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菩提心(梵語: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就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果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欲為菩薩,首發菩提心,不忘失菩提心,誓願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修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利益的对象为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受持菩薩戒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調伏解淨化心性言行,修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轉眾生行為六度萬行,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佛道的精髓。
发菩提心
- 发菩提心的人,应具備以下之四种心:
- 大智心:不着我相 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 大愿心:广修善行。
- 大悲心:救众生苦。
- 大爱之心:心存善念。
- 又发菩提心者,须發以下所记之四弘誓願:
- 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眾生。
- 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 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 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其中,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而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2]。
五種菩提
復有五種菩提: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者、名「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聖嚴法師則認為這是菩提心的五種層次,學佛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成佛的願心,此即發心菩提。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是降伏的意思,就是降伏煩惱魔。自己知道心產生煩惱的起伏,就要用佛法的觀念、方法來調伏,譬如苦、空、無常、無我等觀念。 第三是明心菩提,明心是明智慧心,見清淨的佛性,也就是一般所講的見性或見佛性。明心菩提已斷煩惱一分,得無生法忍,所以到明心菩提階段,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了。 第四是出到菩提,「出」是出去、出離,也就是解脫;「到」是到達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度的意思。從生死苦海的此岸出離到達不生不滅的彼岸,這是第八地菩薩,從此不再受三界任何煩惱所困擾、影響。依小乘的佛法來講就是阿羅漢,不過,阿羅漢沒有修慈悲行、沒有修福、沒有度無量的眾生,因此從菩薩道來講,尚未解脫。如果阿羅漢要成佛,一定要迴小向大,廣度眾生,等圓滿了菩提,才能成佛,也就進入最後一階段——無上菩提。 「無上」是最圓滿的,是證到妙覺的果位,也就是佛。佛還是有菩提心,叫作無上菩提心。[4]
發菩提心真言
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四)陀耶(五)弭(六)
Oṃ bodhi-cittam utpadayāmi
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自他交換和六因七果
菩提心是指為利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5]
菩提心的修持方法有自他交換和六因七果兩種。 慈心是予樂之心,给予眾生快樂。
悲心是拔苦之心。
沒有出離心就沒有菩提心。[6] 菩提心可以和出離心一起修。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7]
自他交換的修持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以大悲心,菩提心,把眾生的苦都給自己,自己的快樂都給眾生,把所有眾生都趨向成佛的果位。
六因七果的修持方法
知母,知恩,報恩,大慈,大悲,熱誠心,菩提心
知母
無始以來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所以應把所有眾生都當成自己母親般看待
知恩
我們必須常念母親累世對我們的生育之恩。而既然所有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那所有的眾生對我們都有無量無邊的生育之恩。
報恩
我們不僅要知母,知恩,也要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恩德。
大慈
慈心是予樂之心,眾生快樂,我讓他更快樂。為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恩德,因而生起眾生平等的大慈心。
大悲
大悲心:於一切眾生如母愛獨子之悲憫之心,也就是視一切眾生為平等,如同母親愛護唯一的兒子般的悲憫之心。
熱誠心(一般翻譯為增上意樂,但依尊法王的翻譯為熱誠心)
以眾生平等的大慈心,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皆成佛
菩提心
依以上六個因,故而生菩提心(七果)。為利益一切眾生願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
相關著作
注釋
- ^ 善根、福德、因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均認為往生淨土,不能單靠阿彌陀佛的「他力」,修行者亦要以「自力」配合。他們亦需要在生活中,多修淨業三福來增强「善根、福德及因緣」。此外,極樂淨土是最殊勝的大乘修行道場;所以在淨土,每個修行人都發大菩提心,最終成佛,普度眾生。這些高僧大德認為修「淨土法門」的修行人不應獨善其身,抱有只求自我解脫的小乘人心態;一定要以先發菩提心為基礎,才能鞏固善根,不易退轉,得以真正契入大乘的極樂世界。
- ^ 《李叔同谈禅论佛》,中央编译出版社,ISBN 978-7-5117-0868-2
- ^ 《大智度論》,卷53。
- ^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菩提心的五種層次
- ^ 福慧特刊第12期-第12-13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如何引发大菩提心
- ^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 - 中国藏族网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没有出离心就不能发起菩提心,所以,出离心是菩提道次第的第一要点。
- ^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以下逐段解釋《入中論》此頌涵義。 “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對豐盛廣大的佛果來說,大悲心最初猶如種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