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台南捷运

最新留言:Kolyma在2年前发布在话题有关“府城纵贯线”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6年10月29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6年9月24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关于断句与分号的使用

    @Aotfs2013 我将DYK的意见在此举例;就拿最前面两段来说:

    原: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台南捷运,为中华民国一座最早于1989年提出的大众捷运系统,服务范围广及台南市、高雄市,然而因诸多因素,至今仍仅有以铁路形式建置的优先推动路线沙仑线通车启用,其馀路线均未成线。

    改: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台南捷运,为中华民国一座最早于1989年提出的大众捷运系统,服务范围广及台南市、高雄市;然而,诸多因素导致至今仍仅有以铁路形式建置的沙仑线通车启用,其馀路线均未成线。

    原:台湾人口往都市集中快速集中,1988年台南都会区人口突破100万人,然而,集中了66万人以上的台南市地区受到日治时期规画影响,街道巷弄狭窄,交通系统不堪负荷,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1989年10月,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与国立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合作,著手展开对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的规画,并于隔年7月完成“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

    改:台湾人口有往都市快速集中的趋势,台南都会区人口在1988年突破100万人。然而,集中了66万人口以上的台南市地区受到日治时期规画影响,街道巷弄狭窄,交通系统不堪负荷;于是,在1989年10月,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与国立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开始合作规画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并于隔年7月完成〈台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

    后面还有不少类似的情况我就不一一列举。改人家的文章比自己写还辛苦;并且为了尊重你的成果,我就不直接去修改条目内容。当然我不敢说我的修饰一定是最好的或是正确的,目的在彼此切磋交流,还望海涵。-- Marcus Hsu  talk  2016年9月23日 (五) 01:56 (UTC)回复

    @Marcushsu感谢说明,将一并修正!-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9月23日 (五) 16:46 (UTC)回复

    有关2006年的单轨规画

    2006年的单轨规划虽为观光发展而建设,但从系统来说仍属捷运范畴。—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QFA7301对话贡献)于2016年9月24日 (六) 14:36‎加入。

    @QFA7301从当时的片段资讯来看,感觉比较偏向台北市立儿童新乐园单轨列车的感觉,不知是否有误?-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9月24日 (六) 19:15 (UTC)回复
    @Aotfs2013有可能,但可能加进去一小段也没差。--そのだ うみ 2016年9月29日 (四) 13:01 (UTC)回复
    @QFA7301刚刚看了一下,他确实仅是安平港国家历史风景区的游园列车,应该是不属于大捷法的范畴,就像台北市立儿童新乐园单轨列车不归大捷法管理一样,这样的话可能更适合加在安平港国家历史风景区的条目中。-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9月29日 (四) 15:40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同行评审(第一次)

    台南捷运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16年9月29日 (四) 16:15 (UTC) 至 2016年10月29日 (六) 16:15 (UTC)

    不知GA有没有机会呢?还请各位协助改善了。—-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9月29日 (四) 16:15 (UTC)回复

    其实可以建议看看同样也是捷运的相关讨论。--Z7504留言2016年9月29日 (四) 16:43 (UTC)回复
    @Z7504主要是两个条目的性质不大一样(将营运与刚开始计画中),实在有些没头绪......。-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9月30日 (五) 00:43 (UTC)回复
    路线章节和导言可以再详细点--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协作计划 2016年9月30日 (五) 11:45 (UTC)回复
    (:)回应@Clear Sky C不知是否有具体建议增加的内容呢?感激不尽。-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1日 (六) 00:43 (UTC)回复
    (:)回应@Z7504是的,上方的路网方案一二三四即为下方的替选方案一二三四,为避免误解,将统一用词。-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1日 (六) 00:43 (UTC)回复
    其实建议将替选方案图片排版至表格里...--Z7504留言2016年10月1日 (六) 01:02 (UTC)回复
    (:)回应@Z7504沙盒这样如何?-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1日 (六) 02:12 (UTC)回复
    个人看法是图片比例太大,这个排版问题建议叫其他人来看过后并讨论。(图片想放表格右侧...)--Z7504留言2016年10月1日 (六) 02:30 (UTC)回复
    (:)回应@Z7504真是个大工程  囧rz……,得请阁下再次移步至沙盒看看新的版本如何。-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1日 (六) 04:21 (UTC)回复
    这样看起来比较顺,另说明:评选如果都是放水的,那现在不论提名什么条目都“可以四坏球保送”了  囧rz……[开玩笑的],呵呵。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必经的。--Z7504留言2016年10月1日 (六) 07:07 (UTC)回复
    (:)回应@Z7504在下是指改到右边是大工程,庆幸的是效果似乎不差,那在下将沙盒内容改到条目之中。-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1日 (六) 08:20 (UTC)回复
    • 确实不建议计划中的项目上GA。WP:WIAGA要求条目稳定,可以预见系统开通的时候会有大幅更改。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0月9日 (日) 10:54 (UTC)回复
    • (!)意见
      1. 题材方面。南捷这条知识,距离稳定下来还有极遥远的路途,这条现在是写台南捷运规划史,仍是现在进行式。也许三五年后下任市长又会有新的作为。
      2. 内容方面写得不错,下了不少功夫研读文献,写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扎实了。
      3. 有些陈述最初添加时带有参考源句子,后来有作修饰,越来越好。额外一提:“奉行政院命令”之语,虽然内容完全正确,但读起来和一般的百科全书有点差异。例如我们读到西方国家的建设条目,是否也写著奉该国主管单位之命令呢?
      4. 插图运用了很多运研所的著作图片,但是以前的著作内包含的照片和插图,是否可以当作PD,我认为需要厘清。印象中各单位是不大一致的,有些很早公告可用,有些单位却在几年前还迟迟说图片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来,这么丰富的政府图片著作没有大量上传wiki commons的原因。
      5. 我补了一笔参考文献的作者名。有些新闻平台转载新闻报导,会漏失作者名称,得去源头或其他转载网站把作者名字找到补上去。 --Jasonzhuocn留言2016年10月22日 (六) 03:59 (UTC)回复
      • (:)回应:感谢评审,下逐条回应:
      1. 此次重写已为台南捷运条目奠定不错的基础,预估未来仅会有新规画类的小幅更新,应符合GA标准中的稳定。
      2. 感谢赏析。
      3. “奉行政院命令”部分将酌情修饰。
      4. 此部分将与该所进行确认。
      5. 感谢协助。---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6年10月23日 (日) 13:06 (UTC)回复

    编辑战

    本条目受到用户User:Aotfs2013长期编辑战,在过去半年内回退所有其他人的编辑,包括QFA7301、Jimmy3421、Fauzty、Wishyouhappy、Hoyalang共5名用户,请关注。--Koika留言2017年3月29日 (三) 14:44 (UTC)回复

    台南捷运的排版

    1. 原先的版本:历史在路线章节之前;
    2. 在下的主张:参考桃园捷运(GA)、无锡地铁(GA)、罗马尼亚铁路(GA)、新宁铁路(GA)、维持原先版本-即历史在路线章节之前;
    3. Koika的主张:历史在路线章节之后。

      说明:有鉴于排版争议难解,提请互助客栈讨论、公决。欢迎讨论。-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4日 (二) 13:35 (UTC)回复

    刚才查了一下,目前台湾各城市捷运条目“历史”章节在前者较多,“路线”章节在前者较少。再查阅台南捷运条目的编辑历史,发觉刚创建时“路线”章节在前,正是Koika 君率先改为“历史”章节在前的,不知这会儿为何改变心意?--Kolyma留言2017年4月8日 (六) 17:34 (UTC)回复
    @Kolyma请问阁下是否支持将历史章节置于路线章节支前呢?-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13日 (四) 13:07 (UTC)回复

    (※)注意:鉴于Koika最初即把历史章节摆在路线章节之前,并综合考量桃园捷运(GA)、无锡地铁(GA)、罗马尼亚铁路(GA)、新宁铁路(GA)等例,在下提议将历史章节重新置放于路线章节之前。在此征求异议7日,如有异议请尽速提出。-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18日 (二) 01:13 (UTC)回复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29日 (六) 13:39 (UTC)回复

    有关“历史”、“路线”章节次序问题

    本条目自2016年添加“缘起”(台湾人口往都市集中快速集中,1988年台南都会区人口突破100万人,……)并将章节名称改回曾经长期使用的“历史”以后,条目质量皆有大幅进展,实为可喜可贺之事。然而近日主要编辑者之间似乎有些编辑歧见,可惜不仅未能取得共识,反而扩大事端,导致目前的僵局,实在不值得。为今之计,建议大家就事论事,捐弃心结。

    有关“历史”、“路线”章节次序问题,本人提议将“历史”章节置于“路线”之前,理由如下:

    1. 依经验维基条目以“历史”章节居首者较多。
    2. 同性质之台湾各城市捷运条目以“历史”章节居首者较多(仅高雄捷运以“路线”居首)。
    3. 本条目在此次争议前亦以“历史”章节居首,且3月29日更改顺序时的编辑摘要仅提及行动内容(调整顺序:将历史一节移后),并未说明理由(为何要移后?),后续的相关编辑(回退)摘要亦未说明(若有或写于他处,敬请告知);反倒是另方回退时有写理由(依照惯例 大众捷运系统的历史摆在路线前面)。

    --Kolyma留言) 2017年4月29日 (六) 15:33 (UTC)--Kolyma留言2017年4月29日 (六) 17:02 (UTC)回复

    • (+)支持。-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29日 (六) 16:03 (UTC)回复
    • (-)反对。看了一下,这条目一开始是路线在前、历史在后,那就回归最早的排版吧。--Dolare留言2017年5月5日 (五) 20:05 (UTC)回复
    • (-)反对,因用户User:Aotfs2013长期编辑战,在过去半年内回退所有其他人的编辑,包括QFA7301、Jimmy3421、Fauzty、Wishyouhappy、Hoyalang、Koika共6名用户。另4月21日起,更开始以直接编辑、实为掩饰回退的动作,请关注。--Koika留言2017年5月6日 (六) 18:51 (UTC)回复
      • 阁下在共识形成后假藉其他理由屡次回退,只照自己的意思,不提供理由地一下把路线章节放前面、一下把历史章节放前面,现在又把在下令阁下不满意的编辑打为编辑战以转移话题?事实上:
        1. 对QFA7301的撤销:完全无法理解指控。透过编辑历史可得知,在下从未撤销QFA7301的编辑。
        2. 对Jimmy3421的撤销:撤销的编辑摘要为“页首已有相同模板。”(悬挂相同模板完全没有意义)
        3. 对Fauzty的撤销:撤销的编辑摘要为“感谢阁下出于善意的编辑 不过来源说明台南捷运采用先进运输系统 并且说明先进运输系统即是指单轨捷运。”(既然来源已指明要采用先进运输系统,而该系统为单轨捷运,把单轨捷运改为先进运输系统完全没有意义。)
        4. 对Wishyouhappy的撤销:撤销的编辑摘要为“感谢阁下出于善意的编辑,但是阁下必须附上可供查证的可靠来源。”(WP:可供查证
        5. 对Hoyalang的撤销:撤销的编辑摘要为“1.不解为何要迳自将所有异体台转换为正体台 2.机厂似乎为原创研究 3.既然尚无条目就不太需要露红字”(WP:繁简转换WP:非原创研究WP:可供查证
      • 更何况,这些撤销也与阁下违背共识屡次迳自调整版面布局毫无关系,无法合理化阁下的行为-最简单可以看到的,人家理性的重新提一次案,希望稳固共识,阁下的反对理由竟然是因为“因用户User:Aotfs2013长期编辑战”所以“反对”?这是什么理由?可看出阁下完全凭情绪参与讨论而非理性。到了现在这么长时间了,阁下还是无法交代为什么要把版面改来改去,希望阁下多花点时间在有意义的编辑、有意义的讨论,而不是不断回避正题,企图借由时间让自己一下把路线章节放前面、一下把历史章节放前面的作为合理化。- 执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5月6日 (六) 23:20 (UTC)回复

    有关“府城纵贯线”

    经查阅2016/11/3联合报的这篇报导,当时的红线规划起迄点是“和顺转运站”与高捷大湖站,所以称之为“府城纵贯线”是合理的。然而目前的红线规划路线已经大不相同,该名称是否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另外,2017/11/06自由时报的这篇报导也将高架单轨捷运系统“绿线”写为“府城纵贯线”,显然该名称有歧义。--Kolyma留言2021年9月14日 (二) 02:28 (UTC)回复

    返回到“臺南捷運”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