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页面分类/存档3

人类学分类

感觉上,这个项目下的分类情形很糟:无论是专有名词,考古成果,相关著作或社会学名词全被丢到这范畴下,弄得人类学反而没有人类学的味道.

虽说人类学本身有其博物学传统,研究内容自然包罗万象.但东西多不代表杂乱,尤其博物学讲求的是归纳与分析,不是把东西如大杂绘般全搞在一起,让人类学变成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一堆人文学科的集合.因此我觉得这个条目是该好好分门别类,把些不相干的条目送到正确的条目去.

此外,也许是两岸的认知不同,几本马克思或恩格斯的作品被丢到人类学范畴中.虽说不完全错,但个人觉得与其说这些东西是人类学,还不如说社会学来得妥当.虽然这种书房式的著作在日后人类学界中依然常见,但此书政治目的过重,说是学术著作还不如说是思想作品.我认为此书归入学术意味浓厚的人类学并不妥当.

苏联人 vs 俄国人

苏联已经是过去式了,那么苏联人还有依照职业细分的必要吗?苏联人大部分都是俄国人,看到列宁是“苏联政治家”却是“俄国革命家”,是否苏联和俄国应该选一个才对?--Fauzty 22:11 2005年12月19日 (UTC)

苏联人目前是放在俄国人的子分类(就像清朝人是中国人的子分类一样,清朝人因益人数多了也有开始按职业分,当然很同说苏联人的条目假如还没这么多的话,不用太过细分)。苏联政治家则是俄国政治家的子分类。所以他放在苏联政治家也就等于造知他也是俄国政治家。--ffaarr (talk) 00:47 2005年12月20日 (UTC)
其实这确实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世界上消失的国家有很多,但我们单单为苏联保留了特例。也许主要是因为苏联这个国家有了70年的历史,并且曾经是超级大国之一,所以涌现出许多人物。对于苏联和俄国的分类关系,我也感到有点困惑。毕竟苏联有15个共和国,而许多乌克兰人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人都不愿意认同“苏联等于俄国”的概念。我想,这个问题迟早还会爆发,到时候估计要请更多人来讨论一下。--Hamham 13:08 2005年12月20日 (UTC)
再补充一下,苏联和俄国的关系和清朝和中国的关系还是有不同的,虽然苏联是俄国的一个“朝代”,但是苏联有其他加盟国,因此苏联也是他们的朝代。如果条目的分类是Category:清朝政治人物,那么我们知道他必定也是Category:中国政治家。依惯例,我们只将他加上清朝政治人物分类,而不加上中国政治家分类。但是如果某个人是Category:苏联政治家,他就不一定是Category:俄国政治家了!虽然大部分是,但是应该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说,条目分类时怎么处理呢?是要两者皆加上吗?还有就是,照这样想,Category:苏联人除了应该是Category:俄国人的子分类,也应该是Category:乌克兰人(及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子分类,因为苏联是他们共有的朝代啊。--Fauzty 08:47 2006年2月18日 (UTC)
也许跟这个问题最类似的,还是“古罗马人”和“意大利人”的区别。我想是否可以按照“人物生存的年代当时的国家认同”来划分?如果一个人生在1917年前,或者死于1990年后,那么可以同时划分为“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和“苏联人”。如果生死都在苏联存续期间内,那么只认定他为“苏联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批评。--Hamham

Category的写法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因为中文在Category的问题,造成分得过细而且很不方便查询,现在在很多人物分类里用这样:比如毛泽东用[[category:中国政治家|M]],也有不少条目用了[[category:中国政治家|M毛]]这样的写法。这样[[Category:中国政治家|M{{PAGENAME}}]]又好不好?还有些没用竖线。不知道哪种写法排序更好?

另外,关于排序,User:Shinjiman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有关人物年份分类问题(续)强烈反对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我是支持汉语拼音排序的,理由见文。但也希望能听听大家的意见,如果能达成一致,以后把所有人物的分类都统一用机器人改好,免得在分类里总是乱七八糟的。另外,对于非人物的条目是否应该也加入汉语拼音排序?(以上我不知道算技术还是方针)--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01:55 2006年1月9日 (UTC)

其实我并非是强烈反对使用汉语拼音作排序方式的依据,在这些分类页中不利用汉语拼音是要了平衡各地的拼音作为排序依据(这与英文维基的排列方式一致);相反,如果只要为只懂汉语拼音的用户列出以汉语拼音作为排序依据的分类列表,可以建立一个子页面,利用汉语拼音作为排序依据,这是维持了使用汉语拼音作为排序依据的方便。--Shinjiman 06:01 2006年1月9日 (UTC)
我觉得还是需要通过增加软件功能来实现--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2 2006年1月9日 (UTC)
有些使用汉字作为排序依据的类别已经初步解决了繁简转换的问题,可参看Category:台湾人的陈姓部分。--Shinjiman 05:49 2006年1月9日 (UTC)
首先说说展望:软件升级是绝对必要的,这样以后只要在个人参数里选择了默认排序方法,系统能够根据一个汉字索引表自动排好序。不过现在谈的是目前的解决方法。
先说分类的目的,是能让使用者尽快找到条目。还要明白这里是中文维基,而且远不是懂中文的人都懂英语,尤其更难知道英语里一个人名到底是怎么拼,因为英语用的规则是混合的。更何况用在中文维基英语就比用中文的平等了么?混合索引的就根本无法索引。比如姓“黄”的,在英语可能翻译成Huang, Wong或者Ng,作为一个汉语使用者,根本无从判断从哪儿找这个字。(注意,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如何找到这个姓,随后在同一个姓里细排顺序是下一个问题,也是相对次要的。细排这个问题是头一段我问题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不能使用混合排序(“名从主人”就是混合排序),因为这样除非懂英语里全部想要知道的人的转写办法的(这其实是无穷多的规则),任何人都不能顺利找到。或者说,任何一种混合排序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其次说,你建议的用斜杠标出另一种排序方法,也就是多种排序方法,我认为原则上是可行的。但分类默认的主条目还是要有方法采用的,以便节省浏览和编辑工作量。这样有几种方法:维基目前默认的是按Unicode排序(原则是按部首的笔划数排序),确实是一种唯一的排序方法,也是公平的(或者对繁体用户更有利),但问题是谁都不会记住那么复杂的规则,实际上按这种检索方法检索头一个字基本等于没用,非常慢,而且一个字就新开一条,大些的分类能有上百个首字(姓)。还有一个,由于目前软件的缺陷,模板无法转到需要的字。其余常用的索引编码有汉语拼音注音符号通用拼音(以及台湾使用的各种拼音)等等拼音以及字形码,比如四角号码等等。这些理论上来说都是可以用来排序的,只要采用唯一标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作为主排序方法能让尽可能多的人方便,还有其它的排序方法是否有必要性。
首先,毫无疑问,汉语拼音是目前使用最普及的排序方式。在中国大陆,小学一年级在学汉字前首先就要学汉语拼音,可以说,目前大陆只要不是彻底的文盲或者已经很老的老人(1955年以后就从来没想学过拼音),不会有人不认识汉语拼音。大陆出版的所有的字典里,汉语拼音也都是不可缺少的索引方式。在新加坡和很多海外华人地区也都用汉语拼音。在台湾据我所知,国语(北京音系)是普及的,且大家都认识注音符号。注音符号理论上是可以用“/”另开排序的。但因为台湾使用的国语和汉语拼音都采用北京音系,实际上注音符号的排序方法已经可以简并到汉语拼音里,见模板Template:CategoryTOC,二者是兼容的。这样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中文群体(中文维基实际上用的现在汉语书面语,而不是某种方言的文字或者古汉语)。如果有台湾网友认为这样还是不够方便,可以新建斜杠的分类,比如注音符号或者通用拼音或者国罗、北拉之类的,只要有人愿意看,而且愿意建分类。仅为小众服务的分类我相信是建不起来的。不过在建之前还是应该有足够多的人讨论达成一致的办法。至于粤语和其它汉语分支,我不清楚是否和中文维基的汉语标准书面语兼容。假如兼容(也使用汉语标准书面语且就是用本方言来读的)且有统一的拼音标准,建该种拼音的分类并无不可。此外,很常用的字形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认为这样索引方便也是可以的(比如五笔四角或者按笔划)。但主分类当兼容汉语拼音无疑,而不是不排序或者按混合方法排序。道理就和不能为了重名条目公平而把所有条目的主条目设成消歧义一样。
最后,公平性的问题,如果所有人都有所得,有些人多得,有些人少得,确实不是很公平,但并不算太坏,具体分配方式也可以讨论解决。但如果把大家都无所得或者大家都亏当作是必须遵守的公平原则,我只能说是脑子有问题。--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33 2006年1月9日 (UTC)
其实对中文字最为公平的次序,应该用部首→笔划方式,毕竟部首→笔划方式是用Unicode方式来编排。但繁简两种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同一个字在繁体上是属于一个部首,而简体是属于另一个部首),相对来说归类的问题就较为复杂了。不知在繁简体上有没有同一个字,但部首不是相同的情况呢?--Shinjiman 16:49 2006年1月10日 (UTC)
这种情况不太少,比如“葉”和“叶”,“嚴”和“严”,“衛”和“卫”,“華”和“华”。繁简字也有相当部首的笔划数不同。而且各人对部首的认定有时不相同,这样经常会走弯路,从多数人来说,没有拼音/注音法方便。--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7:36 2006年1月10日 (UTC)
目前的分类页面是可以的排序是可以作繁简转换的,好像“嚴”和“严”会被归类到同一类别中,这似乎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各人对部首的认定有时不相同”这点我倒是承认这一点的,但有关该字的部首应以较流行的字典为准。--Shinjiman 18:00 2006年1月10日 (UTC)
目前字本身的繁简版本是能排在一起的,问题是索引用哪种方式?繁体和简体部首的笔划数很多不同。而且从字典来说,你说是用“较流行的”,以谁为准呢?从发行量来说,好像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覆盖面最广。。。公平么?--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8:18 2006年1月10日 (UTC)
我所说的只是一个字的部首,因为一个字中的繁简写法可能有一字多部的情况。--Shinjiman 18:59 2006年1月10日 (UTC)
基本上,以Unicode以外排列的分类页面都可以以“/”方式作出另一种排序(这包括汉语拼音、注音符号、或粤语拼音等),在主分类页面中使用部首→笔划排序是平衡各方之间,各种不同排序的一种折衷方式。--Shinjiman 17:09 2006年1月10日 (UTC)
你仔细看一下我前面的说法,还有模板使用的实际软件问题(无法转到部首2划以上的汉字部分,这个我试过,见Template:CategoryTOC的历史),用Unicode排序也就比没排序强一点儿。--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8:25 2006年1月10日 (UTC)
预设的排序就已经是使用Unicode的排序方式,使用部首分类其实只是减少类别中的标题(这是利用部首→笔划排序的重点),及比原始的排序强一点点。--Shinjiman 18:59 2006年1月10日 (UTC)

合并简/繁体字的类别

我对Wikipedia:页面分类#类别和重订页这一节看不太懂。我想合并简体的分类“Category:气候变化”和繁体的“Category:氣候變遷”。我按照提示加入了重定向的语句,可是在上一级分类Category:气候学中,繁简两个分类还是都存在,而且它俩下面的文章也没有被合并到一个分类中。请问,到底如何将繁简两个分类合并为一个分类,并且合并所有的下属文章。有没有像移动条目那样的简单方法?--塔下人 05:59 2006年6月1日 (UTC)

  • 你好,感谢你的提问,我才发现那段介绍说明说得不够清楚,我已经作更改补充,目前系统的分类重定向页功能是有问题的,所以在获得改善以前目前都不应使用,以免造成混乱,适当的作法是把条目合并到同一个分类(必需手动一个条目一个条目修改移动),然后把清空的分类页面提交删除,以免其他人误用造成同类条目分属二地。--ffaarr (talk) 10:16 2006年6月1日 (UTC)
    • 明白了!谢谢及时指教!--塔下人 10:25 2006年6月1日 (UTC)

有关分类的繁简问题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我于编写与新增条目的时候发现到,自己查看某分类时,会自动进行繁简转换,所以看到的分类内容与名称都会转换。我看到的是繁体,所以当我编写的条目要进某分类时当然会加上 Category:我看到的分类名字,这时候我发现,转去分类页是找不到我的条目,原来是那个分类新增的时候是用简体的,所以我的条目必须改为 Category:分类的简体名字,这样我必须先进入编辑分类内容的页,找出其原code的内容,把当中的简体分类名字剪贴到我的条目中(繁用户无法输入简字得用贴的),才可以有效地使条目出现在其应当出现的地方。虽然我注意到了,但现在应该有不少其他使用者编辑的条目会由于这个原因而失踪,我就有找出与修正过一条。请问这个问题有解决的方法吗?--Onsf 12:56 2006年5月29日 (UTC)

这是个一直存在的令人头疼的问题,但目前无解。--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5:08 2006年5月30日 (UTC)
  • 分类前先查看将要分类的目录页面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注意每个分类页面下都会由系统自动生成“XX”分类中的条目这样的字样,这个XX是不做简繁转换的,只要在条目下使用[[Category:XX]]绝对可以正确分类。--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17:08 2006年5月30日 (UTC)
但问题是一旦有人没有这么做,这个条目就消失了。现在系统似乎针对这个问题作了点调整,但结果更糟糕。以前的话,条目上这个不存在的分类会显红字,如果有人做了分类的繁简重定向,就会导致条目消失(即条目上看起来没问题,分类表中却不显示)。但现在的情况是,系统似乎自动对分类作了繁简重定向,所以一旦写错分类,条目立即消失,连红字都不显。如果作者不到分类列表中检查的话,就不会发现问题。我还遇到更可怕的情况,有人可能不小心改动了一个已有分类的分类,导致这个分类连带其中的几十个条目一起从父分类中消失了几个月。一般情况下,这种问题更是几乎不可能发现,我是纯凭记忆感觉少了一个分类。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技术处理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23:56 2006年5月30日 (UTC)
原来今年1月以前是没问题的,今年一月以后才出现这个问题,但原因不明(不知是不是因为换了版本)。一月时就有向技术人员反映,但还没解决,也许是他们不是很搞得清楚繁简机置的问题。这的确是相当麻烦的问题。从特殊页面的“需要的分类”列表就可以看到那些红字几乎都是这个问题造成的。--ffaarr (talk) 00:52 2006年5月31日 (UTC)
  • 这个没太好的解决方法了,我估计,就算以后修改了分类机制,我上面说的那个方法也不会失效。因此,还是请各位多加小心了。另,将鼠标移至条目中的分类上时,气球显示的那个名字是没有经过转换的。最近我一直想消灭未分类条目,也是困惑了一阵。现在的未分类页面里的条目很多其实早已分类过了,就是自从上次简繁连接无法转换的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服务器缓存已经被刷过几次,还是有问题。本来已经消灭至不足500条,现在又被掺和成600多,郁闷。--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04:58 2006年5月31日 (UTC)

关于分类问题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

  • 我在分类中,会看到[[Category:xxxx|A]]为了让拼音出现排序,请问这方针在何时定下?有没有相关的讨论?现时看到几个版本,在铃木一朗的条目中,分类是S,在山本五十六中,分类为Yamamoto Isoroku,在名古屋市,分类为M名,请问哪一个是正确的版本?--Flame 03:50 2006年10月28日 (UTC)
好像没有统一的方针,根据个人喜好吧。我喜欢按拼音排列,但一定有很多人反对,所以估计这样的方针是通不过的。-Gfdrtf 08:38 2006年10月28日 (UTC)
阁下一定是某位资深维基人的马甲,招吧,是谁。--Mukdener |留言 14:32 2006年10月28日 (UTC)
关于日本的名词,包括人名和地名,我是主张使用该名称的中文发音来做为索引,因此名古屋市我会使用M。我如此主张是完全以中文观点来考量,因为这是中文维基,使用者基本上都会中文,但是不一定会日文;当进入一个分类后,使用中文发音做为索引会远比使用日文发音索引方便的许多,尤其是当该分类下的条目数量相当多时。例如现在Category:日本城市中有超过50个条目,读者知道名古屋市的中文发音是M开头,我就去找M就好;但若采用日文发音作为排序索引,读者不一定知道名古屋市的日文发音是什么。--汪汪 18:18 2006年10月28日 (UTC)
NO,在没有正式的方针下,不可能随便使用,建议先讨论一下才定下正式的方针也不迟,反正现在就是非常混乱,但是在此情况下,本人不打算回退。--Flame 01:10 2006年10月29日 (UTC)
混乱也没有办法,怪只能怪mediawiki不够强大,不能自动变换分类中的排列顺序。-下一次登录 06:51 2006年10月29日 (UTC)
我是用日拼音来分类。的确现在分类有中文与日文拼音两种,但一般同分类内只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像演员、歌手、漫画家等都是日拼音,城市好像是中拼音。xxxx年出生那些都是用中拼音。其实这是有原因可以解释的,如果是中国与台湾的编者比较多的分类一般用中拼音,而香港编者由于香港完全没有用中拼音的做法,一般都不懂得中拼音,所以都是用日拼音的。而全写Yamamoto跟单写Y效果一样,还是显示在Y内。--Onsf 19:21 2006年10月29日 (UTC)
我认为现在的分类排序状况很乱,上面是因为只把问题局限在日文相关的条目名称上,因此感觉用中文发音排序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实际上,纵使是中文发音,两岸使用的排序方式也截然不同,大陆维基人想当然尔的使用汉语拼音排序,但对于大部分台湾用户来说,汉语拼音却是个很陌生的拼音法,台湾人其实大部分都是用注音符号来排序的。除此之外,很多西方名词的译名,两岸的翻译方式也是南辕北辙,举个好笑的例子,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条目的标题本身是使用台湾的翻译方式,但却有个来自大陆的维基人将其以‘T特’这个顺序放入Category:岛国这分类中,这样的排序方式我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之,因为对于台湾用户来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根本与‘特’这个排序扯不上关系,因此如此的分类排序对于查找一点帮助也无,充其量只能服务到大陆用户而已。因此要找一种能够同时服务所有中文维基人社群的排序方式,是还得再协商讨论而非草率为之的!--泅水大象 讦谯☎ 22:27 2006年10月29日 (UTC)
这是个老问题,参见:Wikipedia talk:人物分类方法#有关人物年份分类问题(续)Wikipedia talk:页面分类#Category的写法,我对以前讨论的理解是:
  • 对外文人名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列;相应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可以加‘T’进行排序,不是‘T特’
  • 对中文人名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列,按照发音排序,但没有统一标准
一个建议:从通用拼音#拼写方式差异来看,通用拼音和汉语拼音的差别不大,若单论首字母的话,差别应更小。可不可能凑个方案?
--Isnow 23:18 2006年10月29日 (UTC)
那对于“埃及”是应该用“A”呢?还是用“E”?或是什么埃及语字母?-下一次登录 00:55 2006年10月31日 (UTC)
基于这个的问题,我大约有一个构想可以作出来的。可以在MediaWiki软件中写一个扩展,比如定名为“CategorySortKey”扩展,去为条目名称以不同的排序方式排列。此外这个构思亦适用于日文维基的五十音排序等。但这个始终仍然在构想阶段。--Shinjiman 13:39 2006年10月30日 (UTC)
除了以汉语拼音、简体比划、繁体比划排序之外,还有什么可以通行的排序方法?-下一次登录 00:53 2006年10月31日 (UTC)
应该还有注音符号、通用拼音、粤拼、香港政府粤语拼音、教院拼音等……--Shinjiman 02:04 2006年10月31日 (UTC)
除了拼音,可以使用部首作分类吗?这样绕圈子绝对不是一个可行方法。--Flame 08:51 2006年10月31日 (UTC)
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到按部首排序的。但大前提就是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个扩展就好办事了。--Shinjiman 10:59 2006年10月31日 (UTC)
虽然有所谓粤语拼音,但香港人基本上没有人在用拼音(香港不像台湾初学中文时是用注音),懂得的人可能不比会50音的人多(就像香港几乎没有人懂得用注音输入法一样),而且现在的索引只能用单字亦是很大限制。--Onsf 18:31 2006年10月31日 (UTC)
果然来到中文维基百科真的很乱,但是繁体有繁体的排法,简体却有简体的拼法,但是总比拼音好,难道给中国人看的是bpmf,而台湾人看的是ㄅㄆㄇㄈ么?--Flame 03:18 2006年11月1日 (UTC)

印象中大英百科的索引有3本:注音、拼音(含英语)、笔划。
笔划是难行的,因为繁简笔划有别。部首是无效率的,因为部首的数量依然很多。所以还是采用注音或拼音是比较好的方式。
如果采用注音或拼音的话,最好是能设计一个功能让使用者自己选择注音或拼音,不过以目前Mediawiki程式的开发情况来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
本讨论中有提到一个“T特”的分类形式,其实那是有理由的,不过我干脆跳到结论,我觉得可以暂时采用混血的分类形式,即“注音+拼音”,以为权宜之计。例如“特”这个字的分类就是“ㄊT”。
为什么注音要放前面?这也是有理由的。当然不是本位主义作祟,而是因为注音符号只会占一个DBCS的固定长度,这样的排列会比“拼音+注音”看起来整齐。-- 百楽兎 05:16 2006年11月1日 (UTC)

  • 看来可以推广User:Polyhedron的{{CategoryTOC}}。
  • 还有兴趣了解““T特”的分类形式,其实那是有理由的...”。
--Isnow 11:42 2006年11月1日 (UTC)
  • 稍稍离题一下,为什么不以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的方式排序?列表这类的条目应该这样的排序。--Flame 02:36 2006年11月2日 (UTC)
    • Flame,看到了吧,说了很多,也达不成共识。还是个人以个人的喜好吧。-Gfdrtf 08:04 2006年11月2日 (UTC)
To Isnow:那是以汉字表声母的方法之一。-- 百楽兎 04:21 2006年11月2日 (UTC)
但是我相信在来生之年可以解决……现在继续讨论吧。--Flame 10:27 2006年11月2日 (UTC)

电视剧?影集?

我发现部分关于电视剧的分类以影集来命名,如: Category:美国影集Category:每年电视系列剧Category:系列动画片。但其他大部分相关分类均使用电视剧命名,希望能消除这个矛盾。khris 10:12 2006年11月20日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頁面分類/存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