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中国历史

魔琴在话题“编辑请求 2024-12-01”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模板依照页面评级标准无需评级。
本模板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模板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模板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模板级模板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模板无需评级。

为什么有两个层级的“史前时代”?

如题。——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2月2日 (四) 04:12 (UTC)回复

所以十国的继承者是西夏?

如题-- Jason22  对话页 贡献 2023年3月8日 (三) 12:21 (UTC)回复

不把梁唐晋汉周写进去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XD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3月9日 (四) 00:28 (UTC)回复
就算按原表,唐的继承者也不是西夏啊。--Ghren🐦🕙 2023年3月9日 (四) 14:30 (UTC)回复
这个网友不懂西夏历史就别乱说,谁说一定要继承才可以。西夏先祖拓跋思恭受唐朝唐僖宗诏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号“定难军”。最后又发展出西夏,怎么没上下关系呢。现在改法反而破坏逻辑,真是乱七八招,画蛇添足

为什么加了个年

不然是什么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7日 (一) 17:48 (UTC)回复

所以知道是什么就不能加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4月18日 (二) 05:17 (UTC)回复
占的空间又多了啊。--Ghren🐦🕛 2023年4月19日 (三) 16:14 (UTC)回复

为什么宋朝的北宋到南宋多了西夏呢

北宋不就有西夏吗? 这什么烂表格--2001:B011:1:5272:D9A3:1AE7:B397:FF81留言2023年6月22日 (四) 23:37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3-10-31

  请求已拒绝

观点:我们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要明确一个中国原则。以下是论述的证明

我们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我们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我们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上也没有承认台湾省属于中华民国地位,并且人人皆知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侵权,已由Peacearth留言)于2023年10月31日 (二) 11:19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茶丶余留言2023年10月31日 (二) 01:57 (UTC)回复

 未完成,无关诉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0月31日 (二) 02:49 (UTC)回复

明郑是否被认为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我认为--鱼雨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8:17 (UTC)回复

1.文化连续性:明郑的建立者郑成功是明朝的遗民,他承袭了明朝的文化和政治传统。在明郑统治下,文化元素、官制等仍保留著明朝的特色,这表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连贯性。2.地理关联:明郑统治过的领土不仅仅有台湾还包括福建地区一部分,福建地区在中国版图的地理范畴内。明郑政权的建立与活动发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这使得其历史地位与中国历史相关联。3. 政治衍生:明郑的兴起和灭亡受到明朝的覆亡影响。郑成功奋起反抗清朝统治,试图恢复明朝的统治,这种政治衍生性使得明郑的历史与中国历史密切相关。最终,明郑被清朝灭亡,台湾被纳入清朝版图,这也巩固了明郑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综合这些因素,明郑不仅在历史时间脉络上承接了明朝的传统,而且在地理、文化和政治层面上与中国历史密切相关,因此应该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鱼雨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8:27 (UTC)回复
郑成功还曾在1657年五月到1659年四月,三次北伐(参见:郑成功北伐)一次南京之役最远曾攻伐至长江以北。
而且郑成功曾被赐以朱姓改名朱成功(参见:郑成功
所以我个人认为明郑可以算作中国史的一部分,作为明朝的延续。--鱼雨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16:05 (UTC)回复
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参照史学界的可靠来源。如果史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中国史的一部份,那么模板就可以如此编排。--Matt Smith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02:36 (UTC)回复
可以参考的资料有:
钱海岳写的《南明史》范围后推廿年至1683年郑克塽降清
南炳文其作《南明史》亦将明郑纳入其中
谢国桢之《南明史略》亦将明郑视为南明的一部份。
黄玉斋《明郑与南明》 认为明郑是南明是分支。
有分歧的一点是明郑是否属于南明分期,我个人认为明郑可以算作一个明朝的分期,而不是单单作为尚有分歧的南明分期。--鱼雨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03:40 (UTC)回复
明郑直接视为广义南明的一部分即可,不需要列入这个模板。并不是说没列入就不算中国历史。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4月17日 (三) 07:50 (UTC)回复
您好,将明郑直接视为广义南明史一部分是否是主流观点?最好辅以史学界观点来对此说明。--鱼雨留言2024年4月17日 (三) 11:53 (UTC)回复
我不知道。即使明郑不是广义南明的一部分,它也是南明的延续,那就是明朝的延续的延续了,再加上控制范围很小,也没必要列入。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4月17日 (三) 12:31 (UTC)回复
明郑是不是南明的延续史界还未定轮吧?明郑作为海商集团存在时比南明立国时间要早吧,明郑政权的存续时间比南明要长吧。比明郑实控范围小的政权有在此表列出,可控范围要多大才有必要列入呢?--鱼雨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02:02 (UTC)回复

同意添加台湾明郑时期--茶圣留言2024年6月27日 (四) 10:14 (UTC)回复

貌似逊清皇室小朝廷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也没有放在模板上。--Wengier留言2024年7月1日 (一) 00:45 (UTC)回复

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个人感觉常见的是春秋到前476,战国从前475开始,建议从之。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7月12日 (五) 13:51 (UTC)回复

同意前476年说较为常见,不过确实也有前453年或前403年说,比如前453年三家分晋,到前403年正式被周朝承认,真正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而前475年时其实还不存在所谓战国七雄。--Wengier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17:16 (UTC)回复

建议西元年份加上 "西元" 二字

建议在 "中国历史年表" 中的西元对照年份都加上 "西元" 二字,否则以中文的角度来阅读,单是看到未加上 "西元" 二字的年份时,会让人搞不清楚那个年份是什么意思?--Fu Hung-Ming留言2024年10月15日 (二) 01:32 (UTC)回复

(-)反对:没有必要。--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15日 (二) 03:11 (UTC)回复

建议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划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虽然国号都叫中华民国,但除了首都不同,执政派系、基本法也不一样,甚至蒋介石武力解散北洋政府后,各国均重新承认国民政府,是以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基本可视为两个不同政权。建议比照东周划分春秋、战国,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区块内再划分“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七美修士留言2024年10月19日 (六) 10:32 (UTC)回复

没有意义。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也就三十多年。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19日 (六) 17:05 (UTC)回复
而且北洋和国民政府也没覆盖完全啊,还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行宪后那两年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19日 (六) 17:09 (UTC)回复
我觉得头尾那两段时期可以比照“西楚”以灰小字体标注。七美修士留言2024年10月20日 (日) 09:23 (UTC)回复
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典·我国历代纪元表》里“中华民国”就一行,没标任何什么北洋/国民政府政权。--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19日 (六) 17:10 (UTC)回复
( π )题外话:说到这个,我倒是觉得可以参照之把“五帝”标上去。--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19日 (六) 17:11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4-10-23

  请求已拒绝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3日 (三) 17:27 (UTC)回复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义务提醒网页管理者,如果网页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即世界只有一个中国!请立即删掉“中华民国 台湾时期1949至今”等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完整的词条--求真道人留言2024年10月23日 (三) 16:42 (UTC)“求真道人”回复

违反WP:中立WP:政治用语MOS:中国 未完成。——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3日 (三) 17:27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4-12-01

  请求已拒绝

中华民国台湾时期为1945年起,非上述纪载之1949。--Abc5050956留言2024年12月1日 (日) 16:36 (UTC)回复

@Abc5050956 未完成。按政府播迁时间算。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2月1日 (日) 16:51 (UTC)回复
返回到“中国历史”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