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非原創研究

由自由雨日在話題提議:對WP:日常計算做小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小時前

享年歲數究竟是需要來源還是可以被視為「簡單計算」的結果?

享年,即一個人到底活了多少歲(多少年),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計算方式,有嚴格把不足年的部分全部捨棄掉的;有不過半年舍掉過半年進位的;有一律進一歲的;甚至有生活在一個紀年過就一律算一歲的(這樣可以頭尾各多算一歲,對於有些人來說比第一種計算法多了兩歲)。 目前維基百科自己的模板自動計算的享年歲優先使用第一種去尾法,對於生卒具體日期不全只有年份的才使用第三種,但是很多社會人士死亡後媒體會大量採用二至四的計算方法。 我個人編輯習慣是碰到上面這種人,如果有生卒年月,一律按第一種方法自行計算,而不在乎來源,但是有人對我提出過異議,認為如果媒體的報道採用了別的計算方法的歲數,應該尊重來源。 但是,享年似乎也可以被視為是對基本數學事實的簡單計算,而現行方針簡單計算內容一律不需要來源。 那麼,在中文維基百科,我們究竟是應該把享年一律統一為簡單計算退一法,還是尊重來源報道,還是什麼別的呢?--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4年3月31日 (日) 21:40 (UTC)回覆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一定程度上有名的人,只知道生卒年但不知道時期的情況?可否勞煩舉幾個例子?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日 (二) 15:40 (UTC)回覆
如果我沒理解錯,魔女是指某些注重私隱、僅讓公眾知曉自己幾歲而沒告知準確出生日期,從而站內只有推算出來的出生年的情況。另外歷史人物有些也有這個問題,只知道生卒年,不知道何月何日生、何月何日死。
推算出生年尚算是簡單計算,比如2024年初說自己23歲的人可以是2001年或2000年生,寫「2000–2001年生」是合理的(並應附註來源);但計算享年歲時,不知道何年生,只知道何年何月何日死,內文就僅標註「可能的出生年」和死亡日期,只在資訊框寫如「79–80歲」等字樣。
如果本身已經有存在來源佐證的生卒日期,那麼享年歲應以簡單計算為準,不應參照來源;若本身無出生年,則應按來源寫享年歲多少,但不能用「簡單計算」去推算出生年(華人很愛過世時多加一兩三歲)。--西 2024年4月3日 (三) 09:24 (UTC)回覆
我腦中能立刻想到的人只有卡爾·拉格斐,雖然最後還是公開,但好歹曾是。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4月11日 (四) 13:26 (UTC)回覆

原創研究

維基百科要求使用者不得做出原創研究,亦不得使用yt等使用者生成內容,條目需足夠客觀,但參考來源得用新聞等,但新聞實屬記者之主觀意見,應何評判--August0422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9:20 (UTC)回覆

「新聞實屬記者之主觀意見」,編輯審核、報社背書發表後就不同了。未剪輯或未發表的原始稿件是第一手來源,從中得出結論可能會涉及原創研究。--YFdyh000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11:02 (UTC)回覆
部落格做何評論--August0422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09:39 (UTC)回覆
通常不可靠,除了重要觀點(當事方)的一手來源。--YFdyh000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14:24 (UTC)回覆
非原創研究下面有「相關方針」,其中可供查證哪裏就有提到部落格的情況,在個人出版物(網絡與紙媒)一段。上面提到的新聞媒體,可以見可靠來源新聞組織一節,具體某個媒體如果有使用爭議,會進行討論,並在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歸檔。--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6:55 (UTC)回覆

提議:對WP:日常計算做小修改

此討論意在修訂既有WP:日常計算的規定。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5:50 (UTC)回覆


現行條文

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譬如初等函數的計算、數值修約、單位換算、年齡計算或使用以上運算做的有限次簡單推導,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但須確保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

提議條文

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譬如初等函數的計算、數值修約、單位換算、年齡計算或使用以上運算做的有限次簡單推導,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但須確保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

原條文「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想表達兩層含義:①所有信息要素需出現在同一來源中,②這種含有所有信息要素的來源至少有一個。然而,「在至少一個來源中」作「全部得到查證」的狀語,很容易解讀成「在這些來源中,這些信息全部得到了查證」,沒有強調出「所有信息必須在同一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的意思。要精確地表達的話,其實應該是「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在同一來源內部得到查證」。但這樣就有些囉嗦了。結合前後文,這句話想強調的是「不能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數據」,而不是在強調「來源至少要有一個」(WP:可供查證方針里也沒有特別強調「來源至少要有一個,多多益善」),所以不妨忽略「至少一個來源」的語義,直接說成「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同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08:30 (UTC)回覆

要不我重寫一下吧,畢竟原文也沒翻譯得特別好。
現行條文

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如初等函數的計算、數值修約、單位換算、年齡計算或使用以上運算的有限次簡單推導,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但須確保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的數據的計算結果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

提議條文

在眾編者同意算法和計算正確的前提下,本方針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如初等函數的計算、數值修約、單位換算、年齡計算或基於以上運算進行的有限次簡單推導等,惟:

  • 須確保類計算所需的信息並非綜合多個來源所得,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的數據的計算結果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
  • 統計數據之間的比較有特別的困難,故不應把使用不同方法進行統計的統計數據進行比較。
以上,@自由雨日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1:22 (UTC)回覆
然後你考不考慮改走RFC程序?畢竟你這討論串在我留言前一直沒人參與。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1:24 (UTC)回覆
@Sanmosa:不錯不錯,比原來的表述好多了,我完全同意。已經在這裏發了再改走RFC程序,我不知道怎麼操作好😳只要能推動修改通過,您可以操作一下不?太感謝了!(還有一件事,英維還有一句「Comparisons of statistics present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Editors should not compare statistics from sources that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我也希望提議加入中維,但這個改動比較大,您覺得是和現在這個大概率能通過的僅「修飾語句」的提案一起提更好,還是等這個通過之後再重新提更好呢?)--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14日 (二) 15:22 (UTC)回覆
把那句也給翻譯了。已改走RFC程序。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5:48 (UTC)回覆
現依WP:7DAYS的規定公示提案7日。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3:26 (UTC)回覆
5月4日後發起的RFC因有用戶手癢改變了FRS格式而無法邀請其他用戶參與,建議多公示7天(合共14天),因中間變相無法獲得充足用戶參與。--西 2024年5月21日 (二) 06:00 (UTC)回覆
掛了RFC模板並填了policy參數的討論在VPP裏也會有討論連結,我已經盡到了通知社羣的義務,我不認為我需要為不是我造成的失誤負責,因此不變更原有的公示安排。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9:27 (UTC)回覆
  • (-)反對:這種條文豈不是變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類條目?你要找到一個統計各種人士的年齡的可靠來源幾乎不可能。況且年齡這種只要來源本身可靠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不可查證的問題-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20:38 (UTC)回覆
    如果把方針限制在數學類條目(即刪除單位換算及年齡計算)那我沒意見--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20:40 (UTC)回覆
    這裏的修訂意在禁止以綜合所得的方式得出進行日常計算所需的內容,以及禁止把使用不同方法進行統計的同類型統計數據進行比較。就後者而言,enwiki現時也是這樣規定的,由此可見你所說的「變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類條目」在邏輯上不成立。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23:59 (UTC)回覆
    這種條文邏輯上就是要列表類條目找出一個同時包含列表中所有項目的可靠來源,可想而知門檻有多高。所以我才說「變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類條目」
    英維原文根本沒有「須確保此類計算所需的信息並非綜合多個來源所得,通過多個來源綜合所得的數據的計算結果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這句,英維寫的甚至是「a meaningful reflection of the sources」,眾數--某人 2024年5月22日 (三) 09:44 (UTC)回覆
    經過個人考慮,我認為提案的用詞可能存在不妥當的地方,因此暫時撤除公示的安排。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2日 (三) 10:25 (UTC)回覆
    @AINH:「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是原來就有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39 (UTC)回覆
    而且這句話和「統計數據之間的比較有特別的困難,故不應把使用不同方法進行統計的統計數據進行比較」是獨立列表下的兩項,加上的「不應把使用不同方法進行統計的統計數據進行比較」句其實和之前的條文完全是並行關係。(@Sanmosa所以我之前才擔心要不要分別提案,會不會造成混淆  囧rz……)--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43 (UTC)回覆
    不論是否原本已有,我均反對將此方針擴展自數學類以外條目。如果這樣擴張相當於絕大部分如世界之最等的列表條目均不可達到「可供查證」--某人 2024年5月22日 (三) 14:49 (UTC)回覆
    是否「擴展至數學類以外條目」並不是本次修改的內容,原先的方針內容就已經是包括數學類以外的任何條目了,但顯然並沒有出現閣下擔心的情況。而且,照閣下的邏輯,其實是在反對原方針中的「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這句話作用於非數學類條目,那豈不是並不反對本次修改……(而是另外應提起刪除原方針條文、或限定原方針作用範疇的提案)--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4:53 (UTC)回覆
    @Sanmosa:目前已有「反對擴展至數學以外」「反對修飾語句」和「反對限制統計數據比較」三種反對意見。個人分析:「反對擴展至數學以外」其實和本次修改無關,不論原先的「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還是英維目前的「Comparisons of statistics present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Editors should not compare statistics from sources that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都是作用於所有(不限於數學)條目的,若想限制在數學類條目,那麼應該提起完全不同的新提案;「反對修飾語句」應該是無效論證,是表述不清的歷史遺留問題,因為歷史方針明確表示「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根本不是「可以在一個以上來源中獲取信息」的意思;故而,目前的反對意見是集中在搬運英維的「限制統計數據比較」這一項上。--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5:08 (UTC)回覆
(-)反對:「同一個」與「至少一個」是不同的概念。--GX01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8:33 (UTC)回覆
(~)補充:而且「以上」不要忽略掉。--GX01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8:34 (UTC)回覆
(畫去已被不限期封禁純破壞用戶的明顯無意義留言)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1:15 (UTC)回覆
【反對理由無效】這恰恰說明了「至少一個」要改成「同一個」的原因,因為原文「至少一個……全部」語焉不詳,但實際上是在表達「同一個」的意思,原條目的後半句就是「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閣下應該沒有看我前面的仔細分析。建議讀了之後畫票。--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40 (UTC)回覆
@YFdyh000:邀請YF參與討論。--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27 (UTC)回覆
@Tigerzeng:邀請Tiger參與討論。--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30 (UTC)回覆
返回專案頁面「非原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