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Wiki讨论:Sidebar

最新留言:5年前由Xiplus在话题irc聊天内发布

使用SEARCH设置搜索框位置;使用LANGUAGES设置其他语言列位置,使用TOOLBOX设置工具列位置。

导航列加上特色条目的连结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之前导航列加上Wikipedia:特色条目的连结,是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做法,亦有不少语言跟随。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能够使初来者较易接触到此处最好的东西。但一星期后的今日,我发现该连结已遭到删除。我想请问删除的原因是甚么?大家又对导航列加上特色条目的连结有甚么看法?

另外我刚发现,同样早几日前我在互助客栈的改善同样遭人删去。我当时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做法,在互助客栈各页加上 __NEWSECTIONLINK__ ,使页顶的编辑连结有一个“+”号,像讨论页般,为发表新讨论主题提供多一种方法。但现在又遭人删去。我真是不明白,为何我这些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的优化,会不受人认同。看来我还是不过问这些事,专心编写条目更好了! -- Kevinhksouth (Talk) 03:05 2006年5月9日 (UTC)

__NEWSECTIONLINK__ 是我删除的,因为它没有发生作用(据说这是1.7版之后的功能)。最初我以为是涂鸦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09 2006年5月9日 (UTC)
这个标签是起作用的。现予恢复。书生可以看上方“编辑本页”旁多了一个“+”号。— fdcn  talk  2006年05月9日03:20 (UTC+8 11:20)
关于导航列加上Wikipedia:特色条目连接能否说再具体点?是指条目的其它语言特色条目的指示还是其它?— fdcn  talk  2006年05月9日03:24 (UTC+8 11:24)
看了英文维基,我明白了。我也赞成加这个连接。但这种涉及所有人的改动,似乎最好先在这提出听取意见。— fdcn  talk  2006年05月9日03:29 (UTC+8 11:29)
嗯,我也(+)支持增加这个链接。--汉龙对话贡献电邮 05:15 2006年5月10日 (UTC)
增加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30 2006年5月27日 (UTC)

默认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现在的左侧导航是这样的:

导航
  • 首页
  • 社区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 上传自由版权图像
帮助
  • 帮助
  • 互助客栈
  • 繁简转换
  • 所有页面
  • 联系我们
  • 资助我们

繁简转换、所有页面、联系我们、资助我们都不像是能归在帮助下面的。再有,偶不觉得所有页面很有用。

这是我觉得比较好的:

导航
  • 首页
  • 社区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 上传自由版权图像
  • 帮助
  • 互助客栈
  • 繁简转换
  • 联系我们
  • 资助我们

改成这样好不好呢?可不可以呢?百家姓之四 13:10 2006年5月26日 (UTC)

改动的版本比原来的看上去费劲。--Isnow 13:26 2006年5月26日 (UTC)
嗯,这样一堆起来反而更加不实际……--翔风Syaoran有事找我*^-^* 15:04 2006年5月26日 (UTC)
我倒是建议,把第二组链接的标题从“帮助”改称“交流与互助”。这个名字比较符合实际。甚至“资助我们”这个,也是属于互助(我们帮助维基基金会)。--地球发动机〠✆ - ✉✍) 15:57 2006年5月26日 (UTC)
你的意思是说,改成这样咯?:
导航
  • 首页
  • 社区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 繁简转换
  • 上传自由版权图像
交流与互助
  • 帮助
  • 互助客栈
  • 联系我们
  • 资助我们

百家姓之四 01:27 2006年5月27日 (UTC)

繁简转换这一条涉及到向管理员提出要求,应该归入 交流与互助。--地球发动机〠✆ - ✉✍) 05:29 2006年5月27日 (UTC)

有关导览列 (MediaWiki:Sidebar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我想要把左侧导览列上的特色条目连结改为特色内容连结,希望征询看看大家的意见。 --笨笨的小B | 20巷 03:59 2006年12月16日 (UTC)

那首页上的特色内容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20 2006年12月16日 (UTC)
不会影响到导览列以外的部份 :p。--笨笨的小B | 20巷 04:3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已经更改了。--笨笨的小B | 20巷 06:58 2006年12月17日 (UTC)

Sidebar上载修改建议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基于本地上载档案的连结已经更改至Wikipedia:上传,建议可以将“导航”上面的‘上传自由版权图像’的连结移除,从一个中央页面引导利用者从commons或本地中上载,不知各位的意见如何?--Shinjiman 2007年8月17日 (五) 16:59 (UTC)回复

我觉得不用移除“上传自由版权图像”,而可以将其修改为“上传文件”(因为还接受音频等文件),然后将其链接到Wikipedia:上传即可。—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8月17日 (五) 17:37 (UTC)回复
因为移除的只是在“导航”上面的上载连结,而在“工具箱”的上载连结已经更改了,故两个连结其中之一可以说的是重复了。另外在commons上,只要是自由版权的文件,即使是视频或音频文件,都是可以接受上载的。--Shinjiman 2007年8月17日 (五) 17:43 (UTC)回复
了解了,那么我(+)赞成移除。—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8月17日 (五) 18:04 (UTC)回复

(+)支持取消。— fdcn  talk   — 2007年8月18日 (六) 10:59 (UTC+8) — 2007年8月18日 (六) 02:59 (UTC)回复

已经将该连结移除了。--Shinjiman 2007年8月20日 (一) 00:43 (UTC)回复

Portuguese translation

  请求已处理

Hello!

Could you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links of the sidebar?

Thank you! Helder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22:22 (UTC)回复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5日 (二) 17:43 (UTC)回复
I've made a little mistake: could you move MediaWiki:/pt-br and MediaWiki:/pt to MediaWiki:Conversion/pt and MediaWiki:Conversion/pt-br? Helder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6:58 (UTC)回复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2日 (三) 02:36 (UTC)回复

重整左侧导航栏

希望各位讨论一下。总觉得目前的导航栏不伦不类。而且现在第二个菜单默认折叠,重新分类就更有必要了。--达师147228 2010年5月28日 (五) 09:54 (UTC)回复

帮助那一栏有点太多了…… --快龙后会有期 2010年5月28日 (五) 12:22 (UTC)回复
同意重新设计分类一下。不过我估计发现并使用左栏的人可能不多……像我一般只用其他语言部分,现在还给叠起来了。--FrankLSF(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5月29日 (六) 08:50 (UTC)回复
我原来常用WP:互助客栈,也被叠起来了。倒是最近不怎么用的WP:最近更改还留着呢…… --快龙后会有期 2010年5月29日 (六) 12:48 (UTC)回复
另外考虑一下自订。(zhwp的自订功能越来越多了……)--达师147228 2010年5月30日 (日) 05:22 (UTC)回复
建议吧最近更改挪到“工具”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31日 (一) 01:26 (UTC)回复
friendly标签嫩不能考虑移动到导航栏里?新皮肤下折叠起来-Mys 721tx(留言)-U18协会 2010年5月31日 (一) 19:18 (UTC)回复
放在左侧导航栏不是很舒服吧。--快龙后会有期 2010年6月2日 (三) 15:36 (UTC)回复
已经在顶部折叠了。--达师147228 2010年6月5日 (六) 11:11 (UTC)回复

大约仿照英文版的。把“方针与指引”删了(这页根本就没完成)。之后英文版根本就没有VP,所以把VP移到了社群里。--达师147228 2010年6月13日 (日) 10:22 (UTC)回复

社群和帮助对调一下如何?另外,字词转换应该算是帮助内容吧?IRC即时聊天则应该算是社群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17日 (四) 12:14 (UTC)回复
顺序倒无所谓,如果帮助在前面可能对新手更友好一点。之后字词转换目前连接到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感觉放在哪里都不合适。至于IRC,只是和“联系我们”放在一起而已。--达师147228 2010年6月17日 (四) 12:29 (UTC)回复
(-)反对移除VP,一个那么方便的连结。-HW (讨论 - 贡献) DC8 2010年6月19日 (六) 10:47 (UTC)回复
VP直接用VP(N|P|T|A|M)了--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5:01 (UTC)回复
我也没有移除VP。--达师147228 2010年6月23日 (三) 02:23 (UTC)回复

那么我(+)支持方案-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 GAR 2010年7月1日 (四) 01:55 (UTC)回复

在维基百科的 MediaWiki:Sidebar 官方的树状导航栏好像采用了javascript的方案,使它可以点击伸缩。

在维基百科的 MediaWiki:Sidebar 官方的树状导航栏好像采用了javascript的方案,使它可以点击伸缩。

麻烦您能告诉我官方是用的哪个extensions吗?或者告诉我们如何修改实现这个功能?

添加伸缩左栏目录怎么弄?

是有插件吗?


用Vector

EP

  请求已处理

请求: 把询问处改成知识问答.

原因: 已经更名.

多谢. Bluedeck 2014年1月24日 (五) 08:53 (UTC)回复

根据求助客栈的倡议人讲, 大概为了避免有人在那里提问和维基有关的事情. Bluedeck 2014年1月25日 (六) 00:44 (UTC)回复

请加上Special:标签链接

{{editprotected}} 维基百科内置的标签功能是个很棒的反破坏工具。请把此链接放在**recentchanges-url|recentchanges的下边,多谢。-- By LNDDYL.(留言2014年12月11日 (四) 07:45 (UTC)回复

对边栏的修改请先于互助客栈讨论。--Jimmy Xu 2014年12月11日 (四) 11:14 (UTC)回复

繁体sidebar翻译

繁体的recentchanges现在是近期變更,应改回最近更改。currentevents现在是最新動態,字面意思和新闻无关,应改回新闻动态。两者皆是中文维基社群的长久以来的惯用的功能名称。MediaWiki源头那边被胡改之后,中文维基的繁体用户也受到影响。我们给用户的帮助文件仍旧维持原名,推广老教材也多半维持原名,用户也惯用原名。翻译人员应当是配合用户需求,而不是把用户的需求甩一旁,自认为正确。我认为应当把翻译改正回来。--Jasonzhuocn留言2015年11月14日 (六) 10:12 (UTC)回复

@和平奋斗救地球:Microsoft的译文标准是“目前事件”(即直译)。--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6日 (一) 03:20 (UTC)回复
但这样直译读者会以为是维基本身的事件。“新闻”就一目了然。-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条目提升地质灭绝专题2015年11月16日 (一) 07:31 (UTC)回复
不好意思,就这事那边的 translatewiki:Thread:Support/Report User:Cwlin0416's vandalism 恐怕会让多数人失望了。--Liuxinyu970226留言2015年11月14日 (六) 14:09 (UTC)回复
现在的新闻、报纸完全变了调。--►不让你们窝里反的Ricknator11♥)◁ 2015年11月14日 (六) 16:43 (UTC)回复
很多mediawiki和wikipedia专有的名称现在都给翻得不一样,而最初是一样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11月16日 (一) 01:48 (UTC)回复
@Shizhao:那是因为当初没有台湾译者参与翻译。--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6日 (一) 03:04 (UTC)回复
[1][2][3][4]change在台湾就是翻译成“變更”,没有为什么,就是“约定俗成”、就是惯例。--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6日 (一) 03:11 (UTC)回复

移动了一下,我记得以前VPM经常老长了的,这会儿怎么比VPT还短了……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6日 (一) 03:40 (UTC)回复

当初当然有台湾的人参与翻译啊。而且mediawiki系统的专用术语用得着繁简两套翻译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11月16日 (一) 06:50 (UTC)回复
@Shizhao:当然需要两套啊,因为受众人群不一样啊!--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8日 (三) 05:06 (UTC)回复
估计他想说他们不是人,自己才是人吧。(笑)所以自己的正体字使用原则才是最高原则吧。(笑)——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7日 (二) 01:13 (UTC)回复

LNDDYL真是乱来。--Zhxy 519留言2015年11月17日 (二) 14:31 (UTC)回复

啧啧,又是此君,扺死不悟啊--浅蓝雪 2015年11月18日 (三) 00:24 (UTC)回复

recent与changes合起来的recentchanges在MediaWiki内译为最近更改才是惯例。

recentchanges在MediaWiki的中文译名在实务上恰好不存在两岸差异,又或著这样的差异是极少数参与translatewiki的人所主张,实务上MediaWiki用户并不认同。特别突出差异而忽略用户需求,一定会被改回去。

已有十年历史的台湾棒球维基馆,还有其他MediaWiki网站如伪基百科繁体版台湾棒球维基馆淡水维基馆等几家台湾用户为主的MediaWiki站,各站站主都把translatewiki提供的“近期变更”自行修改回“最近更改”。KJ的著作《维基百科攻略》算是已出版的纸本文献,也是采用最近更改。

建议翻译人员参考一下几个台湾MediaWiki大站在实务上的做法,别漠视使用者的意见,谢谢。--Jasonzhuocn留言2015年11月18日 (三) 23:44 (UTC)回复

采用大陆式翻译统一整个中文区,忽略了台湾,我很不高兴。请你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若采用台湾式翻译统一整个中文区,你们高兴吗?--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9日 (四) 01:50 (UTC)回复
举个例子好了。server在台湾译作“伺服器”,难道要使用“服务器”这个在大陆的译名统一整个中文区吗?--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9日 (四) 01:53 (UTC)回复
好像KJ是台湾的吧,只有你的台湾标准才是正统标准,其他“基于实用”的就是不是标准?OSI七层网络通讯模型说得多好,还不如TCP/IP协议栈实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9日 (四) 01:58 (UTC)回复
把大陆式翻译强加给台湾,我认为是“大陆文化入侵台湾”。--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9日 (四) 03:01 (UTC)回复
PRC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全球使用简体的人又比使用繁(正)体的人多,简体的强势地位让繁体字与繁体用词岌岌可危,繁体用词正一点一滴地被消灭,让我有一种“危机感”,我不愿意被大陆统一。--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9日 (四) 03:10 (UTC)回复
你看,你的目标暴露出来,就是为了所谓的“大陆文化入侵台湾”的稻草人,而无视其他长期的实用去迁就你所谓的“台湾标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9日 (四) 04:41 (UTC)回复
说个反例,如果现在贸然地将server的简体用词改成“伺服器”,也一样有更多人觉得不妥吧。约定俗成的东西,就算理论上不合理,也敌不过长时间的实际应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9日 (四) 02:01 (UTC)回复
无视来自台湾人的意见和以台湾为家的同类网站的取态与您一直以来所强调的“约定俗成”、“惯例”和“当地人语言习惯”又有否冲突?请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若因为一个惯用词被指不是发源或“常见”于本地而被逼要,本地使用者又会高兴吗?以 change password 作例举证 change 在台的“常用翻译”并引申套用到 recent changes 又是否最合适?这样的变革又是否必要?--Lakokat 2015年11月19日 (四) 02:39 (UTC)回复
“改变”、“变革”不是IT领域术语,而是其他领域的词语或术语。--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19日 (四) 02:57 (UTC)回复
我提的例子是想说明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翻译,您一开始提到 change 译为“变更”是“惯例”和“约定俗成”恕我未能苟同。在IT领域中 Microsoft 和 Google 的确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代表这真的就是本地人的“使用习惯”吗?继续以 change password 作例,在两者混用百花齐放的情况下,真的可以明确定义哪个是“惯例”吗?再说,changing password 与 recent changes 的“change”又是否相等?选择无视其他台湾人的取态是否真的让您所认为的“惯例”符合“使用习惯”吗?您又可否抛开所谓的“地区式”翻译退一步想想,“最近更改”在 MediaWiki 是否已经是“惯例”和“约定俗成”的用词?--Lakokat 2015年11月19日 (四) 03:50 (UTC)回复

我个人的意见就是在纯粹的繁体简体(zh-Hans/zh-Hant)界面中,两者应该要将用词的差异减到最少;即使有巨大的差异的,都只应在其本地界面中翻译等,例如台湾的翻译等,就应该在台湾(zh-TW)界面中进行翻译,而非在繁体界面进行。毕竟MediaWiki信息是有Fallback机制的。 Shinjiman 2015年11月20日 (五) 07:56 (UTC)回复

@Shinjiman:但目前的问题是,zh-hant & zh-tw & zh-hk & zh-mo根本没有拆分,是合并至zh-hant的,具体原因可去问Liangent对话页 | 用户贡献)。我也想找她解决这个问题,但她一直在刻意躲避我。--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20日 (五) 11:29 (UTC)回复
对于你这套无理的要求要谁理你?--Zhxy 519留言2015年11月21日 (六) 09:07 (UTC)回复
例如一句信息,如果在zh-TW当中有翻译的话,便会在zh-TW当中使用该信息;否则便会从zh-Hant中使用该信息。MediaWiki的信息Fallback机制就是这样,并非正如上面所说的没有拆分。 Shinjiman 2015年11月23日 (一) 01:47 (UTC)回复
@Shinjiman:我说的“没有拆分”是指,zh-tw & zh-hk & zh-mo没有开启译文同步,在TWN所作的译文不会更新到维基媒体的伺服器上。-- By LNDDYL.(留言2015年11月23日 (一) 23:36 (UTC)回复

更改左面的栏目

希望左面的栏目里互动客栈之下增加互助客栈的子页面,像这様

互助客栈

消息
方针
技术
求助
条目探讨
其他

还要加入条目评选

条目评选

新条目推荐讨论
优良条目评选
特色条目评选
特色列表评选
同行评审

——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15日 (一) 05:51 (UTC)回复

表示我现在也用common.js显示互助客栈的子页面。说实话我觉得在这里煮估计很难得到共识,自己改改js自己看得开心就好了啦。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7年5月16日 (二) 03:01 (UTC)回复
(-)反对,现在显示的都嫌多。这个放在社群首页就好了。没必要啥都恨不得谁都能看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5月16日 (二) 03:03 (UTC)回复
@Shizhao:字词转换、知识问答的重要度次于条目评选,有字词转换、知识问答就必须有条目评选。——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16日 (二) 03:43 (UTC)回复
(-)反对,毫无必要,而且这样会导致不对齐从而损害美观度。-- 晴空·和岩 ✎留言板 2017年5月21日 (日) 04:34 (UTC)回复

irc聊天

  请求已处理--Xiplus#Talk 2018年7月9日 (一) 03:18 (UTC)回复

左侧导航栏的“IRC即时聊天”连接的Wikipedia:IRC聊天频道/IRC因为内嵌网页版IRC因安全问题停用而不再有意义,建议将链接更换为Wikipedia:IRC聊天频道。更换后同时将Mediawiki:IRC-url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6月29日 (五) 08:17 (UTC)回复

返回到“Sidebar”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