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麥樹堅在屯門長大[2],中學時沉迷打籃球、看漫畫,「宅男」和「雜魚」等形象[3]一直伴隨他成長,他的作品深受這些成長背景影響,《雜魚又如何》、《對話無多》等尤其明顯。
麥樹堅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並在同校完成哲學碩士課程。在學時,他開始創作,當時師長朋輩力於文學交流,他最後更受胡燕青老師啟發與鼓勵,踏上文學之路[4]。《對話無多》(2003年初版)正收錄了麥樹堅大學時期寫的散文,並憑〈從外緣到外緣〉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散文組冠軍。
大學畢業後曾在2007年至2009年間擔任本地獨立文學創作誌《月台》總編輯,做過排版、設計工作。後來在2008年加入浸大語文中心,開始教學工作。
麥樹堅熱愛文學,專研晚清小說、香港文學和文學創作,於2010年起籌辦「獅子山詩歌朗誦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於校園、圖書館、香港書展等主講文學講座。2017年,他曾出演香港電台製作的紀錄片——「華人作家II」第五集《對話無多 而我們行走》[5],提到希望透過文學把與城市的緣份延續下去。他曾在「拒絕入海的細流」訪談中提到自己家容不下一個書櫃[6],但最後也沒有放棄寫作。他說「不寫作不會死」,但不創作卻無法令人生完整。
個人小說
書名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囈長夜多》
|
2022
|
香港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烏亮如夜》
|
2018
|
香港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未了》
|
2011
|
香港
|
Kubrick
|
散文集
書名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板栗集》
|
2019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琉璃珠》
|
2017
|
中國
|
花城出版社
|
《絢光細瀧》
|
2016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目白》
|
2009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對話無多》
|
2003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詩集
書名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石沉舊海》
|
2004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少年小說
書名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雜魚又如何》
|
2011
|
香港
|
突破出版社
|
《突圍長跑隊 》
|
2008
|
香港
|
突破出版社
|
《愛在溫柔流動──嘉榆老師的生命教育》
|
2007
|
香港
|
突破出版社
|
改編小說
書名
|
著作形式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用愛, 煮一碗糖水》
|
麥樹堅著
|
2007
|
香港
|
突破出版社
|
《天作之盒》
|
麥樹堅著,影音使團原著
|
2005
|
香港
|
青桐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合編小說
書名
|
著作形式
|
出版年
|
出版地
|
出版社
|
《四十二張手帖──年輕人寫世界》
|
麥樹堅著,胡燕青著,42位年輕寫作人著
|
2013
|
香港
|
突破出版社
|
《途上:賞閱年輕人的文章風景》
|
麥樹堅著,鄧擎宇著
|
2015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起點 ── 從年輕人的作品學個功課 》
|
麥樹堅著,胡燕青著
|
2011
|
香港
|
匯智出版社
|
- 第十四屆香港中文文學散文組雙年獎,2017。
- 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冠軍,2012年。
- 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2003年。
- 中文文學創作獎散文組亞軍,2002年。
- 第二十九屆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亞軍,2002年。
- 第一屆大學文學獎新詩組冠軍、散文組及小說組亞軍,2002年。
- 第一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散文組冠軍,2000年。
- 二十七屆青年文學獎散文高級組亞軍,2000年。
文學活動
活動名稱
|
主辦方
|
角色
|
年份
|
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開展儀式歷屆得獎人對談中
|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
|
嘉賓
|
2019
|
台北國際書展「夜行者的步履」
|
中華民國文化部
|
嘉賓
|
2019
|
「因為未了,便烏亮如夜」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講者
|
2019
|
九龍城書節「麥樹堅、梁偉洛新書分享會」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講者
|
2018
|
筆述我城他與她:初中學生文學景點考察
|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導師
|
2018
|
文學讀寫工作坊
|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導師
|
2017-2018
|
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座談會
|
康樂及文化事務處及香港公共圖書館
|
講者
|
2016
|
第九屆香港文學節座談會
|
康樂及文化事務處及香港公共圖書館
|
講者
|
2012
|
「獅子山詩歌朗誦會」
|
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
|
主力籌辦
|
2010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