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互助委员会

历史上的一个国际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俄语缩写:СЭВ,英语:Comecon),中文简称经互会,是一个由苏联带头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只有10个成员国,但是却遍布欧洲亚洲美洲,包括苏联自己、东欧的华约国家、蒙古越南古巴,该组织已于1991年6月2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1]

经济互助委员会
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
Sovét Ekonomícheskoy Vzaimopómoshchi (BGN/PCGN Russian)
Sovet Ekonomičeskoj Vzaimopomošči (GOST Russian)
1949年-1991年
Comecon会旗
会旗
Comecon会徽
会徽
经互会成员国地图   成员国   中途退出的成员国   联系国   观察员国
经互会成员国地图
  成员国
  中途退出的成员国
  联系国
  观察员国
地位经济联盟
总部 苏联莫斯科
官方语言俄语保加利亚语捷克语德语匈牙利语蒙古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越南语
会员国 保加利亚
 古巴
 捷克斯洛伐克
 东德
 匈牙利
 蒙古
 波兰
 罗马尼亚
 苏联
 越南
历史时期冷战
• 建立
1949年1月5日-8日
• 解散
1991年6月28日
面积
1960年23,422,281平方公里
1989年25,400,231平方公里
人口
• 1989年
5亿400万
货币
行驶方位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总部设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作为《莫洛托夫计划》的后续阶段而出现,其目的是要在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创造一个沟通渠道,让它们的外交口径全部和苏联统一[2]。因此经互会在一开始是政治作用大于经济作用的,但在西欧国家们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并且在经济上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后,形势则稍有松动。随著时间的推移,经互会能接受少量的自由贸易,有限的提升了成员国家的经济水平。不过,后期的经互会慢慢演变成一个成份复杂的多边性组织,过剩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策导致其运作效率低下,直到其解散都未能达到和西欧一样的自由贸易程度[3]

历史

 
莫斯科原经互会大楼,现为莫斯科市政府大楼

年代表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61年停止参与活动,1987年正式退出),东德(1950)、蒙古人民共和国(1962)、古巴(1972)和越南(1978)分别加入。

1956~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

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接受苏联的指令,于1961年12月宣布停止参与经互会一切活动。

1964年9月起,南斯拉夫在专门协定基础上参加经互会一些机构的工作。1973年以后,经互会先后同芬兰伊拉克墨西哥尼加拉瓜四国签订了合作协定。

形成及发展阶段

经互会从成立到其解散之前,是世界上贸易额仅次于欧共体的“区域型贸易组织”[4]

其创立目的之一是为了对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所以从成立那天起,它就有著明显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为防止美国用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渗透东欧,于是全力削弱东欧各国的主权,并采取严厉的言论审查,同时,美国西欧也在《马歇尔计划》进行时对东方集团采取全面的经济封锁。在1月25日发表的《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中,史达林甚至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个同时并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这在当时是冷战环境的逼迫,但也违背了人类经济需求的自然律[5]

在该组织创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个成员国的话语权严重不对等。苏联经常在“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去强行安排别的国家该生产什么、不该生产什么,刻意将军火、电脑、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保留在苏联本土,而将农业、轻工业、食品等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交给成员国执行[6]。这的确令苏联经济获得一定限度的增长,但其馀社会主义国家却无法获得多少好处,并且还需要在外交上从属于苏联,因此诸成员国对苏联渐生不满。

到198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双双呈现断崖式下降,在失去超级大国地位的同时,苏联没有实力再继续领导东欧各国,对经互会的管制也日益宽松。观察到现实中停滞的国家经济,与理论中的“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渐行渐远,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开始对体制不满,经互会的区域经济和成员国自己的个体经济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7]1989年,这种情绪被内外利用之下最终酿成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国家们就纷纷抛弃社会主义经济,改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道路。1991年6月28日,各个成员国的首脑齐聚匈牙利,在其首都布达佩斯中一同宣布经互会就此解散。

组织机构

 
执行委员会在开会
  1. 经互会会议: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政府首脑率领的代表团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如经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成员国同意,还可以随时召开经互会的非常会议。会议轮流在其成员国首都举行,由东道国代表团长担任会议主席。
  2. 执行委员会:执行和管理机构。由成员国各派一名副总理作为常驻代表组成,一般每季召开一次会议。会议主席由各成员国代表依照国家名称的西里尔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3. 合作委员会:受执委会领导,由各成员国选派一名有关主管机关的领导人组成。
  4. 常设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属机构,各国可以有选择地参加。1988年,有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和平利用原子能等24个常设委员会。
  5. 秘书处:行政和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有秘书一人和副秘书若干人。

此外,经互会还设有法律、价格、水利、商业、发明事业、内贸、船舶和劳动等各部门代表会议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国际经济问题研究所、标准化研究所和管理问题国际研究所三个研究所。

成员国

主权国家 所属地位 官方语言 执政党 最高领导人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地图
会员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会员国 俄语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会员国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亚共产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 国务委员会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会员国 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共产党 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 总统 部长会议主席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会员国 德语 德国统一社会党 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 国务委员会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会员国 匈牙利语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 共和国主席团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波兰人民共和国 会员国 波兰语 波兰统一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 国务委员会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会员国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 总统 总理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退出国(1961年停止活动,1987年退出)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 人民会议主席团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会员国 越南语 越南共产党 越南共产党总书记 国家主席 政府总理  
  蒙古人民共和国 会员国 蒙古语 蒙古人民革命党 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 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观察员
  伊拉克共和国 观察员国 阿拉伯语 伊拉克复兴社会党 总统 总理  
  墨西哥合众国 观察员国 西班牙语 革命制度党 总统  
  芬兰共和国 观察员国 芬兰语 芬兰社会民主党 总统 总理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观察员国 老挝语 老挝人民革命党 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 国家主席 政府总理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咨询国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主要)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 主席团主席 总理  
  衣索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 观察员国 阿姆哈拉语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总书记 总统 总理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观察员国 葡萄牙语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 总统 总理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观察员国 葡萄牙语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 总统 总理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观察员国 阿拉伯语 也门社会党 也门社会党总书记 总统委员会主席 总理  
  朝鲜 观察员国 朝鲜语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国家主席 总理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观察员国 普什图语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 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部长会议主席  
  尼加拉瓜共和国 观察员国 西班牙语 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 总统 总统  

称呼

各会员国语言的称呼(含已消亡国家)

 
经互会成员国地图(1991年1月资料)
  会员
  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87年退出
  准会员
  观察员

以下为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各会员国官方语言中的称呼:

会员国 官方语言 名称 缩写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语 Съвет за икономическа взаимопомощ
(Sǎvet za ikonomičeska vzaimopomošt)
СИВ
(SIV)
  古巴 西班牙语 Consejo de Ayuda Mutua Económica CAME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语 Rada vzájemné hospodářské pomoci RVHP
斯洛伐克语 Rada vzájomnej hospodárskej pomoci RVHP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语 Rat für gegenseitige Wirtschaftshilfe RGW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语 Kölcsönös Gazdasági Segítség Tanácsa KGST
  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语 Эдийн засгийн харилцан туслалцах зөвлөл
(Ediin zasgiin khariltsan tuslaltsakh zövlöl)
ЭЗХТЗ
(EZKhTZ)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语 Rada Wzajemnej Pomocy Gospodarczej RWPG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语 Consiliul de Ajutor Economic Reciproc CAER
  苏联 俄语 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
(Sovet ekonomicheskoy vzaimopomoshchi)
СЭВ
(SEV)
乌克兰语 Рада Економічної Взаємодопомоги
(Rada Ekonomichnoyi Vzayemodopomohy)
РЕВ
(REV)
白俄罗斯语 Савет Эканамічнай Узаемадапамогі
(Saviet Ekanamičnaj Uzajemadapamohi)
СЭУ
(SEU)
乌兹别克语 Ўзаро Иқтисодий Ёрдам Кенгаши
(O'zaro iqtisodiy yordam kengashi)
ЎИЁК
(O'IYoK)
哈萨克语 Экономикалық өзара көмек кеңесі
(Ekonomıkalyq ózara kómek keńesi)
ЭӨКК
(EÓKK)
格鲁吉亚语 ორმხრივი ეკონომიკური დახმარების საბჭო
(Ormkhrivi Ekonomikuri Dakhmarebis Sabcho)
ოედს
(OEDS)
阿塞拜疆语 Гаршылыглы Игтисади Јарадым Шурасы
(Qarşılıqlı İqtisadi Yardım Şurası)
ГИЈШ
(QİYŞ)
立陶宛语 Ekonominės Savitarpio Pagalbos Taryba ESPT
摩尔达维亚语 Консилюл де Ажутор Економик Речипрок
(Consiliul de Ajutor Economic Reciproc)
КАЕР
(CAER)
拉脱维亚语 Savstarpējās ekonomiskās palīdzības padome SEPP
吉尔吉斯语 Өз ара Экономикалык Жардам үчүн кеңеш
(Öz ara ekonomikalık jardam üçün keŋeş)
ӨАЭЖҮК
(ÖAEJÜK)
塔吉克语 Шӯрои Барои Кумак Иқтисодии Муштарак
(Shūroi baroi kumak iqtisodii mushtarak)
ШБKИМ
(ShBKIM)
亚美尼亚语 Խորհուրդը փոխադարձ տնտեսական աջակցության
(Khorhurdy p'vokhadardz tntesakan ajakts'ut'yan)
Խփտա
(KhPTA)
土库曼语 Ыкдысады Өзара Көмек Гүррңи
(Ykdysady özara kömek gürrüňi)
ЫӨКГ
(YÖKG)
爱沙尼亚语 Vastastikkuse Majandusabi Nõukogu VMN
  越南 越南语 Hội đồng Tương trợ Kinh tế HĐTTKT

前会员国(前观察员)

会员国 官方语言 名称 缩写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语 Këshilli i Ndihmës Ekonomike Reciproke KNER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汉语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

总部及出版物

总部设在莫斯科,出版物有月刊《经互会成员国经济合作》,《经互会成员国统计年鉴》。

主要活动

经互会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其存在期间发生了几次改变。在成立初期,主要是进行贸易,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协调国民经济计划扩大到生产领域的合作,并由双边关系扩大到多边经济关系。80年代中后期,改为发展各成员国企业和科研组织之间的联系并建立合营企业,直到其解散。

经互会和欧共体的异同

 
1988年的欧洲*蓝色——欧共体(欧盟的前身);*绿色——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小自由贸易区);*红色——经互会(已解散)

虽然经互会被认为是“东欧国家的欧共体”,但不论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都和西欧欧盟完全不同。事实上,经互会本身对标的应该是“美国主导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而不是后来“由欧洲国家自发组成的欧共体”。因为苏联和东欧国家直接接壤,它也不容许阵营内的其他国家绕过自己而组建一个经济联盟,所以经互会的自由度远低于欧盟,缺乏像欧盟一样的超国家民选议会主持。

在20世纪80年代,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共拥有西欧国家的2亿7千万人口。其组织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欧洲国家占优势的共同市场”,消除关税壁垒和行政壁垒,从而加强经济竞争力。虽然欧共体也强调民主制的意识形态,但经济才是其主要目的。而且,欧盟成员国虽然优势和弱势产业都不尽相同,但均具备一定的基础,即使是相对落后的葡萄牙希腊也能轻松适应市场。同时,由于没有美国的参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也非常平等,没有任何一个成员国能一家独大。欧盟的前身欧共体还是个超国家型的组织,在做出某个决议案前,必须先充分考虑各成员国的国情,经济较强的国家无权强行通过这个决议案。

而经互会拥有4亿5千万人口,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地理差异、甚至价值观差异都极其巨大。例如古巴蒙古越南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几个国家之一,而苏联的亚洲地区可以位列中等,苏联的欧洲地区则经济发达,最后,东欧的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工业基础甚至比身为盟主的苏联还优秀。另外,因为苏联在众成员国中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有著碾压式的影响力,所以各成员国的生产计划都依赖于苏联的指示,而非真实的市场情况。经互会成员国的国内商品需求、国际商品需求、国际运输渠道通通没做好匹配,政府既使强势命令某项计划,在经互会内部也不可能完全执行成功。最后,经互会在表面上宣称自己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其决议案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只要有一个国家认为决议案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那就可以拒绝。不过在实际上,这种不理会苏联指示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唯一有记录的是阿尔巴尼亚当面拒绝了苏联,并直接退出经互会。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Michael C. Kaser, Comecon: Integration problems of the planned econom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2. ^ Véronique Jobert, La fin de l'URSS et la crise d'identité russe, Presses Paris Sorbonne, 1993, passage78.
  3. ^ Appendix B: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Germany (East).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1). 
  4. ^ Dragomir, Elena. The creation of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as seen from the Romanian archives: The creation of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Historical Research. 2015, 88 (240): 355–379. doi:10.1111/1468-2281.12083 (英语). 
  5. ^ 上官酒瑞. “四史”关键词|经济互助委员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澎湃新闻. 2020-09-01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6. ^ "Germany (East)",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y, Appendix B: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5-01.
  7. ^ Lacharrière, Guy de. Division internationale socialiste du travail et Coexistence pacifique des systèmes. Revue Tiers Monde. 1968, 9 (35): 743–765 [2022-04-20]. doi:10.3406/tiers.1968.24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