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之治
儒学概念
三代之治是一个儒学概念,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礼俗、文化。[1]自孔子尊崇周制、倡克己复礼以来,历代大儒皆推崇三代之治。晚清以来,这一术语被引申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早期中华文明渊源。
释义
传统中国的时间观念,大要而言有两点:一是时间循环论,阴阳相生,治乱相随,天不变道亦不变,求新即离经叛道;二是理想在上古,三代之治具有无可疑义的优质性。[2]
演进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尚书》被视作虞夏商周上古时期的政治图谱和政治伦理典要。[3]
汉儒主张“去秦承周,复三代之治”。[4]
在宋明理学背景中,王阳明和黄宗羲对三代之治亦有不同构想。[5]王阳明认为三代之治之所以能够实现有赖于突破人我界限、物我差别的“万物一体之仁”的仁心。其构建三代之治理想政治模式的基本路径是:良知、万物一体之仁、三代之治。 [6]王夫之认为,三代之治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7]
晚清常州学派刘逢禄认为,清朝去古虽远,但只要“继体守文”,就能深刻理解《春秋》之法以制驭其政。唯有如此“三代之治未尝不可复,其乱未尝不可弭”。
方苞谓:“独是三代之治象,与圣人彷徨周浃之意,可就其节文数度省想而得之。”(《读<仪礼>》)
参考资料
- ^ 三代之治的传奇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回到上古还是面向未来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尚书》是三代之治的经纶大法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论谶纬主体是“去秦承周,复三代之治”的汉儒版新经学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 ^ 理学与三代之治——论黄宗羲思想中形上学、道统与政教的开展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从万物一体之仁”到“三代之治”——王阳明理想政治模型及其现实和理论基础分析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船山关于“三代之治”问题的思考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
- ^ 知识·思想·信仰——郭嵩焘“回向三代”的理想诉求 - 中国知网. kns.cnki.net.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