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斯火山爆發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米諾斯錫拉島火山爆發(The Minoan eruption of Thera),也叫做聖托里尼火山爆發,是發生在希臘的聖托里尼的一個火山爆發指數為6-7級之間的災難性的火山爆發[1],噴發物的體積相當於60立方千米的實心岩石。火山的噴發時間估計是公元前第二個千年[2]。這次噴發是地球上最嚴重的火山爆發之一,災難毀壞了米諾斯的錫拉島,包括米諾斯在阿克羅蒂里的殖民地(在今天的聖托里尼),也毀壞了附近島嶼和克里特島的農業和居住區。
米諾斯火山爆發 | |
---|---|
火山 | 聖托里尼 |
日期 | 1642-1540 BCE |
類型 | 普林尼式火山噴發 |
位置 | 希臘錫拉島 36°25′N 25°26′E / 36.417°N 25.433°E |
VEI | 6或7 |
影響 | 摧毀阿克羅提里古城遺址以及許多聖托里尼的農田及建築,在克里特島沿岸引發地震和海嘯 |
關於這次火山爆發,還沒有發現描述清楚的古代文字記錄;這次爆發可能也造就了一些希臘神話[3],可能導致了埃及的騷亂[4]。另外,米諾斯火山爆發和阿克羅蒂里城的毀滅也可能讓柏拉圖得到靈感,而寫下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故事[5]。
噴發相關
物理影響
劇烈爆發的中心位於一個小島,如今在破火山口中心的新卡梅尼島偏北。這個破火山口本身是在數十萬年間的噴發中,由於岩漿囊被淘空而坍塌形成的,然後在下一次噴發前,又被熔結凝灰岩填充。這一過程反覆進行着,最近的一次是兩萬一千年前。在米諾斯時代的爆發中,破火山口的北部同樣經歷了這一過程,在噴發前幾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只有在阿斯普羅尼希島(Ασπρονήσι)和錫拉島之間有一個豁口。而這次噴發摧毀了阿斯普羅尼希島和錫拉希亞島(Θηρασία)以及錫拉希亞島和錫拉島之間的聯結,形成了兩個新的海峽。
在聖托里尼島上有厚約60米的白色火山灰沉積,它們的底部才是當時的地面。這個地層可以被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層次,分別對應噴發中不同的階段。
在噴發前可能發生過一系列的地震,警告了當地居民關於發生災害的危險,使得他們有時間收拾撤離這個危險地區。因為在阿克羅蒂里遺址上沒有發現任何噴發受害者的遺體,而僅有的屍體被證明屬於一個先於噴發就存在的墓葬。第一層火山灰的厚度,以及這一層沉積被雨水侵蝕的表象,表明火山在噴發之前的數個月(而不是先前所以為的數年維蘇威噴發的赫庫蘭尼姆城(Herculaneum)那樣。
)內已經給人以警示。亟待考察的是進一步的挖掘能否發現因為未能及時逃離而群集在海灘上的居民屍體,如同未能倖免於公元79年米諾斯噴發屬於經典的普林尼式噴發,特徵包括升騰的煙柱以及直衝平流層的塵埃。這次噴發產生了高約30-35千米的噴發柱,流出的岩漿同淺灣的海水所接觸,導致了劇烈的透水層爆炸。噴發還引發了35至150米高的海嘯(估計不一),橫掃了110公里之遙的克里特島北岸。這次海嘯重創了海濱城市阿穆尼索斯(Αμνισός),將建築物沖得七零八落,它還將克里特島北岸的米諾斯艦隻盡數消滅。在朝東27公里遠的阿納菲島上發現了3米厚的火山灰層,並且在海拔250米的山坡上有浮石層;地中海其他地方都發現有錫拉噴發所導致的浮石沉積[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不過克里特島所發現的火山灰現在被認為屬於前期,即大噴發數周或數月前的產物 。而海底鑽探和對土耳其湖泊考察所發現的火山灰層表明,聖托里尼東面和東北面是火山灰沉降最多的地區。
這次爆發的噴發量估計是喀拉喀托火山1883年的四倍還多,島上每一絲生命都被掩埋在厚厚的灰燼之下,將島嶼變成了一個不毛之地。
定年
米諾斯噴發的精確定年對於研究整個愛琴海區域第二個千年的歷史非常有價值,因為它在時間軸上能夠提供一個參考點。從碳定年法所得出的結論普遍認為在前1650年至前1600年之間,而這個日期與考古學的定年前1500年至前1450年有相當大的差距。
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根據碳定年法的結論來修正考古年表,而另一些人為碳定年的結論完全錯誤,有一些則尋求在這二者之間尋求一個妥協,找出一個能夠並容二者的方案。重新修正愛琴文明青銅時代的考古年表被認為不太可行,因為這連帶地要求同時修正已經相當成熟的通用埃及年表,這是相當令人難以接受的。這個爭論正在繼續。
人們希望格陵蘭冰核中所蘊含的信息能夠幫助解決這個謎團。在定年為前1644+/-20年的冰層中發現了一次疑為錫拉的巨大噴發的痕跡,然而對提取出的火山灰的研究表明這並非來自聖托里尼[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因此前1644年這一日期是錯誤的。
三份年輪資料表明前1629—1628年發生了一次重大事件,影響了正常的樹木發育,可能就是格陵蘭冰層中發現的前1644年事件。然而,並無確鑿證據將這兩個事件等同在一起,並且這兩起事件甚至可能毫無關聯。目前也沒有有力證據證明或證偽前1628年年輪異常與錫拉噴發的關係。
當一起VEI-4或更大的噴發發生,它們可以在樹木年輪和冰蓋中留下線索,然而,缺乏線索卻不能簡單地被解讀為噴發不存在。人們仍寄希望於其他冰層能夠提供聖托里尼火山灰,幫助確定噴發的年份。
規模
直到2003年,錫拉火山的米諾斯噴發和喀拉喀托火山劃分為統一等級VEI-6,然而最近對沉降的灰燼的研究表明,噴發的等級可能還要高一級,為VEI-7。並非所有的學者都同意這個觀點。這個等級的噴發可以比肩1815年坦博拉火山的噴發,在這次噴發中,大量的二氧化硫被釋放入大氣,使得接下去的1816年成為了「沒有夏天的一年」。這次巨大的噴發對當時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仍未被完全了解,是一個非常有啟發的課題。
歷史影響
埃及的記錄
奇怪的是,似乎沒有對這次噴發的埃及記錄遺存下來。曾經有人聲稱在尼羅河三角洲發現了聖托里尼火山灰,事後被證明這是一次誤檢 。還有人認為錫拉噴發和山體的崩塌激發了神話想象,如赫西俄德《神譜》中的泰坦戰爭,以及埃及中王國時期傳說易仆術的忠告(Admonitions of Ipuwer)中的災難。
與亞特蘭蒂斯的關聯
斯皮里東·馬林拿托斯1939年的論文是一個突破口,將柏拉圖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和引起克里特島上米諾斯文明衰落的這次災難聯繫起來。這個理論的反對者認為克里特和聖托里尼的大小不符合柏拉圖對亞特蘭蒂斯的描述,而且米諾斯文明衰落的時期也遠遠晚於亞特蘭蒂斯消失的日期。James Luce和A.G.Galanopoulos等學者的反駁認為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邁錫尼線性文字B的錯誤解讀可能導致了將「百」認作「千」的錯誤,因而修正過的尺寸和日期能夠將亞特蘭蒂斯對應於克里特的梅薩拉平原(Μεσαρά)以及米諾斯文明約前1450年代的衰落。然而事實上,對於前者來說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埃及象形文字中數字的符號非常易於辨認。
參見
參考文獻
- ^ Hardy DA (1989). "Therea and the Aegean World III", Volume III—Chro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Hardy DA, editor).
- ^ "Santorini eruption much larger than originally believed".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23 August 2006.
- ^ Greene, MT (2000). Natural Knowledge in Preclassical Antiqu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18-6371-4.
- ^ Foster, KP, Ritner, RK, and Foster, BR (1996). "Texts, Storms, and the Thera Eruption".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55 (1): 1–14.
- ^ The wave that destroyed Atlantis. 2007-04-20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1) (英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