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
沿革
北朝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改吐京镇为汾州,治吐京郡蒲子城(今山西省隰县),领四郡:吐京郡、西河郡、五城郡、定阳郡。孝昌二年(526年),吐京、五城、定阳三郡陷于吐京胡,寄治于西河郡,州治迁至西河郡隰城县兹氏城(今山西省汾阳市)。[1]
唐宋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改浩州(领隰城、永安二县)复置汾州,割并州文水县属汾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介州,其所领介休、平遥二县改属汾州,文水县还属并州,改永安县为孝义县。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吕州,其所领灵石县改属汾州。至此,汾州领五县:隰城、孝义、介休、平遥、灵石。天宝元年(742年),改汾州为西河郡。至德元载(756年),西河郡隶河东节度使。[3]
乾元元年(758年),复西河郡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兴元元年(784年),改河东节度使为保宁军节度使,汾州仍隶之。贞元三年(787年),复保宁军节度使为河东节度使,汾州仍隶之。[4]
唐朝汾州辖县 | |
---|---|
620年 | 隰城县、永安县[5](文水县来属) |
623年 | 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改属并州) |
624年 | 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来属) |
627年 | 隰城县、永安县(改为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来属,文水县改属并州) |
643年 | 隰城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来属) |
760年 | 隰城县(改为西河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 |
五代十国时期,汾州先后为晋王(907年-923年)、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38年)、契丹(938年-944年)、后晋(944年-946年)、契丹(946年-947年)、后汉(947年-951年)、北汉(951年-954年)、后周(954年)、北汉(954年-979年)的领土。北汉初,汾州改隶汾州节度使。[6]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占领汾州,属河东路。熙宁五年(1072年),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孝义县。至此,汾州领五县:西河、孝义、介休、平遥、灵石。[7][8]
金元明
金朝天会四年(1126年),占领汾州。天会七年(1129年),升汾州为节镇,军名为汾阳军,隶河东北路。贞祐三年(1215年),灵石县改属霍州。贞祐四年(1216年),霍州灵石县、石州温泉县改属汾州。至此,汾州领六县:西河、孝义、介休、平遥、灵石、温泉。兴定二年(1218年),汾州陷于大蒙古国。[9]
大蒙古国时期,置汾州元帅府,分灵石县置小灵石县,灵石县改属平阳路霍州,介休、平遥二县改属太原府。后废元帅府,汾州属太原路。至元二年(1265年),小灵石县并入介休县,太原路介休、平遥二县属汾州。至元三年(1266年),废温泉县,辖区分属孝义县、晋宁路隰州隰川县。至此,汾州领四县:西河、孝义、介休、平遥。大德九年(1305年),改太原路为冀宁路,汾州仍属之。[10]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占领冀宁路,改为太原府,汾州仍属之,省附郭西河县入本州。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直隶于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为汾州府。[11]
长官
- 北朝汾州刺史(488年-550年代)
- 元彬(?-499年)[12]
- 李彪(501年追赠)[13]
- 封回(?-516年)[14]
- 赵遐(516年-?)[15]
- 薛怀吉(520年-523年)[16]
- 元景和(?-526年)
- 裴良(526年-?)[17]
- 高晖[18]
- 万俟洛[19]
- 尔朱兆(529年-530年)[20]
- 高市贵(530年-?)[21]
- 张琼[22]
- 斛律金(532年-543年)[23]
- 贺拔仁(?-547年)[24]
- 侯莫陈相(东魏-北齐)[21]
- 唐朝汾州刺史(620年-742年,758年-907年)
- 萧𫖮(620年-623年)
- 段会(623年-?)
- 独孤义恭(武德年间)
- 崔顺(武德、贞观年间)
- 杨誉(贞观年间)
- 裴思质(贞观年间)
- 苑孝文(贞观年间)
- 于德芳(贞观年间)
- 冉仁德(644年见任)
- 元礼臣(贞观末年)
- 萧锐(唐高宗初年)
- 元武荣(654年之前)
- 武元庆(唐高宗时)
- 阎嘉宾(唐高宗时)
- 李袭志(唐高宗时)
- 陈贤德(唐高宗时)
- 王诠(唐高宗时)
- 杨守讷(唐高宗时)
- 李弘敏(684年-?)
- 刘延嗣(垂拱年间)
- 云弘胤(永昌年间)
- 慕容知晦(圣历年间)
- 苏瓌(武周时)
- 皇甫知常(武周时)
- 李上义(武周时)
- 冯蹇(武周时)
- 窦总(武周时)
- 李□道(武周、唐中宗时)
- 崔谔之(景龙年间)
- 杨隆礼(景龙、景云年间)
- 裴谈(景云年间)
- 杨执一(712年-?)
- 陆馀庆(713年-?)
- 郑休远(?-723年)
- 韦凑(723年)
- 杨承令(725年,未任)
- 唐九征(开元年间)
- 李道坚(开元年间)
- 李暹(732年-?)
- 崔珪(开元年间)
- 西河郡太守
- 萧晋(至德年间)
- 崔圆(760年-761年)
- 李勉(762年)
- 唐旻(永泰末年)
- 贾耽(772年-779年)
- 王翃(779年-781年)
- 刘暹(781年-783年)
- 李再春(783年-?)
- 李说(?-787年)
- 董叔经(贞元年间)
- 裴向(贞元末年)
- 段某(807年—809年)
- 崔弘礼(权知州事,817年-818年)
- 杨元卿(约818年-820年)
- 杨潜(821年-823年)
- 崔恭(长庆年间)
- 薛从(大和年间)
- 李汉(835年)
- 魏謩(会昌初年)
- 李丕(?-844年)
- 杨倞(844年-?)
- 郑祗德(大中初年)
- 张静(大中年间)
- 崔骈(856年见任)
- 崔福(876年-?)
- 王重盈(乾符年间)
- 崔圢
- 田某
- 李承嗣(884年)[25]
- 康君立(888年-890年)[26]
- 李存孝(890年-891年)[27]
- 伊广(光启年间)[26]
- 李存勗(天祐初年,遥领)[28]
- 孟迁(891年-899年)[29]
- 李瑭(899年-901年)[29]
- 王邺(天祐年间)
- 五代十国汾州刺史(907年-979年)
- 李存璋(914年-916年)[30]
- 李承约[31]
- 李存渥(?-923年)[32]
- 李霓(后唐时赠)[33]
- 符彦超(924年-926年)[34]
- 康义诚(926年-?)[35]
- 周光辅[34]
- 董希颜(兼任防御使,?-954年)[36]
- 段常(961年)[37]
- 蔚进卢(兼任节度使,?-979年)[38]
- 北宋知汾州军州事(979年-1126年)
- 金朝知汾州军州事(1126年-1129年)
- 金朝汾阳军节度使兼汾州管内观察使(1129年-1218年)
- 徒单况者[44]
- 乌古论蒲鲁虎(海陵王时)[45]
- 纥石烈志宁(海陵王时)[46]
- 庞迪(1160年-1161年)[47]
- 许安仁(章宗时)[48]
- 胥鼎(1214年)[49]
- 乌古论德升(宣宗时)[50]
- 粘割贞(?-1216年)[50]
- 兀颜讹出虎(?-1218年)[50]
- 抹撚胡鲁剌(1218年)[51]
- 明朝汾州知州(1369年-1595年)
- 茆志道(1375年出任)
- 纪正(1402年出任)
- 张𫐄(1403年出任)
- 王宾(1405年出任)
- 李善(正统时)
- 叶穆(天顺时)
- 阎铎(1458年出任)
- 伍琇(天顺时)
- 毕用(1473年出任)
- 耿昇(1475年出任)
- 徐敬(1487年出任)
- 邓真(1489年出任)
- 海鲤(1491年出任)
- 张恕(弘治时)
- 程观(1495年出任)
- 安鹏(1498年出任)
- 刘杲(1501年出任)
- 武衢(1503年出任)
- 王勋(1510年出任)
- 李棠(1513年出任)
- 伍箕(1515年出任)
- 纪勋(1517年出任)
- 郁浩(1519年出任)
- 何贤(1521年出任)
- 张钺(1522年出任)
- 郭鉴(1523年出任)
- 吴潮(1529年出任)
- 王正宗(1531年出任)
- 魏珏(1532年出任)
- 王确(1533年出任)
- 刘坤(1536年出任)
- 张琯(1540年出任)
- 曹宠(1543年出任)
- 李当(1549年出任)
- 陈秉忠(1551年出任)
- 李贺(1556年出任)
- 张潮宪(1557年出任)
- 吴道南(1562年出任)
- 王大经(1565年出任)
- 齐宗尧(1566年出任)
- 甯策(1568年出任)
- 郑逢时(1571年出任)
- 周铎(1573年出任)
- 杭朝望(1574年出任)
- 张一敬(1575年出任)
- 董选(1579年出任)
- 白夏(1582年出任)
- 周文耀(1586年出任)
- 刘衍畴(1591年出任)[52]
注释及征引文献
- ^ 《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 《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 今山西省孝义市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 ^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 ^ 《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 ^ 《魏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
-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 ^ 《魏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
-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 ^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 ^ 《魏书·卷八十三下·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
- ^ 《北齐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
- ^ 《魏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 ^ 21.0 21.1 《北齐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
- ^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 ^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第十二》
- ^ 《唐刺史考全编》
- ^ 26.0 26.1 《旧五代史·卷五十五·唐书三十一》
- ^ 《旧五代史·卷二十五·唐书一》
- ^ 《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唐书三》
- ^ 29.0 29.1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唐书二》
- ^ 《旧五代史·卷五十三·唐书二十九》
- ^ 《旧五代史·卷九十·晋书十六》
- ^ 《旧五代史·卷三十·唐书六》
- ^ 《旧五代史·卷三十五·唐书十一》
- ^ 34.0 34.1 《旧五代史·卷五十六·唐书三十二》
- ^ 《旧五代史·卷三十六·唐书十二》
- ^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纪第十二》
- ^ 《新五代史·卷七十·东汉世家第十》
- ^ 《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太宗一》
-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
- ^ 《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八十五》
- ^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 ^ 42.0 42.1 《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
- ^ 《金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
- ^ 《金史·卷九十二·列传第三十》
- ^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五十八》
- ^ 《金史·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 ^ 《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 ^ 《金史·卷九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传第四十六》
- ^ 50.0 50.1 50.2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六十·忠义二》
- ^ 《金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宣宗中》
- ^ 《汾州府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