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Markus/存檔1

由費勒姆在話題請求翻譯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6 年前

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您好,Markus!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Guests 02:54 2006年12月31日 (UTC)

文件刪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Die Bremer Stadtmusikanten.jpg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Wing 16:20 2007年2月9日 (UTC)

謝謝提醒。我已經改用日文維基頁面中的現存圖片,它支持跨語言站點的圖片連結。相關條目:不萊梅的城市樂手。可惜德文和英文的這篇圖片都不支持,如果有其他方法仍可以直接在中文維基使用別的語種維基的圖片,請告知,謝謝。--Markus 20:37 2007年2月9日 (UTC)

來這裡投投票!

請來一來這裡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
投投票;和
到這裡發表一下意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互助客棧/方針 內的 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內的長期沒有活動
謝謝!--Eno TALK 05:48 2007年2月15日 (UTC)

有關德國總統這條目,我認為內容應作調整,德國總統不應直指聯邦總統,我認為你需要如英語維基一樣把內容分開兩部分。如有回覆,請到我的討論頁,謝謝。 Chanueting 14:41 2007年3月5日 (UTC)

謝謝留言,我在考慮後已經將「德國總統」設置為消歧義頁,進而引導讀者進入以下3個條目:
並且正在陸續處理定向到這3個條目的連結。覺得如何,歡迎繼續留言。--Markus 20:30 2007年3月8日 (UTC)

有關轉為消歧義頁,很抱歉,在這問題我表示反對,我們應以主條目用連接不同時代的德國總統。我認為應引入英語版本重寫,由於學業忙碌使時間不足,我不能翻譯整個條目,不知能否合作把英語版本翻譯過來?靜候回覆。 Chanueting 14:43 2007年3月9日 (UTC)

感謝你提供的資料,我能夠在中文大學網站及其他權威網站找到正確的條目名稱,特此感謝。 Chanueting 15:21 2007年3月9日 (UTC)

小小作品分類和cod模板的使用

您添加入小小作品的條目潛熱被分入Category:03月小小作品,但實際上應該位於Category:3月小小作品。請在使用cod時月份用3,而不是用03,這樣會避免分類的問題,我已經修改了提到的條目。謝謝,並祝編輯愉快。-下一次登錄 2007年3月16日01:00留言

關於東京市的條目

本人在該條目中已經作出了若干的修改,請你將反對票撤回。--費勒姆 費話連篇 06:46 2007年3月20日 (UTC)

RE:參考來源

您好,由於該處不是討論細節的地方,所以我在這裡留言給您了。您說的問題確實是個隱憂,尤其在中文地區的個人網站可信度與持久都是個問題。這裡的人有很多種作法,我常看見的有人會將拜訪的日期也一起標示出來,代表他是在什麼時候拜訪過網站。在日本,一般的網站都很少會有忽然消失的狀況,而且可性度也相對高一點,不過我的作法還是比較保守,我會先將該頁面完整複製一張圖檔下來保存,以防屆時網站忽然消失變成我是自己編的故事!不過這也只限於比較冷門的資料,大家都很容易可以找到相關或是雷同的資料,我就不管它囉,大不了到時被質疑的話再換個網站就好。而您問的那個條目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原作者其實也有明列他的參考來源,所以如果換成是我,我也會將那些參考的書籍都複製或是記錄在自己的檔案中。--發表者:阿佳真的很囉唆! 07:06 2007年3月29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動員令將在4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裡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出木杉 02:10 2007年4月1日 (UTC)

感謝幫助救世基督像校對

哈...我翻譯的真的還是有點差,被您抓了這麼多錯。我目前倒是把翻譯過的中文如何更合漢語文法來費心呢。總之感謝啦!--陋室茶話獻曝第四次維基質量戰 06:35 2007年4月8日 (UTC)

比薩斜塔的確優良

看了閣下的比薩斜塔條目,實在不得不佩服閣下之才能,且閣下還說能力不夠做優良條目如此自謙,實在值得我學習。相信閣下假以時日必定可以做出更多優良乃至特色條目,那時記得通知我見識一下。同時我在優良條目候選中給了一些意見。互勉吧。—Ray1118x 等一等先不要進來。我要整理一下… 02:15 2007年4月10日 (UTC)

Reichsführer

有關Reichsführer一詞,的確是指國家元首。但是,黨衛軍師團的譯名普遍使用「全國領袖」的。而且用Google搜索的相關結果也是後者較多。希望我們和Chanueting兄一起再討論,好嗎?:D-費兒(費兒的費話屋) 13:50 2007年4月12日 (UTC)

筆誤,對不起。-費兒(費兒的費話屋) 13:51 2007年4月12日 (UTC)
馬爾庫斯老兄,您可以到這兒這裡幫忙完善或提供意見,先謝謝了!-費兒(費兒的費話屋) 14:38 2007年4月12日 (UTC)
不單是武裝黨衛隊師的命名問題,還包括林林總總的軍銜、人名等問題,必須盡早解決 Chanueting 16:04 2007年4月12日 (UTC)

回應閣下關於純情房東俏房客的意見

首先,多謝閣下給了一些具體而非常有用的意見。我也理解閣下投反對票的用心,因為我也曾經作過類似的事情,了解本意都是想作者的努力不致於白費,因此下一次有關於本人的作品,以致於其他人的作品,不用拘泥於作者是否有很大的努力,直接了當指出不當之處吧,反而猶豫不決會讓我這些作者不高興呢!以下逐項回應閣下的意見吧。

  • 首先是寫作角度有一點不明白。指的是行文中有太多擁護作品的詞語嗎?還是指作品的篇幅過分集中本身而不是作品以外的影響?如果是前者的話,其實我已經努力用一些中立的措詞了。但是對作品用情太深了XD 有一些措詞擁護了作品很難察覺,建議閣下具體指出又或者在不影響意思下自行修改。如果是後者,相信要花很多時間找尋作品以外的影響,而本人高考將至,這些事情恐怕只能夠在五月做了。
  • 「人物設定」、「其他重要設定」的章節雖然是小細節,其實都已經找了一些表現了特色或者是對故事發展很有幫助的來說,也許我說得不明白吧。閣下如有時間可以參考人物列表的主題目,看看怎樣才可表現人物特色。至於其他重要設定問題也是差不多吧,小細節也是有重要性但是表達不了。這個讓我想一想吧。評價方面要說明作品的評價……嗯,如果我把讀者的人物評價寫成一整體段落,再把作品風格評價移到最後,如何?如果要深化風格評價不是不可,但是要在較後時間才可以做了。
  • 這點就有一些不認同了。「理解」作品的話,也許那些主題曲什麼沒有用;但是個人不同意是信息累積,這些是為「了解」。如果一個讀者在理解了作品本身之後想去尋找作品相關的資料,比如說(舉例而已)他認為「作品做得那麼好?究竟背後是誰人製作呢?主題曲如此好聽,是誰人作曲,誰人唱的呢?」,如果缺乏那些章節的話,相信以上這個人會有不滿,畢竟雖然在其他地方資料是有,但是找來不方便;百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方便別人而設的。個人倒是認為如果這些資料有礙基本的理解動漫本身,可另開一條目,詳列這些資料。
  • 基本上,日語都是集中在名稱中吧。這個問題有點棘手。第一、本人連用日語自我介紹也有困難,真要譯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準確度存疑,由其他日語高手來譯會更好;第二、在譯名問題上,Jnlin提及過中文譯名可能涉及原創研究,閣下可以再看一看討論,不明的話我想問Jnlin會比較好,畢竟問題是他提出。
  • 還有,漫畫一節有沒有結構上的問題呢?其他問題不妨一起提出。

最後多謝閣下的意見。希望閣下可以盡快回應本人之疑問,如果時間許可會盡快改善。期望將來得到閣下衷心對條目之支持!—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嗎?閣下要留言呀… 11:10 2007年4月13日 (UTC)

第二次(:)回應

  • 那麼閣下的意思是以後的章節過分拘泥於細節,以致不能夠讓外行人了解作品之大概?關於漫畫和動畫的部分,個人暫時想不出如何將細節集中起來。至於評論部分閣下認為如何?能否對作品之風格有所了解?
  • 我認同訊息堆積無助條目質素提高。然而這些額外資訊既然有用,閣下認為如何處理才不至於信息堆積?
  • 這個明白了。其實我是想翻譯的,但是個人能力有限,不能每一個字都翻得來。能夠翻譯來的我就盡量翻吧,其他的我嘗試要求日語高手來翻。
  • 嗯…每次本人看見別人的作文,都是有「自嘆不如」的感覺。讓閣下讀得吃力真是不好意思。本人行文的改進也不是短期內的事了,這段期間多多幫忙本人吧。—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嗎?閣下要留言呀… 19:24 2007年4月13日 (UTC)
    • 現在的設定一節應該有足夠連貫性的了,就是不知行文流暢度如何。我想現在閣下應該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了,現在希望閣下指教一下漫畫和動畫方面的增刪。—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嗎?閣下要留言呀… 01:12 2007年4月14日 (UTC)
      • 現在對於條目的修改,本人能夠做到的大致上是如此了。撇開本人能力所限未能翻譯的日語名稱問題,閣下還有沒有意見呢?如果閣下認為沒有問題的話,那本人在解決了日語的翻譯問題後便會再度參選了。謝謝一直以來對此條目之關注。—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嗎?閣下要留言呀… 10:54 2007年4月15日 (UTC)

您好,我在同行評審內提出了星艦奇航記這個條目,目前我需要您寶貴的意見,希望您可以抽空關注一下。先表示感謝。--PhiLiP 09:08 2007年4月14日 (UTC)

RE: 請幫助解決未翻譯長條目的問題

看起來刪除外文內容後還是有足夠長度,所以只要刪除外文內容就可以了。--Jnlin討論) 01:59 2007年4月15日 (UTC)

 完成。--Jnlin討論) 05:20 2007年4月15日 (UTC)

關於graf

我在新條目推薦提了一點小看法,不知能否爭取您的意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日 (三) 02:16 (UTC)

死後作品

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

請看條目……或者條目歷史

……《宗教的一年》(Das geistliche Jahr,1851年)……
……—1848年5月24日),
請校驗
seamo 2007年5月3日 (四) 02:24 (UTC)

關於「艦船類別代號」 的新條目推薦

感謝您在新條目推薦的指點,我忽視了地域中心原則。現已將「艦船類別代號」移動至美國海軍通用艦船分類符號條目。—小Prinz 2007年5月4日 (五) 13:50 (UTC)

新條目推薦

於5月4日自薦成為推薦條目的詹森城的已經內容再被提升了(增加約2,000字節),請考慮將投票改成(+)支持。--Eno TALK 2007年5月4日 (五) 22:55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英國下議院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5月8日 (二) 23:53 (UTC)

我們正在討論有關Discuz!維基其他獎勵

由於想令多些用戶參與維基編譯工作,本人正在題議將Discuz!討論區作為獎勵。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維基其他獎勵給予意見,謝謝。--Eno TALK 2007年5月11日 (五) 00:06 (UTC)

再續新條目

多謝你對我的鼓勵,其實我的資料來源很多只是我西史老師的筆記、參考書,又或者僅是平日閱讀中無意學到記住了的東西,並非出自甚麼巨典。不過,若果將書藉來源寫出而又不至令我或維基惹上侵權的麻煩的話,我倒樂意提供資料來源的。Howard Cheng 2007年5月12日 (六) 08:42 (UTC)

格哈特·霍普特曼

雖然蓋爾哈特·霍普特曼這個條目是我創建的,不過或者修改、或者完全新建,我都沒什麼意見,不必要道歉。你創建的格哈特·霍普特曼寫得很不錯,列為推薦新條目很恰當,只是我當時可能是出外旅行去了,沒能給你投上一票,現在還感到遺憾呢。至於出現了重複的情況,我的意見是,關於如何合併和建立重定向,我的條目內容比較單薄,直接刪去就可以了,也沒什麼保留價值,保留你的條目內容就可以了。

至於沒有建跨語言連結,我要向你解釋,通過無界上英文維基是沒有辦法編輯的,當然也無法添加中文跨語言連結,所以還請見諒。不過德文條目確實是我忘了添加,所以應該向你道歉才對。 —Timothy 2007年5月16日 (三) 14:51 (UTC)

想請你幫忙翻譯一句話

「1921年5月12日,盧克納爾在漢堡成為了一名Lodge Zur goldenen Kugel (Große Landesloge von Deutschland)的共濟會會員。」裡面似乎是德文的東西,謝謝了!--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19日 (六) 03:35 (UTC)

感謝,翻譯得很不錯!--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19日 (六) 07:05 (UTC)

給Markus的邀請函

Markus您好,此前由於關注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的維基人較少,我將太空梭挑戰者號災難放上該頁面已有5日有餘,目前僅有兩名維基人參與投票。因此,特邀請閣下前往以申視該條目,提出意見並/或參與投票,先表謝意。--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28日 (一) 05:05 (UTC)

關於翻譯模版

翻譯模版是隨維基人的喜好添加的,不是每個翻譯條目都必要添加。--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6月7日 (四) 10:46 (UTC)

優良條目重審

以色列和中國武術是有存檔的,見Wikipedia:優良條目重審/存檔出木杉 2007年6月8日 (五) 11:18 (UTC)

已補上。這些工作並不需要管理員資格,普通用戶也能做的。—出木杉 2007年6月8日 (五) 11:43 (UTC)

議行合一

提問已改為「中國蘇聯印尼等國家實行的是哪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請查收。—Whhalbert 2007年6月17日 (日) 06:56 (UTC)

信任機制的討論

唏, 客棧裡正在討論一個重選方案, 請看看有沒有錯漏之處和發表你的看法。謝謝!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構思:取消罷免機制,以重選代之 --Kevin wong 2007年6月18日 (一) 20:17 (UTC)

Re:關於繁簡轉換

您好,真的不好意思;我也發現我有這問題,其是因為我在編輯條目的一些小段落時,常就把一些異體字(例如一段簡體字中突然有兩三個繁體字)改成繁體字了。這方面以後編輯時會注意的,謝謝提醒!

另外,也發現您擴充條目的文筆挺不錯的,是翻譯過來的嗎?祝編輯愉快!—dbslikacheung 2007年6月25日 (一) 15:28 (UTC)

您客氣啦… ^.^ 香港的年輕人大多都能基本明白簡體字的字義,但並不常用;澳門台灣的情況就不太清楚了。異體字處理就看尊重原編輯者的意願或習慣吧?…旅遊寫作也是我的興趣唷,可就是遺憾我去過的地方非常少。呵呵,歐洲很好玩吧;暑假我可能也出國,希望也能幫助協作一些旅遊景點的條目。
說實在的,小弟見識淺薄,翻譯質量比較差,很羨慕其他編輯者翻出的外語條目;而且我編輯維基百科的風格和規模都是一些細節和雜類,因此並沒有甚麼實質具體的貢獻……其實我也很想做到第一個DYK呢。—dbslikacheung 2007年6月25日 (一) 23:29 (UTC)

User_talk:Isnow#國名中加入wiktionary模板討論。—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30日 (六) 21:38 (UTC)

請看e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n:South Korea#Names.—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7月1日 (日) 06:35 (UTC)

黃興

多謝您的建議,已經將文章改為連貫文體,並補充了參考資料。--涓生 2007年7月1日 (日) 13:54 (UTC)

費羅

原來如此,如果是的話,那麼我也先撤回我的意見,多謝!—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7月1日 (日) 16:10 (UTC)

德國大學系列

你的德國大學系列一日一篇,行文流暢,讓我長了不少知識。謝謝!—木木 2007年7月5日 (四) 11:49 (UTC)

新條目推薦:一問多薦解決方案投票中

Wikipedia:投票/新條目一問多薦的相關問題正進行投票,以得出一條提問舉薦多個條目的解決方案。希望閣下參與表決,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9日 (一) 15:03 (UTC)

第五次動員令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10日 (二) 17:38 (UTC)

恭喜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助理主編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木木 2007年7月18日 (三) 19:49 (UTC)

消滅外文動員令事項

希望您能把新近完成的條目羅馬市遞至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翻譯條目評分進行評分,還有請把閣下用戶名加至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翻譯任務列表個人貢獻統計中,以便統計用戶貢獻,敬候編安。—Choihei 2007年7月23日 (一) 17:03 (UTC)

維基執行編輯榮譽

感謝你授予維基執行編輯榮譽。日後編輯上有不足之處,還望繼續多加提點!—Baycrest (作客) 2007年7月25日 (三) 15:14 (UTC)

維基執行編輯榮譽

沒想到每次都有人比我還先知道我的榮譽進度。感謝。— Marcus Hsu  talk  2007年7月25日 (三) 16:01 (UTC)

維基助理編輯榮譽

謝謝!—Linuxwindows 2007年7月25日 (三) 20:58 (UTC)

維基見習編輯榮譽

感謝! --Sinofreeman 2007年7月27日 (五) 04:09 (UTC)

關於金文的修飾

我建議你轉到該條目的討論區繼續吧。一來在新推薦條目裡並不適合,二來是之前已經有人反應我對一個12歲小孩太嚴格,針對性太強。再這樣下去好像反而變成我們這些反對的人是在故意找麻煩。或許換個方式比較好吧。— Marcus Hsu  talk  2007年7月28日 (六) 13:22 (UTC)

請原諒我的窮追猛問,但這絕非「找麻煩」,而是對一個急功近利的「孩子」的教誨。如果你覺得這條目值得推薦,我便不再追問了。

  • 以目前該條目的現狀我仍不贊同推薦,不過不管我贊不贊同,我並沒有資格阻止你,也沒有意圖阻止你。對條目內容的嚴謹態度我是與你相同的。我只是善意提醒,在推薦區好像不太適合指點他做修正,所以會不會轉移到條目討論區比較好。另外是怕你在那顯眼的地方會變成標靶。— Marcus Hsu  talk  2007年7月29日 (日) 03:13 (UTC)

我是閻魔愛

我明白你對自己以及其他維基人相當嚴格,這是好事,但過份嚴格的話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因為所有事情是沒有辦法追求完美。我理解你在新條目推薦反對票。但是投下反對票的理由不要說因為候選條目增多,因此要嚴格一點,我留意有維基人對你怨恨在心,因此下次投票反對票前得要想清楚。—地獄少女閻魔愛 接通地獄通信 2007年7月30日 (一) 12:37 (UTC)

Wikipedia:同行評審

請參加Wikipedia:同行評審,對保羅·凱恩[1]提出你的寶貴意見。謝謝!—木木 2007年7月31日 (二) 09:03 (UTC)

鷹巢

剛上傳幾張照片到COMMONS,看看有沒有能用的。—SEEDER 2007年8月1日 (三) 16:34 (UTC)

  • Kehlsteinhaus-Aufzug.jpg
  • Kehlsteinhaus 280605 008.jpg
  • HitlerEagleNest45.jpg
  • Kehlsteinhaus.jpg

馬克西米連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您好!這是個好棒的條目。我改了一點小地方:Ladislaus是德語的寫法,實際他是出身於立陶宛王族,是捷克的弗拉迪斯拉夫四世,匈牙利的烏拉斯洛二世。雖然捷克的上層使用德語,但匈牙利並不使用德語,我想還是名從主人為好。另外,加斯頓二世·佛克斯這人看起來應該是法國人,那樣的話,法語結尾的輔音應該是不發音的。我再看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3日 (五) 05:57 (UTC)

那個名字應該翻譯成加斯東·德·富瓦(Foix)。另外,西班牙語是「卡特琳」。另外,「德意志國王」是個有誤導性的說法,實際歷史上並沒有一個德意志王國。那個頭銜的實際含義是「羅馬人的國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3日 (五) 06:24 (UTC)
您太謙虛了,我認為您的編寫水平非常高。前任繼任框中的名字只用最主要的(比如皇帝稱號)就行了,不必把一個人物分在幾行寫,以免給讀者帶來困擾(誤解為是不同的人)。沒有的人物,您當然可以以括號註明原語言,不過不寫也沒關係,因為維護者會不斷關注這些條目的,發現了連接漏洞一定會補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3日 (五) 06:36 (UTC)
這個問題以前有討論過,但頁面我找不到了。簡單來說真正的貴族,可以用「....的」也可以用「德,馮,范」前後加隔點;現代人物一般連寫。古代人物您就都按「....的....」寫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4日 (六) 01:50 (UTC)

關於Toll-kühn

你好,請教德語Toll-kühn是否解作「愚勇」?—黑暗魔君 2007年8月6日 (一) 07:32 (UTC)

感謝協力。—黑暗魔君 2007年8月6日 (一) 14:06 (UTC)

Re: 標題帶括號問題

您是想把「馬克西米連」改成「馬克西米利安」嗎?這樣的話,您無法移動和我無關,那是因為Synyan早在2007年6月13日就創建了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換言之,就算我不把馬克西米連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移動到馬克西米連二世,您也無法把馬克西米連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移動到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另外,我再次提醒您,在既無消歧義頁,也無重定向頁的情況下,請勿創建標題帶括號的條目,這樣不利於別人檢索。謝謝。—鳥甲 2007年8月6日 (一) 12:45 (UTC)

難以置信,我懷疑我們用的是不是同一個搜索系統。我在維基里搜索括號外的名稱,根本不能「方便地」找到條目,比如我現在搜索馬克西米連二世這個條目,我根本就搜不到馬克西米連二世 (巴伐利亞國王),不信你試試。這更加證明了,不做好消歧義頁就直接創建括號條目,會造成多大的麻煩。—鳥甲 2007年8月6日 (一) 13:24 (UTC)

您搜索的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不是馬克西米連二世!您不會以為我還還不會搜索吧,請您看看真正搜索「馬克西米連二世」的搜索結果,這裡面可沒有馬克西米連二世 (巴伐利亞國王),我不想和您費口舌,可您似乎思考有些誤區。好了,就此打住。—鳥甲 2007年8月6日 (一) 13:49 (UTC)

Otto eduard

感謝你對巴登君主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條目的創建與增修,也希望您能對巴登統治者列表條目進行內容增加。關於標題帶括號的問題,我最近可能會創建一系列消歧頁面,以區分名號相同的德國君主。—Erzherzog Otto Eduard von Zöuschburg 2007年8月8日 (三) 11:45 (UTC)

幫我上傳巴登君主們的圖片,德語維基的圖片很豐富,但中文沒有。上傳後就可以把那些巴登的王室紋章都換了。—Erzherzog Otto Eduard von Zöuschburg 2007年8月8日 (三) 12:14 (UTC)

von Baden-Durlach原本不是姓氏,他們真正的姓氏是策林格,但策林格家族成員成為巴登藩侯後,都被稱為某某 von Baden,von Baden可以等同為姓氏。我認為括號是有必要的,最明顯的可以顯示他是哪裡的君主,如果條目名稱就叫弗里德里希七世·馬格努斯卡爾三世·威廉卡爾·路德維希·弗里德里希,很少有人能知道這幾個人是什麼人。如果是沒有重複的,應建立從帶括號到不帶括號的重定向,如伊莉莎白二世伊莉莎白二世。而且中文維基沒有其他伊莉莎白二世以及伊莉莎白二世 (消歧義)。—Erzherzog Otto Eduard von Zöuschburg 2007年8月8日 (三) 12:35 (UTC)

羅馬人民的國王就相當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儲。後期皇帝的實際統治時期都是從他父親死亡那一年算起的。—Erzherzog Otto Eduard von Zöuschburg 2007年8月10日 (五) 11:47 (UTC)

douglas

我明白了。謝謝您的提醒!德國君主列表這個表,實際上是我從原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列表搬過來的,目的是改進後者,而前者就一直再未動過了,所以寫得很差;大空位時期的不少人實際沒寫(!)。本來還準備寫上對立君主的,但....所以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改進它吧!關於您的問題,我可以肯定的說,後期皇帝的實際統治時期都是從他父親死亡那一年算起的。當選和加冕那個年代根本沒用,前者是為了維持「選舉制」的虛假形式所以往往提前選舉(皇帝還沒死,兒子就被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比比皆是),後者只不過是意思意思(教皇都不參加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0日 (五) 09:59 (UTC)

另外,一件很難堪的事,因為這個表是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列表直接粘貼過來的,所以前面那幾段實際少不少人(= =)。這個...我明天努力把他們全補上 >.<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0日 (五) 10:05 (UTC)

德國

並不存在一個「德意志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屬的小邦組成的,沒有神聖羅馬帝國中還有一個「德意志王國」的概念。--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1日 (六) 06:14 (UTC)

了解了,我會和他交流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1日 (六) 06:22 (UTC)

"德意志王國"

德意志早期確實存在王國和國王,但稱號似乎是東法蘭克王國,確切的說是「德意志人的東法蘭克王國」。而當時的德意志已經是由幾個公國組成的鬆散的「王國」。國王進軍羅馬後由教皇加冕為皇帝。從卡爾五世之後,皇帝不再加冕,所以就沒有「德意志國王」的說法了。

所以,昨天按照英文維基寫的,犯了個錯誤,已經改了。—Erzherzog Otto Eduard von Zöuschburg 2007年8月11日 (六) 11:47 (UTC)

法國君主列表

已按您的建議改善,不知意下如何?——≡¤≈☆★☆  2007年8月12日 (日) 05:17 (UTC)

可供查證成為維基百科正式方針討論中

按英文最新版本翻譯的Wikipedia:可供查證正在Wikipedia talk:可供查證#提議:可供查證成為維基百科正式方針中進行討論,以得出是否應成為維基百科正式方針的結果。希望閣下能前往並參與討論,謝謝!--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8月14日 (二) 03:54 (UTC)

回覆藩侯

記得上一次關於路德維希·威廉 (巴登-巴登)的討論,此條目把「Markgraf」譯作「邊區伯爵」,惟今次路德維希·格奧爾格·西姆佩特 (巴登-巴登)條目則把「Markgraf」譯成「藩侯」,請問現時對這個詞語可有一個統一的翻譯?迄今為止,我始終認為,由於「Markgraf」與「Marquess」兩字相近,因此似乎以「侯」組成的詞彙,更能反映出「Markgraf」的字義,而這也是我傾向支持把「Markgraf」統一作「藩侯」的原因。多謝垂注!—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8月14日 (二) 13:59 (UTC)

加括號消歧義的問題

您好,對完全沒有重名的歐洲君主是否加注括號的問題,我保持中立,我所堅持的是,如果要建立一個帶括號的條目,則必須存在不帶括號的消歧義頁或重定向頁。—鳥甲 2007年8月15日 (三) 02:11 (UTC)

翼龍目

你好,改謝你幫忙修正翼龍目的英文格式問題。但是我將翼手龍(Pterodactyl)的英文加回去了,因為這是翼龍目的俗名,會與翼龍目的一屬翼手龍(Pterodactylus)產生混淆。—hoseumou2007年8月18日 (六) 04:29 (UTC)

國歌

Hi,我發現你刪除了我的土地,我的歡愉等國歌條目的歌詞,不知何故?我參看了其它語言版本,都有歌詞,應該不是侵權。—木木 2007年8月18日 (六) 16:33 (UTC)

The Mighty Defender of the Wiki Barnstar星章

  The Mighty Defender of the Wiki Barnstar
特以此星章嘉許閣下在User:Finblanco的傀儡事件中的傑出表現。SEEDER 2007年8月20日 (一) 23:27 (UTC)

關於 w2007 的問題,致歉一下

我不是一個反對人家投反對票的人,只是在編輯時,我發現一項極度嚴重的問題,雖然這比賽放在維基百科上了,但是,根據我親自全程參與比賽的瞭解,關注的人卻沒多少個。在英文維基社群中,只有英文維基新聞的管理員Michael Laurent透過MSN跟我關切比賽事情,而現場呢?除了大會新聞組負責人林先生與志工組負責人丁先生因為我透過「維基計畫」的代表身分參與,而重視到這比賽應該要在維基新聞與維基百科上的曝光,其他呢?反而反映出台灣媒體的亂象,就我從國家圖書館找的資訊,比賽的著墨比較少,連我親手獲得的大會秩序冊、大會手冊(其實都有線上版,但是線上版才是正確的)竟然因為國際聽障運動總會通過聽障奧運主辦城市台北市承接比賽的關係,把申請過程掩蓋了,我查過英文原始資訊,竟然一個都沒有,寫的時候就覺得很心痛,維基百科很注重事實真相,不管GA或FA都是,其實您的反對票一點都沒錯,只是我講難聽些:「台灣人真的重視弱勢者的比賽嗎?」我認為確實都沒做到!今天不是因為您的一席話、以及公共電視的手語節目部給我的啟示,其實,問題還確實是需要進行解決的。

我認為最適當的方法,不是撤銷掉您的反對票,而是應該透過「條目質量調整」,來進行修正,或許,放個模板,會比您撤銷反對更適切,因為講真的,潛力條目如果能寫到FA,或許應該透過關注的方式進行,這比激烈言論來得好多了,或許投票頁可能影響到您的心情,在此道歉,不過,我希望透過這投票,給大家一個「重視」的啟示,也正因為中文社群制度的問題,卻有很多地方應當解決。

也許是因為這段期間將重心放在Wikinews的關係,可能百科的一些事情會比較忽略,在此望您諒解,另外,Q大講的問題,我正嘗試解決,或許應該翻閱歷次體育類條目的模式再行改正,就會更加完善。

by 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見 2007年8月30日 (四) 15:38 (UTC)

德國葡萄酒分級

大部分內容來自德語和英語維基,參考自其他中文網站內容已經做了必要刪改(事實上很多中文內容也是直接翻譯自德語維基)。 如果對其他條目有不同意見,可以先進行討論。 —Chela 2007年9月4日 (二) 17:01 (UTC)


街燈電箱150號有2項訊息給您

您好!以下是2則重要訊息,煩請 閣下閱讀:

第五次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

第五次動員令已經結束,並正進行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歡迎您前往參與。

緊急:User:石被提名罷免

維基管理員User:石提名罷免,但理由有爭議,懇請 閣下前往協助調停。謝謝!

以上訊息 by: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註:這個訊息是從User:Cdip150/PKMSG透過「subst:」語法所產生的文本,可能會與其他人的訊息重複。

關於Image:Xuezhanyongzhou.jpg

現在不太可能創造關於這本連環畫的條目。如果可以,希望至少在原條目宋越熙寧戰爭相關部分使用這張圖片。不然這圖片上傳的實在沒意義了。—Zhxy 519(聯繫) 2007年9月8日 (六) 09:36 (UTC)

已經從個人頁去掉了合理使用圖片。如果我在宋越熙寧戰爭里再加入一些對於這本連環畫的介紹和評論後再加上這張圖片是不是可以呢?—Zhxy 519(聯繫) 2007年9月8日 (六) 09:57 (UTC)
我準備理解你的話為不反對。這個條目的圖片實在很難找;即便這樣有版權的圖片我都是在極為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或許真沒到那種程度,但我還是希望儘可能地使這個條目的相關條目多一些。—Zhxy 519(聯繫) 2007年9月8日 (六) 11:10 (UTC)

開一個行政區劃專題如何?

剛剛完成了義大利109省。如果把各國各級行政區劃都寫了 (義大利有20個大區,109省,省下鄉鎮多則300多個),將可以大大提高中文維基的條目數。誠然質素也很重要,也知道很多人都在努力 (德國的Makrus、日本的Alberth2和Gssngh,還有模板的Eliot,中國大陸有長夜無風,如果名字寫錯別見怪)。希望我們可以合作一下。—Whhalbert 感謝各位支持 2007年9月17日 (一) 06:19 (UTC)

Wikipedia:專題/行政區劃已經開通,請不吝增加修改內容。—Whhalbert 感謝各位支持 2007年9月18日 (二) 05:03 (UTC)

關於維基授獎提名投票

您好,根據大家的意見,Hoseumou的授獎提名投票已由「維基內容專家」改名為「維基翻譯專家」,戰場之狼的授獎提名投票已由「維基內容大師」改名為「維基翻譯專家」,請移步到Wikipedia:維基獎勵/授獎提名投票重新投下你的選票,謝謝。—長夜無風(風語者) 2007年9月25日 (二) 10:02 (UTC)

德國各縣等

了解閣下在寫行政區劃的條目。請到Wikipedia:專題/行政區劃留言通報進度,讓大家互相了解並及時協助。—Whhalbert 感謝各位支持 2007年9月29日 (六) 17:06 (UTC)

蒂賓根

更常用?請勿以網站為準,無論它是什麼背景的,迷信網絡正是我們一錯再錯的理由。而應以地圖冊為準,大陸所有出版的地圖冊都是「蒂賓根」。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圖賓根」是原創研究的理由;因為它除了幾個網站以外就找不到任何可靠出版物當出處,尤其是沒有地圖冊這麼幹。--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1日 (一) 01:34 (UTC)

關於譯名:翻譯參考資料

如果您安裝了emule的話,見這裡([2])。一定有幫助,呵呵。--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10月1日 (一) 09:42 (UTC)

請問你翻譯德國行政區劃使用什麼參考資料?

如果方便可否給我一份。ps: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我想翻譯一直沒有合適譯名,這下好多了。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1日 (一) 14:02 (UTC)

你提到的兩個參考資料我以為都不是最好,前者錯誤太多,後者沒有直接譯名。有一本書叫《聯邦德國地名譯名手冊》,這本應該是最好的,可惜沒有電子版。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1日 (一) 15:15 (UTC)


關於條目羅密·施奈德

您好,我在討論頁以及原文上都寫了文章的來源,以及原文都用尖括號外加嘆號擴起來了,到了還是讓朵雲彩(Cloudcolors)給警告了?麻煩您能告下怎麼樣註解才成?得, 麻煩您了。Goslar6403 2007年10月9日 (二) 22:58 (北京時間)(UTC=?)

請閣下幫忙

忽必來(蒙古國成吉思汗的大將)的英文的姓名是什麼 ? 忽必烈 和忽必來有什麼家族關係 ? 謝謝你.阮文忠 2007年10月10日 (三) 10:54 (UTC) (忽必來(?—1211),又作虎必來。蒙古國大將。八魯剌氏。以雄勇著稱。  早年與弟忽都思投靠鐵木真(成吉思汗),隨從參加統一蒙古各部戰爭。宋淳熙十六年(1189),共同擁戴鐵木真為蒙古部汗,充「雲都赤」(佩刀侍衛)。嘉泰二年(1202),受命整頓軍紀,對戰爭中違令私掠財物之阿勒壇、忽察兒等予以懲治,籍設其所掠財物。四年,充先鋒,征乃蠻部,威震群敵,戰功居多。開禧二年(1206)蒙古國建立時,封千戶長,並總管汗國軍務。為十大功臣之一,與者勒蔑、哲別、速不台並稱「四獒」。據《史集》載,其所轄千戶隸屬成吉思汗第五子闊列堅。後統兵西征哈剌魯,成吉思汗六年(1211),迫使哈剌魯部主阿兒思蘭汗歸降,並攜其至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行宮朝覲成吉思汗。)

Re:科學家信息框及其他

感謝您的意見。首先,粗體的使用,我認為名字的外文拼寫也要用粗體,其他的就是極為重要的連結要用粗體,其餘可以不用;其次是姓名前是否有必要註明「語言」,我認為是必要的,這一點是對任何外國人都適用,如果他們前往其他國家,入了其他國籍,那當然有必要列出該國籍後該國語言的拼法,但如果不改姓名則照舊;第三是國旗,也是拜前些天討論「香港」和「英屬香港」所賜,既然生在什麼時期,就用什麼時期的國旗,雖然政治性不強,但某些維基人較真,那乾脆全部較真。最後,過度連結的問題,我不認為只有重要的歷史時期才需要連結,其他比如某某移民啦,什麼到某某大學演講啦都可以加入連結,不算過度;至於無具體日期的月份是否要加連結,見仁見智耳。——¤內容獎提名  2007年10月26日 (五) 10:17 (UTC)

哦,您說的是那個啊,我沒有注意啊,把國籍換成德國吧。——¤內容獎提名  2007年10月26日 (五) 10:56 (UTC)

回覆:Wikipedia:合理使用

已修正,如本人用戶頁面有任何問題請於本人的討論頁提出,若直接修改用戶頁面,本人即認定為破壞本人用戶頁面,予以退回編輯之處裡,謝謝指教。-Unimatriz 2007年10月28日 (日) 02:44 (UTC)

維基研究協助

Markus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1月4日 (日) 13:15 (UTC)

請就日本帝國還是大日本帝國條目命名作出討論

之前因為有多名維基人在條目命名問題上爆發了編輯戰。由於此類項目爭議性頗大,所以此問題需要一個共識,以有利維基百科發展,我希望你可能前往Wikipedia talk:專題/日本提出你的意見,討論上必需保持理性,不要作人身攻擊,謝謝。—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11月14日 (三) 00:56 (UTC)

學前教育學券計劃

我做了一個學前教育學券計劃/temp,隨後立刻有人把它再次刪除,我再次修改,做了個學前教育學券計劃/temp/temp,請問現在可以怎做把這條目救回?--奧士文☺(♪歡迎找我♫) 2007年11月16日 (五) 07:45 (UTC)

你把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複製給我的意思是否指新版本仍有侵權問題還是什麼意思?可否明示?--奧士文☺(♪歡迎找我♫) 2007年11月16日 (五) 08:30 (UTC)
請問你可否告訴我是否我怎樣修改也不能把文章救回呢?好讓我不用再浪費你的時間。--奧士文☺(♪歡迎找我♫) 2007年11月16日 (五) 08:42 (UTC)

奧運大樓的「侵權」問題

User:Sdee/invite就對於奧運大樓的「侵權」問題,本人有所疑問。第一,在列表上的各體育總會辦事處以及港協暨奧委會等辦公室是鐵一般的事實,然而本人也知道在奧運大樓管理有限公司的官方網頁上也有刊登有關辦事處的室號,但例如奧運大樓管理有限公司、港協暨奧委會、東亞運總會的辦公室在官方網頁上是沒有刊登,但本人曾作到訪該處,因而清楚有關的情況下而作出編改的。在這個情況下是否也涉及侵權呢?—AG0ST1NH0會盡量做好編輯既工作 2007年11月17日 (六) 11:41 (UTC)

請求翻譯

不知道你會不會將巴澤爾城市半州翻譯成完整條目,因為我絕對不想在三個月後將未翻譯的內容刪除。看來你對德語有相當的認為,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呢?—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11月27日 (二) 01:55 (UTC)


返回到 "Markus/存档1"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