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漢字簡化爭論

Yumeto在话题“照片說明是否合適”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乙級低重要度
漢字簡化爭論」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称「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愿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文字专题 (获评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文字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文字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反對合併

  • 看到「本條目或者章節被建議合併到漢字簡化」的模版。其實這條目是從原來的「漢字簡化」分出來的,因為它的量和質都足以為成新條目。「漢字簡化」還包括其他地區的漢字簡化,此條目則主要對比歷史上和今天學界對中文漢字的簡化討論,有自成一條的價值。當天這條目曾被提交到「刪除」討論,有人也投刪除和合併,但經討論和表決後還是決定保留。這投票也應被尊重啊。--小狼 17:41 2006年7月14日 (UTC)

过分攻击简体字有失中立

在此我不得不说,部分人(多是台湾网友)对简体字成见太深!这些人字里行间无不在攻击简体字,有人甚至把纳粹和简体字相提并论,还讲不讲中立讲不讲客观?请各位仔细看看这个条目,从头到尾全是口水仗,甚至有“我下面(麵)给你吃”有歧义等等恶俗攻击,请这些人心胸开阔些,维基不是给你们泄愤用的。我是大陆人,在大陆从未见有人如此恶毒地攻击过繁体字,真不明白对岸网友对简体字成见怎么这么大,你们可曾学习使用过简体字?若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的话,还有什么可交流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由Poiu1003對話貢獻)在2008年10月5日 (日) 11:07加入的。

以前多少有這樣的現象,但現在主條目的內容已經改善很多,大部分的論點都有書籍或網路上的來源可佐證,客觀程度已大大增加。至於討論區上的言論純屬主觀,不予置評。—ceku (留言) 2008年10月15日 (三) 16:26 (UTC)回复

中立?尊重?笑死我了,麻煩你先自己反思,多繁一簡尖團合流就很尊重漢語?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ellozeronet對話貢獻)於2018年7月12日 (四) 12:57‎ (UTC)加入。回复

其他

本人認為,從漢朝開始,漢字的演化主要為了配合新科技的使用(如楷書宋體),以及方便百姓使用(如行書),才對書體作出改變,但其筆劃大致相同。以盡量減少混亂、增加文字可讀性的原則,與方便使用中取平衡點。字匯方面,若本無其字,則根據六書及新字的意思而創造新字。 但簡化字並不是為了配合新科技而作出簡化,更只顧方便使用,忽略文字可讀性,大幅度刪改沿用一千多年的漢字,更本有其字之情況下強制創造新字,不但令一字多義的問題越趨嚴重,更令漢字過於繁複,令漢字更難於學習及使用。--Ericchoi54 12:57 2006年5月8日 (UTC)

感觉这篇文章有失中立性,繁体中文用户太多了? --Valorite 20:23 2006年5月8日 (UTC)

雖然以好處、壞處的數量來說,令你有這種感覺,但我認為並沒有失去中立性。即使看內地學者的書本,例如北京商務印書館於兩年前出版的《漢字規範問題研究叢書:簡化字研究》,說簡化字好處的主要是「大方向正確」、「大勢所趨」、「繁體字也有缺點」,但說簡體的問題則是有許多很仔細、很具體的情況。與本條目的情況一樣。因此我認為這與繁體中文用戶多少無關,而是確實在學術上可以列出簡體好處、壞處的論點。--小狼 11:47 2006年5月9日 (UTC)

现在简体中文使用者对于繁体中文不存在理解困难,而纯粹是识别困难。简单说,识别一个繁体字要比识别一个简体字花费的时间多,而识别一段繁体字的复杂性还有点几何倍数的增长。这其中字形的差异占多数原因,笔画的繁简倒是其次。以大陆宋体字显示的繁体字相对于明体字更容易识别。另外就是字间距的问题。繁体字需要比简体字更大的字间距和行距来方便识别。--Larry Li 03:08 2006年5月27日 (UTC)

其实很简单,像我这样的从小学习简体字的人,现在能在繁体字占多数的维基百科上流畅阅读,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我的观点是:目前大陆的新生一代(80后、 90后等)阅读繁体中文已经问题不大了,大多都能正确识别七成到九成甚至更高比率的繁体字。因为新生人群大量的接触港台文化(流行音乐、港台影视等),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对应关系了。而相反的,因为大陆文化还较少影响港台文化,所以港台地区的新生一代,对于简体字的识别率就极低。由此说明,只要有交流需求,大家不需要专门去学习,就可以在实践中逐渐的获得这一技能,而不会有很大影响。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回复

探讨下,本内容中有些东西是否应该修改?例如:

  • "当今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出世起便只能接受简化字教育."这句话是不准确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是有介绍汉字简化过程的.学生是有学习繁体字知识的.而在大学,有的科目更是要求能够熟练掌握繁体字.
至少在我的课本上没有讲汉字简化,我没有学过正体字知识,大学中的“有的科目”请举例。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我上小学时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课文,好像是在五年级还是六年级的课本里面有提过,还鼓励大家多多认识繁体字,虽然不要求书写、考试。大学里,据我知道的,中文系是要学习的,他们会跟古籍打交道。其他的我猜考古、书法艺术等学科,应该也会有涉及吧。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回复
  • "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来,一直有声音鼓吹废除汉字,改以拉丁字母—这是中共推动简体字背后的意识形态。"这段话中立性不足,是否有出处?
有无数的出处,《昭雪汉字百年冤案》一书中就有很多。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难不成鲁迅等一大帮名人都是中共地下党?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回复
已出版的书就一定能保证其中立性?书只能表达作者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与观点的中立性无关。——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回复
  • "4 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此条不尽准确,汉字确实有进行繁化的现象,可是汉字的主流却一直都是简化.不能因为某些个例而否认整体.
你说的主流应该是指书法,而书法是艺术,不能跟平常的书写作比较,行书等很难看懂,从汉代以来,书面汉字就没有多大改变了,不存在主流是简化的说法。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7 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此条并不是对于简化字的评价,而是对于现存简繁两套字的评价,建议删除.
既然是对两种字的评价,且是对比,两个条目都得写上这一评价。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9 简化字与扫除文盲没有直接关系,在香港、澳门、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文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内地,可见扫盲工作重点在教育的资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简化字。"上世纪中期,港澳台的文盲人口与大陆是绝然不同的.而政府所掌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大陆政府在短期内迅速的推广普及教育,降低文盲率,简体字功不可没.

相关评论中,应该有这几篇方舟子的文章. 谢谢!!--Beckton 00:57 2006年6月5日 (UTC)

中共政府从未用正体字普及教育,港台从未用简化字普及教育,因此在同一个地方没有资料在这两种教育形式上作对比,不过从港台教育水平来看,没有简化字也是可以大大降低文盲的,不存在降低文盲是简化之功的说法。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虽然没有对比的证据,但是你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讨论。事实是,如果汉字没有被简化,那它就被彻底消灭掉。你看看当时主张彻底拉丁化的那些名人,学术界的、政界的。因此可以说是,简化字救了汉字一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果真的废了汉字,现在这繁体汉字为主的维基百科,跟“拉丁化汉字”的维基百科恐怕就得分成两家了,彻底绝缘了,完全看不懂嘛,要不你试试你能看懂韩文吗。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30 (UTC)回复
脱离时代背景讨论问题是否恰当?脱离实际情况讨论问题是否恰当?如果在同样的文盲率下分别推广简繁两种教育,哪一种的效果好?这一点没有任何事实加以证明。——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回复

更重要的是,中共政府把千百年来的正确文字当成了错别字,不让人写正体字,而把错字当成了正确文字,这种作法实际上“将错就错”,把大众写法当正确写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现在很多人都会用火星文,是否也要“约定俗成”把它们当成正确的文字?至少应当允许两种文字并存。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不仅仅是大众“错误”的写法会演变成正确的写法。一些词语甚至成语都会改变其原有的意思,比如“空穴来风”现在大众使用所表达的意思和这个成语本来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还有比如“罄竹难书”,也有可能因为特殊的使用从贬义转为褒义。这些都是文字和语言使用者相互交流的结果,有人使用才是语言文字。Larry Li 15:33 2006年11月14日 (UTC)
没错,文字是不断发展的,有人使用才是语言文字。但是,语言文字的改变应当是群众使用的结果,而不能由政府强制改变。虽然一些简化字在当时已经有人使用,但尚未达到大众接受的地步,这种情况跟“空穴来风”根本不同。另一个不同是,中共简化汉字之后,规定原有文字为错别字并在很大范围内禁止使用,这与历史上语言文字的改变完全不同,历史上,语言文字的改变并没有让原有文字变成错别字,只是这些原有的文字没人使用而已。而现在繁体字在大陆仍有不少人在一些场合使用,并没有被自然淘汰,这也与阁下所说的情况不同。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新觀點:大家好,我是一個新維基人,來自大陸。是一位大學生。我是支持使用正體漢字的!這可能對於很多大陸的兄弟朋友們來説有點怪!但是我想說的是,漢字是五千年來留傳下來的囯之精華!豈能容得胡亂修改?

還好在大陸二簡字沒有被執行下去,如果執行下去的話,那麽我可以講漢語將不再是漢語了!我們將無法閲讀過去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庫!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典故在20世紀60-70年代的大陸亦再次重演——文化大革命!在近期的圓明圓文物在法國拍賣之後,網絡上某網民的blog上就刊出:红卫兵在“文革”中何止毁灭了千万件“兽首”?具體的網址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86574.html 歡迎瀏覽。的確,使人相當驚駭!漢字的簡化二代(二簡字)就是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中誕生,事實上是不科學的!

有時,想到一句中國的古語:上梁不正下梁歪。延伸出去講就是上峰的領導作用是很要緊的,大陸方面就像一個被一個“大媽”管者的“孩子”就好比是我在家一樣,有嚴格的管教!而往往,有一些約束並不合情理也未有尊重他人之含義,而僅僅是應單方面的考量為准進而做出的“果斷”抉擇! ErikZEN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15:05 (UTC)回复

此意见是否有违中立性?将汉字的简化与否同其他和本话题无关的问题联系起来,是否有违讨论的原则?——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回复

本文的正反意见严重不对等,中立性有失偏颇,我觉得没有资格作为一个条目!

这里有本人几点质疑:

1.“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只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把现代中国人无法直接阅读古代典籍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汉字的简化,这不是科学的观点,白话文运动、古文教育的弱化、汉语本身的变迁在我看来都比汉字简体化影响大得多。而且这里有一个逻辑跳跃,把认得繁体字等同于理解古籍!中国大陆的高中生在古文程度上未必落后于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而且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这说明汉字简化运动始于民国,而本条目过分强调简体字运动后面的中共的意识形态,这种做法难道不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为纲吗?我认为不符合维基的中立客观原则!

我不认为阅读古文的困难在于简化字,但不可否认,用简化字重排的古文在理解上有时确会发生歧义,如“余皆不知”,这是因为一些繁体写法不同的文字有同样的简化字,简化文字后一个字具有的语义增多了,古文是一字一词,歧义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只要看一下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相关书本就知道,中共确实想要废除汉字,并且也提出简化字是废除汉字的第一步的说法。本条目据实陈述中共观点,没有强调之嫌。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3. “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汉字进化过程中,表义结构一直在弱化,这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每个字都画出来!!

表义结构并没有弱化,只是表音结构增加了,这是因为形声字增加了,新出现的汉字大多是形声字,兼表声、形,没有表义结构弱化的说法。但是,条目中“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也缺乏例子。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4.“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以这种简化字出现以后的科技来倒过来否认当初简化汉字书写上的便利,缺少逻辑性。

简繁转换上确有困难,这在维基百科上就看得出来。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5. “中共政府的簡化字政策經常變化、不統一。例如二簡字的廢除和“餘”、“於”等字重新被認定為可使用文字,讓人無所適從。一些民間常見簡化字並沒被認定為正確的文字(如“歺”),很多簡化字民間並不通用,可見中共所聲稱的“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錯的,中共政府認定正確文字依靠的是政府的喜好而不是民間通行的程度” --“餘”、“於”对于学习简体字的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以个别例子来直接断定“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错的,过于武断,而相反有相当证据简化字中相当部分是来自于民间。见:汉字简化常识 http://207.152.99.250/fang/doc/history/jianhua.txt.

没说“餘”、“於”字在学习上有困难,只是想说明中共简化文字政策经常改变。“可見中共所聲稱的“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錯的”这句话,我当时太武断了,现在我已经重新修改了。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二批简化字扰乱了教育秩序,当时就有大量的反对意见。对于中共来说,知错能改就已属难能可贵了,偏偏还要被骂为“简化字政策经常变化”。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45 (UTC)回复

6. “在中國大陸以繁體字用作正式文件用字屬於違法行爲,在考试上使用繁体字会被当成错别字而扣分,在商店招牌上使用繁体字可能则会以“使用不规范文字”被电视台曝光甚至被有关部门罚款,出版正體字典籍須報批。這種將使用傳統文化當成違法行爲的是很可笑,正如把穿唐裝當成違法行爲一樣。” --这里混淆了中国大陆“违法”和“违规”的概念,使用繁体字在中国大陆只是违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规定:

第十七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这已经说明条目所举情况属实。使用繁体字确是违法行为(只是现在违反此条的人太多了,管也管不过来)。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7.“在計算機發達的今天,簡化字只剩下極少數手寫的場合能夠發揮節省時間的作用,臺灣的用字情況證明,政府不必規定簡化字標準,民衆在手寫時會自然使用簡寫。” --这条恰恰说明简化字来源于民间,具有一定的民间自发性!!

但并不等于政府可以强迫人民只用简化字,不准用繁体字。(以上6种可用繁体字的情况对一般人而言跟不准用繁体字也没什么差别)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我認爲漢字是不應該被簡化的。她是中國的固有文字應當尊重!漢字的變遷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不能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強行干預,這樣非但沒有改革進步的效果反而會阻礙民衆對文化的傳承。現在大陸有許多的學生認爲繁體字是古舊的東西應該抛棄。當然抛棄一種舊體的文字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以繁體字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也被很多的學生所抛棄。這是很可悲的!當然,我也建議:能否借鑑東臨日本的經驗,即印刷體用正體中文,並且在平時的國文教育中亦以正體中文爲主,可以允許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俗體字即民間常用的簡體字。ErikZEN (留言) 2009年4月6日 (一) 08:58 (UTC)回复

惊蛰 07:03 2006年11月14日 (UTC)」

汉字在中国大陆属于国家标准的一类,所以很多地方要执行这个标准。语文教学、政府公文、公共场所自然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规范。不然对于同一个字,比如台湾的 “台”字,公文是公文用的字、报纸和商店标牌还有路牌用的又是另一个字,教学是用什么字呢?“回”有九种写法,这里面也有传统文化,那现在 Unicode 有没把九种写法的“回”字全部收录进去,能够全部认识的人又有几个?Larry Li 15:49 2006年11月14日 (UTC)

文字是人民在使用,政府不能强迫人们只使用一种文字,一个字的一些写法会在文字发展中自然淘汰,而不是让政府替人民去淘汰。政府可以推荐一种写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呢?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而实际上除了学校考试会扣分之外,没人会禁止你用繁体字,虽然照你说的那是违法行为。横穿马路违法吧,大家不也照穿?大陆目前的法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要没人管,那就是默许。这又不是真正的法制社会,所以别给自己找那么多条条框框,太把那法律当回事了。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45 (UTC)回复

本文的正反意见严重不对等,但不等于中立性有失偏颇

现在,所有正反意见几乎都写上了,不对等正反映了事实,它是由简化字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果阁下认为简化字有更多的优点请自己补上,我是找不到了。另外本页上面已有人说明不对等的原因,请Speedfire细看。中立性是指不歪曲,不掩盖观点,不等于要正反意见对半开,有时候,正反意见对等反而不合事实,像 “法西斯主义”怎么可能让正反意见对半开呢?我本人并不反对简化字,但坚决反对没有规律的胡乱简化和强制简化。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说实话,我对你上文的解释大部分不敢苟同,您在编写这条条目的时候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结论,很难做到公正。那汉字简化和法西斯主义相对,本身就看出你的立场!既然你也承认简化字运动始于新文化运动,49年民国期间已然开始,何必把最后的简化字过分与中共的意识形态过分挂钩呢?而且中共政府只是延续了民国政府已经开始的汉字简化试验(见汉字简化常识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jianhua.txt ),何来说简化字就是49年后40年确立的呢?你这不是为了论证你的结论而割断历史吗?你赞美“秦始皇文字改革”统一了文字而“痛斥”中共强权推行简化字,可笑的是秦始皇的统一文字难道不是用强权实行的吗?你一到了对你有利证据时候就自打嘴巴了?49年以前繁体汉字里面不符合六书规则的多了去了,你以为汉字不简化,我们就能望文生义了?「惊蛰 08:57 2006年12月5日 (UTC)

简体字就是西方马列宗教对中国文化侵略的赤裸裸的证据。不破坏中国文化,马列暴力信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怎么落地生根?过去还有不少马列信徒热衷于搞拉丁化,整个推翻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中是十分痛恨党争的,所谓君子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要人人独立,有独立的思想,不要结党搞共同的恶劣信仰结党营私,黨,在正体字中本来就黑的东西,现在简化了,再也没有几个人知道黨的本质是黑的了。总之,这些西方的丑陋文化,共产文化,基督伊斯兰文化,要好好的清除。 十字军大屠杀 08:29 2006年11月18日 (UTC)

目前文章的内容多数是评论性质的,需要参考资料的支持。行文的语气上缺乏中立的立场 - Munford 20:20 2006年11月18日 (UTC)

大部分观点在图书馆中的“汉字改革”一类书中都可找到,还有一些观点是网上流传的。大多数观点是很合理的,而且这种很容易记在脑子中的内容,没有记下出处是很自然的。至于缺乏中立的句子,阁下可以自行将它改得中立一点。Dreamer in Utopia 09:28 2006年11月22日 (UTC)
谢谢您的提醒,搞出十几条正方意见还不是亲而易举,more are coming!您搞出来的那么条反方意见,其中重复、含糊、主观、没有出处的太多了,我都懒得改。既然您说了“很容易记在脑子中的内容,没有记下出处是很自然的”,那我也不客气了,我所列的也是!!「惊蛰09:58 2006年12月5日 (UTC)

“中立”的意思是“有功论功,有过论过”,可是对于在某方面明明没有功的事情,难道非要曲一笔,化无功为有功之后再来“有功论功”?

目前條目的陳述雖嫌凌亂,但中立性是可以接受的。所謂「中立」,不表示正反兩面意見的「數量要一樣多」,為了求得數量一樣多而增刪資訊,那才叫有失中立。就好像投票,結果有高有低,票數本來就會不對等,但不能說這個投票不公正有失中立。所以回歸到條目的整理,把所有有源可尋,有理可證的意見,忠實不帶太多感情地陳述出來,那就是中立。--王正威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01 (UTC)回复

有什麽好評價的?各位“簡化字”文盲實在應該好好學學歷史,從“黨文化”中解放出來

給黨文化的受害者們一點相關的資料看看:

*說文解字 *語言起源與進化 (外研社 2002) *漢字演變五百例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漢字的故事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1) *漢字的起源 (学林出版社 2002) *漢字的世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漢字文化趣釋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漢字學基礎 (2002) *漢字闡釋與文化傳統 (1995) *中國文字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中國文字結構選解 (学苑出版社 2002) *汤廷池: 汉语词法句法论集 (台湾学生书局)

上引书籍的全文皆可在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找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位文盲plus歷史盲,理直氣壯曰“俺就是粗人,俺就要簡化,社會主義就是好”。貽笑大方咯。 --民國九十五年 18:27 2006年12月5日 (UTC)

本来我对这个条例的不满就是在于,将一个学术问题过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楼上跳出来的这位真是一个好例子。不知道你说党文化有没有包含国民党的党文化,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也在推行简化汉字,49年以后共产党开始推行,国民党摇身一变,开始变得意正言辞,批判其中共文化之罪。中共的确犯了很多文化上的大错误,但是客观地说,简化汉字并不能算其中,你以为大陆人真的没有思考过吗?你们一上来就扣上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帽子,不正是你们国民党文化的真实写照吗?说到文盲历史盲,当年推广简化汉字的几位重要人物,陆费逵、钱玄同、胡怀琛等等,论学问论文化底蕴,哪个不比楼上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写“文革”式语言的这位要强不知道那里去了。楼上这位还说贻笑大方,正是应了一句话,“你在笑什么,你在笑你自己!” 惊蛰 19:54 2006年12月5日 (UTC)
呵呵,上面这位朋友何必着急对号入座呢?你所谓“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也在推行简化汉字”的神话正说明您有必要稍微学习一点历史。至于“歇斯底里的文革式语言”,呵呵,还是不要把“文革”这个词用来形容“你们国民党”吧(还请您学点历史,看看在“你们文革”的时候,“你们国民党”在做什么)。--民國九十五年 20:01 2006年12月5日 (UTC)
正常的辩论,公开论坛,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何来对号入座之说?这里很多人不过是想稍微客观严肃的阐述简化字的优势,你何必就文盲、历史盲、党文化一系列意识形态大帽子口上来呢?你如果觉得我们有说的不对,你也可以写啊,你也可以罗列阿。建议你在一个劲教训别人学历史之前,你自己先学点古人辩论的谦谦之风。你老在那里说让别人学点历史,何不你自己把你所知道的历史编入条目,让我们去学习评判呢?比在这里一个劲的扣帽子好多了吧?

那我就列一点别处转载来的49年以前简体字运动的历史: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被迫停顿。。。。

惊蛰 20:19 2006年12月5日 (UTC)

您所有的论据我都知道,而您却很明显不知道我的论据,至此,我们的讨论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所以,我再次诚恳地请求您阅读一下我在上面给出的参考资料(包括后面的书籍,可下载)。--民國九十五年 20:46 2006年12月5日 (UTC)
谢谢你的忠告,不过你就不要“显然”不显然这样的来猜度了,你所列的文献我看过一些,中文拉丁化始于中共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后虽然中共有所尝试,但是很快就停止,目前已经彻底放弃了,国内也早就少有人提起。作为学术问题,仍然可以讨论,正误都有自己的理由。作为政治问题,就算毛有这样的想法,他本人也没有像越南胡志明那样强行推广,早就顺从民意了,何来把这个也列为简化字的罪状呢?你如果有意,可以自己新列一个条目,作为历史事实,我不反对。至于普通话汉语拼音目前只是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而且解决了以前韦氏拼音混乱的局面,不能不说对汉语现代化有积极意义。惊蛰 21:37 2006年12月5日 (UTC)
中共对“简化字”的推行,从来都是建立在暴力强制而不是公开讨论的基础上,凡是反对其汉字拉丁化的学者,在“反右”中,都为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至于越南文字的拉丁化,你把它算在胡志明的头上,这完全错了。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是法国殖民者搞的,在越共掌权之前就已经广泛在学校中推广,其主要目的就是“去中国化”。毛泽东根本不懂外文,废除汉字的话,他本人也就变成了文盲。若非如此,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废除汉字的。 --民國九十五年 21:43 2006年12月5日 (UTC)
您可能不知道,反对汉字拉丁化的学者被整了,改进汉字以及发明汉语拼音的学者也被整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是个学者(除了郭沫若)都被整。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是开始于法国殖民时代,但是最后被确立为官方语言的是在越南独立后,你不会不了解这其中的差别吧?至于毛本人怎么瞎搞,我从来没表示过赞同,但是这个本身和简化字的优劣有多大联系呢?这个条目不是在评价简体字吗?既然是评价,就可以讨论,但是应该公正客观的着眼于简化字及其影响本身,正反都说清楚,为何一说起简化字的优势,就被扣上党文化的大帽和原罪,甚至扯七扯八的说到毛,好像为简化字辩论就等同于为认同毛的做法一样。惊蛰 21:59 2006年12月5日 (UTC)
“反对汉字拉丁化的学者被整了,改进汉字以及发明汉语拼音的学者也被整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年底一点也不疯狂,每个人都很清醒,尽管有人的确被骗了。今天指鹿为马,明天指马为鹿,这种政治策略和马或者鹿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条目是在评价“简化字”而不是“简体字”,这两者绝对不是一个概念,“简体字”自古有之,不过是“别字”而已,没什么好解释的,谁愿意使用别字,谁就去用好了。“简化字”及其推广的过程则完全是中共党文化和极权政治制度的产物。还请您参照上面给出链接的“从学术观点看正体字与简化字”一文。--民國九十五年 22:16 2006年12月5日 (UTC)
就您所说的三反五反文革那些年代一点也不疯狂,每个人都清醒,我表示深深的担忧和同情,我们很庆幸能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也希望您自己多保重。不要简单的把简体字归咎为别字,能流传这么久很说明问题,活的语言是在不断改变的,就想现在的英语一样,新词新组合一直都在涌现,其中很多就是简单化的缩略,也在不断地出现在书面语最后被收录到词典中而被认可。汉字的简体化过程一直都有,要不何至于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中共只不过将这一过程官方的加速推广了,不可否认对50年代识字率的大大提高起到了正面作用。如果从学术观点看,那就请用学术的语言和思维,洗耳恭听。至于我们一说简化汉字优势,您上来就直接定性为历史盲、党文化意识形态之类的,就免了吧 -- 说真的,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很多,谁比谁盲还不一定。。。。惊蛰 22:41 2006年12月5日 (UTC)
疯子是不用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的。这也就是中共把它的罪恶历史称为“疯狂的年代”的原因。然而,中共头目们从来也不疯狂,中国人民也没有精神病,上面这位朋友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此有不同意见,我尊重他。我再重复一遍: 中共炮制推广“简化字”的目的和手段与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36年的汉字教育改革的尝试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政治问题政治解决,“简化汉字”是毛共对中国文明的一次未完成的包围歼灭战。 作为牺牲品,各位简化字用户有必要清醒清醒了。--民國九十五年 22:52 2006年12月5日 (UTC)
我看您要么需要点中文教育要么就是喜欢偷换概念,居然上来就把疯狂和疯子等同起来的。至于简化汉字,我也再说一遍,是起源已久,后来由中国文化人对当时积弱落后的中国反思后正式推出,民国政府也是推行者之一,中共建国后实现普及,有迫于提高当时识字率的现实考虑而受到普通民众的接受,也有个别中文拉丁化的盲目而遭排斥。很多简体字反对者所提到的文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臆测,比如马英九曾经说过台湾某学者到了美国博物馆能脱口而读陈列在那里的大篆就是因为繁体字教育,真是让人喷饭的笑话,他怎么不找个能识繁体字的贩夫走卒去读大篆呢?我哥受简体字教育,还能读甲骨文呢,我看他怎么说?有些来自反对简化汉字的朋友,有意无意的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贬低和断章取义的看中文简体化历史,盛气凌人、态度傲慢,我不知道是为了显示自己文化上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还是什么心理?经常是一说出来,就是要别人去看历史书、扫盲这类的狂妄之语,可笑的是这些好为人师很多的思维逻辑还不过关呢。语言文字是由人民所创造、也由人民所使用,该来的就来,该走的就走,历史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自有公断。惊蛰 23:37 2006年12月5日 (UTC)
不知民国兄的“牺牲品”一说从何谈起。看不出在平常使用中,除了少写一些笔划以外,简化字用户牺牲了什么东西。民国兄好像也是简化字使用者,不知是否也有要清醒一下的必要? - Munford 00:43 2006年12月6日 (UTC)
“牺牲品”是指那些“反认他乡为故乡”,把正体字当成“台湾字”,“繁体字”, 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被中共洗脑欺骗的人。 我在这里使用简化字,是为了便于“团结帮助教育”使用简化字的“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民國九十五年 00:50 2006年12月6日 (UTC)
简化字使用者 =“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被中共洗脑欺骗的人”?这好像离现实太远了吧。民国兄贴的一些资料的内容其实可能适合补充到简化字条目中。如果你有时间不妨作些修改。不过希望能将史实和对历史的个人认知区分开。维基毕竟不是发表个人政论或教育他人的最好地方,讨论的目的是如何改进条目,而不是其他。 -

Munford 03:01 2006年12月6日 (UTC)

“ 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被中共洗脑欺骗的人。 我在这里使用简化字,是为了便于‘团结帮助教育’使用简化字的‘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这句话中立吗?这是对立的吧。抱着这种思想的人能坚持中立的观点?——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10 (UTC)回复

字就是用来说事的,简化是为了更加熟练的掌握,还是应该识繁用简。甲骨文更历史,哪天大家都拿小刀刻甲骨文?累你肝疼!

建议增加‘清政府正体’条目

详细阐述一下清政府正字、正体字、正化字的区别。

举个例子,“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正不正?歪不歪?

唉,我从来没对港台的‘正’体有意见,但是好像很多人对大陆的简体有意见,有意见你自己不用就行了,要管别人吗。哪里都是当官牛 23:00 2006年12月5日 (UTC)

替你补上签名。顺便也请你学一点点历史。--民國九十五年 22:56 2006年12月5日 (UTC)

又是要‘请别人怎样怎样’,怎么就那么喜欢管别人呢?哪里都是当官牛 23:00 2006年12月5日 (UTC)

别误会,我可没管你。只不过因为同情各位党文化的受害者,而“雷锋”一把。--民國九十五年 23:03 2006年12月5日 (UTC)
也别开口闭口党文化,好像民国的党都没文化似的。:p 另起:

连大陆简体字方案的正式文件都没有

简体字颁布前后是有一系列正式文件的,想批简体字应该从这些文件入手吧? 哪里都是当官牛 23:11 2006年12月5日 (UTC)

这叫选择性失明 惊蛰 23:39 2006年12月5日 (UTC)

汉字‘简化’是毛逆妄图消灭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步骤,是广义上的“文革”的一部分

漢字不僅僅是中文的載體,它更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與漢字相伴隨的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人腦識別漢字的方式和識別字母文字的方式也大相徑庭。從曆史的角度看,如果沒有統一的漢字,中國就決不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藉著漢字,一脈相傳數千年。若失去了漢字,中華文化也將失去了依托。一群沒有傳統文化、思想的百姓,是會讓統治者任意操控、愚弄的。如果一個民族無法理解自己祖先的文字,那麼就代表這個文明到此為止,故四大古文明國只剩下中國存在。當年日本統治台灣時,禁止台灣人學漢字,連姓名都要改成日本姓氏。統治者的目的,就是借用消滅漢字,來阻斷台灣人與中華文化的聯繫,精神上變成真空,最後達到奴化台灣人的目地。

有人卻有計劃的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的一切,都扭曲為“落伍”、“守舊”、“迷信”。把至聖先師孔子醜化為“虛偽狡詐的政治騙子”。如果百姓能使用漢字,直接去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言。所以消滅漢字,就能阻絕百姓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失去傳統文化的百姓,就可以為極x權x統治所操控、奴化。

漢字幾千年來的演變,不論是繁化或簡化,其目的都在充實漢字的內涵,方便更多的人使用,進而使漢字發揚光大。而所謂簡體字的最終目地是徹底“消滅漢字,走向拼音化”。

一九五一年毛xx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共同方向─拼音化”、“在實現拼音化以前,應先簡化漢字”。所以共產黨的簡體字,只是消滅漢字以前過渡時期的代用品而已。

或許是因在北大圖書館工作了幾年,受了錢玄同和魯迅等人的影響,毛認定了漢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建‘國’初他就組織了一個班底搞了六個方案用羅馬字母取代漢字.無奈在他征求斯大林的意見的時候,斯要他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毛只好作罷,改用了其中的拼音方案作為初學者的工具.也就是說,沒有斯大林的"特最高指示",我們中國文字恐怕早消失了.

它們當初強迫中國人改用簡化字,其實是當做過渡階段,最終是想使用純粹的羅馬拼音代替中文字。它們暸解中國文化必須徹底消滅,否則無法達成真正赤化的目的。它們宣傳說中國文字(與中國文化)是使得中國落後西方國家的因素之一,因此應將之全盤廢除改用羅馬拼音。當然這些想法極爲無知和狂妄,漢字一旦真的被廢除,那將是中華文化的浩劫。

毛的拉丁化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忽略了中國一字一音的特性,而且同音字頗多,如何用一個拉丁文字代表這個字呢?陳,拉丁字怎麼表達?那麼成呢?還有沉?都是同樣的音,於是這是非常傷腦筋的事情,最後才弄個四不像的簡體字出來,為了掩飾當初的不懷好意,硬是和五四運動的白話文學搞在一起。五四運動是為了推行白話文學,不要深奧的文言文,例如表達一個數學的概念,過去要用文言文表達,非常難懂,其出發點是讓中國進步,讓文字與說話不分開來,這是知識份子的體悟變革。和後來毛的消滅漢字根本不是一回事。

請看它們是怎麽大肆為消滅漢字作宣傳的:

___________

  • 关于汉字简化问题
  • 吴玉章 在政协全国委员会报告会上的报告
  • 1955-04-07
  • 我国汉族人民使用的汉字,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伟大的功绩,就是在今天也还起着伟大的作用。但是跟全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通行的拼音文字比较起来,不可否认,汉字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它已经不能充分有效地适应现代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由于汉字在学习、书写和记忆方面的艰难,使得我国的小学、中学和业余学校中,学生和教师都要耗费一大部分时间在文字教学方面。就我国现行学制来说,中小学所占年数比较长,主要塬因是由于学习文字所需要的时间占得太多了。而且就在中学和大学毕业以后,很多人仍然要常常读错字,写错字,讲错字,仍然要常常遇到说出写不出,写出读不出的字。汉字不能正音,也不容易分出词的界限。汉字教学上的困难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的普及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汉字在实际使用上也有许多不方便。由于汉字形体的繁复,用汉字书写、记录、打字、印刷、收发电报、传达信号、编辑字典、编制索引,比使用拼音文字,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力,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方面要发生很多困难。这一切对我们的人民和国家当然都是不利的。
  • 早在一九四○年,毛xx就指示我们:“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毛x东选集”第二卷七○一页)。近年来,毛x席更进一步指出了中国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就是说必须把汉字逐渐改变成为拼音文字。
  • 但是我国使用汉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要改变成为拼音文字,自然不是很短时间所能完成的。而且,即使在开始实行拼音文字之后,仍然需要有一个新旧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不仅在目前,而且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内,汉字仍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汉字拼音化以前,首先适当地整理和简化现在的汉字,使它尽可能减少在教学、阅读、书写和使用上的困难,就有迫切的需要。汉字的简化是汉字改革的第一步。
  • 。。。。。。。。。。
  • 最后,说到汉字简化,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于汉字改革前途的关切,特别是引起一部分人对中国文字拼音化的一些顾虑或误解。在这里我想附带对叁种比较流行的顾虑作一些解释。
  • 第一种顾虑是怕塬来识字的人都变成不识字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因为实行拼音文字之后,将有一个相当长的新旧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新的拼音文字和旧的汉字都是社会上通用的合法文字,政府的法令和重要的报刊可能并用两种文字或印行两种版本。这样,已识字的人就不仅不会变成文盲,而且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会和精通新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要几个月就可以学会,对于现在的知识分子是决不费力的。
  • 第二种顾虑是怕汉字消灭。在新旧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拼音文字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一天天扩大,汉字的使用范围虽然将要相应缩小,但是仍将作为一种古典文字永久地保存下去,供高等学校、科学机关和专门书刊使用。埋在地下几千年的甲骨文,我们尚且要发掘出来研究,对于发生了伟大作用的现行的汉字决没有把它消灭的道理。
  • 第叁种顾虑是怕古代文化遗产无法继承。有些人以为实行拼音文字以后,古书没有人能懂了,古代的文化遗产将无法继承。不错,我国有极其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有一部分是极可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继承下来的。这些人的看法,似乎只要继续使用汉字,文化遗产就能自然继承。其实不然。目前文字虽然还没有改革,遗产继承已经发生困难。现在识得汉字的人,并不都能读懂古书,真正懂得古书的人,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能读懂古书的并不多。可见不改革汉字,未必就能继承文化遗产。改革了汉字,仍然能够继承文化遗产;文字改革和继承文化遗产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我们认为,在改用拼音文字之后,古代的优秀着作,可以逐步翻译成为拼音文字,这样可以使得现在不识字的人以及虽然认字但读不懂古书的人也能读懂古书,这才真正解决了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至于现在能读古书的人即使在文字改革之后,仍然可以研读古书,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将来我们可以用国家的力量集中许多专家,建立各种机构,来系统地整理、研究、校订、注释、翻译、出版我国古代各种优秀的典籍,这是完全可能,也是完全必要的。
  • 《人民日报》1955年4月7日*

__________

上面所引用的中共“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席”,共产国际特务吴玉章的话清楚地显示,它们所策划的所谓汉字简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简化汉字笔画数目的问题,而是彻底消灭汉字的第一步,更是把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和典籍逐步‘内部发行’,‘供高等学校、科学机关和专门书刊使用....’的第一步。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充分实施,中国人就彻底和中国历史和文化,和1949年以前的一切书籍绝缘,历史就可以被随时随意篡改了,除了肩负特殊使命的少数‘真理部’工作人员以外,中文的使用将变为非法。所有这一切绝对堪称是‘文化阳谋’。

從宏觀的角度看,所謂漢字簡化其實應該被理解為文化大革命的一部分,這個文化大革命從1949年就開始了,直至今日仍未結束。 中華文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和原創性。

險啊,我們獨一無二的語言,我們五千年的文字,我們偉大的建立在漢字基礎上的文明,差一點就被徹底消滅!各位党文化的受害者,醒醒吧......... --民國九十五年 00:07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們五千年的文字”---我只是好奇一下,您写的这几个字和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一模一样吗?抱歉,打搅你的悲号了,您继续。。。。 惊蛰 23:53 2006年12月5日 (UTC)
我再次请您在至少获得一定层次的相关知识后再来讨论。--民國九十五年 23:57 2006年12月5日 (UTC)
哦,您又开始教别人干这个干那个,自己却对核心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了。什么是相关知识?甲骨文还是大篆还是楷书?还是有关中国文明是否有5000年这个基本问题?惊蛰 00:22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們五千年的文字”---我只是好奇一下,您写的这几个字和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一模一样吗?抱歉,打搅你的悲号了,您继续。。。。 ”——这个问题嘛,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也能够顺利认出一部分甲骨文,因为笔画基本没变,如“弗”“凶”“山”“高”“祭”“谷”“商”“異”“區”“可”“夕”“習”等三山直文么 3:21 2009年6月17日 (UTC)

早期中共头目及激进文人对中文的观点

钱玄同1918年4月在给陈独秀的信(《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发表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陈独秀在《答书》中说: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鲁迅: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关于新文字的答问》

瞿秋白: 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

--民國九十五年 23:58 2006年12月5日 (UTC)

这些人都是语言学家、文学家、评论家、翻译家评论家,他们异口同声是当时的中国由旧文化向新文化转型构成中遇到的问题。 惊蛰 00:36 2006年12月6日 (UTC)
这些人都是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你的导师,是在“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里”掏粪的专家。--民國九十五年 00:41 2006年12月6日 (UTC)
嗬嗬,真是你活生生的写照,看到你所作所为,写到这里也觉得没有和你这种人辩论的必要了。 -- 惊蛰 01:23 2006年12月6日 (UTC)
在那個完全政治導向的國度裏,中共黨機關的學者根本完全沒有半點說服力,況且反對派學者的聲音我們更是完全聽不到,就連現代的漢字討論學術論壇,中共也沒有給反對簡化字派發言權…更何況是五十年前﹖Hkl8324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12:06 (UTC)回复

哈哈,钱玄同鲁迅都是TG党员了,是不是民国95年入党的?:D 2017年8月30日 (三) 12:33 (UTC)

这个问题真的这么重要吗?

讨论了这么久?不如写点儿自然科学和地理条目。如果各位没事情可做,不如帮我处理些繁简分类问题条目,在这里。-下一次登录 01:09 2006年12月6日 (UTC)

有理, 谁赢谁输都改变不了现状 by Mr.Xen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4:14 (UTC)回复

條目改善建議

病了兩天,還未痊瘉,一上維基,就見這兒變成混戰。與其爭口舌長短,不如改善一下條目。首先不論繁簡,都應盡量引用出處,補完這個之後可以除去來源標籤。大家認為如何?「大致出在哪書,一時間不記得」不是編輯好條目的正確態度。--小狼 14:36 2006年12月7日 (UTC)

简直混亂

看过一下条目,发现愈改愈乱,现在简直可以用混亂来形容。最初这个条目是在汉字简化里独立出来的,独立的原因只是因为它的篇幅过长,但它当时的内容是扼要的,力求陈述学界中普遍和有论证的观点,作一个大体上对这问题的双方主要论点反映。起初的确已是繁体字一方「以项目来说」比简体字多几项,但这反映了学界讨论中的现实(在「赞同」一方,较多是指出那些问题不是问题然后谈推广规范,而不是像「反对」一方提出多些问题,因此归纳后亦只有这情况),而且不是为加数目而写。由于那时是整篇「汉字简化」一块儿编辑的,没有逐点加上出处,这是那时开始的疏忽。

对比旧版本,这条目经过若干的编辑,先是有人集中一边的扩充「反对」一方的条目。那时我也有粗略一瞥,言词不算很中立、也没引出处,但大体上不算破坏条目的结构,只是列点,而我个人时间有限,所以没多大修正。后来有人曾删去一些列点,原因是个人上的不认同,那就不是希望在本条目中扼点列出双方论点,而是个人思想主导,因此我就回退了一下。

今天看罢这讨论页,看回页面,竟然发现「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图中对比可见简繁字之间的比划繁复程度的对比,同样的“系”字,繁体字竟然比划多出数倍,而字体也要大很多才能显示清楚,反而彰显简化字的易写易识特点,而此“系”字用法在中国大陆被广泛接受,并无太大歧义。」、「近年来对于汉字简化的反思和争论开始升温,但大部分局限于港台地区,且时常被加上意识形态的色彩,被罗列为中共罪行之一,由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而有意无意的忽视百年来新文化运动中对汉字简体化的持续讨论与呼求。而在中国大陆和全世界其它国家,简化汉字作为汉字的传承,其优越性已经基本完全被认同并广泛使用,并无很大争议。」这种很明显是个人立场的叙述。

如果大家是希望维护好条目,而不是搞口水战、捣乱,可以不可以停止这样的修改?我的提议是,回到条目第三个(18:50 2006年5月2日)版本(这版本比第一个版本内容一样,但列出「1 历史里的评议」、「2 现代学界的评价」这两种分别),然后把内容逐项加回出处,找不到出处的须删除,之后若要新加,须确保它是学界上普遍的论调、有证据,以及没有与原有内容重复。

不知大家对这处理有没异议?--小狼 15:01 2006年12月7日 (UTC)

你所说的正方观点内容很多是我添加的,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在讨论页上提出本文中立性的质疑,后来有人作出下列回答:
“大部分观点在图书馆中的“汉字改革”一类书中都可找到,还有一些观点是网上流传的。大多数观点是很合理的,而且这种很容易记在脑子中的内容,没有记下出处是很自然的。至于缺乏中立的句子,阁下可以自行将它改得中立一点。Dreamer in Utopia 09:28 2006年11月22日 (UTC)”
我本人也很无奈,居然有人说出“这种很容易记在脑子中的内容,没有记下出处是很自然的”这样的话,那我也只好列出我记在脑子里面的话,你可能怀疑是个人立场,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多简体字使用者的共识。而且反方观点中很多难道不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观点吗?其中既有“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这样完全没有根据的猜测和胡说,也有“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後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这样完全的个人观点,还有“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澳門、台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这种完全不懂统计得人才能写出来的逻辑不通的结论。本人原来只想在讨论版从学术角度上客观认真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很多人一幅“你被洗过脑”的口吻,非要给简体字加上共产主义原罪,我看这种行径才是被洗脑了!你所谓的学界基本上一边倒是港台繁体字学界,本身立场就有偏颇,更有很多是带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你既然以前已经审核过本条目,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不要等到和你原有观点相悖才觉得“混账”,而我们很多简体字用户觉得这个条目之前的版本才是“混账”。
如果决定清理本条目,就做彻底一些,正反观点都重新来过,不要只加上简体字反对者的观点,那幅图片本身就有很大的立场偏颇;要么就删除这个条目。 惊蛰 19:26 2006年12月7日 (UTC)
给各位一个建议: 千万别花时间与被共产党简化过大脑的人讨论他们所不能理解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不能通过对话来改变巴甫洛夫的试验品的行为方式。有时间的话,可以列举更多的资料和论据,给那些大脑还未被彻底简化过的人读。--民國九十五年 19:57 2006年12月7日 (UTC)
你本人就是对你上文所描述的最好诠释 -- 只会毫无理性的歧视与人身攻击、意识形态色彩充斥你的文字,反映了你根本无法与人平等和平心静气的探讨。惊蛰 20:34 2006年12月7日 (UTC)
首先我對民國九十五年的發言之看法,與惊蛰所感到的一樣。希望民國九十五年注意討論的態度。另外昨天太不精神,一時之間用了「混帳」一詞,謹此致歉,現已作出修改。另外,我一血認為繁簡文字是一個問題,簡化字的推廣與政治有一定關係,
回覆上方惊蛰的言論,「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指的是他們直接閱讀古籍時無法讀出,這點是有學者提出,有文章依據的。不算得上是「個人」觀點,我們編寫編基的責任,不是由自己作判官來原創,而是盡量對事實上各方論點作出確切的反映。
可惜是條目一開始切割開來時,就已沒有每點注明出處。這是不正確的。不論是贊成或反對觀點,我都不贊同「这种很容易记在脑子中的内容,没有记下出处是很自然的」這說法。要求應有出處是維基社群的共識。因此,我建議這種處理方法。
你新加的地方也有可取之處,我看到有些論點是過去沒有,但我確實也讀過相關文章的。這些論點,只要在把舊的補完出處後,再加回(及連出處)就可以了。不過我指出的兩點問題,最重要的是它們並不是以引述學界討論的方式來說明,而是直接被寫成條目本身的觀點。那幅圖片,或條目引述到的雙方聲音,只是一種概括式紀錄,全都不是條目本身的直接觀點。條目本身不應有直接觀點,這是維基很基本的要求。因此我很粗略地看就看到這樣,所以才會說了「混亂(昨天的混帳)」,而絕非因為「和你(我)原有观点相悖」,我自己在贊成和反對一方,都親自加過新論點的。
至於論點中有反駁的,有再反駁的,有再再反駁的,要列下去也會無止境。我的意見是,只取第一層討論。例如說:「贊成觀點指簡體有助掃盲,反對觀點指繁體地區沒同類問題」這是雙方的第一層討論。要再深入下去「贊成者再指反對者不懂統計學,反對者指贊成者的討論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等,都加在條目中,就大概會超出維基負荷。千萬記着,維基並不是判官,而只是反映者。
最後,我在過往條目還未分割時所編輯的,主要參考商務的「漢字規範問題研究丛書」,以及北大中文論壇上的資料。當然那時還有其他維基人,希望大家都能說說大家的資料,以及為改善這條目提供意見。
總知,正反相方都不要以「我覺得這觀點混帳」、「我覺得這圖的觀點混帳」來修改條目,甚至覺得這條目因此而刪去去最,這只不過是逃避另一方的聲音!過去也許這條目也有這樣的事發生,但未有現在般明顯(直接在條目自身中說立場)現在這星期,正因為如此而條目明顯變得比之前更混亂極。這點是維基非常非常基本的常識,不明白的話,我個人認為會對其他人構成混亂。--小狼 11:43 2006年12月8日 (UTC)
个人觉得新加入的内容从语言、内容都比大部分原内容中立中肯。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至于说到你举的「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一说。现代中国人难以阅读古文的原因,我觉得困难主要在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跨越。即使是繁体字使用者,如果没有学习过文言文的话,同样存在很大困难。字形的辨认并不是主要的难度所在。大陆的中小学教育中同样有文言内容,用简体字一样可以学习文言。也有大量古文典籍是用简体字出版的。不知道你所指的学者论点具体如何,从以上论点字面上看,我觉得并不成立。赞同这个条目需要增加参考文献。但引录的观点应该是学界主流的观点,而并非凡发表过的即可。- Munford 04:34 2006年12月9日 (UTC)

照片是否合适?

 
攝於香港大學校園大字報公佈板。學生把當中的繁簡對換錯誤圈出,並呼籲有關方面注意正體字的準確性。

我昨天将目前条目中的这幅图片删除,有用户将其补回,特在此说明。上述照片中错误的原因是同音字使用错误,而不是所谓“繁简对换”的错误。我想可能没人能确认中央驻港办是用简体输入文稿,然后做转换而得到繁体的文本。同音字使用错误的现象,无论对繁简字体的使用者都存在,与本条目所讨论的内容没有关系。基于这一原因,此图片应该删除。其实要指出繁简转换可能遇到的问题,维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此照片并不相关。 - Munford 16: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 munford根本就不明白他所謂的“繁簡轉換可能遇到的問題”的原因恰恰是“漢字簡化”將本來不同的漢字“簡化”為了同一個字。--民國九十五年 06:44 2006年12月23日 (UTC)
    • 我以上的文字是为了说明照片不适用。至于说到繁简计算机转换,简体与繁体不能直接以简单的方式转换主要是因为有多对一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这种转换带来的问题是附加的问题,与采用简体字的初衷并不矛盾。这并不影响简体或繁体在自身语言环境的直接使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计算机翻译的文章一般都让人难以理解一样,简单的作直接替换难免会有转换错误的情况。-Munford 17:02 2006年12月23日 (UTC)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承認你對此一無所知只能對你有好處。你到現在還不理解所謂“同音字使用错误”和“繁簡轉換可能遇到的問題”之間的關係。至於“这种转换带来的问题是附加的问题,与采用简体字的初衷并不矛盾”云云,這些話表明你根本沒讀我給出的參考資料,我懷疑你連現存的條目也沒讀懂。--民國九十五年 17:19 2006年12月23日 (UTC)
        • 谢谢民国的关心。可能我写的话你也无法读懂。这大概就是简繁转换带来的问题吧 。哈哈 -Munford 17:30 2006年12月23日 (UTC)
  • 如果繁簡轉換能夠與詞庫結合,應該能改善以上所提出的問題。

jdh8 10:25 2008年7月3日 (UTC)

  •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这里突然觉得很搞笑,“心系祖国”其实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否则就不会出现批语中(系≠?)了,繁体字区分了这两个同音字,实际上就交流而言没什么意义。大家都在这里讨论繁简之间的优劣问题,实际上没什么好讨论的,学繁体的也没有比学简体的更有效率更聪明,智商更高。很多人在这里讨论实际上出于政治目的或者意识形态的东西来坚持。现在计算机普及,我怀疑以后的小孩不光繁体字不会写,甚至简体字都写不全了,汉字很可能变成只有少数人书写的文字(现在wiki上讨论的人有几个人平均一天写字超过10个?)我认为:讨论繁简体或者正体异体优劣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都是入土的东东了。如果要讨论简化字的推广是否是倒退是否某个人的意志,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开个新条目。或者双方支持者找个场子干上一仗。

馬英九: 正體漢字不但代表文化傳承,也展現文字之美,身為炎黃子孫仍應扮演保存漢字的歷史角色。

馬英九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蒞微軟公司演講紀錄

    • 壹、演講時間:93年10月13日(週三)下午3時40分
    • 貳、演講地點:國泰金融大樓七樓演講廳
    • 參、主持人:微軟公司邱總經理麗孟
    • 肆、主講人:馬市長英九 記錄:范賢媛
    • 伍、講題:也是「正名運動」—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http://www.gznf.cn/forum/viewthread.php?tid=20804&extra=page%3D1&page=10 --民國九十五年 17:33 2006年12月24日 (UTC)

有人喜欢政治化

"95年"认为维基被大陆封锁‘也许有几点好处’,不会有第二个维基人为自己写的书被封锁叫好。反封锁的讨论页上看到民國九十五年 这样的看法,可以想像他对简体字的评价。 哪里都是当官牛 20:57 2007年2月11日 (UTC)

最近在读《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其中收录有仓石武四郎的两篇文章,记录王照劳乃宣钱玄同黎锦熙,以及汉字白话/拼音/简化/官话(国语、普通话)的早期历史。南靖男 2007年5月4日 (五) 14:00 (UTC)回复

条目标题与内容不相符合

条目的标题是“简化字评价”。简化字是指大陆政府根据汉字简化的趋势和政治上的需要推行的简体字,但本条目中列举的正反两方面评价却并非仅仅针对大陆简化字。对各种中文简体字的评价以及对汉字简化作为中文民间运动和使用中文的各国政府行为的评价等等,都大量涉及。如此文不对题,恐怕很难使希望了解相关问题的读者充分获益。

建议:要么把那些与大陆字不相干的评价删掉,纯化为“简化字评价”条目,要么修改条目的标题为“中文简体字评价”,保留并调整内容各观点的分布层次,明晰诸方看法的指向针对。--徐清白 2007年5月26日 (六) 00:00 (UTC)回复

已移動至漢字簡化爭論YunHuBuXi 2008年4月13日 (日) 00:55 (UTC)回复

能不能用话题系联正反意见?

看现在这个样子,正面观点列一大串,反面观点列一大串,宛如两军对垒,杀气腾腾。如果说这两串观点各不相关也罢,但事实上有很多观点是对同一个小问题的两面论说,所以不如提取出正反相关的话题焦点,系联两面观点。这样一来,整理双方观点时也更好有的放矢,避免由于双方过度自说自话导致中立天平失衡。——徐清白 2007年9月22日 (六) 14:17 (UTC)回复

中文Wiki有没有评选最差条目计划?这个条目绝对有竞争力

全文无任何参考资料,唯一的一个脚注都是与此文几乎不相关的某评论,然后全文列出近三十条纯观点性、倾向性评价,没有任何试图遵循Wiki举证责任、中立性、可查证性原则的意图:“尽管日本民族自尊心强,也没有像中国内地简化那么多汉字。而内地却崇洋差点连日本也不敢搞的“拉丁化”也实施(但简化字根不能作为拉丁化的过渡)。这证明简化字推行得过了火,甚至不应推行。”

甚至编写进条目的实际内容都成辩论模式,完全是准备好开战的架势:“很多受简化字教育的人根本看不懂繁体字,从香港、澳门、台湾在旅游热点的指示牌附有简化字就可见一斑(如果中国内地游客看得懂又何必另附简化字)。 ”

通篇的不加证实的争论,纯粹就是一个BBS讨论贴在冒充维基条目。有这个条目在,我看其它条目都可以引此为由,无视WP:V WP:NPOV等等根本性原则了。不知中文Wiki还有没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倒想开开眼界。—Msuker 2007年11月20日 (二) 12:18 (UTC)回复

簡化字與新話根本是同源的

中國共產黨是實行英社原則最徹底的政黨

勝者為王,敗者為冦

那些所謂“语言学家、文学家、评论家、翻译家评论家”,本身就選邊站了,又何來“權威”呢?一句話形容,勝者為王,敗者為冦。中共手中16億人口,港臺奧加起來就3000多万...文章開篇“歷史上的評議”明顯把簡體放在正統一方,以漢語為母語的人都能讀懂這個暗喻,某方就別自欺欺人了。小弟以爲題目改爲 “繁簡之爭”或“簡繁之爭”更準確,當然,開篇也得改一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56.26.119.13對話貢獻)於2007年12月4日 (二) 02:00 (UTC)加入。回复

除了「繁簡之爭」一句外,我同意你的說法。YunHuBuXi 2008年4月13日 (日) 00:55 (UTC)回复
這個是你的錯誤想法,你把正體漢字「台灣化」了…你以為是正體的就是台灣的了…你完全沒有了一種客觀的心境去看侍那種漢字,比較一下何者較好。最重要你說的「勝」其實也不是「勝」,事實當初只是共產黨把簡化字強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上。如果証明了當初簡化的想法是錯誤的話(拉丁化和二簡已被證明為錯誤),那「敗了」的又是誰呢﹖敗了的根本不是台灣人、香港人,敗的是所以使者中國的人,因為他們失去了傳統的漢字,失去了表現能力比較強的漢字。

你以為那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冦」是因為你以為那是人民選擇(即是自然簡化),但事實卻恰好相反。Hkl8324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12:02 (UTC)回复

這個條目還不如把英文維基的翻譯過來呢

en:Debate_on_traditional_and_simplified_Chinese_characters 作爲一個中文相關的條目,竟然還不如英文維基寫的好,太遺憾了。 74.208.16.19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12:08 (UTC)回复

關於正反意見對立的寫法

感覺本文和很多把評論段落分成正反兩面的條目一樣,語調上有點失控。尤其是反簡化的一方似乎非常激動。—bstle2 2008年6月3日 (二) 19:42 (UTC)回复

请看上面我写的有关最差条目的观点。几千字的原创研究、偏向性意见、无根据判断、甚至纯粹的胡说八道,到现在一共有唯一一个莫名其妙的古怪来源,居然也算维基百科条目。—Msuker (留言) 2008年6月3日 (二) 21:36 (UTC)回复

古代汉语研究

王力先生的四本《古代汉语》,就是以繁體漢字編的了。除此之外,不少研究漢語音韻學的書籍或多或少也需要夾雜繁體漢字,否則不能標明該字的聲符。-Hello World! 2008年7月7日 (一) 11:37 (UTC)回复

在搞什么啊?

“赞成简化的观点”“反对简化的观点”“赞成简化的观点”“反对简化的观点”“赞成简化的观点”“反对简化的观点”……到底在搞什么啊?越编越乱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8月31日 (日) 02:31 (UTC)回复

  • 加入了來源出處很好!但是同一===標題===底下,的雙方觀點為何不集中一下,===(第一回合辯論:)書寫===正方反方,===(第二回合辯論:)閱讀===正方反方,===(第三回合辯論:)學習===正方反方,這樣比較好吧。不要===(第三回合辯論:)學習===正反正反反,有辯論這樣進行的嗎?  --Shyangs (留言) 2008年8月31日 (日) 11:12 (UTC)回复
  • 因為主題有些不同才分開,現已加上子標題區隔論點。—ceku (留言) 2008年8月31日 (日) 12:38 (UTC)回复

關於中立性爭議及日後維護的想法

之前本文一直有中立性準確性的爭論。在下花了一些時間把正反雙方的觀點重新整理,也盡可能列出能找到的,支持各條論點的文章來源。

關於中立性的爭議,在下認為,只要寫上的論點有確實的來源而非原創,基本上就不違反中立和準確的原則。

維基百科一般的條目要求提供可靠的來源。在下認為,這個主題具特殊性,因為「爭論」本身就是正反雙方主觀看法的衝突。因此網路散文比起和公開的著作、新聞,實際上可靠性和主觀性沒有太大的差異,它們都能夠反映出正反或反方的觀點,都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在下認為這個條目可以往以下方向改進:

  • 論點儘量中立化。
  • 論點儘量簡單化,寫成「簡單論點」+「簡單舉例」的形式。
  • 儘量為每個論點補上來源(曾提及此論點的文章),一個論點可以有很多來源(建議依來源的可靠性排序之),這樣可顯示該論點是否較常或較不常被提出。

在下刪除了幾個模版,理由如下。希望大家能諒解:

  • {{極大爭議}}:目前己盡可能將文句中立化,多半也附上了來源,因此就整個條目來看,大致上應無爭議。個別部分個別討論即可。
  • {{缺乏來源}}:改為{{改善來源}},因為多半附上來源了。
  • {{original research}}:多半附上了來源,大體上應無爭議。
  • {{模棱两可}}:多半附上了來源,大體上應無爭議。

可能還會有一些論點缺少來源,但可能很合理的推論,在下以為保留即可。如有需要,個別加上{{來源請求}}或{{可疑}}即可,沒必要因而否定整個條目內容的中立和準確性。 —ceku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09:14 (UTC)回复

大大改善了一个差到不可思议的条目,至少现在的条目不会丢维基的脸了。中立性、争议内容,都可以慢慢改进,大框架、主题、写入规格已经非常好了。—Msuker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10:09 (UTC)回复

重新改写了结构

争论部分结构混乱,有些同一类的被分开,理由有重复。修改了部分字词。--秋邊 2008年10月4日 (六) 16:06 (UTC)回复

文章結構已大有改善。但正反論點應逐一互相反駁,一個正方論點緊接一個反方論點,而不是一堆正方論點緊接一堆反方論點。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03:18 (UTC)回复
谢谢你的指点。但是按照你说的那样去恐怕有点困难,因为并非每个正反论据都一一对称。例如“文化传承”方面可能繁体更有利,书写便利性方面可能简体更有优势。另外,原文内有一段被隐藏的文字,谁能改写一下释放出来?--秋邊 2008年10月5日 (日) 06:33 (UTC)回复
並非對稱的論點就只能收入其中一方的論點,另外一方的就暫時標示「暫未能反駁」。我的構想如下:
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06:53 (UTC)回复
可以试试。但这样会导致篇幅拉长。我觉得主要问题是,简化字在某些方面有优势,但另一方面肯定会有劣势。像你提到的“書寫速度”,简化字肯定优于繁体,至于“结构美感”,是另外一回事了,与“书写速度”无关,如果强加上去,似有狡辩之嫌。你说呢?--秋邊 2008年10月5日 (日) 11:07 (UTC)回复
那麼,「簡化字為追求xxx而放棄yyy,殊不值得」不宜放於分述段落裡,應放於總結裡。不過,簡化字在書寫方面較快,電腦輸入可沒有任何優勢啊。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12:49 (UTC)回复
是的。大体框架只作略微修改即可,具体的论据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共同协助改良条目吧。--秋邊 2008年10月5日 (日) 15:24 (UTC)回复

移除了一部分来源不可靠的内容

简化字的国际影响

  1. 基于政治理由,联合国及各国际组织均采用了大陆的简化字作为中文标准。大多数国家因与大陆有外交关系,也均接受了大陆的简化字。
  2. 华人为主的新加坡是中国以外唯一采用中文作为官方文字的国家。大陆简化字成为新加坡官方标准。
  3. 中国周边多数国家如马来西亚、韩国、北朝鲜、泰国的中文出版物都采用大陆简化字方案。[3][14]韩国的汉字店招多采用繁体字,东南亚汉字店招繁简并用。
  4. 海外华人圈多以移民来源确定繁简使用。大陆新移民一般使用简化字,港台移民及1949年之前的移民后代一般使用繁体字。唐人街店招多使用繁体字。
  5. 由于大陆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按简化字方案,简化字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中文规范。

此处列出的参考文献是泡网论坛的《汉字简化历史》一文,根据Wikipedia:可靠来源,论坛匿名文章并非可靠来源。—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月5日 (一) 14:28 (UTC)回复

好的,我去查。不过,在我介入整理之前,条目中相当一部分文字恐怕没提供可靠来源呢。不争这些细节了。阁下按方针要求总归不是错。

上面寫的是不爭的事實,你們是睜著眼睛裝看不見呢,還是對這件事沒有了解呢?自從對岸大陸提高了國際地位,簡化字的國際影響力是愈來愈高,正體字(繁體字)的生存空間被挤压的是愈來愈小了。大陸政府還想吞併台灣,企圖消滅正體字(雖然不是為了消滅正體字而吞併台灣,但台灣廢除正體字是台灣被對岸吞併後會出現的結果)。現在香港政府(它的上級是大陸政府)在推行簡化字教育,難道你們沒聽說過嗎? --175.98.161.109留言2018年6月12日 (二) 18:17 (UTC)回复

現在以正體字作為官方文字的地方在目前只有台灣、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已經成為了對岸政府的勢力範圍,即將要輪到台灣了……--175.98.161.109留言2018年6月12日 (二) 18:25 (UTC)回复

重新整理了本条目

我整理了条目,重新分段,一一加了小标题,尤其是定义了汉字简化本身。

我尽量客观反映各方观点及现实情况,降低双方各自情绪化程度,力图避免相互攻击。作为过来人,我希望不同意见不要导致相互伤害。但我知道未必就能尽如人意。

整理条目

“简化字和繁体字互相学习”一项中 “反对简化字的观点”的链接已经失效,故删除其引用。

作为大陆人,我从来没听说过高中“语文”(不是“国文”,某些台湾网友能否尊重一下?)课本附加繁体字。个别年级的课本附录有“简化字总表”倒是真的。—井里的绳子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23:56 (UTC)回复

  • 所有用於Reference的連結都不應刪除,即使它已經失效,你可以為它加上「已失效」之類的標籤。正常來說,在引用它的時候會連同瀏覽日期一同寫上的,請不要因為它已經失效而刪除相關的資料。Diediela (留言) 2009年2月23日 (一) 20:05 (UTC)回复

重寫

建議有意修改者另起條目重寫,視其質量再提刪此文,再作移動。此文過於凌亂,實在無法修改。—Mokaw (留言) 2009年4月9日 (四) 07:57 (UTC)回复

  • 操作性不大,目前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下,根本无法去谈中立性。不过现在的文章里对于简化字有明显的偏见,本人加上了一个来源请求。我个人是学习简化汉字长大的,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而且如果真的改回去,所耗费的社会成本很难估量。--快龙到此一游 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7月6日 (一) 08:31 (UTC)回复
    • 因為沒有做成表格作對比,支持及反對的觀點不對應,很難閱讀明白。反而來源下面的一個PDF連接,更好看。—時勢造英雄 2009年7月6日 (一) 08:55 (UTC)

WP:STRUCTURE

“完全基于内容本身所表现的观点,而将文字或内容‘隔离’到不同的位置或子章节的做法,可能导致非百科性的条目结构,譬如在上下文中出现‘支持者’与‘反对者’辩论的内容。”——WP:STRUCTURE

因此,此篇条目的结构是不合适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3月9日 (一) 17:24 (UTC)回复

这句话

[1] “简体字与繁体字绝大多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也存在少量一简对多繁(约240多个简体字)和一繁对多简(约10多个繁体字)的情况(现代汉语通用汉字表收录 7000汉字)。对这种一对多情况,转换软件的处理办法是在软件中尽可能多地存储这些字所组的词汇(通常还会有增加新词的功能),然后根据词语选择不同的字,技术上是很简单的。但由于简体字使用者对一对多现象并不会产生阅读和书写困难,造成这个市场需求很小,多数字处理软件只将其作为很次要的附带功能,一直没能完善起来,非盈利性质的维基百科更是如此。”

恐怕维基百科要比其他软件或者网站重视这点得多。MediaWiki的中文转换对应表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更新一次,都要收录一批新词,这叫不重视么?
“在软件中尽可能多地存储这些字所组的词汇(通常还会有增加新词的功能),然后根据词语选择不同的字,技术上是很简单的”——很简单的你做给我看?我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才把转换表从200多KB扩充到现在近400KB的大小,结果还要在这里继续遭你骂,还说这个在技术上很简单很好实现——您自己不实践,就不要乱说技术上很简单的话。

而且写这句话的人,你在哪篇可靠来源中看到维基百科不重视繁简转换的说法的?别光凭自己的感觉就乱下定论。--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2日 (二) 18:30 (UTC)回复

“按中国大陆官方的分类,简化字是规范汉字,繁体字是非规范汉字,除特殊场合如书法、艺术、古籍、教育、研究以外,不可用于一般印刷品。”——并非“不可用于一般印刷品”,报刊用字方面是放开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深圳特区报》曾使用过繁体中文,编排方式类似于香港地区。

某段修改推敲中……

"簡化字與掃盲-反對簡化字的觀點"段:"上述中國及台灣識字率資料可信度十分可疑, 尤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 從何得來資料? 台灣的小學教育的普及比中國大陸早幾十年完成, 上文"台湾南部一些偏远农村的识字率不如大陸农村"的說法不知是不是作者夢遊台灣?"

这个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了,问题是应当怎么改而不失原意?除了语气无维基风范外(尤其粗体字),又无出处可考,但若删除又会与支持观点失去对应……要是有类似表格说明就好了。--林卯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0:31 (UTC)回复

簡化字減省筆劃數之統計研究

試問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語料資料違反可靠来源的哪一條?而相關計算過程的 excel 也詳列在附件,此屬客觀事實與推論而非個人心得意見,內容也符合可供查證的條件。麻煩北極企鵝觀賞團尊重他人,不要亂刪參考資料。-ceku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3:18 (UTC)回复

算了…留供參考就是了:

ceku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09:44 (UTC)回复

    • 論壇不是可靠来源就這麼簡單,那些不是出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華民國教育部本身的資料,而是假借的。舉個例,我在北大中文論壇假借韓國大學之名發表漢字是韓國人發明,不能被視為可靠来源--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0:57 (UTC)回复
      • 請問閣下是否有下載附件看過?其字頻資料的確是引用自CCL資料庫,只是加上了每個字的筆劃數及計算過程而已。現在的情況是二手引用及根據客觀常識加工(好比我引用一篇韓國大學的考據論文,然後說根據這篇漢字應該是韓國人發明的),你舉的例子則是完全原創,二者不能相提並論。不過既然閣下堅持,我退一步,放討論區留供參考就是。-ceku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3:41 (UTC)回复

重整了爭論內容

改寫了架構。相對於原先正方意見、反方意見的架構,這次盡量以中立、客觀、有來源、有實據的內容作為描述主軸,個別僵持不下的主觀意見則較簡略地帶過。過程中刪除了大量過於主觀、缺乏實據、過度延伸、帶有價值判斷的論述及不可靠的參考資料,當然限於種種因素,多少會有瑕疵,歡迎大家共同編輯、討論、指教。--ceku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6:13 (UTC)回复

整理

條目中正反意見應該分開來,不然會搞不清楚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218.166.108.94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1:55 (UTC)回复

我只是好奇

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字形不断演变,总体趋势是不断抽象化,简单化,为什么非要用正体字不可?简体字是历史趋势,何必逆潮流而动?古人改得,为何今人就不能改?请支持正体字的诸位回答一下我的问题。Dorafmon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22:44 (UTC)回复

漢字總體趨勢是抽象化?簡單化?漢字的發展從來沒有固定會簡單還是會繁化的。甚至嚴格來說,漢字甚至逐漸的在繁化中。 比如說"后"這個字。以前的確沒有"後"。但為什麼後人會以"後"取代"后"。就是為了將不同的意思有說區別。 一些簡體支持者說某某簡體字是上古時代就有的,沒錯!但為什麼後人會用比較繁的字取代本來的字呢?一定有其用義吧! 一個字體的使用如果純粹是在比較筆畫多還是少,那大家都去學英文算了。中國字之所以獨特,正式在於他的造字精神 一個字該怎麼變,筆畫會變多還是變少。絕對不該是由國家來控制,而是文字自然演變而成的。 繁體字只是接受了五千年來中國文字演化的結果而已!希望大陸網友能重視這個事實 。-chikiki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四) 20:45 (UTC)回复

讨论请签名,请尊重秦始皇这个暴君一举把中国文字消灭了80%以上的事实。你既然认为文字演变“绝对不该是由国家来控制”的,请自觉使用秦同六国文这一暴政、国家控制以前的中华文字,否则就是表里不一、自相矛盾。-Msuker (留言) 2012年2月23日 (四) 09:52 (UTC)回复

如你所言,秦始皇統一文字讓80%的文字一舉消失,在中國歷史上造成了無法抹平的文化斷層。 以至於夏商周史料能流傳下來的事少之又少。乃中國文學上一大憾事。 秦始皇統一文字付出了極大代價,但那是為了國家統一的需求,但是付出的代價極大。造成了文化的巨大斷層。 那中共簡化文字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接下來中共準備付出多少的代價?有必須要簡化文字不可的原因嗎? 文字演變絕對不該是由國家來控制,除非你希望讓中國文明再度出現2千年的斷層。 -chikiki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一) 20:45 (UTC)回复

一个政策的好坏就不用维基编者来说了,我只知道在中外学者看来,书同文是中华文化成为唯一现存的古文明的重要原因。就如同现在简体字、汉语拼音是中文能够成为世界上学习增长人数最快的外语的重要原因一样。
我只要针对你说的“绝对不是由国家来控制”这一个观点。请你自觉使用没有被秦朝这个国家控制、残害过的文字发言,否则不能解释你的自相矛盾和狭隘观点。-Msuker (留言) 2012年2月28日 (二) 08:52 (UTC)回复

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允許共存(包括政府也能不在使用上多作限制)、自然淘汰」才是比較中立的態度?至於教育政策該怎麼做,那就困難了。最起碼,就算討論出了結論,恐怕也不是我們這邊說說,就實行得了的。Kanashimi留言2012年10月14日 (日) 12:53 (UTC)回复

对此词条进行了修改,删去了冗长而无意义的部分

词条应该是来陈述的,而不是来争论,今天无意中看到这个词条感觉完全是一团乱麻。希望政治和个人立场方面的问题大家还是扔到一边去吧。把原文中许多长的段子都缩减了,去掉了几个已经无效了的标签,和很多完全是把这个词条当成讨论帖的段落。(整理的不一定好,但一定是比原来要清楚了)依然有点乱,有心人就来继续整理下吧。不过既然大家对这个词条这么关心,看来也都是很重视汉字吧。(不过大段的争辩和不可靠的论点就算了……没意思,修改前还看到有个说繁体字影响视力的……)赤火 (留言) 2012年2月8日 (三) 06:03 (UTC)回复

感謝協助整理,但如果認為行文太像討論帖,應該是重寫,而不是刪除。閣下把各爭議議題相關的大量研究、客觀證據刪除,又把本來針對個別議題(如書寫效率、閱讀效率)的正反意見及相關研究資料打散,變成正方說有A好處、反方說有B壞處,或者正方說有A好處,中間隔了一大堆論點才跳到反方說A好處並不存在,個人以為這樣並不妥當。--ceku留言2018年9月21日 (五) 09:48 (UTC)回复

没有人骂闽南白话字连汉字都扔掉了吗?

那么多人喜欢说简体字是暴政的产物如何如何,可是连这个暴政都没实现的汉字拉丁化,却在闽南话上实现了,现在连闽南话维基百科都是拉丁字的,这难道不是更加大逆不道吗?喜欢攻击简体字的诸君,是不是也可以去搞一个"白话字争论"之类的页面呢?152.78.171.249留言2012年3月4日 (日) 22:53 (UTC)回复

第一部分“简化字运动”就不中立不客观

“简化字运动”应该叫“简化字历史”,运动是TG喜欢的叫法,汉字简化早在TG成立前就有。这部分内容从31年苏联写起也不客观,完全无视视钱玄同、胡适等学者对汉字简化的支持,钱胡等和TG不站一边,甚至对立。同意前面有人说的,简体字之争已经沦为意识形态之争,名为反对简化字,实为反对TG,但把简化汉字这事算给TG还真是抬举TG了,其实只不过拾新文化运动之牙惠而已,简化汉字的功劳应该给新文化运动。2013年1月4日 (五) 09:37 (UTC)

这篇条目大多数都是台湾(省)人民写的吧?

是那样的话怎么可能不带有中立性争议。大多数类似台湾(省)和大陆某些争议的篇目,都是这样的情况,侧重哪一方不必说了吧?谁叫大陆人的编辑的人少。包括我自己,即使已经把语言改成zh-CN,也是经常看到繁体中文的身影,有时候URL就突然成了繁体了啊,有时候大标题又突然成了繁体了啊,影响页面美观。个人想法。另外说一句个人关于汉字简化的观点,那就是中国简化汉字只是第一步,中华文化某一日必定不是只能需要落后的繁体方块字来传承,中华文化文字的方向一定是全球共同的拉丁化,韩国日本也有例子。拉丁拼音的巨大成功也是很好的例证。到时候简体字进化为拉丁文,繁体字升为艺术欣赏。借用鲁迅的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07:57 (UTC)回复

(-)反对,虽然也是大陆人但是既然来到维基百科这个平等的地方就不要带有地域偏见...汉字并不完全等同于简体中文字,台湾人用正体、香港人用繁体等是不同地区的不同习惯,维基百科已经很努力的解决了大部分汉字冲突了,并不影响页面美观啊。 --SFLSNZYN留言2013年8月12日 (一) 08:05 (UTC)回复

(:)回應“影响美观”这个,我不是说了是个人想法么……同一个字号繁体字看起来很费眼睛,简体字比较舒张。另外我哪有地域偏见?难道我歧视台湾了么  囧rz…… -- 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08:25 (UTC)回复
(:)回應地域偏见是因为台湾后面为什么要加省(虽然打了括号)。--SFLSNZYN留言2013年8月12日 (一) 14:25 (UTC)回复
(:)回應台湾地位不是未定么?有人以为台湾是PRC一个省,有人以为台湾是ROC一个被虚级化的省,有人以为台湾就是ROC,有人以为台湾是台湾国。我看加个括号挺好,各取所需。For Mother Earth留言2013年8月20日 (二) 21:32 (UTC)回复
(:)回應您試著站在你說的那些人去思考,事實多加省根本不能滿足各方的立場,反而徒增困擾而已,更何況這裡是討論漢字簡化爭論,不必要把問題渲染。--Binkley留言2013年8月21日 (三) 06:50 (UTC)回复

(-)反对,文字在歷史上都是官方主導統一訂定,簡化字方向就看大陸官方立場吧。還有"影响美观”繁体字那又如何提升成"艺术欣赏",前後矛盾。另政治立場請勿代帶入地域偏见之愛吃 "豆腐" 行為。--Binkley留言2013年8月12日 (一) 14:15 (UTC)回复

(:)回應打括号,就是中立的意思。也有“一个中国”的希冀。汉字简化方向的立场看官方没错,我就不可以发表意见?影响美观我说了是因为简繁混杂,和纯的繁体书法是艺术,这两个,矛盾了?政治立场帶入地域偏见之愛吃 "豆腐" 行為,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满18岁哎,我不懂哎!是方言吗?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3日 (二) 01:21 (UTC)回复
(:)回應,按你立場「影响美观我说了是因为简繁混杂」,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這就「不美觀」? 另,按華人中文用語習慣,誰在講那裡人會特別加個「省」字? 試問你們會講廣東(省)人、江蘇(省)人,四川(省)人嗎? 條目請據理,勿預設政治立場!--Binkley留言2013年8月14日 (三) 01:23 (UTC)回复
(:)回應,首先,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我看到过,我们高中的书本上也有,我确实认为不美观。可你为什么老是要我承认它很美观呢?你忽略了我原句后面紧跟的“个人意见”四个大字吗?这几天就为了这个,真不明白我认为一个事物不美观,你为什么千方百计要让我认为我错了?一定要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看,并且顺应大部分人的审美吗?你要是觉得美观你就直接说你觉得美观啊,为什么非要让我也承认它很美观?我觉得他美不美观与你无关。我就是觉得它不美。再说一次,你忽略了我原句后面紧跟的“个人意见”四个大字吗?其次,在省份名后面加括号这有什么不对的,有什么政治立场?我是重庆人,我可以说我是重庆人,也可以说我是重庆市人,就不可以说我是重庆(市)人了吗?同样,台湾人民我可以说是台湾人,抑或台湾省人,抑或台湾(省)人,难道后者不被容许?我还真不知道我有什么政治立场,我又不是文科生,政治立场什么的我懂得很少,还真不知道这样子拼命纠正我是为哪般。我只知道台湾问题需要中立,要我猜,如果我直接写台湾人与大陆人相对,有“两个中国”色彩,非要我说政治立场,我是坚持一个中国的,我要回避这个写法,如果我直接写台湾省人,那就是把台湾强行纳入共和国,这也不行,所以我就取了括号。难道反而有反作用效果?我对政治和政治说法术语不敏感,如果真有不妥,还望指出。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09:40 (UTC)回复
(:)回應,條目請據理,但你理說不通在於: 中國書法「正俗異字體」雜夾,你認為不美觀,但現存通行簡化字(「規範漢字」是指經過整理簡化並由國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簡化字和未被整理簡化的傳承字),有多少是既存的 "繁" 體字 (傳統漢字)? 廣義的說,還是「繁簡雜夾」。當你看到沒簡化過的傳統漢字雜出現在簡化字裡,就認為不美觀,但在「規範漢字」之內就 OK!? 那這樣代表什麼? 並不是要您承認什麼,唯一就是據理而已。而台灣(省)不(省) 也是如此? 當然美不美觀是自由人心,省不省也是個人意見,你要怎麼說,無話可說。但在維基裡: 「維基百科是一部線上百科全書。為了實作這一目的,一群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的人...」。在相互尊重精神之下,我建議你就(省)了吧,要(省)就留在你那邊,這才是相互尊重。--Binkley留言2013年8月14日 (三) 16:01 (UTC)回复
(:)回應, 好的。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5日 (四) 13:19 (UTC)回复

最后的结局可能还是“识繁写简”

個人觀點 文字就是工具,漢字雖然有豐富含義,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仍然是工具。就像我寫的這段話,大家是關注我這段話的內容,還是關注每個漢字的內涵?就日常工具而言,每個字的內涵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這就是可以"寫簡"基礎。

而同時,漢字作為文化載體,其內涵是不應該被遺忘的,因此需要"識繁"。我對"識繁"的標准是,會認、會讀、會意。
會認,看到能知道什麽意思。這個很容易,我從沒學過繁體,只是看過本繁體小說,現在可以應付繁體字日常認讀;
會讀,繁簡字讀音並沒啥大變化,至于那些生僻讀音,不應強求;
會意,這個需要在學校學,也很簡單,學文言文時順便教就行。教六書原理,教常見字的內涵就行。

有"識繁",認古文中繁體字就沒啥問題了,熟悉的直接認,不熟悉的用六書猜,再猜不出來那就查字典。For Mother Earth留言2013年8月20日 (二) 22:22 (UTC)回复

(:)回應只能留待歷史證明。--Binkley留言2013年8月21日 (三) 06:57 (UTC)回复
其实识繁、识文言根本就不是问题或争议所在。中国大陆50年代以后出生的文史学者,现在也基本都是各大学的教授了,有哪个会不识繁体字的。不识繁体字怎么看影印本的古籍,怎么做学术研究,怎么做到教授?不说别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过去十年内校订出版的繁体古籍绝不会比台湾、香港任何一个出版社的同类内容少。
但是学者的能力和需求不同于、也不应该等同于普通大众的能力和需求。让一个小学生去学什么鬼画符一样的“龜”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教育资源。一个普通成人在交通罚单上签个名“齐书龙”要多少秒,“齊書龍”要多少秒?留个联系地址又要差多少时间?交警时间不要纳税人付的?后面堵车不影响他人生活的?当今时代,一个app要多点两下才能实现一个功能往往就会输给竞争对手,有简化、通用、准确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是人力难以阻挡的。日常交流中英文书写都简化成"m8 r u ok"了,还指望同一个人写五十笔签个名呢。-Msuker留言2013年8月21日 (三) 07:20 (UTC)回复

這些人是叫「張傑」還是「張杰」?

這裡。-- By LNDDYL.(留言2015年2月9日 (一) 02:00 (UTC)回复

人名中有用「杰」的,也有用「傑」的,維基百科的字詞轉換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By LNDDYL.(留言2015年2月9日 (一) 02:04 (UTC)回复

我提醒一下各位「傑」是「傑出」的「傑」,簡體字「傑」、「杰」不分。-- By LNDDYL.(留言2015年2月9日 (一) 02:12 (UTC)回复

(:)回應人名是專有詞,應不適用自動轉換,比如例「黨」氏起源於馮翊,祖宗姬氏,「党」氏起源上古聖君夏禹的後裔,在兩姓合一之後「党」「黨」不分,正如杰、傑在異體字典互通,但在人名就不可,這是簡化字的問題,不用特別去傷腦筋。--Binkley留言2015年11月13日 (五) 02:40 (UTC)回复

具有选择性

历史背景部分不说新文化运动,只说苏联主张,春秋笔法高超。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鲁迅:“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胡适:“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中国人“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是“又蠢又懒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象形文字的残根余孽能爬出中世纪的茅坑,多少算是救了汉字。” 

钱玄同:“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2015年6月26日 (五) 05:24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LHD(留言)於2016年5月7日 (六) 17:2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邀請香港的維基人參與編輯漢字簡化爭論

據我所知近來香港有關於小學生學認簡化字、TVB採用簡化字等爭議情形,因人在中國大陸缺乏相關資訊,望有了解的能參與編輯漢字簡化爭論相關章節(如漢字簡化爭論#公開的爭論及現況)。--地底深山留言2016年4月17日 (日) 13:36 (UTC)回复

(-)反对 沒有資訊就不要編輯,不要自己杜撰

繁简之争应该用数据说话

到目前为止,繁简之争多由政治观点引发,且停留在“观点”或“看法”上,双方都没有数据支持。这样争下去,没有意义,也不会有结果。

简体字易学、易记,看起来清爽、省眼力,应该没有问题,但也应该采集数据,说明是否用更短的时间学会了更多的汉字。

说繁体字传承中国文化,应该给出可以比较的数据,说明繁体字地区比简体字地区(含新加坡等地)更好地传承了中国文化。比如,繁体字地区的大中学生更擅长于古诗文、文学历史知识更丰富;使用繁体字编写的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可以把这些科目学得更好。总之,得证明繁体字地区的人们的人文和总体素质高于简体字地区,且是因为使用了繁体字,而不是别原因所致的。

鉴于繁简之争主要由拥繁派挑起,举证的主要职责在拥繁派一方。

另外,争论的人往往把汉字当成把玩的对象;但对95%以上的人来说,汉字仅仅是使用工具,所以是越便捷越好。 --Roland Longbow留言2018年9月4日 (二) 00:36 (UTC)回复

「简体字易学、易记」有很大的爭議,雖然個別字筆畫減少可能較容易學,但增加部件及破壞部件一致性也可能導致難學。「看起来清爽、省眼力」也有很大的爭議,形似字增加及缺乏組合性都可能不易閱讀理解而增加大腦理解負擔。這些都有待研究證明,不能說是「应该没有问题」。--ceku留言2018年9月7日 (五) 10:52 (UTC)回复
见一视频,台湾街头有些人写不出台湾的“臺“。应该让简体字地区的人和繁体字地区的人(当然是受过对等教育的人群)听写足够多的汉字,前者写”简体字“,后者写对应的“繁体字”,看何者写出的多。还有,说繁体字便于读古文献;那就应该统计一下,繁体字地区的人是否真的比简体字地区的人读了更多的古文献。总之,得拿出繁体字产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没有数据支持,就如同争论“多少个天使可以在一针尖上跳舞”(How many angels can dance on the head of a pin?)一样。--Roland Longbow留言2018年9月7日 (五) 23:19 (UTC)回复

中立性有待商榷

編寫者不具備專業知識,導致內容錯漏百出,一方面認爲文字的分化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又批判簡體字不符合造字原理,然而分化後的字往往破壞了原來的象形結構,例如裏面提到的「回」與「迴」、「鬍鬚」與「胡鬚」(原指胡人的鬚髮),明顯編者不熟悉文字的嬗變,詞組間往往會發生訛變,產生類化,請仔細查證後才編寫百科,會破壞中立性。「後」與「后」、「於」與「于」本來就是互通的,在後來有了規範才各自獨立了出來,而每箇朝代的用字標準都不同,如何定義俗字與正字?最後還是麻煩寫之前先查證。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8日 (五) 17:50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LHD留言)於2018年7月12日 (四) 13:03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LHD留言)於2018年7月12日 (四) 13:59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18:0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8日 (三) 07:53 (UTC)回复

聲韻學方言

極變木+及:原聲韻學方言「收 -k 系統」變「收 -p」. Jidanni留言2019年5月6日 (一) 06:37 (UTC)回复

照片說明是否合適

2.2 漢字簡化的缺點 一節中,使用了這一照片:

 
部分中國老一輩人書寫漢字時習慣使用少量繁體字或偏旁。如中國一傳統餐廳招牌,其中大部分用簡化(包遺留的二簡字「炖」),部分筆劃用繁體。繁體字為金記燉雞麵。

招牌上的字是電腦字型華文隸書,非書寫也。 KONNO Yumeto 2020年1月17日 (五) 14:50 (UTC)回复

返回到“漢字簡化爭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