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
孙殿英(1889年—1947年9月30日),字魁元,又字科元,乳名金贵,河南永城人。因曾盗掘了慈禧和乾隆帝陵墓的珍宝,而被称为“东陵大盗”。民国初年军阀,初为直系,历降镇嵩军、国民军、奉军、国民革命军、日军、汪精卫政府,二次大战日本投降后,又归顺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中将,国共战争中被解放军所俘;1947年9月末,孙殿英在河北省武安县解放军战俘营中死亡。
孙殿英 | |
---|---|
出生 | 1889年 大清河南省永城县 |
逝世 | 1948年10月(59岁) 中华民国河北省武安县解放军战俘营 |
效命 | 中华民国 汪精卫国民政府 |
军种 | 张宗昌 国民革命军 和平建国军 中华民国陆军 |
服役年份 | 22年(1925年-1947年) |
军衔 | 张宗昌军干部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和平建国军分支指挥官 国军中将指挥官 |
部队 | 张宗昌军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 和平建国军分支 国民政府军队 |
统率 | 属张宗昌军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 和平建国军分支 中华民国国军 |
知名原因 | 主导清东陵盗墓事件 |
参与战争 | 中原大战 四马拒孙之役 傅作义晋绥军攻击之役 第二次国共内战(被俘) |
生平
早年生涯
孙殿英自称为明末名臣孙承宗后裔。幼年在私塾学习。因为和同学吵架,被教师批评,7岁乃放火烧私塾校舍,被退学。以后,青年孙殿英成为赌徒,并染上鸦片烟瘾。
他先参加民间秘密组织“庙道会”,成为会首;1922年(民国十一年),他拉着会众投入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先当副官,后升任机枪连连长[1]:196。到1924年(民国十三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他趁前线打仗扩大队伍到数千人[1]:196。直系孙殿英趁直军败北,在陕西省及河南省掠夺以维持军队。不久,加入刘镇华的镇嵩军憨玉琨部。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憨玉琨被国民军胡景翼部击败,孙殿英投降国民军,升任师长。不久,脱离国民军。东进沿途掠夺,最终成为奉系山东省张宗昌的部下,任褚玉璞手下的第五师师长。南口大战中,孙殿英勇战国民军。因此受到张宗昌、褚玉璞赏识,被任命为直鲁联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此后抵抗国民党北伐。[来源请求]
1927年(民国十六年)任第十四军军长兼大名镇守使。[来源请求]
盗掘清陵
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宗昌最终败北。5月,孙殿英赶紧向蒋介石投诚,被收编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他率部退守蓟县和遵化一带,即清东陵所在地[1]:196,孙殿英为筹措军饷,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掘乾隆皇帝与慈禧太后的陵墓,收罗大批珍宝,一时间舆论大哗,但孙殿英不惜血本给民国上下人等行贿,压下这桩民国最大盗墓案,不了了之[1]:196-197。该事件史称“东陵事件”,国民政府不追究孙殿英的责任,导致溥仪和国民政府完全决裂[2]。
激战日军
1930年(民国十九年)春,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反蒋,声势极大,孙殿英赶紧依附于冯玉祥、阎锡山名下,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政府主席[1]:197。同年9月,张学良南下支援蒋介石,阎败退。张学良武装入关调停,孙殿英投入张学良,当上第四十师(东北军暂编陆军第二师)师长[1]:197。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孙殿英升任第四十一军军长[1]:197。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日军三万余人进攻热河,孙殿英奉张学良之命率第四十一军由山西驰援热河,向赤峰前进;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与敌一触即溃[1]:197。孙殿英进抵赤峰,即展开阻击战,相持达七昼夜,后退往猴头沟门,继续与敌作战十余日,最终战败而后撤察哈尔;孙殿英趁机吞并汤玉麟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以及其他各路义勇军[1]:197。孙殿英同日军交战,最终败北,但其勇敢作战赢得了舆论称赞。同年5月,蒋介石委任孙殿英为“青海屯垦督办”;那时青海是军阀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宾兄长)等“四马”之天下[1]:197。在蒋介石支持下,1934年1月,孙殿英部自绥远省西部欲进入宁夏省,参与青海、甘肃、宁夏方面统治。“四马”联合起来,武力抗拒孙殿英;“四马”联军约4万余人,孙殿英兵力约7万人[1]:197。双方作战三个月,孙殿英战败。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3月,孙殿英军队回退时不意又受山西省阎锡山手下的傅作义晋绥军攻击而缴械投降,军权被剥夺。阎锡山出兵斩断孙殿英回山西之路,蒋介石明令撤销其本兼各职,孙殿英被阎锡山收编[1]:197。自此孙殿英隐退山西晋祠及太原。[来源请求]
后期事迹
1934年5月,何应钦任命孙殿英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高等顾问。[来源请求]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任命孙殿英为察北保安司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宋哲元任命孙殿英为冀北民军司令。孙殿英发展队伍到一万多人[1]:198。不久日军攻陷冀北,孙殿英率部退到保定,被蒋介石任命为冀察游击司令,收集旧部、散兵及投军的青年学生共2万余人。抵达山西晋城时时序列如下:
- 冀察游击总队,司令孙殿英
- 第1支队,支队长杨明卿
- 第2支队,支队长刘月亭。到大名会合了旧部师长刘月亭的一部分人马
- 第3支队,支队长侯冠文
- 第4支队,支队长杨克猷
- 第5支队,支队长任孟启
- 第6支队,支队长焦文典。在行唐收留了旧部团长焦文典的队伍
1938年春,日军香月师团向晋东南发动大规模进攻,晋城很快失守,孙殿英部向西转进至阳城、沁水。在阳城凤台古镇,孙部杨明卿、杨克猷支队与敌军遭遇,几经激战,击退了进犯之敌,保住了阳城、沁水一带阵地。[来源请求]战后孙部被调往冀南武安、涉县一带。为了争取孙殿英这类非嫡系部队不倒向八路军,1938年夏蒋介石委任孙殿英为新编第五军军长[1]:198。
1939年1月,孙部由冀南撤至豫北,分别与敌人战于河北的沙河、河南的济源及东西轵城,战况激烈,双方互有伤亡,最后孙部挫败进犯之敌,保住了黄河南北交通要道。1939年,孙部调往河南林县驻防,部队不久被改编为新编第五军,隶属第1战区,序列如下:
全军辖十个团,但由于只能领六个团的军饷,孙殿英只得宣布每人只能领八成薪饷。
1939年10月15日,彭德怀和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到新五军驻地会见了孙殿英。几天后抗大一分校的学员、山西第五专署路东办事处等地方机关工作人员与新五军官兵一起参加“国共抗战誓师大会”,彭德怀、孙殿英在会上分别讲话。此后,穿插居住在这里的国共双方友好来往,相安无事。在后来突发的“十二月事变”、国共关系紧张时,孙殿英都保持了中立。彭德怀曾评价,孙殿英是在抗战期间与八路军关系最好的国军。[3]
1940年,新五军与范汉杰第二十七军、庞炳勋第四十军合编为第24集团军。此时新5军序列如下:[来源请求]
- 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邢肇棠(1941年秋政治面貌暴露撤走)/王廷瑛/杨明卿、康翔,参谋长冯养田
- 暂编第3师,师长杨克猷
- 第7团,团长侯冠文
- 第8团,团长王启元
- 第9团,团长柴文竹
- 暂编第4师,师长王廷瑛/王遂庆/康纪鹏(康泽的本家兄弟),副师长靖任秋
- 第10团,团长王遂庆
- 第11团,团长王天祥。1941年初,王天祥率部投敌。11团重建后刘廷杰为团长,不久张式平。1943年4月21日,日军发起全线攻击,主攻该团把守的邢门口,团长张式平指挥部队浴血奋战,但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 第12团,团长杨明卿/张锡珂
- 独立第1团,团长戴世僖
- 独立第2团,团长刘廷杰
- 独立第3团,团长梁少枫
- 特务团,团长许志武
- 暂编第3师,师长杨克猷
1941年底,蒋介石怀疑孙殿英等驻太行敌后的国军有的私通八路,有的私通日军,派军统少将文强到太行部署军统分子监督各部国军。[3]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4月,日军出动20万人进攻太行山区。4月23日,日军包围孙殿英防地(林县),孙殿英在王家疙瘩的小山村率部投降日军,当上“和平救国军”司令[1]:198。并任新五军军长兼第四方面军指挥官、豫北保安司令。孙殿英投敌后,随即诱降了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及第二十七军、四十军各一部。李振清率第四十军一部拒绝投降,拼死血战,突围而出。新五军投敌后,汪伪政府保留其原番号不变,仍称新五军,序列如下:
- 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杨明卿、路厚斋,参谋长冯养田
- 第七师,师长杨克猷
- 第19团,团长王启元
- 第20团,团长侯冠文
- 第21团,团长张式平
- 第八师,师长张锡珂
- 第22团,团长张普霖
- 第23团,团长常相时
- 第24团,团长朱锡龄
- 第23师,师长刘月亭
- 独立第1旅,旅长李纪广
- 独立第2旅,旅长张体安
- 特务团,团长许志武
- 补充第1团,团长戴世僖
- 补充第2团,团长刘廷杰
- 补充第3团,团长梁少枫
- 第七师,师长杨克猷
孙殿英一方面利用职权贩卖鸦片牟取暴利,另一方面秘密投靠蒋介石[4]。1943年12月,由于和庞炳勋的矛盾,孙部从第24集团军序列划出,单独编为“豫北剿共军”。1944年,孙部又改编为第6方面军,下辖第11军(即原新5军)下辖三个师又一个团。[来源请求]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日本投降,孙殿英投诚蒋介石,免去汉奸罪名[1]:198。孙殿英为“先遣军”第二路军,后任新编第四路军总指挥,收夺华北的汪精卫政权公有财产。[来源请求]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随着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开始,郑州绥靖公署将孙部改编为暂编第三纵队[来源请求],驻防河南汤阴,序列如下:
死亡之谜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3月,孙殿英在豫北战役中同刘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河南省汤阴保卫战激战,5月2日城破被俘[来源请求];1947年9月30日,孙殿英在河北省武安县解放军战俘营中绝食而死[5]。
另有说法:考虑到抗战期间孙殿英和八路军合作良好,在押期间,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军法处遵照刘伯承的指示,对孙殿英非常宽待,特地批准其一名被俘卫士照顾其生活。由于孙殿英吸食鸦片几十年,患上了“烟后痢”,军法处不惜重金买来鸦片以缓解其症状。但由于中毒太深,1947年9月30日病逝。[3]
家庭
子孙天义。
参考资料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傅林. 《黑白民國》. 北京: 九洲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108-4043-2.
- ^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四 東陵事件. [201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 ^ 3.0 3.1 3.2 戴玉刚:《太行秘密战》,黄山书社2012年版。
- ^ 以上根据熊尚厚、邢汉三“孙殿英”。此外,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作孙殿英1941年(民国三十年)“加入”南京国民政府。
-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作此。周志明“孙殿英”作“抑郁”而死。
参考文献
- 熊尚厚、邢汉三“孙殿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传 第9卷. 中华书局. 1997. ISBN 7-101-01504-2.
- 周志明“孙殿英”民国高級将領列传 2. 解放军出版社. 1999. ISBN 7-5065-0682-3.
- 来新夏等. 北洋軍閥史 下冊.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ISBN 7-310-01517-7.
- 徐友春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寿林等编. 民国職官年表.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