 (UTC)回覆

默哀。--No1lovesu留言2017年7月16日 (日) 07:35 (UTC)回覆
 點個蠟燭-- 晴空·和岩 留言板 2017年7月16日 (日) 08:14 (UTC)回覆

請不要在討論頁討論離題的內容 討論頁僅用於幫助編寫改進條目,而非對條目主題評論、留心得,與條目無關的話題請在用戶討論頁討論。參見:WP:討論頁指導Keeddy留言2017年7月16日 (日) 11:29 (UTC)回覆

「三百年殖民地」論到底是什麼學術理論,放在首段後又在後面單立一段詳細講解?在下讀後覺得如果這是個理論,講的是『三百年殖民地恐怕還不夠』吧? 成龍先生說的「中國人是需要管的」,也是理論嗎?是不是應該也在首段介紹下? Evawen留言2017年7月18日 (二) 02:21 (UTC)回覆

三百年殖民地是劉曉波先生流傳頗廣的言論,很多人都因為這句話知道了劉曉波,有其重要性。像後面的什麼教育的評價這些,反而影響較小。而且,這一部分講的是觀點和著述,並不是什麼學術理論。學術理論應該是他所從事研究的學術相關的東西。Keeddy留言2017年7月19日 (三) 01:59 (UTC)回覆

「三百年殖民地」不是什麼學術理論,是劉曉波曾經的一句話而已,類似於年輕的韓寒不過腦子地懟他的節目主持人一樣。後來劉還為此反思過,但再後來又再次認同過。「三百年殖民地」的意味不在於實實在在地要讓中國被殖民,而是通過對比指出中國人口之多而傳統思想積害又深,要想真正洗去這些糟粕,那是要經歷三百年的殖民才可以——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

我曾經在十年前第一次讀到時覺得很新穎,但有些博眼球的感覺,並不認同,認為他在胡亂說氣話;後來過了兩年認為自己應該反對,但是近兩年來尤其現在卻真的真的超級認同這一觀點,連這種比喻都完全認同。雖然不敢說之後還會不會有什麼認知上的變化,但起碼說明了這句話以及其觀點並非可以在一開始就輕易下結論評判的。Chu Tse-tien留言2017年7月18日 (二) 20:38 (UTC)回覆

20世紀的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根源恰恰是中國做了三百零一年的殖民地,1644--1945, 其中1840--1949也被中國官方定義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而1644年開始的所謂的清朝又何嘗不是外族入侵,民族歧視,壓迫的殖民地中國呢? 劉先生的回答欠妥,但對於主持人的提問,若非三百年或更久西方化,中國怎麼可能擺脫三百年 滿/日/洋 等殖民主義封建主義的糟粕? Evawen留言2017年7月19日 (三) 19:37 (UTC)回覆

針對該議題的相關回退

請展開討論並取得共識,過度回退傷和氣,是沒有必要的。Kou Dou 2017年7月20日 (四) 14:44 (UTC)回覆

日本語維基百科的劉曉波條目編輯中存在的日本人編輯者的偏向性問題

  1. 頑固否認劉曉波是迄今唯一的從獲獎到辭世始終未能獲得任何人身自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2. 對劉曉波被捕前個人自由常年遭到北京當局的損害的事實公然提出質疑。
  3. 通過宣稱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劉曉波曾經說服試圖武裝反抗的學生放下武器(沒有提供原始出處),試圖顛覆六四民主化訴求的和平性質(這句是8月11日訂正版,請參見編輯記錄)。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0日 (四) 10:24 (UTC)回覆

--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03:49 (UTC)===日本人編輯者的傾向性的細節=== 注*鑑於直接訪問日語相關頁面可能對部分中文維基用戶不便,甚至可能產生不希望發生的影響,以下記述在漢譯之外還會附加日語原文,以期不便閱覽用戶だ*ぜ善意提供的日語頁面連結的用戶也能得到足夠的信息。回覆

① 日本人編輯者堅持的觀點是劉曉波的遭遇和卡爾·馮·奧西茨基先生相比,甚至和翁山蘇姬女士相比都沒有特別的地方。

日語維基最初的記述是:劉曉波是繼奧西茨基、翁山蘇姬(不是監禁在監獄而是在宅軟禁)之後獄中獲獎的第三人(投獄中の人物に平和賞が贈られたのは、1935年に受賞したカール・フォン・オシエツキー、1991年に受賞したアウンサンスーチー(ただし、監獄ではなく自宅軟禁)以來、3人目である)。

2017年7月31日,劉曉波去世兩周後,用戶廢科舉對這段記述加以內容擴充: 劉曉波是繼奧西茨基之後獄中獲獎的第二人(翁山蘇姬遭遇的不是監獄而是在宅軟禁)。但是,諾貝爾獎歷史上,從獲獎到辭世始終沒有獲得自由的只有劉曉波(投獄中の人物に平和賞が贈られたのは、1935年に受賞したカール・フォン・オシエツキー以來の2人目である(1991年に受賞したアウンサンスーチーが被ったのは監獄ではなく自宅軟禁)。ただし、ノーベル賞歴史上では、受賞から辭世までずっと解放されなかった受賞者は劉暁波だけである)。因為劉曉波已經去世,而且【投獄】和【自宅軟禁】兩詞含義在任何語種里都是不一致的。

8月5日,一個正在就其他內容進行爭議(後述)的日本人編輯者撤銷了用戶廢科舉的上述內容擴充,恢復了原狀。經過三個回合的爭奪,8月5日當天,日本人編輯者修改了內容:此前獄中獲獎的還有奧西茨基(投獄中の人物に平和賞が贈られた例としては、1935年に受賞したカール・フォン・オシエツキーの例がある)。並附加了出處,轉譯自英文原報道的BBC日語報道[2](有同樣的BBC中文網報道《劉曉波:中國無法抹走的人物》)。

這期間,日本人編輯者要求封禁用戶廢科舉。又經過一個回合的撤銷,日本人編輯者再次要求封禁用戶廢科舉22分鐘後,再次修改了自己的編輯內容:繼奧西茨基之後的獄中獲獎、且在未能獲得自由的狀態下死去的第二位和平獎得主(投獄中にノーベル賞平和賞を贈られ、解放されないまま死去したのは、1935年に受賞したカール・フォン・オシエツキーに次いで2人目である),把出處調整為朝日新聞的日語報道,同時對劉曉波詞條的其他部分做出了新的改動(後述)。至此,日本人編輯者終於認可需要把去世信息添加進去。僅此就可以把翁山蘇姬屏蔽出去了。

並且,日本人編輯者不再刪除用戶廢科舉的前述內容擴充,而是把自己的編輯內容添加到下一個章節(補充:昨天(8月16日),在日語維基南京事件條目上發生爭議且要求永久封禁用戶廢科舉的另一位日本人編輯者在對話中提示,這個對用戶廢科舉的內容擴充的保留意見源自後來決定封禁一周用戶廢科舉的日語維基管理員)。所以,日本人編輯者的最終編輯在形式上算是內容擴充,而且,形式上看內容也沒有錯誤。但是,從實質上審視的話就是另一碼事了。首先,由於用戶廢科舉的編輯內容的存在,日本人編輯者的編輯並沒有提供任何新的信息,只是部分重複了用戶廢科舉的編輯提供的信息。而日本人編輯者刻意迴避了部分信息的事實,昭示了日本人編輯者的內容實質上是以偏概全的錯誤編輯。

資料顯示,卡爾·馮·奧西茨基先生病逝於柏林的一處監獄醫院[3]。而且,英文奧西茨基詞條對奧西茨基先生在這座醫院的生活狀態的記述上使用了可以譯為監禁的custody一詞。所以,日本人編輯者所說的「獄中獲獎、且在未能獲得自由的狀態下死去」沒有錯誤。但是,這只是記述了奧西茨基先生在獲獎和辭世兩個時間點上的自由狀態,不是對從獲獎到辭世整個過程的自由狀態的完整記述。中間過程被日本人編輯者刻意迴避了,為了抹殺劉曉波遭遇的特殊性。

那麼,獲獎至病逝之間,到底有哪些被記錄下來了的史實被日本人編輯者迴避了呢?

第一個被迴避的史實是釋放

日語維基百科卡爾·馮·奧西茨基詞條中明確記述了奧西茨基先生在去世前兩年的「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前,因病從集中營被釋放,領取了前一年的和平獎」(1936年のベルリンオリンピックの前に、病気を理由として強制収容所から釈放、前年に受賞が決定していたノーベル平和賞を改めて受賞した)。中文維基百科卡爾·馮·奧西茨基詞條的記述比日語維基更詳盡,提供了釋放的日期「1936年11月7日」,但是和日語維基在時間上有衝突,因為柏林奧運會在8月就結束了(日語維基應該是把被轉入醫院的日期作為了釋放日期)。

英語維基同詞條也有記述可以佐證奧西茨基先生從1936年5月的某個時間開始不再是被關押在監獄的囚犯,而是轉入一家柏林的醫院Westend hospital,處於蓋世太保的監視之下(under Gestapo surveillance),此後又被轉入另一家醫院Nordend hospital,仍處於警察的監禁之下(still in police custody),且病逝於此(英語維基參照章節: Carl von Ossietzky#Death)。

另有英文資料顯示納粹宣傳部長宣布奧西茨基先生可以去奧斯陸領獎(The German Propaganda Ministry declared that Carl could go to Norway to accept the prize, but secret police documents later indicated that the government refused Carl a passport[4])。雖然,最終納粹當局拒絕向奧西茨基先生發放護照,但是,即使今天,在押犯人也是被限制出境的,何況80年前的納粹德國。這些說明,奧西茨基先生的監禁在成文法上的確已經結束。

第二個被迴避的史實是領獎

用戶廢科舉不清楚第一家醫院是否也是監獄醫院,而且釋放也可能只是形式上的。但是中文維基奧西茨基詞條記述了「1936年11月7日,奧西茨基被官方釋放,並送往西區的一家醫院,當月23日,諾貝爾委員會來到奧西茨基的住處給他授獎」。納粹當局允許諾委會直接給奧西茨基先生頒獎。劉曉波的遭遇又如何呢?日本人接觸劉曉波的遭遇的報道可能比使用中文的人更有難度,但是,日語維基諾貝爾和平獎詞條有爭議的獲獎章節有如下對比記述:被所在國拒絕離境領獎的政治犯薩哈洛夫、華勒沙、翁山蘇姬都是由家屬代理領獎,奧西茨基委託律師領獎,律師只領取了獎金並且私吞了。劉曉波家屬也沒能領獎,因為妻子也不被允許離境(サハロフとワレサ(1983年)の場合は妻、アウンサンスーチーの場合は、夫と息子が(ミャンマー國外在住で)代理出席したが、オシエツキーの場合は代理出席した弁護士が賞金のみを受け取り橫領した。劉の場合は家族の代理出席も出來なかった(妻の出國を政府當局が認めなかったため))。

納粹當局不僅承認奧西茨基先生的領獎權利(允許委託德國律師前往奧斯陸代理領獎也是對領獎權利的承認),還承認奧西茨基先生對獎金的所有權。

依據前述英文資料,奧西茨基先生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出庭對私吞了大部分獎金的律師的庭審。律師被納粹德國的法庭判處兩年重勞役(Carl Ossietzky’s last public appearance was at a short court hearing where his lawyer was sentenced to two years at hard labor for embezzling most of Ossietzky’s prize money)。同時,這一記述證明奧西茨基先生有從醫院外出的記錄。

另外,在第一家醫院住院期間,奧西茨基先生還有機會行使公民不合作(civil disobedience)的權利。參見英文維基Carl von Ossietzky#1935 Nobel Peace Prize及前述英文資料。具體的不合作行為是拒絕了戈林施加的要求拒絕領獎的恫嚇,在醫院裡對外發表了接受和平獎的備忘錄。(待續)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5:07 (UTC)回覆

續: 因為保留了用戶廢科舉的編輯內容,關於劉曉波於其他和平獎得主對比記述部分的爭議告一段落。圍繞日本人編輯者新提出的改動部分又進行了兩輪爭執,條目被全保護(9月6日止),用戶廢科舉的編輯內容被關在了外邊。

②對劉曉波在憲章發表之後個人自由屢遭北京當局限制公然提出質疑

(以後は外國要人訪中や人民代表大會會期中は自由を失い、電話・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よる交信が遮斷された[要出典])。 日本語維基中的這段的確沒有提供出處,即使提供了出處也不是不可以追問不明確的部分。但是,日本人編制者同時取消了用戶廢科舉對「廣場四君子」一說的事實追問(徵詢原始出處(考案者を求める)),並添加了出處----朝日新聞網上詞庫的劉曉波詞條(ブリタニカ國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の解説 劉暁波 りゅうぎょうはLiu Xiaobo)。詞條內容包括多個來自其他詞庫和詞典的獨立段落構成(爭議期間之前面的兩個段落,以後有所增加)。各部分都沒有提供進一步的出處。其中一處的確使用了「四君子」((株)朝日新聞出版発行「知恵蔵」大迫秀樹  フリー編集者 / 2010年)一說。這被日本人編輯者採信了。但是,不僅另有一處明確記述了劉曉波的個人自由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的20年間不斷遭受北京當局的壓制(その活動は比較的穏健だったが,以後 20年にわたって中國當局による監視が行なわれ,活動も制限された。ブリタニカ國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更多的部分都記述了長期的自由壓制。憲章發表之後,這類壓制必然升級應該是具備一般常識者的共識吧。但是,日本人編輯者沒有採信這部分內容,偏向性一覽無餘。(待續)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8日 (五) 11:00 (UTC)回覆

③污衊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有學生試圖武裝反抗

該日本人編輯者依據與前述所謂四君子說同樣的來源,向條目添加了軍隊清場前,劉曉波說服學生放棄武器的說法(人民解放軍の広場への突入を知ると、學生に武器を放棄させる一方、周舵・侯徳健・高新とともに軍との交渉にあたり、「四君子」(4人の指導的知識人)として注目される。(株)朝日新聞出版発行「知恵蔵」大迫秀樹  フリー編集者 / 2010年)。

日本語維基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條目中的相關記述:在6月3日至4日凌晨之間,民眾襲擊了軍車,搶奪了一部分武器彈藥。依據在現場的所謂四君子之一的高新的證言,當時廣場上有鐵棒,火焰瓶,步槍和機槍各一支,民眾並非非暴力和不抵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和軍隊交戰的準備(高新作《卑微和輝煌 一個「六四」受難者的獄中筆記》325頁 台北 聯經出版 1991)(この際に、人民軍のトラックは事前に民衆に襲撃されており、武器や弾薬の一部が奪われていた。現場に居た四君子の一人である高新の証言によると、當時の天安門広場には、鉄パイプ、火炎瓶、ライフル1丁、機関銃1丁があり、民衆は非武裝・無抵抗ではなく人民軍と戦闘を行う準備がある程度は整っていた>高新『卑微與輝煌 一個「六四」受難者的獄中札記』p.325(台北 91年 聯経出版事業公司))。

中文維基的六四事件條目的相關記述:之後在承受極大壓力的情況下學生領袖曾經一度放棄非暴力手段並且準備展開報復行動<"天安門事件的最後一幕 2">http://blog.boxun.com/hero/64/27_2.shtml |title= 天安門事件的最後一幕/吳仁華 |author= 吳仁華 |date= |publisher= 獨立中文筆會 |language= zh-Hans |accessdate= 2013年12月28日 |,其中柴玲便曾一度使用擴音器呼籲學生準備對抗「無恥的政府」<name = "天安門事件的最後一幕 2"/>。但最後她和李錄同意繼續維持和平手段的做法,並且沒收學生所持有的棍棒、石塊和玻璃瓶等可能被視為武器的物品< name = "天安門事件的最後一幕 2"/>。

首先,日本語版中沒有提及學生,而是指民眾如何如何。當時廣場上還有民眾組織(工人自治聯合會等)。而中文版提到了學生但是沒有提到槍枝。另外,廣場上不可能有彈藥。開始屠殺之前,鎮壓軍實施了槍彈分離措施,槍枝由個人攜帶,彈藥集中保管,開始鎮壓時才配給給個人。所以,鎮壓開始前民眾沒有機會接觸到彈藥,鎮壓開始後連接觸槍枝的機會都沒有了。兩支槍是如何進入廣場的,以及持有者及持有的目的都不明。沒有彈藥的槍枝算不算武器大概有爭議,但是,棍棒、石塊和玻璃瓶(燃燒瓶)時至八十年代末已經不屬於武器範疇了。日本法律禁止擁有,製造和使用燃燒瓶,但是不把燃燒瓶列入爆炸物。日本媒體也報道過反捕鯨的國際組織使用過燃燒瓶。歐美的街頭示威現場,不僅棍棒和石塊被經常使用,燃燒瓶也屢見不鮮。沒有任何示威被認定為武裝叛亂。因為這些不屬於武器。但是,日本人編輯者又選擇性地採信了相關出處。

其他爭議部分:

7月21日開始參與日本語維基劉曉波條目的編輯。到7月23日之間,編輯爭議限於對名字是否使用敬稱和全稱等用詞問題上。最終,用戶廢科舉放棄使用敬稱,日本人編輯者接受了使用全稱。但是,圍繞「逝去」和「死去」的爭議一直持續到最後。期間發生了另一件嚴重的編輯爭議。在作出前述內容擴充之後,用戶廢科舉把人物章節劃分為三個小節,添加了小標題:成長期,人權活動期和慘烈的結局(生い立ち、人権活動期、壯絶な最期),並對首段內容做了統一編輯,把參加了人權活動和民主化運動(人権活動や民主化運動に參加し、度々投獄された。)置換成參加了包括民主化運動在內的廣泛的人權活動(民主化運動を始め広範な人権活動に參加し、度々投獄された。)。這些編輯同樣引起了日本人編輯者的極大憤怒。爭議長達兩周以上。日本人編輯者特別對慘烈的結局這個小標題表示了強烈不滿。其引用日本語維基的禁止使用比較性文字的規則(大言壯語禁止規則),認為慘烈一詞是對劉曉波的不實美化,有貶低其他人物的效果。但是,相關日本語維基規則禁止的是比較性文字,例如偉大、卓越等,「壯絕」沒有比較作用,是日本語網站中描述癌症病痛上被廣泛使用,而且日本語維基中也有使用的先例。被提醒後的日本人編輯者持續對這些稍加檢索即可掌握的信息置之不理。

該日本人編輯者前後三次舉報,要求封禁用戶廢科舉。從最初,其帶有的強權性格就很明顯。以下是該日本人編輯者的第一次留言就是警告:不許搞擾亂性編輯,希望從事有「意義」的編輯(ご投稿は意味のある文章でお願いします。 こんにちは。ご投稿は意味のある文章でお願いします。あなたが劉暁波でなさったような投稿は荒らし投稿とみなされます。もしテスト投稿がしたければ、テスト専用ページWikipedia:サンドボックスの使用をおすすめします。このほか便利な機能をいろいろ紹介するガイドブックもご參照ください。あなたのウィキペディア・ライフが充実したものでありますように。--花蝶風月雪月花警部(會話) 2017年7月28日 (金) 09:53 (UTC) 簡直是莫名其妙。如果承認價值觀因人而異的化,所謂意義又何來統一標準,除非是暴君獨裁或自稱各類神的代理人,一般人是不會要求他人把意義統一到自己手裡。

在三次投訴之後再次警告,並威脅封禁: 荒らし行為はやめてください。 荒らし行為はやめてください。あなたがこれ以上、劉暁波でなさったような投稿を続けると、ウィキペディアの編集ができなくなる投稿ブロックの対象となります。ご注意ください。--花蝶風月雪月花警部(會話) 2017年8月6日 (日) 06:12 (UTC))

最終,用戶廢科舉於2017年8月18日被日本語維基永久封禁。不清楚曾經有過多少永久封禁的先例,但是主要原因還在於日本語維基的南京大屠殺(南京事件)的編輯爭議是清楚的。

==================================================--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03:49 (UTC)回覆

@废科举日文版那邊的爭議請在日文版那邊解決。--Lanwi1(留言) 2017年8月10日 (四) 12:59 (UTC)回覆

「偏向性問題」之答覆

@废科举毫無冒犯之意,但對於你/妳的日文水平與理解能力表示一定程度懷疑。
其一,「頑固否認劉曉波是迄今唯一的從獲獎到辭世始終未能獲得任何人身自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而言,其討論頁中所表示並非『頑固否認』,而是表示『被軟禁中』的劉曉波與 『獲獎』 這一行動同出現表示有矛盾;本人已在日本語討論頁中反駁了其觀點。
其二,「對劉曉波被捕前個人自由常年遭到北京當局的損害的事實公然提出質疑。」日本語討論頁中亦只是對其他/她人用詞表示質疑而已。

「厳密には投獄ではなく、自宅軟禁にあた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來源於 jawiki[1]

翻譯:嚴格來說不是被投獄,而不應該是於自家被軟禁嗎?

該人表示不應該使用「被監禁」,而應使用「被軟禁」。
其三,「宣稱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劉曉波曾經說服試圖武裝反抗的學生放下武器。」

人民解放軍天安門広場に突入する寸前、4人は學生たちに武器を捨てるよう説得する一方、軍と交渉し、「四君子(4人の指導的知識人)」と呼ばれた」[2]

「得以於6月4日清晨與包圍天安門廣場的戒嚴部隊談判後,說服數以千計的學生安全撤離,避免了更大的流血慘案,世稱「天安門廣場四君子」。」擷取於中文維基頁面,因其意相近

貌似斷章取義了吧? ——だ*ぜ留言2017年8月10日 (四) 14:42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ノート:劉暁波. Wikipedia. 2017-08-10 (日語). 
  2. ^ 劉暁波. Wikipedia. 2017-08-06 (日語). 
だ*ぜ:有自信無論如何都不是損失。察納諍言會更有力量。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0日 (四) 16:43 (UTC)回覆
@废科举 如欲用成語,應為「察納箴言」或「察納雅言」;如「察納諍言」並非錯別字,那也並非應對我而言之,而應對己銘心。

察納者·明察秋毫·審慎接納者也·諍言者·逆耳之言也·察納諍言·汝焉得其意而銘其心 ——だ*ぜ留言2017年8月11日 (五) 13:07 (UTC)回覆

だ*ぜ:所以說察納諍言是需要自信的。多謝用戶だ*ぜ對下面討論的可視化編輯。另外,細節部分完成之前不便在此過多回復,見諒。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08:28 (UTC)回覆

Lanwi1在日本語維基百科要求永久封禁用戶廢科舉

昨天,用戶Lanwi1在這裡給用戶廢科舉寫下了「日文版那邊的爭議請在日文版那邊解決。」的留言7分鐘後,同一用戶在日語維基百科封禁申請頁面要求永久封禁用戶廢科舉

把該用戶的行為記述於此,不僅從中可見用戶Lanwi1對日文劉曉波編輯爭議的價值判斷,更可以增加便於全面把握日本人編輯者偏向性的信息。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廢科舉對話貢獻)於2017年8月11日 (五) 05:41 (UTC)加入。回覆

廢科舉,我要求日文維基百科永久封禁您不代表我對編輯爭議的立場。您和日文維基人發生衝突時應該對話而不是一味固執地打編輯戰。日文維基人為什麼要求封禁您是因為您不冷靜,不知道遵守行動規則比堅持立場更重要。--Lanwi1(留言) 2017年8月11日 (五) 13:58 (UTC)回覆

用戶Lanwi1:還好所有編輯爭議都有記錄可查。首先,沒有比尊重事實、不傳播虛假信息更重要的維基行為規則。
這是用戶Lanwi1所推崇的秉持「遵守行動規則比堅持立場更重要」的日本人編輯者死活要添加的內容:

至今還在日語維基劉曉波詞條中招搖於市。等到永久封禁用戶廢科舉得逞後,就可以取代用戶廢科舉編輯的內容:

其次,拒絕對話的恰恰是用戶Lanwi1信任的積極「對話而不是一味固執地打編輯戰」的日本人編輯者。 看一眼最後的對話內容就一目了然了:

日語南京大屠殺詞條編輯爭議剛開始,結果會在中文南京大屠殺討論。敬請繼續參與。-- 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11日 (五) 19:13 (UTC)回覆

對劉曉波最好的紀念和告慰-----協調推動產生新的和平獎得主

參照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外交糾紛
劉曉波的慘烈病故以及劉霞的監禁狀態向世界揭示出來的殘酷現實為其他的被提名者提供了競爭條件。 可以說挪威人上當了。試圖化解劉曉波病情暴露後必然出現的國際關係上的困難局面,掩蓋消息的北京玩弄了挪威政府當局,最終致使挪威外交乃至挪威王國在世界面前蒙受了恥辱。需要向挪威政府外交部、工貿漁業部等等政府機構和議會、朝野政黨、王室及新聞界發函,講明情況。下月,9月11日,挪威大選日英語Norweg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 2017。--廢科舉留言2017年8月21日 (一) 09:0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劉曉波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11:0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劉曉波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9月1日 (六) 00:00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劉曉波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職業人物,提名人:Lewoniewski留言2018年9月16日 (日) 16:07 (UTC)回覆
投票期:2018年9月16日 (日) 16:07 (UTC) 至 2018年9月23日 (日) 16:07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18年10月23日 (二) 16:08 (UTC)起

  不合要求:非自動確認用戶--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9月17日 (一) 00:36 (UTC)回覆
返回 "刘晓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