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女皇

英国君主(1837-1901)

維多利亞女皇(英語: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全名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英語:Alexandrina Victoria),1837年6月20日即位為英女皇,1876年成為印度女皇,是唯一擁有女皇頭銜的英國女性君主。她統治期間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在工業、文化、政治、科學與軍事都取得相當大發展的時期,伴隨而來的是大英帝國的巔峰全盛時期。

維多利亞女皇
Queen Victoria
1882年的維多利亞女皇
聯合王國女皇
統治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63年216天)
加冕1838年6月28日
前任威廉四世
繼任愛德華七世
印度女皇
統治1876年5月1日—1901年1月22日
(24年266天)
德里杜爾巴1877年1月1日
繼任愛德華七世
出生(1819-05-24)1819年5月24日
 英國英格蘭倫敦肯辛頓宮
逝世1901年1月22日(1901歲—01—22)(81歲)
 英國英格蘭懷特島郡奧斯本莊園
安葬1901年2月4日
配偶亞厘畢親王
1840年結婚—1861年喪偶)
子嗣
詳情
全名
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
Alexandrina Victoria
王朝漢諾威王朝
父親根德及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王子
母親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
簽名維多利亞女皇 Queen Victoria的簽名

出生與成為推定繼承人

維多利亞的父親為英皇佐治三世四子根德與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母親乃德國公主、根德公爵夫人、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主維多利亞。其母舅利奧波德一世比利時首任國王、亦是當時英國皇位繼承人第2順位的夏洛特公主的夫婿。在維多利亞出生兩年前(1817年),既是堂姐也是小舅媽的夏洛特公主死於難產(夏洛特公主的逝世)造成英國皇位的繼承危機,因為夏洛特公主是當時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僅次於她父親佐治四世)。由於當時的皇儲後來的佐治四世未育有其他合法子嗣,這給了當時英國國王佐治三世諸位未婚王子們結婚生育的壓力。於是佐治三世的第四子根德公爵根德與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在1818年與根德公爵夫人結婚,獨女維多利亞於1819年5月24日4點15分在倫敦肯辛頓宮出生。

 
四歲時的維多利亞,由史提芬·波因茨·丹寧英語Stephen Poyntz Denning繪於1823年。

1819年6月24日,維多利亞在肯辛頓宮Cupola Room由根德伯里大主教查理斯·曼納斯-蕭敦施洗[註 1],取名為亞歷山德琳娜(Alexandrina),從其一位教父亞歷山大一世之名,次名則從母親維多利亞(Victoria)。由她父母提出的其他候選名字還有佐治娜(Georgina或 Georgiana)與奧古斯塔(Augusta),都被大伯攝政王否決。

維多利亞出生時是第五順位繼承人,次於她三位伯父分別為:大伯攝政王(後來的佐治四世)、二伯約克公爵腓德烈王子、三伯加倫公爵(即之後的威廉四世)與父親根德公爵之後,當時大伯攝政王(佐治四世)與妻子分居,二伯約克公爵已52歲,皆難再育有皇家合法子嗣。三伯加倫公爵與父親根德公爵同日結婚。三伯長女夏洛特在1819年出生不久即去世。次年,維多利亞的祖父、父親相繼一週去世,年底,三伯次女伊利沙伯公主出生,維多利亞的繼承順序因而下降一位,但伊利沙伯公主次年即夭折,而後身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推定繼承人)的二伯約克公爵在1827年去世,維多利亞成為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僅次於三伯加倫公爵(即之後的威廉四世)。

1830年,大伯佐治四世去世,三伯繼位為威廉四世,維多利亞成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推定繼承人)。1830年攝政法令英語Regency Act 1830規定,若威廉四世去世,則可由母親根德公爵夫人攝政。然1836年新頒佈的攝政法令規定,若維多利亞繼位時已年滿18歲,則得免王母攝政。

童年故事

 
15歲時的維多利亞及其獵犬達什英語Dash (spaniel),由佐治·艾泰英語George Hayter所繪。

維多利亞自稱她的童年「相當憂鬱」(rather melancholy)。由於母親對她非常嚴格,使得她在與其他兒童隔絕的肯辛頓體系下成長。這套嚴格的規定由根德公爵夫人與她的緋聞情人、根德公爵生前的密友—主計長約翰·康羅伊爵士所設計,用以避免公主與「不良」者見面(而誰是「不良」的人,則由根德公爵夫人與康羅伊定奪,其中包括維多利亞父系的大部分家族成員),並欲使維多利亞性格軟弱、依賴他們,日後的維多利亞精神或許與此有關,維多利亞與母親每晚共室而眠,按表與家教學習,玩樂時間與玩偶、查理王小獵犬英語King Charles Spaniel達什渡過,課程包括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與拉丁文,但在家中,她只使用英文。

 
自畫像,繪於1835年。

1830年,母親與康羅伊帶領維多利亞越過英格蘭中部遊覽馬文丘陵,在沿途城鎮、鄉間別墅停留。他們在1832年到1835年間也到英格蘭與威爾斯其他部分做了類似遊覽。與威廉四世相反的是,維多利亞在每一站都受到了熱烈歡迎,前者也因此將她視為對手而非推定繼承人。然維多利亞不喜歡這些旅程,頻繁出現在公眾場合使她疲倦、生病,她的休息時間很短。維多利亞曾藉國王反對來提出暫停旅程。但母親以國王的反對是出於妒忌為由,強逼維多利亞繼續旅程。1835年10月,維多利亞在公羊門數次發燒,康羅伊認為她在裝病而未理會,當時康羅伊與公爵夫人試圖讓前者成為她的私人秘書未果。年輕的維多利亞不斷阻止康羅伊進入她的隨從行列。某次,她禁止康羅伊在她面前出現,但他仍然留在她母親家中。

1836年,公爵夫人的弟弟利奧波德一世,希望外甥女維多利亞與他的侄子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的亞厘畢結婚,在利奧波德的安排下,維多利亞的母親在1836年5月介紹維多利亞與亞厘畢認識,然威廉四世反對維多利亞與科堡成員結婚,並提出以荷蘭奧蘭治親王威廉次子亞歷山大王子代替。維多利亞在日記中對各個丈夫候選人作出評判性評論,起初她非常欣賞亞厘畢,亞厘畢到訪後,她寫到:「亞厘畢非常英俊;髮色與我一樣;他的眼睛大而藍,並有一隻美麗的鼻子與一張非常甜美的嘴巴,裏面的牙齒白淨整齊;最令人愉快的是,他善於用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另一位候選人,她則評論到:「很平淡。」

維多利亞向她所認為的「最佳、最善心的顧問」舅父利奧波德寫信,感謝他向她介紹了亞厘畢,稱亞厘畢帶給了她極大的快樂。雖然維多利亞對亞厘畢感興趣,但她年方17,還不到結婚的時候。

在位初期

 
維多利亞從肯林根勳爵英語Francis Conyngham, 2nd Marquess Conyngham根德伯里大主教威廉·豪利英語William Howley處得到她繼承皇位的消息。

1837年5月24日,維多利亞年滿18歲(毋須母親攝政),同年6月20日威廉四世駕崩、維多利亞繼位。她在日記中寫到:「六點鐘,母親喚醒我並說根德伯里大主教英語William Howley肯林根勳爵英語Francis Conyngham, 2nd Marquess Conyngham求見,我起床,獨自走進客廳(只穿着晨衣),勳爵跟我說,我那可憐的王伯父,在今晨兩點十二分駕崩,而我現在是女皇了。」當天她在文件屬名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後來依她意願僅留用「維多利亞」。

英國君主雖自1714年起兼任德意志漢諾威王國君主,但根據薩利克法,女性無權繼位,因此,漢諾威皇位由維多利亞五叔首代金巴倫和特維奧特戴爾公爵恩斯特·奧古斯特繼承,當時他也是維多利亞的推定繼承人。

維多利亞登基時,政府為輝格黨所領導,首相墨爾本勳爵一度對初出茅廬的女皇有巨大影響力。查理斯·格萊威英語Charles Greville (diarist)認為孤家寡人的墨爾本「十分喜歡她,將她視爲己出」(英語原文:passionately fond of her as he might be of his daughter if he had one),而維多利亞則可能視其如父。她的加冕儀式在1838年6月28日舉行,她是首位居住白金漢宮的英國君主,女皇每年謹慎地以自康和公國蘭加士打公國收穫385,000英鎊償清父債。

在位初期,維多利亞很受歡迎,但其聲譽在1839年的一個烏龍事件中受損。她母親的一個女侍官、弗洛拉·喜士定英語Lady Flora Hastings由於腹部無故變大且拒絕受檢,討厭她的李琴男爵夫人英語Louise Lehzen百福公爵夫人散播謠言指喜士定可能與約翰·康羅伊英語John Conroy爵士有染,維多利亞相信了此謠言[1],她憎恨康羅伊,並鄙視那位「可憎的弗洛拉」[2],因為此女在肯辛頓體系中和康羅伊及根德公爵夫人同謀[3]。弗洛拉直至二月中旬才同意接受檢查,結果發現她還是處女。自此康羅伊、喜士定家族與在野的托利黨組織了一次出版戰,散佈謠言,稱此事與女皇有關,維多利亞被公眾譏諷為「墨爾本夫人」(Mrs. Melbourne)。

當時英國雖已確立君主立憲制,國君只是象徵性國家元首,但她仍試圖私下影響英國政府政策及官員任命等政務。1839年,墨爾本入激進黨(Radiccals)與托利黨(兩黨皆被維多利亞所厭惡),投票反對暫停牙買加立憲法案。法案從政權中移去抵制相關法律廢除奴隸種植園所有者,維多利亞委任托利黨主席羅拔·皮爾爵士組成新政府。當時,皇室內廷官(Royal Household)通常由首相命其政治盟友的配偶擔任。女皇有許多寢室女官是輝格黨人之妻,而皮爾欲以托利黨人之妻代替她們(此次事件被稱為Bedchamber Crisis),維多利亞在墨爾本的建議下回絕皮爾的安排,皮爾因拒絕在女皇施加的限制下執政而辭職,墨爾本再次上任。

女皇大婚

 
維多利亞的婚禮,佐治·哈耶特

依社會習俗,未婚的女皇尚需與母親一起生活。然而母女間的分歧依舊存在於整個肯辛頓體系,她母親依然信賴康羅依。[4]維多利亞即位後她的母親被安置在白金漢宮一間位置偏僻的房間裏,維多利亞經常拒絕見她。[5]維多利亞曾向首相墨爾本勳爵抱怨母親的密切監視是她「多年的煎熬」,墨爾本對此表示同情並建議女皇利用婚姻來規避。維多利亞稱其婚姻為「令人震驚的轉變」,[6]之前她經常關心這位未來皇夫候選人亞厘畢所受的教育,不過她也反對任何強迫她結婚的企圖。[7]

1839年5至6月,維多利亞曾與到訪的俄羅斯皇儲亞歷山大二世有過一段甜蜜的初戀,當時激動不安的維多利亞曾在日記中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這位深情英俊的俄國皇儲的迷戀。但在國家利益和政治考慮下,維多利亞最終決定仍與亞厘畢結婚。1839年10月,亞厘畢再次拜訪維多利亞,維多利亞對他很是讚賞,很快兩人心意互通,僅僅在亞厘畢抵達溫莎五天之後的10月15日,女皇向亞厘畢求婚。[8]1840年2月10日兩人在倫敦聖占士宮皇家教堂完婚,當時維多利亞女皇神魂俱醉,婚禮結束後當晚因頭痛躺臥在床,但她在日記中寫道:

亞厘畢自此取代墨爾本勳爵成為女皇的重要政治顧問及伴侶,在女皇在位前期位高權重、佔據主導。[10]而維多利亞的母親被趕出了皇宮,安置在貝爾格雷夫廣場的住所中。1840年奧古斯塔索菲亞公主逝世後,維多利亞的母親在加倫宮和浮若閣摩爾樓中生活,[11]後經亞厘畢調解,母女關係才逐步改善。[12]

 
1840年,一幅表現愛德華·奧克斯福德試圖暗殺維多利亞的當代版畫

婚後不久,女皇懷孕。1840年身懷六甲的女皇與夫婿坐着馬車前去探望母親時,18歲的愛德華·奧克斯福德企圖兩次開槍暗殺她未果,此後被以叛國罪起訴,但又以患有精神障礙為由獲判無罪。[13]這次暗殺使維多利亞聲望劇增,淡化了公眾對弗洛拉.喜士定事件和閨房危機的不滿情緒。[14]女皇長女維多利亞出生於1840年11月21日。女皇討厭懷孕、[15]厭惡哺乳[16]並認為新生兒很醜,[17]然而她和皇夫陸續又育有八個子女。

維多利亞的家務大部分由她童年的家庭女教師路易絲·蘭辛男爵夫人處理。蘭辛夫人來自漢諾威,對維多利亞的性格形成產生過很大影響,[18] 她還支持維多利亞反抗肯辛頓體系。[19]但是亞厘畢認為蘭辛夫人並不稱職,而且因其不良管理使公主的健康受到威脅,維多利亞和亞厘畢間也因此產生激烈爭吵,最後蘭辛夫人被解僱,維多利亞與她的親密關係自此終結。[20]

 
維多利亞與她的長女,這是她現存最早的照片。1844年攝[21]

1842年-1860年

 
維多利亞攝於1860年

1842年5月29日,正當維多利亞女皇的馬車沿着倫敦林蔭道大道行進時,約翰·法蘭西斯執槍行刺,不過槍未擊發,約翰·法蘭西斯轉身逃脫。翌日女皇沿着同樣的路線行進以誘補兇手,只是行進速度更快、護衛更嚴,不出所料,再次出現的法蘭西斯迅即被便衣警察逮捕,之後以叛國罪起訴。7月5日,約翰·威廉·比恩用手槍襲擊女皇,但其槍膛內只裝有煙草和紙,因此幾乎沒有受到指控,而此時離法蘭西斯的死刑改判終生流放才過兩天。[22]愛德華·奧克斯福德認為,比恩被從輕發落是因為愛德華自己在1840年被無罪開釋,但最終比恩被判18個月監禁。[23]與此相似,1849年女皇途經憲法山,一名失業的愛爾蘭人威廉·咸美頓用火槍襲擊女皇馬車。[24]隔年,患有精神疾病的前軍官羅拔·佩特襲擊女皇,當時女皇坐在馬車中,佩特用手杖打破女皇的帽子並擊傷女皇額頭,咸美頓和佩特二人都被判七年流放。[25]

女皇在位早期,下議院對墨爾本的支持越來越弱,輝格黨在1841年大選中落敗,皮爾繼任首相,與白金漢宮女皇閨密們關係密切的輝格黨人的地位被取代。 [26]

1845年,愛爾蘭大饑荒爆發,[27] 其後四年,逾百萬愛爾蘭人死亡,近百萬舉家逃亡,[28]女皇因而在當地被譏稱為「饑荒女皇」。[29][30]其實女皇個人捐獻2000英鎊賑災款,這個數字比其他任何個人都多,[31]她也不顧新教反對,支持梅努斯·格蘭特在愛爾蘭建立羅馬天主教神學院。[32]

1846年,「穀物法」的廢除使得皮爾政府飽受批評,很多保守黨人也反對廢除該法,但女皇和一些支持保守黨人、輝格黨人都支持廢除,廢除案勉強通過之後,皮爾於1846年辭職,約翰·羅素勳爵代其出任首相。[33]

女皇熱心於改善英法關係,[34]她主持很多英國皇室成員和奧爾良宮間的互訪活動,並通過克伯格斯的婚姻與奧爾良宮建立關係。在1843至1845年間,女皇夫婦與路易斯·菲臘一世諾曼第厄堡中會晤,這是自1520年英皇亨利八世和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在金縷原會晤後,'兩國君主的再次見面。[35]1844年路易斯·菲臘一世回訪英格蘭,成為首為造訪英國國王的法國君主。[36] 1848年革命爆發,路易斯遭黜,流亡英格蘭。[37]因對1848年革命的極大恐懼,女皇舉家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宮(1845年購入的皇家私產)。[38][39]愛爾蘭民族主義以及示威活動並未獲得廣泛支持,革命活動未起波瀾便已偃旗息鼓。[40]雖然女皇於1849年首次前往愛爾蘭迴響甚佳,但對於日漸興起的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並為產生深遠的影響。[41]

儘管女皇並不喜歡羅素的政府由輝格黨人組成,[42]特別是外交大臣帕默斯頓勳爵經常未經內閣、首相或女皇同意便擅作主張。[43]女皇雖多次向羅素抱怨帕默斯頓,但後者並未去職而且一如既往,直到1851年,因逕自宣佈英國政府對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政變取得總統大位表示支持,帕默斯頓而被解職。[44]翌年波拿巴總統成為拿破崙三世,這一時期的羅素政府被短命的打比勳爵少數政府取代。

1853年藉助於新的麻醉劑氯仿,女皇產下第8個孩子利奧波德。由於女皇對生產之痛銘於肺腑,雖然神職人員表示反對,認為這有違聖經的教導;醫療團隊成員也因風險過高表示反對,女皇在第9個孩子出生時仍再次使用氯仿。[45]女皇可能在多次生產後患上產後抑鬱症[46]亞厘畢在寫給女皇的信件中不斷抱怨,比如在利奧波德滿月後,亞厘畢在信中抱怨女皇經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歇斯底里」。[47]

1855年初,克里米亞戰爭中政府對英軍管理不善,取代打比政府的鴨巴甸勳爵政府陷入一片指責聲中,隨後女皇同時召見打比和羅素,要求他們組織政府,但二者均未獲得足夠支持,女皇只好任命帕默斯頓為首相。[48]

英法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密切合作後,拿破崙三世於1855年4月訪問倫敦,[46]女皇夫婦則在同年8月17至28日回訪。[49]拿破崙三世親往敦刻爾克迎接女皇夫婦並陪伴他們直到巴黎。女皇夫婦參觀世界博覽會(該博覽會繼承1851年亞厘畢關於萬國博覽會的設想)、巴黎榮軍院拿破崙一世之墓(拿破崙一世的遺體遲至1840年才移葬此處),並作為貴客參加凡爾賽宮1200人的舞會。[50]

1858年1月14日,來自英國的意大利難民奧西尼企圖用英國製造的炸彈襲擊拿破崙三世。[51] 隨即而來的外交危機使政府陷入困境,帕默斯頓因此辭職,打比復任首相。[52]8月5日女皇夫婦參加法國軍港瑟堡的新港啟動典禮,拿破崙三世欲以此消除英國疑慮,讓他們認為法軍備戰別有目標。[53]與法國海軍相比較之後,女皇認識到自家海軍建設落後,在返程路上為此寫信責備打比,不久,女皇在1859年重新召回帕默斯頓。[54]

 
亞厘畢親王,維多利亞女皇和他們的九個孩子
左到右:愛麗斯阿瑟,時為威爾斯親王愛德華七世利奧波德(在他面前),路易斯貝翠絲阿佛烈維多利亞長公主海倫娜

奧西尼襲擊案發生七天後,女皇長女維多利亞長公主與普魯士王子腓特烈·威廉在倫敦舉行婚禮。二人已於1855年訂婚,當時長公主年方14,在亞厘畢的主張之下,婚禮推遲三年。[55]女皇夫婦期望女兒女婿能夠使英國免受日益壯大的普魯士的影響,[56]看到長女踏上德國之旅時女皇傷心不已,此後女皇與長公主保持頻繁通信。女皇在寫給長公主的信中說「當我看到妳那些生活甜蜜幸福但懵懂無知的妹妹們,一想到我不得不將她們全部送走—一個接一個地,我就渾身發抖」。將近一年後,長公主生下女皇的長外孫威廉。[57]

孀後隱居

1861年3月,女皇母親去世,女皇親侍在側。透過閱讀母親遺作女皇發現母親其實深愛自己,[58]這使女皇為之心碎,並由此責怪康羅伊和蘭辛居心叵測地離間她們母女。[59]為了讓妻子從喪母巨痛中恢復,亞厘畢承擔很多女皇的事務。[60][61]是年8月,女皇夫婦看望他們的長子威爾斯親王,並參觀其正在服役的沼澤軍營,之後女皇夫婦在基拉尼住了一段時間。11月,亞厘畢驚聞長子與愛爾蘭女演員同居,[62]特地前往長子正在就讀的劍橋大學與其面談,[63]12月初亞厘畢感到非常不適,[64]威廉·加納診斷他罹患風寒,親王最終於1861年12月14日不治,女皇認為丈夫的故去起因於長子的荒唐而說到「他死於可怕的事務」,[65][66]此後女皇餘恨綿綿,在餘生裏只穿黑袍、避免與公眾見面,隨後多年隱居、鮮少涉足倫敦,[67]而有「溫莎遺孀」之名。[68]

女皇的隱居消弱了公眾對君主制的嚮往,間接滋長共和運動。[69]不過女皇確實承擔其應盡的責任,但依然僅限於其皇宮—溫莎城堡、奧斯本宮及蘇格蘭寓所中,其中蘇格蘭寓所巴摩盧堡是女皇夫婦在1847年私人購置,1864年3月,反對者在白金漢宮柵欄上貼上佈告「這些房子應該讓那些真正做事的人居住或購買」。[70]由此王叔利奧波德向她寫信並建議其應該公開露面,最後女皇同意參觀肯辛頓皇家園藝協會的花園,並乘坐敞篷馬車橫穿倫敦。[71]

 
維多利亞和布朗在巴摩盧堡,1863年
攝自佐治·華盛頓韋爾遜

19世紀60年代,女皇越來越依賴於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72]一時風言四起,甚至有二人秘密結婚的謠言見諸報端,稱女皇為「布朗夫人」,[73]1997年的電影《布朗夫人》就是以他們的故事為題材,英國皇家藝術學會也展出艾德溫·蘭西爾爵士的一副以女皇和布朗為主題的油畫,女皇出版的《日記留影—我們的蘇格蘭高地生活》一書,書中女皇特別描寫了布朗,而且高度讚揚了他。[74]

帕默斯頓於1865年去世,在羅素執政一段時間後,打比重新掌權。1866年,女皇在丈夫去世後首次參加國會開幕大典,[75]接下來的幾年中她支持《1867改革法》通過,該法案以賦予城市工人選舉權的方式使選民擴大兩倍,但她仍不贊同婦女參加選舉。[76][77]打比於1868年辭職,為班哲文·迪斯累利取代(迪斯累利的阿諛功夫讓維多利亞女皇着迷),迪斯累利說「人人喜歡奉承,當你走入皇室,就應該手拿泥刀不斷粉飾」。[78]他經常如此恭維女皇:「陛下,我們的主宰」,[79]不過迪斯累利的政府只存在數月,是年年末他的對手威廉·艾華特·格萊斯頓被任命為首相。

1870年,女皇的退隱生活滋長英國的共和主義,法蘭西第三共和正是這種氛圍中建立的。[80]在一次特拉法加廣場的共和黨人集會中,人們要求女皇退位,激進分子還公開反對女皇。[81]1871年8月和9月間,女皇胳膊長了腫瘤,約瑟夫·李斯特用抗感染性石碳酸噴霧成功實施手術並治癒女皇。[82]1871年11月底共和運動高漲,與此同時皇儲患上曾令亞厘畢親王薨逝的傷寒,女皇非常擔心兒子不治,[83]在亞厘畢親王逝世十周年之際,皇儲病情未見好轉,女皇憂心忡忡。[84][85]最後威爾斯親王還是挺了過來,隨後母子二人參加倫敦的一次公眾遊行,並且在1872年2月27日的感恩節上給聖保羅大教堂捐贈不菲,這讓共和氣氛逐漸消散。[86]

1872年2月的最後一天,當時女皇剛到白金漢宮不久,17歲的亞瑟·奧克勒向女皇的敞篷馬車揮舞無彈手槍,布朗抓住奧克勒,隨後奧克勒被判12個月監禁,[87]該事件讓女皇的聲望再次大大恢復。[88]

印度女皇

 
「以新換舊」——1876年一本雜誌關於迪斯累利的漫畫。

1857年印度爆發印度兵譁變,之後管理印度大部分地區的東印度公司被解散,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財產和保護權正式併入大英帝國。女皇對衝突雙方持有相對平衡的態度,對雙方的暴徒都予以治罪。[89]她曾寫到「對這次血腥內戰深感悲慘與遺憾。」[90]而且在皇夫的推動下,她堅持官方要正式宣佈將東印度公司的權力移交國家,認為國家「應該呼吸慷慨、仁慈和宗教自由的空氣」。[91]在她的提議下,廢除了一份有「破壞本土宗教和風俗」傾向的文件,代之以保證信仰自由者。[91]

1874年大選後,迪斯累利重新掌權。他通過了1874年公眾信仰監管法案,該法案將天主教儀式從國教中全部剔除,女皇對此強烈支持。[92]女皇喜歡簡潔樸素的儀式,相比於英國聖公會教堂,她更願意去蘇格蘭長老會教堂。[93]同時迪斯累利又促使議院通過了1876年皇家頭銜法案,由此女皇於1876年5月1日獲得「印度女皇」頭銜。[94]並在隔年元旦於德里舉行加冕禮,本人並未親自出席。[95]

1878年12月14日亞厘畢親王忌日當天,女皇次女、黑森路易大公夫人愛麗絲公主在達姆斯塔特因病不治,女皇認為這個日期巧合到難以置信。[96]1879年5月薩克森-梅寧根的菲多雅公主誕生了—女皇當了曾祖母,同月女皇度過了她「又老又可憐」的60歲生日,半年前愛女去世令她倍感蒼老。[96]

1877年4月到1878年2月間,她五次以退位相脅,向迪斯累利施壓讓其在俄土戰爭中反對俄國,然而她的威脅收效甚微。[97]女皇支持迪斯累利的領土擴張政策,此亦導致如祖魯戰爭第二次英阿戰爭等衝突。她寫到「如果我們想保持一流國家的地位,我們必須、隨時、隨地都做好出擊和應戰的準備。」[98]女皇認為大英帝國的擴張是文明、善良的舉措,保護那些土著居民免遭極權和惡法迫害:「這不符合我們對附屬國的一貫做法,除非我們有義務去做或不得不做」。[99]迪斯累利在1880年大選中敗北,女皇大失所望,[100]隔年迪斯累利去世,女皇為此淚流滿面,[101]隨後也為迪斯累利立碑並寫上「永懷感激的女皇和真摯的朋友維多利亞·R.I.立」。[102](R.I.二字各代表君主及印度皇帝的縮寫)

在位末期

 
維多利亞女皇,1882年(63歲)
 
維多利亞銅板硬幣,1885年

1882年3月2日,憤世詩人羅德里克·麥克萊恩因女皇拒絕接受其詩篇而倍感屈辱,[103]於是在女皇馬車離開溫莎火車站時槍擊女皇,兩名伊頓公學學生用雨傘阻止其逃逸,隨後他被警察匆匆帶走。[104]然而此人又以精神疾病為由被無罪開釋,女皇為此憤怒異常,但是在皇室成員的安慰之下又轉怒為喜,她甚至說「遭受槍擊非常值得,這樣才能看到人們有多愛你」。[105][106]

1883年3月13日,女皇不慎從樓梯上滾落,直到7月都不良於行,再也沒能完全恢復健康,此外她還長年受風濕病的折磨。[107]布朗在樓梯事件發生10天後去世,根據其私人秘書亨利·龐森比所言,女皇開始着手為布朗立傳。[108]龐森比、蘭德爾·戴維森及溫莎城堡的管家都看過早期稿件,並勸阻女皇不要發表,以免招致非議,[109]最後稿件被毀。[110]1884年初,女皇出版《日記留影續集—蘇格蘭高地的生活》,書中女皇聲明「獻給她的侍從、忠誠的朋友約翰·布朗」。[111]在布朗去世周年次日,女皇從電報中得知小兒子利奧波德王子在康城去世。女皇哀嘆道他是「親愛的兒子們中最親的一個」。[112]次月女皇么女碧翠絲與巴騰堡的亨利王子陷入愛河,兩人在女皇孫女(黑森和萊茵維多利亞公主)與亨利王子之兄(路易斯)的婚禮上相識,碧翠絲和亨利本打算結婚,但是女皇首先反對,因為女皇想讓碧翠絲陪伴自己,一年後亨利和碧翠絲答應留在女皇身邊,女皇聞言,立刻批准二人婚事。[113]

1885年格萊斯頓因預算失敗被迫辭職,女皇為此感到高興,[114]她認為格萊斯頓的政府是「我在位時最糟的一屆政府」,而且將哥頓將軍死於喀土穆歸咎于格萊斯頓。[115]梳士巴利取代格萊斯頓出任首相,但其政府只堅持了數月,之後女皇又不得不重新召回格萊斯頓,雖然女皇認為格萊斯頓是一個「瘋瘋癲癲處事荒唐的老頭」,[116]格萊斯頓力圖通過《愛爾蘭自治法案》,但令女皇高興的是該法案未獲通過。[117]格萊斯頓在接下來的大選中敗於梳士巴利,相權再度易手。[118]

登基50周年金禧大典

1887年,大英帝國舉國慶祝女皇登基50周年,6月20日女皇出席了50名國王和王子參加的慶祝宴會。次日女皇參加西敏寺的感恩節祈禱活動,[119]經此之後隱居已久的王再次受到公眾熱烈歡迎。[120]6月23日之後2天,女皇僱傭兩名穆斯林男僕,其中一位是阿卜杜爾·卡里姆。[121]卡里姆很快升為教女皇學習烏爾都語並擔任書記的「Munshi」,[122]女皇家人和僕人為之震驚,並以「穆斯林愛國聯盟」間諜的罪名控告卡里姆,且要求女皇遠離印度教徒。[123]侍從武官弗里德里克·龐森比(亨利爵士的兒子)發現「Munshi」家庭狀況不實,向時任印度總督的額爾金伯爵報告並評論:「Munshi如今的地位與當年的約翰·布朗相當。」[124]維多利亞視他們的牢騷為種族偏見並不予理睬,[125]卡里姆依然留在女皇身邊,直到女皇去世後拿着一筆養老金返回印度。[126]

1888年女皇長女維多利亞長公主成為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皇后,但腓特烈三世在位不滿百日而崩,女皇外孫即位為威廉二世。女皇夫婦的本意是讓德意志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然威廉二世熱衷獨裁,令女皇大為失望,女皇認為他「沒心沒肺,缺乏智慧...其良心和大腦皆已完全扭曲。」[127]

1892年大選後,格萊斯頓以82歲高齡再度拜相。當首相提議讓激進的議員亨利·拉布謝爾入閣時,然因女皇堅決反對而作罷。[128]1894年格萊斯頓退休,女皇逕自指派羅斯伯里伯爵出任首相,[129]次年,羅斯伯里因態度軟弱而被梳士巴利侯爵取代,直至女皇去世,梳士巴利侯爵穩坐相位。[130]

女皇定期前往歐陸度假,1889年在法國比亞雷茨停留一段時間後,女皇穿過邊境到西班牙遊覽,此舉讓她成為第一個造訪西班牙的英國國君。[131]1900年4月,第二次布爾戰爭煙硝未止,歐陸各國對英國猶為不滿,因此女皇自1861年後再次來到愛爾蘭,稍帶表彰愛爾蘭政府在南非戰爭中的貢獻,[132]7月,女皇次子阿佛烈去世,女皇在日記中寫到「上帝!我親愛的可憐的阿斐也走了」、「這是非常難捱的一年,令人傷心難過的事情一個接着一個,除此無他。」[133]

登基60周年鑽禧大典

 
維多利亞女皇登基60周年大典存照(倫敦,1897年)

1896年9月23日,女皇超越祖父佐治三世在位六十年的紀錄,成為當時英格蘭、蘇格蘭和大英帝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女皇要求慶祝活動與登基大典60周年合併。[134]在殖民大臣約瑟夫·張伯倫的建議之下,大英帝國又一次舉國同慶女皇登基一甲子。[135]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中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

所有英聯邦國家的首相都接到邀請,女皇的登基60周年大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軍隊參加遊行,在聖保羅大教堂外舉行的公開感恩祈禱中,遊行隊伍停了下來,自始自終女皇都坐在敞篷馬車中,慶祝活動最引人矚目的是表達了人們對女皇70周年大典的熱切期待。[136]

駕崩及葬禮

早於1897年,維多利亞女皇已為自己的葬禮作出安排,葬禮安排是軍人之女及軍隊首腦享有的規格,[46] 應該穿白而非戴黑。[137]依照習俗,維多利亞女皇一直孀居。

女皇在懷特島奧斯本宮度過1900年的聖誕節,[138]次年元月初,女皇感到「虛弱不適」[139] ,中旬感到「嗜睡、頭昏、思維混亂」。[140]1901年1月22日,傍晚六點三十分,女皇駕崩,結束近64年的統治,享壽81歲,長子即位為愛德華七世,彌留之際她的長外孫德皇威廉二世侍奉床前,遵其遺願,愛犬圖瑞躺在身旁。[141]

1月25日愛德華七世阿瑟王子將女皇入殮,[142]女皇身着白色禮服和婚禮頭紗。[143]根據遺囑,女皇醫生和化妝師將家人、朋友和僕人的紀念物堆放在靈柩周圍,另有一隻亞厘畢親王之手的石膏模型、一件親王便袍放在女皇右側,一縷約翰·布朗的頭髮及其畫像放在女皇左手中,女皇家人將布朗之物用一束精心擺放的鮮花掩蓋。[46][144]此外還放置很多珠寶,包括約翰·布朗母親的婚戒,是布朗在1883年送給女皇。[46]

2月2日(星期六)葬禮在溫莎城堡聖佐治禮拜堂中舉行,停靈兩天以後安葬溫莎大公園浮若閣摩爾皇家陵墓亞厘畢親王側。女皇下葬後,天空飄起大雪。[145]

維多利亞女皇在位63年7個月零2天,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146],也是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女皇[註 2],均僅次於玄孫女伊利沙伯二世。她也是英國漢諾威王朝末代君主,長子愛德華七世跟隨其父屬於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影響

 
80歲的維多利亞女皇,繪於1899年

根據女皇傳記作家賈爾斯·聖·奧賓的描寫,女皇成年之後平均每天寫作2500字。從1832年7月起直至駕崩,女皇保持了寫日記的習慣,所有日記總計122卷。[147]女皇去世後其幼女貝翠絲公主成為遺囑執行人,整理和編輯女皇所有日記後燒毀原稿,但絕大部分日記依然留存。[148]除貝翠絲公主的版本外,艾瑟勳爵在公主焚毀之前整理了女皇1832年至1862年的日記,女皇的部分信件由A.C.班臣、赫克托·保利特、佐治·艾爾·巴克、艾瑟勳爵、羅格·福爾福特及理查·荷甫等人編輯出版。[149][150]

女皇的外表並無魅力—她既矮且胖還不愛裝扮,身高尚不足5英尺,但贏得了世人的尊敬。[151]在孀居初期人們並不喜歡她,但是在1880-90年代她以慈母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廣受愛戴。[152]直到日記解密公眾才知道女皇對政治所產生的影響。[46][153]女皇的傳記有很多是在日記解密前寫的,如林頓·斯特萊徹在1921年出版的《維多利亞女皇》現已被認為過時,[154]伊利沙伯·朗福德和薛韶·活漢姆-史密夫各自撰寫的傳記今天依然廣泛好評。[155]還有一些傳記作家認為維多利亞女皇是個感性、倔強、誠實、說話直來直去的人。[156]

維多利亞在位期間,英國現代憲政君主制度(Constitutional monarchy)逐步完善。選舉制度的改革增加了下議院的權力,而君主和上議院的權力有所削弱。[157]華特·白芝霍特在1867年寫道,君主只保持了「諮詢權、鼓動權和警示權」,[158]維多利亞時期,君主的象徵性大於政治性,與各種醜聞纏身的漢諾威王朝其他君主相比,這種象徵性非常強調道德和家庭價值,之前漢諾威王朝的醜聞敗壞了君主名譽。維多利亞「母儀天下」的形象在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中間逐步加強。[159]

 
維多利亞女皇在位末期的大英帝國版圖

女皇的女兒因為多場政治婚姻散佈歐洲皇室、開枝散葉,使維多利亞得到了「歐洲祖母」的外號。[160]維多利亞女皇和亞厘畢親皇夫婦共有42名孫子女,其中34位成年。他們的後代包括伊利沙伯二世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丹麥女皇瑪嘉烈二世西班牙國王胡安·卡路士一世索菲亞皇后等。

女皇幼子利奧波德患有血友病,其5個女兒中愛麗絲公主和貝翠絲公主是帶原者。皇室的血友病從維多利亞女皇遺傳至她的後代,包括俄羅斯皇儲阿列克謝、阿斯圖里亞斯親王亞豐素和西班牙王子岡薩諾等。[161]由於維多利亞女皇的祖輩沒有血友病患者,而其後代有很多人患有此病,以致有人懷疑她的父親是名血友病患者,而非根德公爵,[162] 不過目前沒有書面證據證明維多利亞的母親與血友病患者有染。此外男性血友病攜帶者一般會發病,因此即使此人存在,他也會病的很厲害。[163]更可能的是因女皇父親在女皇出生之時年事太高而造成的自發突變所致—父親年老生子其子女患血友病的幾率會增高,[164]自發突變的病例佔到30%。[165]

1856年克西米亞戰爭中首次採用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獎勵勇猛之士,其後在英國、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依然將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作為最高榮譽。維多利亞生日是加拿大的法定假日,部分蘇格蘭地區將5月最後的週一或5月24日(維多利亞女皇的生日)定為公共假日。

1888年,維多利亞女皇授予聖約翰救護機構皇家特許權,並成為聖約翰救護機構的統領,從此代表英國皇室的獅子(Lion)以及獨角獸(Unicorn)加入八角形聖約翰隊徽里,形成今時今日的聖約翰隊徽。自此,英國君主都兼任聖約翰騎士團統領。聖約翰救護機構的全名添加「in the British Realm」等的榮譽並形成了今時今日的全名:「The Grand Prior in the British Realm of the Most Venerable Order of the Hospital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頭銜及紋章

頭銜

  • 1819年5月24日–1837年6月20日: 根德的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郡主殿下
  • 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女皇陛下

維多利亞在位末期,完整稱謂及頭銜是:「維多利亞陛下,藉上帝恩典,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皇,信仰的守衛者,印度女皇。」

維多利亞女皇因身為英屬印度君主,成為唯一一位享有女皇帝頭銜的英國女性君主。

紋章

維多利亞即位以前沒有紋章。1837年即位以來,因漢諾威皇位由其五叔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及其男性子嗣繼承,維多利亞及後繼英國君主的紋章中沒有漢諾威王國標誌。

在蘇格蘭以外的地方,維多利亞的盾形紋章(也繡在皇旗上)盾面由四部分組成:第一和第四部分是紅底三頭金獅(象徵英格蘭),第二部分是一頭紅獅四周飾以鳶尾花紋(象徵蘇格蘭),第三部分是藍底金色豎琴飾以銀色琴弦(象徵愛爾蘭)。在蘇格蘭使用的紋章是:第一和第四部分由象徵蘇格蘭的紅獅組成,第二部分是象徵英格蘭的三獅,兩塊紋章其他部位的獅子和獨角獸也有所不同。[166]

家庭

祖先

先祖
 
 
 
 
 
 
 
 
 
 
 
 
 
 
 
 
 
 
高祖父:英國國王佐治二世
 
 
 
 
 
 
 
曾祖父:威爾斯親王費德歷王子
 
 
 
 
 
 
 
 
 
 
 
高祖母:安斯巴赫的卡羅琳
 
 
 
 
 
 
 
祖父:英國國王佐治三世
 
 
 
 
 
 
 
 
 
 
 
 
 
 
外高祖父: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公爵腓特烈二世
 
 
 
 
 
 
 
曾祖母: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的奧古絲塔
 
 
 
 
 
 
 
 
 
 
 
外高祖母: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的瑪格達列娜·奧古斯塔
 
 
 
 
 
 
 
父:根德及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王子
 
 
 
 
 
 
 
 
 
 
 
 
 
 
 
 
 
外高祖父: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公爵阿道夫·腓特烈二世
 
 
 
 
 
 
 
外曾祖父:卡爾·路德維希·腓特烈
 
 
 
 
 
 
 
 
 
 
 
外高祖母:姫絲甸·阿瑪莉埃
 
 
 
 
 
 
 
祖母: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外高祖父:薩克森-希爾德布爾格豪森公爵恩斯特·腓特烈一世
 
 
 
 
 
 
 
外曾祖母:伊利沙伯·阿爾貝汀
 
 
 
 
 
 
 
 
 
 
 
外高祖母:埃爾巴赫-埃爾巴赫的索菲·阿爾貝汀英語Countess Sophia Albertine of Erbach-Erbach
 
 
 
 
 
 
 
英女皇維多利亞
 
 
 
 
 
 
 
 
 
 
 
 
 
 
 
 
 
 
 
 
外高祖父: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斯·約西亞斯
 
 
 
 
 
 
 
外曾祖父: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恩斯特·腓特烈
 
 
 
 
 
 
 
 
 
 
 
外高祖母: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的安娜·索菲英語Princess Anna Sophie of Schwarzburg-Rudolstadt
 
 
 
 
 
 
 
外祖父: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西斯
 
 
 
 
 
 
 
 
 
 
 
 
 
 
外高祖父:賓士域-沃爾芬弼爾公爵斐迪南·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外曾祖母:賓士域-沃爾芬弼爾的索菲·安東妮
 
 
 
 
 
 
 
 
 
 
 
外高祖母:賓士域-沃爾芬弼爾的安東妮英語Princess Antoinette of Brunswick-Wolfenbüttel
 
 
 
 
 
 
 
母: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
 
 
 
 
 
 
 
 
 
 
 
 
 
 
 
 
 
外高祖父:羅伊斯-埃巴富多夫伯爵亨利二十九世
 
 
 
 
 
 
 
外曾祖父:羅伊斯-埃巴富多夫伯爵亨利二十四世
 
 
 
 
 
 
 
 
 
 
 
外高祖母:卡斯特爾-雷姆林根的索菲·狄奧多拉英語Countess Sophie Theodora of Castell-Remlingen
 
 
 
 
 
 
 
外祖母:羅伊斯-埃巴富多夫的奧古斯塔
 
 
 
 
 
 
 
 
 
 
 
 
 
 
外高祖父:埃爾巴赫-舍恩貝格伯爵格奧爾格·奧古斯特英語George August, Count of Erbach-Schönberg
 
 
 
 
 
 
 
外曾祖母:埃爾巴赫-舍恩貝格的卡羅琳·恩尼絲汀
 
 
 
 
 
 
 
 
 
 
 
外高祖母:斯托貝格-蓋登的費迪南德·亨麗埃特
 
 
 
 
 
 

子嗣

 
1846年維多利亞女皇的家庭左至右: 阿爾弗雷德王子和時為威爾斯親王愛德華七世;女皇和亞厘畢親王;公主愛麗絲海倫娜維多利亞長公主
名字 出生 逝世 配偶(生卒年份)和子女[167][168]
維多利亞長公主
英國長公主
德意志帝國 腓特烈皇后
184011月21日
1840年
19018月5日
1901年
1858年和腓特烈三世結婚
四子,四女,子女包括威廉二世、希臘索菲皇后、芬蘭瑪嘉烈皇后(未受承認)
亞厘畢·愛德華王子
威爾斯親王
愛德華七世
184111月9日
1841年
19105月6日
1910年
1863年和丹麥的亞歷珊卓結婚;
三子,三女, 子女包括佐治五世、挪威莫德皇后,佐治五世是伊利沙伯二世的祖父
艾麗斯公主 18434月25日
1843年
187812月14日
1878年
1862年與黑森和萊茵大公路德維希四世結婚(1837–1892)
兩子,五女,子女包括維多利亞公主和俄國末代皇后亞歷珊卓·費奧多羅芙娜;維多利亞公主是菲臘親王的外祖母。
阿佛烈王子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愛丁堡公爵
18448月6日
1844年
19007月31日
1900年
1874年和俄羅斯帝國的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女大公結婚 (1853–1920);
兩子,四女,子女包括羅馬尼亞瑪麗皇后
海倫娜公主 18465月25日
1846年
19236月9日
1923年
1866年和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索恩德堡-奧古斯騰堡的基斯頓王子結婚(1831–1917);
四子(一個死胎),兩女。
路易絲公主
亞皆老公爵夫人
18483月18日
1848年
193912月3日
1939年
1871年和第九世亞皆老公爵約翰·道格拉斯·修打蘭·坎貝爾(後來的加拿大總督)結婚
沒有後嗣
阿瑟王子
干諾和斯特拉森公爵
加拿大總督(1911–1916年)
18505月1日
1850年
19421月16日
1942年
1879年和普魯士的路易絲·瑪嘉烈公主結婚(1860–1917)
一子,兩女,長女為瑞典瑪嘉烈太子妃,女婿即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即今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外曾祖父。
利奧波德王子
奧爾巴尼公爵
18534月7日
1853年
18843月28日
1884年
1882年和瓦爾戴克-皮埃蒙特的海倫娜公主結婚(1861–1922);
先有一女愛麗絲,後有一子。其子查理斯·愛德華在其逝後約四個月出生,他是今瑞典國王的外祖父。女皇的三子跟四子皆為今瑞典國王卡爾·古斯塔夫十六世之外曾祖父。
比阿特麗絲公主 18574月14日
1857年
1944 10月26日
1944年
1885年和巴騰堡的亨利王子結婚(1858–1896);
三子,一女,子女包括西班牙維多利亞皇后,她是今西班牙國王的曾祖母。

紀念事物

對維多利亞女皇的紀念遍佈世界各地,特別是英聯邦國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地方或事物包括:

註釋

  1. ^ 她的教父母有:亞歷山大一世(由維多利亞的伯父約克公爵代表)、她的伯父攝政王、她的姑母符騰堡皇后夏洛特(由她的伯母奧古斯塔公主英語Princess Augusta Sophia of the United Kingdom代表)、她的外婆奧古斯塔(由她的伯母瑪麗公主英語Princess Mary, Duchess of Gloucester and Edinburgh代表)。
  2. ^ 第一長是英國已故君主伊利沙伯二世

參考文獻

引用

  1. ^ Elizabeth Longford, Victoria RI
  2. ^ Victoria's journal, 25 April 1838, quoted in Woodham-Smith, p. 162
  3. ^ St Aubyn, p. 96; Woodham-Smith, pp. 162, 165
  4. ^ Longford, p. 84; Marshall, p. 52
  5. ^ Longford, p. 72; Waller, p. 353
  6. ^ Woodham-Smith, p. 175
  7. ^ Hibbert, pp. 103–104; Marshall, pp. 60–66; Weintraub, p. 62
  8. ^ Hibbert, pp. 107–110; St Aubyn, pp. 129–132; Weintraub, pp. 77–81; Woodham-Smith, pp. 182–184, 187
  9. ^ Hibbert, p. 123; Longford, p. 143; Woodham-Smith, p. 205
  10. ^ St Aubyn, p. 151
  11. ^ Hibbert, p. 265, Woodham-Smith, p. 256
  12. ^ Marshall, p. 152; St Aubyn, pp. 174–175; Woodham-Smith, p. 412
  13. ^ Hibbert, pp. 421–422; St Aubyn, pp. 160–161
  14. ^ Woodham-Smith, p. 213
  15. ^ Hibbert, pp. 130; Longford, p. 154; Marshall, p. 122; St Aubyn, p. 159; Woodham-Smith, p. 220
  16. ^ Hibbert, p. 149; St Aubyn, p. 169
  17. ^ Hibbert, p. 149; Longford, p. 154; Marshall, p. 123; Waller, p. 377
  18. ^ Woodham-Smith, p. 100
  19. ^ Longford, p. 56; St Aubyn, p. 29
  20. ^ Hibbert, pp. 150–156; Marshall, p. 87; St Aubyn, pp. 171–173; Woodham-Smith, pp. 230–232
  21. ^ Queen Victoria and the Princess Royal, Royal Collection, [30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9) 
  22. ^ Hibbert, pp. 422–423; St Aubyn, pp. 162–163
  23. ^ Hibbert, p. 423; St Aubyn, p. 163
  24. ^ Longford, p. 192
  25. ^ St Aubyn, p. 164
  26. ^ Marshall, pp. 95–101; St Aubyn, pp. 153–155; Woodham-Smith, pp. 221–222
  27. ^ Woodham-Smith, p. 281
  28. ^ Longford, p. 359
  29. ^ The title of Maud Gonne's 1900 article upon Queen Victoria's visit to Ireland
  30. ^ Famine Queen row in Irish port, BBC News, 15 April 2003 [9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9) 
  31. ^ Kinealy, Christine, Private Responses to the Famine,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2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6日) 
  32. ^ Longford, p. 181
  33. ^ St Aubyn, p. 215
  34. ^ St Aubyn, p. 238
  35. ^ Longford, pp. 175, 187; St Aubyn, pp. 238, 241; Woodham-Smith, pp. 242, 250
  36. ^ Woodham-Smith, p. 248
  37. ^ Hibbert, p. 198; Longford, p. 194; St Aubyn, p. 243; Woodham-Smith, pp. 282–284
  38. ^ Hibbert, pp. 201–202; Marshall, p. 139; St Aubyn, pp. 222–223; Woodham-Smith, pp. 287–290
  39. ^ Hibbert, pp. 161–164; Marshall, p. 129; St Aubyn, pp. 186–190; Woodham-Smith, pp. 274–276
  40. ^ Longford, pp. 196–197; St Aubyn, p. 223; Woodham-Smith, pp. 287–290
  41. ^ Longford, p. 191; Woodham-Smith, p. 297
  42. ^ St Aubyn, p. 216
  43. ^ Hibbert, pp. 196–198; St Aubyn, p. 244; Woodham-Smith, pp. 298–307
  44. ^ Hibbert, pp. 204–209; Marshall, pp. 108–109; St Aubyn, pp. 244–254; Woodham-Smith, pp. 298–307
  45. ^ Hibbert, pp. 216–217; St Aubyn, pp. 257–258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Victoria (1819–1901),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nd empress of India.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20-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英語). 
  47. ^ Hibbert, pp. 217–220; Woodham-Smith, pp. 328–331
  48. ^ Hibbert, pp. 227–228; Longford, pp. 245–246; St Aubyn, p. 297; Woodham-Smith, pp. 354–355
  49. ^ Woodham-Smith, pp. 357–360
  50. ^ 1855 visit of Queen Victoria, Château de Versailles, [9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11日) 
  51. ^ Hibbert, pp. 241–242; Longford, pp. 280–281; St Aubyn, p. 304; Woodham-Smith, p. 391
  52. ^ Hibbert, p. 242; Longford, p. 281; Marshall, p. 117
  53. ^ Napoleon III Receiving Queen Victoria at Cherbourg, 5 August 1858,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9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9) 
  54. ^ Hibbert, p. 255; Marshall, p. 117
  55. ^ Longford, pp. 259–260; Weintraub, pp. 326 ff.
  56. ^ Longford, p. 263; Weintraub, pp. 326, 330
  57. ^ Hibbert, p. 244
  58. ^ Hibbert, p. 267; Longford, pp. 118, 290; St Aubyn, p. 319; Woodham-Smith, p. 412
  59. ^ Hibbert, p. 267; Marshall, p. 152; Woodham-Smith, p. 412
  60. ^ Hibbert, pp. 265–267; St Aubyn, p. 318; Woodham-Smith, pp. 412–413
  61. ^ Waller, p. 393; Weintraub, p. 401
  62. ^ Hibbert, p. 274; Longford, p. 293; St Aubyn, p. 324; Woodham-Smith, p. 417
  63. ^ Longford, p. 293; Marshall, p. 153; Strachey, p. 214
  64. ^ Hibbert, pp. 276–279; St Aubyn, p. 325; Woodham-Smith, pp. 422–423
  65. ^ Hibbert, pp. 280–292; Marshall, p. 154
  66. ^ Hibbert, p. 299; St Aubyn, p. 346
  67. ^ St Aubyn, p. 343
  68. ^ e.g. Strachey, p. 306
  69. ^ Marshall, pp. 170–172; St Aubyn, p. 385
  70. ^ Hibbert, p. 310; Longford, p. 321; St Aubyn, pp. 343–344; Waller, p. 404
  71. ^ Hibbert, p. 310; Longford, p. 322
  72. ^ Hibbert, pp. 323–324; Marshall, pp. 168–169; St Aubyn, p. 356–362
  73. ^ Hibbert, pp. 321–322; Longford, pp. 327–328; Marshall, p. 170
  74. ^ Hibbert, p. 329; St Aubyn, pp. 361–362
  75. ^ Hibbert, pp. 311–312; Longford, p. 347; St Aubyn, p. 369
  76. ^ St Aubyn, pp. 374–375
  77. ^ Marshall, p. 199; Strachey, p. 299
  78. ^ Hibbert, p. 318; Longford, p. 401; St Aubyn, p. 427; Strachey, p. 254
  79. ^ Buckle, George Earle;Monypenny, W. F. (1910–20) The Life of Benjamin Disraeli, Earl of Beaconsfield, vol. 5, p. 49, quoted in Strachey, p. 243
  80. ^ Longford, p. 381; St Aubyn, pp. 385–386; Strachey, p. 248
  81. ^ St Aubyn, pp. 385–386; Strachey, pp. 248–250
  82. ^ Longford, p. 385
  83. ^ Hibbert, p. 343
  84. ^ Hibbert, pp. 343–344; Longford, p. 389; Marshall, p. 173
  85. ^ Hibbert, pp. 344–345
  86. ^ Hibbert, p. 345; Longford, pp. 390–391; Marshall, p. 176; St Aubyn, p. 388
  87. ^ Hibbert, pp. 426–427; St Aubyn, pp. 388–389
  88. ^ Hibbert, p. 427; Marshall, p. 176; St Aubyn, p. 389
  89. ^ Hibbert, pp. 249–250; Woodham-Smith, pp. 384–385
  90. ^ Woodham-Smith, p. 386
  91. ^ 91.0 91.1 Hibbert, p. 251; Woodham-Smith, p. 386
  92. ^ Hibbert, p. 361; Longford, p. 402; Marshall, pp. 180–184; Waller, p. 423
  93. ^ Hibbert, pp. 295–296; Waller, p. 423
  94. ^ Hibbert, p. 361; Longford, pp. 405–406; Marshall, p. 184; St Aubyn, p. 434; Waller, p. 426
  95. ^ Waller, p. 427
  96. ^ 96.0 96.1 Victoria quoted in Longford, p. 426
  97. ^ Longford, pp. 412–413
  98. ^ Longford, p. 426
  99. ^ Longford, p. 411
  100. ^ Hibbert, pp. 367–368; Longford, p. 429; Marshall, p. 186; St Aubyn, pp. 442–444; Waller, pp. 428–429
  101. ^ Letter from Victoria to Montagu Corry, 1st Baron Rowton, quoted in Hibbert, p. 369
  102. ^ Longford, p. 437
  103. ^ Hibbert, p. 420; St Aubyn, p. 422
  104. ^ Hibbert, p. 420; St Aubyn, p. 421
  105. ^ Hibbert, pp. 420–421; St Aubyn, p. 422; Strachey, p. 278
  106. ^ Hibbert, p. 427; Longford, p. 446; St Aubyn, p. 421
  107. ^ Longford, pp. 451–452
  108. ^ Longford, p. 454; St Aubyn, p. 425; Hibbert, p. 443
  109. ^ Hibbert, pp. 443–444; St Aubyn, pp. 425–426
  110. ^ Hibbert, pp. 443–444; Longford, p. 455
  111. ^ Hibbert, p. 444; St Aubyn, p. 424; Waller, p. 413
  112. ^ Longford, p. 461
  113. ^ Longford, pp. 477–478
  114. ^ Hibbert, p. 373; St Aubyn, p. 458
  115. ^ Waller, p. 433; see also Hibbert, pp. 370–371 and Marshall, pp. 191–193
  116. ^ Hibbert, p. 373; Longford, p. 484
  117. ^ Hibbert, p. 374; Longford, p. 491; Marshall, p. 196; St Aubyn, pp. 460–461
  118. ^ Queen Victor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oyal Household
  119. ^ Queen Victoria, Royal Household, [26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120. ^ Marshall, pp. 210–211; St Aubyn, pp. 491–493
  121. ^ Longford, p. 502
  122. ^ Hibbert, pp. 447–448; Longford, p. 508; St Aubyn, p. 502; Waller, p. 441
  123. ^ Hibbert, pp. 448–449
  124. ^ Hibbert, pp. 449–451
  125. ^ Hibbert, p. 447; Longford, p. 539; St Aubyn, p. 503; Waller, p. 442
  126. ^ Hibbert, p. 454
  127. ^ Hibbert, p. 382
  128. ^ Hibbert, p. 375; Longford, p. 519
  129. ^ Hibbert, p. 376; Longford, p. 530; St Aubyn, p. 515
  130. ^ Hibbert, p. 377
  131. ^ Hibbert, p. 436; St Aubyn, p. 508
  132. ^ Hibbert, pp. 437–438; Longford, pp. 554–555; St Aubyn, p. 555
  133. ^ Longford, p. 558
  134. ^ Hibbert, p. 456
  135. ^ Longford, p. 546; St Aubyn, pp. 545–546
  136. ^ Hibbert, pp. 457–458; Marshall, pp. 206–207, 211; St Aubyn, pp. 546–548
  137. ^ Hibbert, p. 497; Longford, p. 563
  138. ^ Hibbert, pp. 464–466, 488–489; Strachey, p. 308; Waller, p. 442
  139. ^ Victoria's journal, 1 January 1901, quoted in Hibbert, p. 492; Longford, p. 559 and St Aubyn, p. 592
  140. ^ Her personal physician Sir James Reid, quoted in Hibbert, p. 492
  141. ^ Longford, p. 561; St Aubyn, p. 598
  142. ^ St Aubyn, p. 598
  143. ^ Longford, p. 563
  144. ^ Hibbert, p. 498
  145. ^ Longford, p. 565; St Aubyn, p. 600
  146. ^ 数字比拼:伊丽莎白二世与维多利亚女王. BBC. 2015-09-06 [2015-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147. ^ St Aubyn, p. 30; Woodham-Smith, p. 87
  148. ^ Hibbert, pp. 503–504; St Aubyn, p. 30; Woodham-Smith, pp. 88, 436–437
  149. ^ Hibbert, p. 503
  150. ^ Hibbert, pp. 503–504; St Aubyn, p. 624
  151. ^ Hibbert, pp. 61–62; Longford, pp. 89, 253; St Aubyn, pp. 48, 63–64
  152. ^ Marshall, p. 210; Waller, pp. 419, 434–435, 443
  153. ^ Waller, p. 439
  154. ^ St Aubyn, p. 624
  155. ^ Hibbert, p. 504; St Aubyn, p. 623
  156. ^ e.g. Hibbert, p. 352; Strachey, p. 304; Woodham-Smith, p. 431
  157. ^ Waller, p. 429
  158. ^ Bagehot, Walter (1867)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London:Chapman and Hall, p. 103
  159. ^ St Aubyn, pp. 602–603; Strachey, pp. 303–304; Waller, pp. 366, 372, 434
  160. ^ Erickson, Carolly (1997) Her Little Majesty: The Life of Queen Victoria,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SBN 0-7432-3657-2
  161. ^ Rogaev, Evgeny I. et al. (2009) "Genotype Analysis Identifies the Cause of the 'Royal Dise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cience, vol. 326, no. 5954, p. 817, doi:10.1126/science.1180660, retrieved 13 October 2010
  162. ^ Potts and Potts, pp. 55–65, quoted in Hibbert p. 217; Packard, pp. 42–43
  163. ^ Jones, Steve(1996) In the Blood, BBC documentary
  164. ^ McKusick, Victor A. (1965) "The Royal Hemophilia",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13, p. 91; Jones, Steve(1993) The Language of the Genes, London: HarperCollins, ISBN 0-00-255020-2, p. 69; Jones, Steve (1996) In The Blood: God, Genes and Destiny, London: HarperCollins, ISBN 0-00-255511-5, p. 270; Rushton, Alan R. (2008) Royal Maladies: Inherited Diseases in the Royal Houses of Europe,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Trafford, ISBN 1-4251-6810-8, pp. 31–32
  165. ^ Hemophilia B (Factor IX), National Hemophilia Foundation, [20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1) 
  166. ^ Patterson, Stephen (1996) Royal Insignia, London: Merrell Holberton, ISBN 9781858940250
  167. ^ Whitaker's Almanack (1900) Facsimile Reprint 1998,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ISBN 0-11-702247-0, p. 86
  168. ^ Whitaker's Almanack (1993) Concise Edition, London: J. Whitaker and Sons, ISBN 0-85021-232-4, pp. 134–136

來源

傳記書籍
第一手來源
  • Benson, A.C.; Esher, Viscount (editors, 1907) The Letters of Queen Victoria: A Selection of Her Majesty'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Years 1837 and 1861, London: John Murray online e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olitho, Hector (editor, 1938) Letters of Queen Victoria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House of Brandenburg-Prussia, London: Thornton Butterworth
  • Buckle, George Earle (editor, 1926) The Letters of Queen Victoria, 2nd Series 1862–1885, London: John Murray
  • Buckle, George Earle (editor, 1930) The Letters of Queen Victoria, 3rd Series 1886–1901, London: John Murray
  • Connell, Brian (1962) Regina v. Palmerst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her Foreign and Prime Minister, 1837–1865, London: Evans Brothers
  • Duff, David (editor, 1968) Victoria in the Highlands: The Personal Journal of Her Majesty Queen Victoria, London: Muller
  • Dyson, Hope; Tennyson, Charles (editors, 1969) Dear and Honoured Lady: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Alfred Tennyson, London: Macmillan
  • Esher, Viscount (editor, 1912) The Girlhood of Queen Victoria: A Selection from Her Majesty's Diaries, 1832–40, London: John Murray online e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l 2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ulford, Roger (editor, 1964) Dearest Child: Letters 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the Princess Royal, 1858–61, London: Evans Brothers
  • Fulford, Roger (editor, 1968) Dearest Mama: Letters 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the Crown Princess of Prussia, 1861–64, London: Evans Brothers
  • Fulford, Roger (editor, 1971) Beloved Mama: Private Correspondence of Queen Victoria and the German Crown Princess, 1878–85, London: Evans Brothers
  • Fulford, Roger (editor, 1971) Your Dear Letter: Private Correspondence of Queen Victoria and the Crown Princess of Prussia, 1863–71, London: Evans Brothers
  • Fulford, Roger (editor, 1976) Darling Child: Private Correspondence of Queen Victoria and the German Crown Princess of Prussia, 1871–78, London: Evans Brothers
  • Hibbert, Christopher (editor, 1984) Queen Victoria in Her Letters and Journals, London: John Murray, ISBN 0719541077
  • Hough, Richard (editor, 1975) Advice to a Grand-daughter: Letters from Queen Victoria to Princess Victoria of Hesse, London: Heinemann, ISBN 0434348619
  • Jagow, Kurt (editor, 1938) Letters of the Prince Consort 1831–61, London: John Murray
  • Mortimer, Raymond (editor, 1961) Queen Victoria: Leaves from a Journal,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Cudahy
  • Ponsonby, Sir Frederick (editor, 1930) Letters of the Empress Frederick, London: Macmillan
  • Ramm, Agatha (editor, 1990) Beloved and Darling Child: Last Letters 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Her Eldest Daughter, 1886–1901,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ISBN 9780862998806
  • Victoria, Queen (1868) Leaves from the Journal of Our Life in the Highlands from 1848 to 1861, London: Smith, Elder online e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ictoria, Queen (1884) More Leaves from the Journal of Our Life in the Highlands from 1862 to 1882, London: Smith, Elder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維多利亞女皇
出生於:1819年5月24日逝世於:1901年1月22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威廉四世
 
聯合王國女皇

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繼任者:
愛德華七世
新頭銜  
印度女皇帝

1876年5月1日—1901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