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之治

儒学概念

三代之治是一個儒學概念,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禮俗、文化。[1]自孔子尊崇周制、倡克己復禮以來,歷代大儒皆推崇三代之治。晚清以來,這一術語被引申為現代民主政治的早期中華文明淵源。

釋義

傳統中國的時間觀念,大要而言有兩點:一是時間循環論,陰陽相生,治亂相隨,天不變道亦不變,求新即離經叛道;二是理想在上古,三代之治具有無可疑義的優質性。[2]

演進

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尚書》被視作虞夏商周上古時期的政治圖譜和政治倫理典要。[3]

漢儒主張「去秦承周,復三代之治」。[4]

宋明理學背景中,王陽明黃宗羲對三代之治亦有不同構想。[5]王陽明認為三代之治之所以能夠實現有賴於突破人我界限、物我差別的「萬物一體之仁」的仁心。其構建三代之治理想政治模式的基本路徑是:良知、萬物一體之仁、三代之治。 [6]王夫之認為,三代之治包括先王之德與先王之道法兩個層面。[7]

晚清常州學派劉逢祿認為,清朝去古雖遠,但只要「繼體守文」,就能深刻理解《春秋》之法以制馭其政。唯有如此「三代之治未嘗不可復,其亂未嘗不可弭」。

方苞謂:「獨是三代之治象,與聖人彷徨周浹之意,可就其節文數度省想而得之。」(《讀<儀禮>》)

郭嵩燾主張「回向三代」。[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