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思慥(16世紀—1650年1月15日(永曆三年十二月戊戌)[1]),四川重慶府榮昌縣[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喻思慥是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四川鄉試舉人,獲授獲鹿知縣,改任大理評事,轉寺副崇禎元年(1628年),他審判魏黨黨人張體乾谷應選的逆案定罪,升為戶部山西司郎中,管理河西事務。警報傳來,喻思慥運粟米入京,不怕艱險;外任為威清僉事,以勤王功勞,移官雲南副使[2]。昆明東部的土司造反,喻思慥到邊界責問臨邊詰貢,土司賠罪,救活當地萬人,人們為他在祠小關嶺孔明橋側建立生祠;之後他調任金騰參議,乞求歸鄉。四川動亂,朝廷命喻思慥負責軍務,屯駐銅仁安輯等六府,控制酋民,西南屏障由他一人支撐。不久加太僕少卿,以副都御史巡撫貴州王應熊上疏以四川人處理四川事,因此兼理川巡撫。其後獲召升官左都御史,勞累而死[3][1]

引用

  1.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本紀第三》:(永曆三年十二月)戊戌,………左都御史喻思慥卒。
  2. ^ 2.0 2.1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喻思慥,榮昌人。萬曆三十一年舉於鄉。授獲鹿知縣,遷大理評事,轉寺副。崇禎元年,鞫魏黨張體乾、谷應選等逆案定罪。陞戶部山西司郎中管河西務,警報至,運粟入京,不避艱險。出為威清僉事,以勤王功,移雲南副使。
  3.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昆左土司反,思慥臨邊詰貢,土司稽首,活生靈以萬計,夷漢生為立祠小關嶺孔明橋側。調金騰參議,乞歸。四川亂,命總理軍務,屯銅仁,安輯六府,控制百酋,西南屏障,獨撐半壁。加太僕少卿,以副都御史巡撫貴州。王應熊疏以川人辦川事,復兼理川撫。久之,召擢左都御史,以勞瘁卒。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本紀第三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