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 (佛教)

(重定向自四弘誓願

梵語praṇidhāna),音譯钵罗尼陀那,也稱誓願大願(梵語:saṁnāha;巴利語:sannāha),佛教術語,大乘佛教中菩薩道六度(或稱十波羅密)之一;義爲得菩提智慧後,發下的救濟眾生的殊勝之願。菩薩共同所發之大願稱爲“通願”,即四弘誓願

概論

菩薩在因地立下四宏願,稱爲“通願”,義爲共同之願。而各佛菩薩又有各自的大願,故稱爲“別願”,義爲分別之願。別願當中,以其最根本的誓願修行而成佛的,稱之為本願

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梵語:sannāha-sannaddha;意譯爲大誓莊嚴、弘誓莊嚴),簡稱四宏願四弘願,音譯僧那僧涅,為發菩提心時所發的誓願,常出現在佛教的儀式中[1][2]

出處

出自漢譯《中阿含師子吼經》[3]、《四分律[4]、《解脫道論[5]、《佛阿毘曇經》[6]、《佛所行讚[7]、《大方便佛報恩經[8]、《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英语Ugraparipṛcchā Sūtra[9]、《小品般若經[10]、《大品般若經[11]、《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12]、《法華經[13]、《大般涅槃經[14]、《心地觀經[15] 等等。

內容與重要性

《摩訶止觀》[16]、《天台四教儀》[17]、《六祖壇經[18]、《五燈會元[19]、《傳授三壇弘戒法儀》[20]、《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錄相當於今日念誦之內容:

  1. 眾生無邊誓願度;[21]
  2. 煩惱無盡誓願斷;[22]
  3. 法門無量誓願學;[23]
  4. 佛道無上誓願成。[24]

四宏誓願是「三世菩薩所學處[15]、「諸佛因地所發之願,所有之願皆不能過彼[來源請求]」,因此大小菩薩皆應修學。另,四宏誓願有攝四聖諦之理[25],並可從中開演四無量心,故為大乘菩薩 修學之科目。

五弘誓願

密宗依《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受菩提心戒儀》等所舉,共為五句,稱五大願,為真言宗所奉持[26],故又有五弘誓願之說:

  1. 眾生無邊誓願度(東方阿閦如來)
  2. 福智無邊誓願集(南方寶生如來)
  3. 法門無邊誓願學(西方阿彌陀如來)
  4. 如來無邊誓願事(北方不空成就佛)
  5. 無上菩提誓願成(中央大日如來)

別願

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除了發下通願,也可以發下別願,即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環境、不同的發心等,發下不盡相同的大願,依據大願逐漸修行圓滿資糧,所有大願得以完成之時,便是成佛之時。每位佛菩薩有自己的根本的別願,稱之為本願

釋迦牟尼佛有“五百大願(本願)”[27]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本願)[28]藥師佛有十二大愿(本願)[29]

煩惱 vs 發願

煩惱,也就是讓自心無法安寧的情緒,佛法認為這是「行動」的重要動能:人都是因為情緒,而有各種行為的反應。

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內在、外在的各種逼迫,而導致產生「情緒」來反應:憤怒、不捨等等,這是影響轉世的第二股力量:本能,讓我們會「再次投生」,但是投生是為什麼呢?下輩子要投生為人、天、鬼?佛法不認為這是受「閻羅王」等等外力的審判,而是受臨終前的情緒所影響。

情緒有很多種,所以我們會轉世去的地方狀況也不一,可以想像:「求生欲」就好像男生當兵的召集令一樣,拿了就得當;但是分發到哪個單位,則是受其他原因(臨終前的情緒)影響的。

佛法認為,用來取代「情緒」的是「發願」,發願就像是「立下目標」。「情緒」是行動的主要觸發者;同樣的,「立下目標」也是行動的觸發者。不同的「情緒」決定轉世的去處不同;同樣的,不同的發願(比如發願自己要去不動佛的世界,或是阿彌陀佛的世界等等)也會決定我們的去處不同。[30]

相關條目

注釋

  1. ^ 《翻譯名義集》:「僧那。此云弘誓。肇論云。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此名字發心也。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此相似發心也。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分證發心也。言弘誓者。天台云。廣普之緣謂之弘。自制其心謂之誓。志求滿足乃稱願。大士曠懷運心廣普。依無作四諦之境。起四種弘誓之心。初依瓔珞未度苦諦令度苦諦。六道受分段之苦。三乘沈變易之苦。當了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口發言曰眾生無邊誓願度。次依瓔珞未解集諦令解集諦。四住煩惱潤有漏業。無明煩惱潤無漏業。當了塵勞本淨無集可除。口發言曰。煩惱無數誓願斷。三依瓔珞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智慧越苦海之迅航。戒定通祕藏之要道。當了邊邪是中無道可修。口發誓云法門無盡誓願學。四依瓔珞未得滅諦令得滅諦。佛陀是無上之世尊。涅槃乃最勝之妙法。當了生死即是涅槃。口發誓云。佛道無上誓願成。仰觀大覺積劫度生。都無懈倦者。為滿本地之願也。僧涅。一云僧那大誓。僧涅自誓。一云僧那言鎧。僧涅言著,名著大鎧。亦云莊嚴。故大品云大誓莊嚴。正言𦙽(蘇干)那訶。此云甲。𦙽捺陀。此云被。或云衣(於既)謂被甲衣甲也。」
  2.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道智大經──重智慧.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僧那僧涅」──「弘誓莊嚴」sannāha-sannaddha,早見於部派佛教『大事』所說;『道行品』說到「僧那僧涅」,不能證明為遲出。 
  3. ^ 《中阿含24經》:「尊者舍梨子舍衛國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於舍衛國受夏坐訖。世尊!我欲遊行人間。』世尊告曰:『舍梨子!汝去,隨所欲,諸未度者當令得度,諸未脫者當令得脫,諸未般涅槃者令得般涅槃。舍梨子!汝去,隨所欲。』於是,尊者舍梨子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坐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還至己房,收舉床座,攝衣持鉢,即便出去遊行人間。」
  4. ^ 《四分律》:「王答言:『我布施不為一天下,二、三、四天下,乃至魔梵王。我作如是意:「行布施欲求無上正真一切智,度未度者,解未解者,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度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者。」』時天帝釋便作是念:『我今令王慧燈以此瘡死者,甚非所以,當以天甘露灌其身上。』即便灌之,瘡即平復如故。」佛告瓶沙王言:「爾時利益眾生王者,豈異人乎!即今父王白淨是也。時王第一夫人者,今母摩耶是。時王慧燈者,即我身是。我於前世,教化閻浮提無數人民,若男若女能言之者,皆行十善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以是因緣故,足下千輻輪相輪郭成就,光明晃曜照三千大千國土。』」
  5. ^ 解脫道論:「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我已得脫,當令彼脫。我已得調,當令彼調。我已得安,當令彼安。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入涅槃。施、戒、出、忍、諦、受持、慈、捨、精進、智慧,皆令滿足。」
  6. ^ 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己度度他,己脫脫他,己安安他,己涅槃涅槃他。」
  7. ^ 《佛所行讚》:「遊行於人間,度諸未度者,未見真實者,悉令見真實。諸習外道者,授之以深法,說生死無常,無主無有樂。建大名稱幢,破壞眾魔軍,進却無欣慼,薄生歎寂滅。未度者令度,未脫者令脫,未寂者令寂,未覺者令覺。牟尼寂靜道,以攝於眾生,眾生違聖道,習諸不正業。』」
  8. ^ 《大方便佛報恩經》:「爾時五百人尋共發聲,唱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爾時如來在耆闍崛山,以慈悲力於遊乾陀山,即大風起,吹動樹林,起栴檀塵,滿虛空中。風即吹往至彼深山諸群賊所,坌諸賊眼及諸身瘡,平復如故。爾時諸賊還得兩眼,身瘡平復,血變為乳,俱發是言:「我等今者,蒙佛重恩,身體安樂。報佛恩者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唱已,一切大眾異口同音,而作是言:「諸未安眾生,我當安之;諸未解脫眾生,我當解之;諸未度者我當度之;未得道者,令得涅槃。」」
  9. ^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其未度者我當度之,未脫者我當脫之,未安者我當安之,未般泥洹者我當令般泥洹。我當除一切人之重擔,志願無上之僧那見。」
  10. ^ 《道行般若經》:「釋提桓因言。我欲使人於法中益念不厭生死之苦。一切天上天下為苦。用人故悉當忍勤苦之行。心作是念。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洹者悉皆當令般泥洹。」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釋提桓因化作曼陀羅華滿掬,散佛上,作是言:「世尊!若有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願令具足佛法,具足薩婆若,具足自然法,具足無漏法。世尊!我乃至不生一念,欲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有退轉。世尊!我見生死之中,有諸苦惱,不生一念,欲使菩薩有退轉者,我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勤行精進。何以故?是人等,能發如是心,則大利益一切世間。我自得度,當度未度者。我自得脫,當脫未脫者。我自得安,當安未安者。我自滅度,當度未滅度者。」
  11.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釋提桓因以天文陀羅華而散佛上,發是言:「以是福德,若有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令此人具足佛法,具足一切智,具足自然法。若求聲聞者,令具足聲聞法。世尊!若有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我終不生一念令其轉還,我亦不生一念令其轉還墮聲聞、辟支佛地。世尊!我願諸菩薩倍復精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眾生生死中種種苦惱,欲利益安樂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以是心,作是願:『我既自度亦當度未度者,我既自脫當脫未脫者,我既安隱當安未安者,我既滅度當使未入滅度者得滅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時,天帝釋作是念已,即取天上微妙音花,奉散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既散花已,作是願言:「若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以我所集功德善根,令彼所求無上佛法一切智智速得圓滿。以我所集功德善根,令彼所求自然人法、真無漏法速得圓滿。以我所集功德善根,令彼一切所欲聞法皆速圓滿。以我所集功德善根,若求聲聞、獨覺乘者亦令所願疾得滿足。」作是願已,即白佛言:「世尊!若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已發無上正等覺心,我終不生一念異意,令其退轉大菩提心。我亦不生一念異意,令諸菩薩摩訶薩眾厭離無上正等菩提,退住聲聞、獨覺等地。「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已於無上正等菩提心生欲樂,我願彼心倍復增進,疾證無上正等菩提。願彼菩薩摩訶薩眾見生死中種種苦已,為欲利樂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發起種種堅固大願:『我既自度生死大海,亦當精勤度未度者。我既自解生死繫縛,亦當精勤解未解者。我於種種生死怖畏既自安隱,亦當精勤安未安者。我既自證究竟涅槃,亦當精勤令未證者皆同證得。』」
  12.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脫未脫者,安未安者,度未度者,故行進波羅蜜。」
    《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聞經者悉當使聞之,諸未般泥洹者皆令當得般泥洹,是為精進。」
  13. ^ 《法華經》:「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14. ^ 《大般涅槃經》:「菩薩亦爾,欲得長壽,應當護念一切眾生同於子想,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授不殺戒,教修善法。亦當安止一切眾生於五戒十善,復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一切諸趣,拔濟是中苦惱眾生,脫未脫者,度未度者,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安慰一切諸恐怖者,以如是等業因緣故,菩薩則得壽命長遠,於諸智慧而得自在,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15. ^ 15.0 15.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7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復次,善男子!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
  16. ^ 摩訶止觀 第5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二發真正菩提心者。...... 而今還以愛繭自纏。癡燈所害。...... 思惟彼我鯁痛自他。故起大慈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 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
  17. ^ 諦觀《天台四教儀》:「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願。修六度行。一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此緣苦諦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盡誓願斷。此緣集諦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此緣道諦境。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緣滅諦境。既已發心。須行行填願。於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
  18. ^ 六祖壇經(敦煌本):「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已,與善知識發四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慧能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
    六祖壇經(宗寶本):「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19. ^ 五燈會元:「釋迦老子有四弘誓願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0. ^ 傳授三壇弘戒法儀:「諸佛子等。既悔過已。我今教汝發大誓願。(開導云。作禮一拜起身。和尚舉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1. ^ 《法界次第初門》:「未度者令度,此弘誓緣苦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今明苦者即是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所稟陰入界身。果報既麁。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也。二、變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雖無分段麁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生滅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度故云未度者令度」
    《六祖壇經》:「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慧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痴迷妄,自有本覺性。只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
  22. ^ 《法界次第初門》:「未解者令解,此弘誓緣集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今明集者。即是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煩惱潤業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分段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願令得解。故云未解者令解」
    《六祖壇經》:「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
  23. ^ 《法界次第初門》:「未安者令安,此弘誓緣道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今明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有二種正助道。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安。故云未安道者令安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門無盡誓願知」
    《六祖壇經》:「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
  24. ^ 《法界次第初門》:「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弘誓緣滅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得滅諦。令得滅諦。今明滅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有二種業煩惱生死。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二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滅。故云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六祖壇經》:「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知生般若,除卻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願力。」
  25. ^ 《天台八教大意》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6.,從初發心緣生滅四諦。發四弘誓願一味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謂度天魔外道。愛見二種六道眾生。此緣苦諦境而發心也。二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數誓願斷願斷。愛見六道眾生二十五有。見思之縛令得解脫。即緣集諦境而發心也。三未安者令安。謂法門無盡誓願知。即令愛見六道眾生。知三十七品道諦。自安此緣道諦而發心也。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令六道愛見眾生。滅二十五有因果證滅諦理。
  26. ^ 佛光大辭典. 五大願.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27. ^ 释迦牟尼佛所发五百大愿. 学佛网.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28.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衍轮尼师〈指月集〉. 紐約青年佛教通訊中心. 2003-08-24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及《佛说无量寿经》
  29.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唐三藏沙门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30. ^ 往生論之三:三種條件,一次滿足. 羅卓仁謙. 2019-07-08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