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 (佛教)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7月30日) |
四句(梵語:catuṣkoṭi),又稱四門、四句分別、四句法,一種邏輯結構,最早出現在古印度佛教論師龍樹作品《中論》中。破除四句,稱為四句破、四句否定,是一種悖論與辯證方法,為早期中觀派的主要因明學特徵。
概論
所謂四句,最早出現在《中論》第一品: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這是由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創始者龍樹的作品中所發現的。龍樹利用四句破來描繪這個看似矛盾的現實本質,其中「世俗」的現實認為實體都是獨立存在的,而大乘佛教的「根本」現實(屬於空)則所有都是虛無的。
以現代數學來表達,其內容為對任一邏輯命題 X ,存在着四種可能性:
- (肯定)
- (否定)
- (兩者皆是)
- (並非兩者皆是/兩者皆非)
這裏, X 指任何一個實存(非緣起、有自性)的「事物」,且因此有如下龍樹提出的四種邏輯命題:
自生
從他生
共生
無因生
龍樹一一舉證,這四種邏輯命題都不成立,一切事物不可能由自己產生,不可能由別人產生,不可能共生,不可能無因生,因此一切事物不可能出現。
另一個例子為《中論》〈觀法品〉: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此偈頌中,包含了四句,一切事物可能是: 實
非實
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
根據排中律,第一句與第二句是矛盾的;第三句包涵了第一句與第二句,因此也是矛盾;第四句通過雙重否定,與第三句等價,因此也是矛盾。但龍樹認為,在這些矛盾中,蘊含着通向真理的道路。
另見
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