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瑟夫·巴特勒
喬瑟夫·巴特勒(英語:Joseph Butler;1692年5月18日—1752年6月16日)是一位英國聖公會主教、神學家、護教家、以及哲學家。出生於柏克郡(現在的牛津郡)的灣堤居。由於父親是一位長老會的麻布衣商,他似乎理當成為長老會的神職人員。然而在1714年,二十二歲的他決定加入英國聖公會,並且到了牛津大學。歷經了幾次的調遷,他成為了多為富人居住的史丹霍普教區的牧師。
喬瑟夫·巴特勒 Joseph Butler | |
---|---|
出生 | 1692年5月18日 英格蘭伯克郡旺蒂奇 |
國籍 | 英國 |
職業 | 神學家、護教家、哲學家 |
1736年,他四十四歲那年,在聖公會約克教區的大主教藍斯洛·布雷克本的建議下,被任命為英王喬治二世的妻子卡洛琳的專屬牧師長。兩年後升任布里斯托教區主教。1747年,傳出他拒絕晉升坎特布雷大主教的謠言,最後在1750年他來到了英格蘭東北的杜倫擔任主教。
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在1726年發表的「天然人性的十五篇講道」,以及1736年的「宗教、自然、以及外顯之類比」。後者在教會歷史上,是一部對抗自然神論觀點的重要護教著作。自然神論者主要受新興的自然科學觀察所影響,誤認為上帝在創造世界以後便退出舞台,與他所創造的宇宙不再有任何互動,而由自然科學定律來主宰世界。巴特勒護教學說主要在闡明:在神掌管萬有的宇宙觀裏,上帝透過《聖經》的啟示所顯明的原理,與透過自然科學的觀察所得到的原理,在使用類比的方法作一系列的研究之後,可以正當的結論出兩種原理背後的作者皆是上帝自己。他結合了許多對上帝信仰的信心的例子,概率性的論證來試圖說服自然神論者重新回到正統的信仰。他護教學說的論點也反映在20世紀護教家像是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魯益世,或C·S·路易斯),以及約翰·華威·蒙哥馬利等人的作品裏。「天然人性的十五篇講道」則被視為是對霍布斯的利己主義哲學思想提供了解答。這兩本書被他的支持者評價為倫理學、護教學、神學領域裏最有力、最具原創性的作品之一。他們當然是着眼於其論證的手法,因為就形式文筆而言並無優雅特出之處。
1752年,巴特勒在貝斯去世,得年六十歲。他的追隨者稱讚他是一位完美的人物,一個勤奮又有良知的牧者。雖然對文學沒有什麼特殊喜好,但是對於藝術,特別是建築,具有獨到的鑑賞力。按聖公會傳統6月16日為他的聖日。
這是一篇與英國人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