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 (佛教)

佛教術語:指佛,佛法和僧伽

三寶梵語त्रिरत्न羅馬化:triratna巴利語tiratana;或梵語रत्नत्रय羅馬化:ratna-traya巴利語ratanattaya),指佛寶、法寶和僧寶,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教義,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礎。之所以稱之為「寶」,因他們可以救度一切眾生,可使之徹底離苦得樂[1]。因為三寶是佛教的基礎,所以皈依三寶是信仰佛教和成為佛教徒的前提和標誌(參見下面的「皈依三寶」一節)。

佛教三寶英語Triratna象徵符號英語Buddhist symbolism,見於公元前一世紀的桑吉佛塔
犍陀羅國三寶浮雕。


上座部佛教

國家和地區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三寶概說

三寶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天)、法寶(地)、僧寶(人)。佛寶,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佛寶 (Buddha)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機緣,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2]

1. 佛身
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 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 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 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2. 佛德
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三德。
  • 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
  • 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
  • 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願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法寶 (Dharma)

諸佛之教法(各佛經、心法、手印、僧院、禪修)是為法寶,此亦有三個要素[3]

1. 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
世間的種種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槃解脫果實。
2. 以三十七菩提分法為方便,即:
  • 四念處(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滅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起
  • 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輕安覺捨覺定覺念覺
  •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淨法寶的方便助成,由此能證得清淨法身。
3. 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
  •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比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 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 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瞋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痴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
  •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
4. 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 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修練,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 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 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 Ehi-passiko(引導):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 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即解脫所有痛苦。
  •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僧寶 (Sangha)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在家居士、出家沙門,是為僧寶。

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佛家修行的人,不論居家修行或出家修行,都稱做沙門。 亦指佛教的僧寶為沙門。 ,是契合。 ,是真實。 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而僧寶也可略分為四種:

  • 沙門僧(如來相):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 賢聖僧(菩薩相):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 福田僧(阿羅漢相):指前世修行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所以是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 義僧(金剛相):指誠心修行佛道,不動凡心,專心求佛。入佛門,守持三寶之僧人、居士,皆為此相。

其它說法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亦與上述說法相同:
  • 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 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毫無變異,又具足無量恆沙功德,能滿足一切淨法,使眾生獲證涅槃,離苦得樂。  
  • 僧寶:「如實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1.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
  2. 後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石刻、紙繪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於典籍,以供流佈;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於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

然而,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一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三寶威德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它能使一切眾生遠雜苦惱,破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習氣,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皈依處。三寶的威德,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擬議思量,其理有:

1. 能破惡業障道
未皈依三寶之前,人生猶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導航的人和羅盤,必將漂流沈沒,永遠沒有靠岸的時候。一切眾生被煩惱繫縛,流轉於三界六道,無有窮盡,現在藉著皈依三寶的勝緣,產生了防阻惡業的勢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覺生起,分分除斷煩惱,如舟船喜獲導航人和精密的羅盤,終於安穩地航入港灣。 
2. 能獲護祐加持
因眾生於生死中,常遭遇許多苦難,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賊所侵害,無法逃脫而心生恐懼,現在皈依三寶,依怙三寶功德的護祐加持,使苦難怨賊捨怨心順,不復作出損害諸事,而令眾生吉祥安樂。 
3. 能除邪見惡念
眾生不能解脫的原因,是由於邪見惡念不除,且不斷地造就新業,如貧苦的人又不勤奮營生,致貧上加貧,潦倒一生,而三寶是蔽衣內的明珠,適時解除危厄,令眾生歡喜踴躍,重新振作,於是翻邪歸正,斷惡修善,達成轉迷成悟的道果。
4. 能消滅我執習氣
無始以來,一切眾生因一念無明不覺,執取身心為我,復由此我執的起念造作,累積無量無數的習氣,形成了六道輪轉的勢能,今由皈依三寶,而將此我執消溶,習氣滅除,使得身心清淨,覺性顯發。

皈依三寶

皈依是「皈」(歸)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凡是修學佛法者,便可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必須心誠意正,堅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後發大誓願,精進修行,如此才能與三寶的精神相應。

心態

從三寶的內涵及其威德來看,可知皈依三寶並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從心徹底的仰信出發,並深切體會三寶確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故在心態上,必須做到心誠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因此皈依時的至誠懇切,把自己的身心歸向三寶、融入三寶,是十分重要的。

是故由信心生愛敬,由愛敬而皈依,「信解觀察,供養皈依」,是上求無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無明痴暗的覺性作用。這個覺性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那麼,由相信、認識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應當是如何呢?《觀無量壽經》中提到:

  •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是故,觀十方諸佛成就的條件,必先由觀自心佛性的成就開始,這才是皈依三寶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所謂「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即說自性中蘊含三寶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寶不能顯發,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寶全體顯發,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應「銷歸自性」,見性,即成佛道。如達摩祖師所開示 : 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

方式

在皈依的方式上,首應發大誓願,然後精進修行。大誓願即四弘誓願,是依觀察四諦的真實,憐愍一切,起大悲心:

1. 眾生無邊誓願度:觀察世間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眾生出離苦海,即「未度苦諦,令度苦諦」。 
2. 煩惱無盡誓願斷:觀察諸苦都由煩惱所招感,欲令一切眾生永斷煩惱,同獲解脫,即「未解集諦,令解集諦」。
3. 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了自行化他,應遍學一切法門,即「未安道諦,令安道諦」。
4. 佛道無上誓願成:自行化他的究竟在於證得涅槃安樂的境界,即「未證滅諦,令證滅諦」。

發此四弘誓願,又名發菩提心,若此願心不發,則道業將不堅固,容易退失疑悔。依此大願心的驅使,將沈浸於「法」的喜悅中,則能精進修行五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

此五門足與三寶的精神內涵相應,成就了「修證三寶」—體證真如法性,得一切種智,為佛寶。具足萬行法門,為法寶。清淨自在,為僧寶。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寶的利益。

參見

注釋

  1. ^ 聖嚴法師,「佛教的信仰與教義」,網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77年10月23日。
  2. ^ K. Sri Dhammananda; 印海 (Shi), 張大卿, A. Christina Albers.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2005年: 193頁 (中文(繁體)). 
  3. ^ K. Sri Dhammananda; 印海 (Shi), 張大卿, A. Christina Albers.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2005年: 194頁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