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如沐西風/Sandbox11

歷史

據載,天主教在齊齊哈爾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活動[1][2]。1912年,天主教滿洲北境代牧區[註 1]派法國神父師德到齊齊哈爾傳教。師德租下了齊齊哈爾城內公園胡同的五間房作為教堂。[2]之後,齊齊哈爾首位中國籍本堂神父丁儒吉(聖名方濟[註 2])買下海山胡同的四間平房作教堂[1]

1925年,天主教廷將黑龍江省傳教事務交由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1926年初,白冷外方傳教會英賀福、胡干普自山東來到齊齊哈爾傳教。[5]1928年7月19日,天主教廷發布通諭,自吉林教區(原滿州北境代牧區,1924年改名)分設齊齊哈爾自治區,交由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管理[4][6]。齊齊哈爾自治區後來在1931年升級為齊齊哈爾監牧區;英賀福於1929年4月29日出任自治區長,1932年1月11日出任監牧[4]。齊齊哈爾自治區成立當月,英賀福用29750元大洋買下海山胡同的45間房,用以擴建教堂。教會將這45間房拆掉,在原址上修建了聖彌勒爾大教堂[2]。一說聖彌勒爾大教堂的建築工程始於1930年,1931年底完工[2][7][8];另說45間房於1932年4月被拆,同月教堂開工建設,1933年9月竣工,1933年10月8日舉行落成典禮[1]。教堂建設共耗資15萬瑞士法郎,負責建設的是德國建築師羅塔·馬科斯的寶利公司[1]。教堂落成後,成為齊齊哈爾監牧區(原齊齊哈爾自治區1931年升級而成[4])的主教府和總堂[2]

英賀福在監牧任上遭遇車禍,1934年1月17日逝世。原副監牧胡干普在1934年底出任監牧。[4]胡干普後來捲入了間諜案。據資料,抗日戰爭期間胡干普曾為日本軍隊搜集信息,日本戰敗後胡干普積極為中國國民黨勢力籌措經費和彈藥,在齊齊哈爾進行反共宣傳。東北行政委員會嫩江省公安處組織了偵查,並在1947年7月24日凌晨包圍聖彌勒爾大教堂,抓獲胡干普等47人,收繳到電台、收發報機、雷管、炸藥、手槍、子彈、軍刀、反共宣傳品等物。胡干普供認了向美國方面提供情報未遂、在修道院窩藏國民黨特務、私藏槍枝彈藥計劃配合國民黨推翻共產黨政權等罪行。1948年4月20日,東北最高法院以陰謀推翻民主政府的間諜罪判處胡干普、博施德(涉案的另一名瑞士神父)兩名主犯12年有期徒刑[註 3],10名從犯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至5年不等。[9]胡干普等人被抓後,聖彌勒爾大教堂被政府接管,不再作為宗教場所[7];天主教活動改到聖彌勒爾教堂之外舉行[2][註 4]

政府接管後,聖彌勒爾教堂先後被南下干訓隊、嫩江省委黨校、北滿建築工程公司所用[1]。1958年[7](一說1953年[1]),聖彌勒爾教堂成為齊齊哈爾馬戲團的所在地[7]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建築受到破壞。紅衛兵在1966年6月28日砸毀了用德國進口厚花紋玻璃裝成的五十多個十字架窗戶。1967年夏,鐘樓頂上的十字架換成了紅五星,鐘樓四面方便傳聲的十字架空隙被用磚頭堵上。1968年,鐘樓新砌的磚頭外抹上了水泥,還刷上了「念念不忘階級鬥爭」等四條政治標語。[1]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鐘樓四面的標語被塗掉。1983年,教堂產權交還天主教會[8],教會開始向馬戲團收取租金[2]。1987年,聖彌勒爾教堂入選齊齊哈爾市文物保護單位[10]。1990年5月,鐘樓頂部的五星重新換成十字架[8]。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鐘樓上砌的磚也被取下,鐘樓大致恢復原貌。1992年,齊齊哈爾馬戲團搬離聖彌勒爾教堂。[1]

[11]

建築

[1]

備註

  1. ^ 滿洲北境代牧區、齊齊哈爾自治區、齊齊哈爾監牧區名稱據《天主教在華的傳播與發展》一文[3],《黑龍江省志·宗教志》對應稱為北滿教區、齊齊哈爾獨立教區、齊齊哈爾監牧教區[4]
  2. ^ 《齊齊哈爾市志》載其原名為丁樹丁,為齊齊哈爾天主堂的第二位神父[2]
  3. ^ 胡干普、博施德等5名涉案外籍人士於1951年3月20日被東北人民政府驅逐出境[9]
  4. ^ 1957年,政府將高家胡同2號劃歸天主教會作為教堂[2]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解读——圣弥勒尔. 齊齊哈爾市社科聯. 2019-12-03 [2021-04-04] –透過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齊齊哈爾市志編審委員會 (編). 齐齐哈尔市志 4 文化卷. 合肥: 黃山書社. 1999-09: 578-580. ISBN 7-80630-379-0. 
  3. ^ 中華文化通志編委會 (編). 中华文化通志84 第九典宗教与民俗 基督教犹太教志.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2: 224–225. ISBN 978-7-208-09030-9. 
  4. ^ 4.0 4.1 4.2 4.3 4.4 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黑龙江省志 第55卷 宗教志.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9-12: 205-212. ISBN 7-207-04459-3. 
  5. ^ 天主教与近代黑龙江社会 —— ——以瑞士白冷外方传教会为例. 信德網. 2018-06-15 [2021-11-26]. 
  6. ^ 吉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吉林省志 卷44 宗教志.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08: 214. ISBN 7-206-02497-1. 
  7. ^ 7.0 7.1 7.2 7.3 齊齊哈爾市志編審委員會 (編). 齐齐哈尔市志 4 文化卷. 合肥: 黃山書社. 1999-09: 331. ISBN 7-80630-379-0. 
  8. ^ 8.0 8.1 8.2 龍沙區志編纂委員會 (編). 龙沙区志.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0-12: 762-763. ISBN 7-207-05001-1. 
  9. ^ 9.0 9.1 梁英賢. 侦破天主教堂间谍案. 國家安全通訊. 1999, (10): 27-28. 
  10. ^ 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 齊齊哈爾旅遊. 2019-12-12 [2021-11-26] –透過澎湃新聞. 
  11. ^ 齐齐哈尔圣弥勒尔大教堂. 東北網-鶴城晚報. 2014-08-21 [2021-11-26] –透過鳳凰網.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