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國際多媒體

霹靂國際多媒體,簡稱「霹靂」,是一家臺灣電視布袋戲企業,由黃強華黃文擇兄弟所共同創辦。該公司以其繼承父親黃俊雄過去參與《雲洲大儒俠》的基礎上擴展布袋戲,現公司總部設於雲林縣虎尾鎮。工作室最出名的作品屬《霹靂布袋戲》系列,此外還曾發行《黑河戰記》、《天子傳奇之開周紀》、《火爆球王》、《東離劍遊紀》等作品。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Pili 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Co., Ltd.
商业名称霹靂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櫃檯中心8450[1]
統一編號[1] 97053241[1]
公司前身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
成立1996年7月2日
2000年改名
2014年上櫃
創辦人黃強華黃文擇
代表人物董事長:黃強華(本名黃文章)[1]
副董事長黃亮勛
執行長劉麗惠
總經理:陳義方
副總經理:黃文姬
總部 中華民國臺灣
雲林縣虎尾鎮中溪里中興路88號
23°43′20″N 120°27′33″E / 23.722128°N 120.459274°E / 23.722128; 120.459274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5號C棟32樓(遠雄U-TOWN) [1]
業務範圍台灣
产业廣播電視節目供應業
劇集節目
電視節目
錄影節目帶
電影片製作
發行商品
肖像授權商品銷售
產品霹靂布袋戲
主要部門製作部
開發部
海外部
霹靂台灣台
霹雳线上看
實收資本額新臺幣479,574,060元
主要子公司巨邦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創世者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大霹靂(中國上海)多媒體國際有限公司
偶動漫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畫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www.pili.com.tw
[1]

沿革

1970年,黃俊雄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編審組組長羅朝梁引介之下,《雲洲大儒俠》系列布袋戲登上電視舞台,於台視頻道播映共583集,一度創下97%的高收視率。然而到了1973年,行政院新聞局以「妨害農工作息」為由禁演電視布袋戲,造成1975年至1982年間布袋戲於台灣電視頻道絕跡。1982年後布袋戲解禁,黃俊雄布袋戲於老三台輪播,再次創下高收視率。

1988年,因黃俊雄母喪,黃家布袋戲停演一年;一年後復播,因錄影帶第四台崛起,電視環境大變,黃俊雄布袋戲收視率降低。且電視台攝影棚無法配合黃家布袋戲更動改建,黃俊雄遂自創「美地塢廣播電視節目錄製有限公司」,自建攝影棚,轉戰新興的錄影帶界。[2]

黃俊雄長子黃強華、次子黃文擇接手黃俊雄電視布袋戲團之後,先藉著之前黃俊雄打下一定的出租佔有率為籌碼基礎,接著對代理商調漲版權費,於1992年共同創立「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進入錄影帶市場。此外,黃家布袋戲在1988年《霹靂金光》劇集之後陸續帶出素還真、談無慾等新人物,之後則於《霹靂至尊》、《霹靂異數》、《霹靂狂刀》先後引出葉小釵一頁書、亂世狂刀三名經典人物,從此獲得市場好評,並逐漸在有線電視頻道播放霹靂布袋戲節目。[3][4]

1995年,有線電視頻道「U52」的經營者無法償還積欠霹靂的債務,遂將U52轉賣給霹靂。霹靂買下U52後,將其改名為「霹靂衛星電視台」進軍有線電視市場,一方面於自有頻道播放舊劇,一方面成立官方後援會「霹靂會」集合觀眾群,並發行霹靂會會刊、原聲帶。之後,霹靂陸續進行異業結盟,如與智冠科技合製電腦遊戲《霹靂幽靈箭》、和城邦文化旗下出版社「霹靂新潮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行書籍、與黃玉郎玉皇朝集團鄭問合作發售漫畫《大霹靂》等。2000年,霹靂發行電影《聖石傳說》,創下打敗《玩具總動員2》在台票房的紀錄。

2000年,大霹靂節目錄製公司改名為「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下轄「製作部」、「霹靂衛星電視台」、「開發部」、「海外部」、「巨邦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與「創世者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作品

製作團隊

從早期黃俊雄時代的美地塢廣播電視錄製有限公司,目前霹靂國際多媒體於雲林縣虎尾鎮擁有佔地逾萬坪的片廠。每天四班24小時拍攝。主要人員:

  • 導演:王嘉祥、鄭保品
  • 副導演:王泉修
  • 執行導演:王嘉祥、鄭保品、劉金水
  • 導播:莊文祥、黃吉瑞、陳嘉良、黃皇喜
  • 戲劇/現場指導:嚴宗裕、丁振清[9](已退休)、林奎協、莊人銘、吳聖恩
  • 特別拍攝:蔡銘仁、許浩業、黃世佑
  • 資深動畫師:劉榮華

編劇部份,早期(約《霹靂異數》以前)由本名黃文章的黃強華主導[10][11] ;到1993年的作品《霹靂狂刀》之前為王瑞碧、楊月卿等人所編寫。後設立專屬編劇組負責撰寫劇情,並由黃強華總審、指導,現今編劇團隊共有羅陵、周郎、太平、邱繼漢、東山、與別、逆鱗、亦云等人。

所有的角色台詞都承襲傳統布袋戲的方式,一人配音,由黃文擇擔綱演出[12][13]

  • 《霹靂英雄戰紀》重製系列由新配音陣容擔當,旁白:黃滙峰→賴政君;主要陣容為蔡易軒、林文明、黃冠維、靖宸、呆之音、張漢軒、郭雅瑂、葉于嘉、李奕彬...等等。

場景、木偶雕刻、道具

早期無台場景大多皆由公司自組自搭,現除了資深佈景師傅江榮華及佈景組員,已細分木工組與場景設計組琢磨場景。早期電視布袋戲主要的木偶雕刻皆出自徐柄垣[15]沈春福[16]之手,造型師傅則由郭何成(已退休)、陳延川(已退休)兩位接手,至今霹靂布袋戲專屬合作的雕刻師傅有邱明薪、涂信豪、洪劍山、戴志岳、黃偉晉、劉夢凡、洪裕傑等。造型部分其他皆由中生代造型人員樊仕清、蘇怡如、張嘉復負責。

武器部分,從早期現成的玩具、日常用品來充當劇中的兵器、道具。現今霹靂布袋戲團隊則自主製作兵器/道具,製作兵器/道具的人員由劉一德、石信一、梁益誠師傅及組員打造。

音樂

由於起初智慧財產權不發達,公司選用各種現成唱片。隨著智慧財產權的逐漸重視,霹靂布袋戲自1990年的《霹靂劫》起除了使用現成唱片、並兼夥同灰姑娘音樂製作公司合作、後於1998年與無非文化合作、2002年之後亦與動脈音樂合作至完全自產的戲劇配樂並發行各種原聲帶,亦是現今台灣少數有此能力的影視公司。現在霹靂布袋戲開始改為聘請人才制,主要專屬音樂製作人員包括風采輪、孫敬凡、黃建秦、賈愛國、丁天牧、隱劍47等。

影音出租/購買

過去,霹靂國際多媒體會將最新出的劇情錄製成DVD(早期是錄影帶(VHS)、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維持每週五發行兩集新劇集的進度,代理商則為巨邦國際公司。

2009年9月12日起,霹靂布袋戲與合作五年之代理商「群體國際」結束代理關係,通路全面轉移至全家便利商店。自2013年1月12日起,通路擴展至統一超商,目前的發行通路以全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為主,之後逐漸從出租更改為直接販售DVD光碟。

參考資料

來源
  1. ^ 1.0 1.1 1.2 1.3 櫃買中心8450OTC上(興)櫃股票8450上櫃興櫃,若已上市或直接上櫃、上市者,興櫃資料無法查詢)
  2. ^ 霹靂國際大事紀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張軒豪. 〈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 新竹縣: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 2004. 
  4. ^ 劉德臣. 〈地方文化產業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 嘉義縣: 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所. 2007. 
  5. ^ 《素還真》前導預告 2022農曆春節 見證傳奇! | DEMIGOD: The Legend Begins (Youtube). PILI 霹靂布袋戲. 2021-09-30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6. ^ 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官方網站. [2015-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8). 
  7. ^ 《TBF 東離劍遊紀4》確定2024年播映!最終章劇場版明年2025上映!. Thunderbolt Fantasy Project. 2024-03-23 [202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4) (中文(臺灣)). 
  8. ^ 吳姵儀. 星品味3/《素還真》更好看的因素 光花、草就耗費六位數打造. 周刊王. 2022-01-28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9. ^ 《霹靂戲迷看過來!原來這機關他發明的》,陳宏睿,聯合新聞網.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10. ^ 陳昌遠. 【霹靂黃強華專訪一】他出身布袋戲名門 崇拜梟雄卻不受家族重視. 鏡週刊. 2019-02-11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11. ^ 項貽斐. 霹靂迷封他「十車書」 黃強華就一類書完全不碰. 鏡週刊. 2022-02-05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12. ^ 中央社. 每天操到天亮、感冒照樣上工,霹靂布袋戲唯一配音黃文擇,公開他「詮釋3000個角色」的秘密. 風傳媒. 2018-04-30 [2018-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13. ^ 項貽斐. 「八音才子」一人演繹逾40角色 霹靂靈魂展現深厚功力. 鏡週刊. 2022-02-01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14. ^ 李承陽. 台語聲優難尋 霹靂培育布袋戲配音員. Yahoo奇摩新聞. 2020-05-06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15. ^ 徐柄垣/徐世河. 刻偶師 -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16. ^ 楊惠中. 〈霹靂布袋戲偶雕刻研究-以沈春福、徐柄垣、劉韋成昆仲為例〉. 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11. 
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