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嘉定三屠

由Jimmy-bot在話題史上的大屠殺與全球觀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上海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上海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上海市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史上的大屠殺與全球觀

由於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的核心價值是在中文維基百科中避免「常見的例子如中國大陸中心、香港中心、澳門中心、台灣中心、新加坡中心等,請您盡量避免此狀況,並達成全球觀中的適當表述」,有必要說明並討論 大屠殺 相關歷史條目的來源、考證、及寫作的多方來源要求,並例出一些現有條目做為思考點:

由於歷史條目本來不應使用一手史料做未經考證的引用,維基編者應該更努力找二手及三手來源的最近學術考證。如這篇中文論文揚州大屠殺的遇難人口考證考證的「揚州十日記枠堪稱奇文,以一些真實的細節反映了明朝末年亡國災難來臨時人們的心態之麻木和社會狀況之惡劣。 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一些有影響的書籍如蕭一山着 清代通史、辭源、辭海...。但是,像這樣的文章,與嚴肅的史學著述並不相同,它是文學,文學以形象性和藝術性為特徵,文學是允許誇張的」。

由於中國歷史本來不僅僅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所以這些中國史上重要事件的來源不應該僅限於中文書寫的文獻,更不能只以特定觀點來對一手史料做不經考證的引用。如最近看到這本新書的出版[1],應該對前兩項可以有所補充。

說到這,中文維基百科中的大屠殺大屠殺列表的問題就不少,這時我們需要的是對來源性質不同的區分和掌握,新聞是短暫即時但未必有長史觀的,由於現代新聞和政客的需要,那種活在充滿戰爭和危機的全球氣氛,看似正常,放在世界史觀或近代史觀或許蓋過了人類整體社會是愈來愈和平的歷史走向,如[2][3]。我們需要這種世界史觀去認識到「現在看來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邪惡,而過去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純真」"The present looks less sinister, the past less innocent"(Steven Pinker) 。

換句話說,我面對 大屠殺 相關條目的知識關懷就是人類的暴力,特別是集體的、透過現代國家合理化的暴力,未必就是民族存亡的粗俗之歷史算總帳。

當然,這立場是我目前工作單位對於國際及國家內部衝突處理的基本原則相關,這也是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英語Truth_and_reconciliation_commission對於過去已發生的歷史的集體反思及反省之必要(楊祥銀的解釋:「旨在在弄清過去事實真相的基礎上促進全國團結與民族和解,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考慮對那些因服從政治命令而嚴重侵犯人權但已向「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講出所有事實真相的犯罪者實施大赦。」)。中國官方領導的中國人權研究會也有這樣的文章[4],中國口述歷史的專家也說「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口述歷史逐漸成為恢復與記錄衝突、戰爭、種族統治與大屠殺等歷史真相的一種重要手段,由此搜集的大量資料涉及綁架、殺戮與強姦等令人髮指的戰爭與反人類罪行。」[5],在此自我揭露供參考。--❦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16日 (二) 04:55 (UTC)回覆

謝謝Hanteng的分享,上面提及的書籍也挺吸引的,有機會要好好細閱。--No1lovesu留言2016年8月17日 (三) 10:45 (UTC)回覆
返回 "嘉定三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