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1′59″N 112°34′25″E / 37.86639°N 112.57361°E / 37.86639; 112.57361

崇善寺
大悲殿
基本信息
位置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宗教汉传佛教
開基中興:晋恭王朱㭎
开山时间唐初
中興:洪武十四年(138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崇善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编号7-0882-3-180
认定时间2013年3月
地圖
地图

崇善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文庙街道文庙社区崇善寺街9号[1]太原文庙后方。现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据文字记载,崇善寺始建于初,原为隋炀帝行宫,最初叫做白马寺,后来还用过延寿寺、宗善寺、新寺等名字[2]。其中新寺这个名字用的时间最长。

崇善寺的鼎盛时期是在明代[3],升格成为一座皇家寺院。洪武十四年(1381),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马皇后,在原址扩建。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成[4]。占地宽广,占地面积二百四十亩,14万平方米,殿宇近千间,规模宏大,居山西之首。仅中轴线上的大型殿宇就有六座: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大悲殿和金灵殿[5]嘉靖年间改名崇善寺。

清同治三年(1864)大火,将寺院大部分建筑烧毁,仅存明代所建的大悲殿。在火灾后,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将寺院前部遗址,改建为太原府文庙,又在后部幸存的大悲殿前新建山门和钟鼓楼,形成崇善寺现有格局。东西并列三个院落,东西两院分别为文殊院和法堂院。占地面积8547平方米,仅为原规模的四十分之一。文庙和崇善寺中间形成一条东西小巷。

建筑

大悲殿原为明代崇善寺中轴线上六座殿宇中的第五座,规模仅次于九开间的大雄宝殿。大悲殿尺度宏大,面阔七间,进深五椽,高近20米,重檐歇山顶。殿内中间供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立像,左侧供奉千臂千钵千释普贤立像,右侧供奉文殊立像,均为明塑,体型丰满,高8米余[6]

崇善寺内藏有大量宋元明时期珍贵的佛经刻本。太原市区内的佛教寺院屈指可数,崇善寺就算其一,每逢除夕之夜,很多市民都要到崇善寺击钟祈福[7]

保护

1965年5月24日,崇善寺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8][9]

2013年3月5日,崇善寺大悲殿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882-3-180[10][11]

图库

参考文献

  1. ^ 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 > 太原市 > 迎泽区 >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崇善寺大悲殿. 山西省文物局. 2019-08-10. 
  2. ^ 道光《阳曲县志》
  3. ^ 郭成源,马祥梅,邱艳昌主编. 中国最美古建园林 精装珍藏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 154. ISBN 978-7-5038-8158-9. 
  4. ^ 文物古迹. 迎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5. ^ 连达. 《寻访山西古庙》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年: 179-181页. ISBN 978-7-302-54782-4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6. ^ 赵寿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 369页. ISBN 978-7-302-57109-4. 
  7. ^ 安瑞生编著. 乌金之乡山西 1.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5: 57. ISBN 978-7-5032-5197-9. 
  8. ^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公布省级第一批(调整)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文字〔1965〕104号)
  9. ^ 刘洁; 刘大寿. 山西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考. 文史月刊. 2003, (8): 38-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2). 
  10.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PDF). 国务院. 2013-03-05 [2013-10-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2). 
  11.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3-03-05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