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1888年11月25日—1964年10月14日),字竹銘,別名君穎[註 1],男,廣東高州人,中國農業科學家,中國現代水稻研究奠基人,被稱為「中國稻作科學之父」[2],同時,丁穎也是中國農業高等教育的先驅,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華南農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3][4][5][6],曾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第一、第二屆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丁穎
1963年第1期《人民畫報》封面,丁穎
竹銘
性別
出生(1888-11-25)1888年11月25日
 大清廣東省高州府茂名縣
逝世1964年10月14日(1964歲—10—14)(7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死因肝癌
紀念建築丁穎紀念館(華南農業大學)
丁穎荔枝森林公園(廣東省高州市謝雞鎮)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丁君穎
籍貫廣東高州
教育程度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東京帝國大學
研究領域水稻
頭銜中國科學院院士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兒女子:丁松筠
女:丁如筠、丁和筠、丁惠筠
親屬侄:丁衍庸

生平

出生

大清光緒十四年十月廿日(1888年11月25日),丁穎生於廣東省高州府茂名縣謝雞鄉(現高州市謝雞鎮)石塘村一戶農家。丁穎在家中排行十二,是家裡最小的兒子。丁穎的父親丁林泰認為窮人常因為沒有文化而受欺辱,決心舉債送丁穎上學,於是丁穎成為了家裡的第一個讀書人。丁穎先在村中私塾「童蒙書館」接受啟蒙教育,隨後又到鄰村去學八股文。1906年,丁穎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縣城的新式學堂「高州中學」。入學後,丁穎接觸到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還加入了學生團體「新高學社」。1910年,丁穎從高州中學畢業,決定學習農業,改善農民困頓的生活。丁穎起初準備報考廣東省農林試驗場講習班,但由於錯過考期,丁穎改考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博物科。[4][7][6]

赴日留學

1912年,丁穎以優異成績取得公費留學日本的資格。1912年9月,丁穎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日語。1914年6月,丁穎回國。1914年9月,丁穎又回到日本,考入熊本第五高等學校(今熊本大學)。1919年畢業前,國內爆發五四運動,日本留學生為聲援祖國而到街頭遊行請願,受到日本軍警鎮壓。丁穎對此感到十分氣憤,不想再留在日本,加之當時家境窘困,丁穎便在1919年6月輟學回國工作,先後在高州中學、高州農校任教,後來改任廣東省教育廳督學。此後,由於對官場貪污舞弊與科技落後局面的痛惜,丁穎感到不深造就難以實現救國的願望,於1921年4月第三次赴日本留學,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攻讀農藝,成為該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學的中國留學生。1924年,丁穎獲得東京帝國大學農學士學位。此時丁穎已經36歲,決定回國。[4][7][6]

高校任教

1924年8月,經知名學者黃枯桐介紹,丁穎進入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任教。1924年11月,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為國立廣東大學農科學院(後改名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丁穎遂任學院農藝系教授。1927年,在廣東省茂名縣公館圩籌建全國首個稻作專業試驗基地——南路稻作育種場。隨後在他的建議下,中山大學農學院又陸續在廣州市石牌、東莞縣虎門沙角、梅縣大沙河唇、惠陽縣梁北墟、韶關市曲江縣分別建立了石牌稻作試驗總場、沙田稻作試驗場、韓江稻作試驗場、東江稻作試驗場和北江稻作試驗場。在此期間,丁穎積極從事水稻科研與教學工作,取得大量成果,共育成水稻品種110個。1934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野生稻血緣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中山一號」,1936年,用印度野生稻和廣東栽培稻「早銀占」選育出每穗能多達千多粒的人工雜交水稻品種,俗稱「千粒穗」。[4][7][6]在他的推動下,廣東成為當時中國南方的水稻育種中心。

抗日戰爭期間,國立中山大學西遷,1940年7月,中山大學雲南澄江遷到粵北韶關,丁穎臨危受命,出任農學院院長,帶領院師生遷到韶關附近的湖南宜章縣粟源堡繼續辦學,在困難條件下想方設法邀請一批知名教授來學院任教,又先後創建了北江稻作試驗分場和農林部西南作物品種繁殖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丁穎隨中山大學遷回廣州。解放前夕,中山大學校方醞釀再次遷校海南,丁穎為了維護教育事業和避免學校財產損失,加入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護校行列,反對遷校,並不顧安危出面保釋為此而被捕的學生。[4][7]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丁穎是廣州市各界人民歡迎解放軍入城式籌委會委員。1950年,丁穎先後任廣州市人民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山大學臨時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山大學農學院院長、廣東省農民代表、廣東省人民代表等職。1951年,丁穎兼任廣州市郊區土改工作委員會委員。1952年4月,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丁穎被國務院任命為新組建的華南農學院首任院長,直至1964年卸任。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9月,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討論憲法草案,並在期間發言[8]。1955年,丁穎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1957年3月23日,丁穎經中共華南農學院黨委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赴京任職

1957年9月,丁穎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1958年,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大躍進」中,面對為追求「放衛星」的高產而來的政治壓力,丁穎明確表示反對水稻高度密植,當時曾語重心長地說:「不要忘記農民的肚皮是連着地皮啊」[9]。1961年,主編的水稻教材專著《中國水稻栽培學》出版。1964年5月,為了參加8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個國際科學討論會,75歲的丁穎親自帶隊考察了河北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陝西等地。會議過後,丁穎病倒了,但稍作休養後,丁穎又到山東考察。其間,由於病情再度發作,丁穎被送回北京。1964年10月14日上午8時30分,丁穎因肝癌北京逝世。[4][10][7]

 
1962年的丁穎

成就

丁穎從事水稻科學研究、農業教育事業40餘年,對中國稻作的起源與演變,稻作區域劃分,水稻品種系統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將中國稻作區域劃分為地域分明、種性清楚的6個稻作帶,發現溫度是決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態指標,首次將野生稻抗禦惡劣環境的種質轉育到栽培稻中,育成了60多個水稻優良品種,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水稻為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和品種提純復壯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被周恩來稱為「中國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3][4][6]

 
丁穎塑像

紀念

  • 1988年,在丁穎誕辰一百周年之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別舉行了紀念大會和丁穎學術討論會。
  • 1989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以丁穎名義設立「廣東省丁穎科技獎」,以表彰廣東省內優秀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 1990年10月10日,郵電部發行一套4枚的J.173《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二組)紀念郵票,其中第4枚面值30分的郵票圖案採用丁穎肖像[11]。 丁穎成為中國第一個以發行郵票方式紀念的農業科學家。
  • 華南農業大學於1988年在教學樓前立丁穎塑像,2007年,設立培養頂尖創新型人才的「丁穎班」,2009年,在校史館三樓建立「丁穎紀念館」。
  • 其母校廣東高州中學校園內建有丁穎的紀念雕像。其故鄉高州市謝雞鎮石塘村建有丁穎小學,1998年5月,為紀念丁穎誕辰110周年,謝雞鎮在鋪面村六位嶺上興建丁穎塑像、丁穎紀念館,2015年,擴建為丁穎荔枝森林公園。其位於石塘村委會新山村、建於清代的故居,於2020年被列為第七批茂名市文物保護單位。

注釋

  1. ^ 亦有記載說丁穎字君穎,號竹銘。[1]

參考資料

  1. ^ 吳灼年. 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8). 
  2. ^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心系祖国农业,奠基稻作科学-文史广东. www.gdwsw.gov.cn.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3. ^ 3.0 3.1 丁颖——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casad.cas.cn. [2018-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丁颖. 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5. ^ 何貽贊. 丁颖教授与农业科教事业. 古今農業 (北京). 1995, (01): 42-48. 
  6. ^ 6.0 6.1 6.2 6.3 6.4 莊秋興. 坪石众先师小记(九):优秀农业科学家丁颖. 南粵驛道網.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7. ^ 7.0 7.1 7.2 7.3 7.4 丁颖. 茂名網.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8. ^ 張希坡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9. ^ 見「胡耀邦史料信息網」載熊衛民《1958年,中國科學家的選擇與遭遇》[失效連結]一文。
  10. ^ 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 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同志在京逝世. 人民日報 (北京). 1964-10-15: 第1版. 
  11. ^ 茂名日报-07:往事-“农业科学家丁颖”纪念邮票-2023年10月25日. www.mm111.net.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