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魚龍列表魚龍形下綱英語Ichthyosauromorpha所有的綜合列表,表中列出各屬的屬名、命名者及有效性。該列表包括所有普遍接受的屬(有效屬),亦包括無效、可疑(疑名)、未正式命名(裸名)的屬和有效屬的次異名,以及不再被視為魚龍類的物種。

泛圍和術語

目前沒有官方的或較為規範的魚龍列表,但最全面的列表可在米克·哈拉莫(Mikko Haaramo)支序分析檔案的魚龍形下綱英語Ichthyosauromorpha部分找到。[1]

命名慣例和術語遵循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本列表使用的術語包括:

  • 次異名:用於描述同一分類單元的舊名。若有兩個或多個屬被正式指定且模式標本均被分配到相同的屬,首先公佈的名字(按時間順序)為首異名,其他名字則屬於次異名。首異名通常都被正式使用,除非ICZN有特別的決定,而次異名則不可以被再次使用,就算是棄用名也是如此。次異名往往是主觀的,除非所描述的屬都是基於同一標本。
  • 裸名:屬於已經發佈,但未被ICZN的標準正式公佈的名字。裸名都是無效的,因此裸名不會被寫為斜體並作為一個適當的通用名。如果名字後來正式公佈,那該名字就不會成為裸名並會在此列表中寫成斜體。通常情況下,用於描述同一標本的正式公佈名字會與裸名區分開來。
  • 復名:是指已經正式發佈,但已被用在另一分類單元的名字。第二次使用的名字會變成無效(因為後續用途),而需要重新命名。復名不屬於正式屬名。
  • 疑名:用於描述沒有獨自診斷特徵的化石的名字。因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和有爭議的名稱,這裏不將使用這一條件。

A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堅泳魚龍

B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短鰭魚龍

C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短吻龍

D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E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真鼻龍

F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G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格蘭道魚龍

H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喜馬拉雅魚龍

I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魚龍

J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K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L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M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混魚龍

N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小鰭魚龍

O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大眼魚龍

P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扁鰭魚龍

Q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R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S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剛體龍

T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切齒魚龍

U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歌津魚龍

V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W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華氏魚龍

X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Y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Z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參見

註釋

  1. ^ 一種2米長[2]大眼魚龍科[3]遺骸在索爾恩霍芬石灰岩中發現並誤認作魚龍新種,2000年創建新屬。
  2. ^ 屬名已被一種蜥蜴佔用。
  3. ^ 一種與扁鰭魚龍海靈魚龍英語Caypullisaurus關係較近的晚侏羅世大眼魚龍科[3]化石英國俄羅斯歐洲部分發現。[4][5]
  4. ^ 一種3米長的塊鰭魚龍科,也是已知最原始的真魚龍類英語Euichthyosauria,化石首次發現於加利福尼亞洲卡尼階的下霍塞克石灰岩英語Hosselkus Limestone。之前曾先後歸入薩斯特魚龍海豚魚龍英語Delphinosaurus
  5. ^ 一種與扁鰭魚龍短鰭魚龍關係較近的大眼魚龍科[3]化石發現於阿根廷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地層。
  6. ^ 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巴柔階地層,可能屬於狹翼魚龍科[5]
  7. ^ 中國巢湖發現的一種擁有蜥蜴狀身體的原始魚龍類,也是該類群最小的物種之一,長70至180匣米,重約10千克。
  8. ^ 一種奇怪的中三疊世混魚龍科,頭部有高高的骨嵴,身體長達5米。曾一度被歸入混魚龍,直到1998年獨立建屬――有人對該做法表示反對。
  9. ^ 最大的魚龍之一,成年後身長可達6米(20英尺)至10米(33英尺)。杯椎魚龍是魚龍類中最不像魚的物種,沒有背鰭和分叉尾部,因此可能像現代海蛇一樣通過身體左右蠕動來游泳。
  10. ^ 一種長度超過6米的魚龍,生存於錫內穆階托阿爾階英國德國。外觀像一條普通魚龍類:身體像魚,擁有背鰭尾鰭,雙眼巨大,但有一個獨特特徵以區別於其它魚龍類――上顎為下顎兩倍長,上面排列着指向側面的「牙齒」,類似鋸鰩[5]
  11. ^ 生存於錫內穆階英國,特徵為吻突極端延長,使其擁有類似劍魚的外觀。劍魚魚龍所知於兩具骨骼。正模標本是一隻4米長的幼龍,第二具標本發現於1996年,體長估計為7米。
  12. ^ 一種僅有1至1.5米長的小型魚龍類,化石發現於格陵蘭中國日本加拿大的海岸。
  13. ^ 生存於瑞替階普連斯巴奇階比利時英國德國[5]
  14. ^ 一種生存於啟莫里階提通階大眼魚龍科化石英國德國發現。[5]
  15. ^ 斯匹次卑爾根發現的一種已滅絕海洋爬行動物,之前歸入魚龍超目,但是藻谷亮介200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其缺乏該類群的基礎共有衍征,因此在雙孔類演化樹中的確切位置目前尚不清楚。
  16. ^ 貴州魚龍的異名。[6][7]
  17. ^ 一種化石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奧地利意大利瑞士德國斯匹次卑爾根中國發現的魚龍。[6]
  18. ^ 目前已知最大的魚龍場種,化石於1920年在內華達州首次發現。生存於晚三疊世諾利階,擁有長而尖的雙顎,且僅在前端長有牙齒。模式種尋常秀尼魚龍的標本長15米(49英尺),第二個物種西卡秀尼魚龍發現於加拿大卑詩省,長度估計為21米(69英尺),後來歸入薩斯特魚龍。
  19. ^ 生存於托阿爾階阿連階英國法國德國盧森堡,最大身長為4米。[5]一個著名的化石是一親死於分娩的雌龍和幼龍化石,證明魚龍幼崽和鯨魚一樣出生時尾巴先露在外面,以防止在完全出生前溺水。
  20. ^ 存疑,甚至可能不是魚龍。[1]
  21. ^ 一種生存於赫塘階托阿爾階英國德國的大型魚龍類,長約12米(39英尺),[5]眼眶直徑約為20 cm(7.9英寸),在已知的脊椎動物中最大。
  22. ^ 可能是關嶺魚龍的異名,儘管因為化石保存狀況不好而很難確認[8][9]

參考資料

  1. ^ 1.0 1.1 Haaramo, Mikko. Ichthyosauromorpha. Mikko's Phylogeny Archive. 14 July 2004 [9 Octo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2). 
  2. ^ Bardet, N; Fernández, M. A new ichthyosaur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lithographic limestones of Bavari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0, 74 (3): 503–511. doi:10.1666/0022-3360(2000)074<0503:aniftu>2.0.co;2. 
  3. ^ 3.0 3.1 3.2 Fernández, M. Redescription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Caypullisaurus (Ichthyosauria: Ophthalmosaurida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7, 81 (2): 368–375. doi:10.1666/0022-3360(2007)81[368:RAPPOC]2.0.CO;2. 
  4. ^ Efimov, VM. An Ichthyosaur, Otschevia pseudoscythica gen. et sp. nov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trata of the Ulyanovsk Region (Volga Region). Paleontologicheskii Zhurnal. 1998, 32 (2): 187–19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Maisch, MW; Matzke, AT. The Ichthyosauria.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2000, 298: 1–159 [2022-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6. ^ 6.0 6.1 Shang Qing-Hua; Li Chun.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chthyosaur Shastasaurus in the Guanling Biota (Late Triassic), Guizhou, China (PDF).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9, 47 (3): 178–193 [2022-03-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17). 
  7. ^ Sander, P.M.; Chen, X.; Cheng, L.; Wang, X. Claessens, Leon , 編. Short-Snouted Toothless Ichthyosaur from China Suggests Late Triassic Diversification of Suction Feeding Ichthyosaurs. PLOS ONE. 2011, 6 (5): e19480. Bibcode:2011PLoSO...619480S. PMC 3100301 . PMID 21625429. doi:10.1371/journal.pone.0019480 . 
  8. ^ Maisch, M. W.; Pan, X. R.; Sun, Z. Y.; Cai, T.; Zhang, D. P.; Xie, J. L. Cranial osteology of 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Reptilia: Ichthyosauri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6, 26 (3): 588–597. doi:10.1671/0272-4634(2006)26[588:COOGTR]2.0.CO;2. 
  9. ^ Shang, Q. H.; Li, C.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chthyosaur Shastasaurus in the Guanling biota (Late Triassic), Guizhou, China (PDF).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9, 47 (3): 178–193 [2022-03-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