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坦克人

由CreeperDigital1903在話題烏克蘭「坦克人」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優良條目坦克人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10月9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4年9月2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基礎條目 坦克人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軍事領導人、革命分子及活躍分子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
    條目「坦克人」已被列為人物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存廢討論

    我修改了內容,從當時的廣角圖片來看,坦克是在離開天安門廣場的途中,而在電視短片上,很明確的,王爬上了坦克(我還記得下了坦克,從容離開,但這一點,不確定),我不認為王是英雄,他稱得上一個有勇氣的人,值得紀念的人,而確實,坦克手表現了他的克制,這也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於,在輪子的眼中,這次事件完全有可能是中國政府導演的。 --Liucong 04:30 2004年6月15日 (UTC)

    我不是輪子 卻也懷疑是中國政府導演的 這種懷疑是否應在正文中有所體現? —CCFS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3:29 (UTC)回覆
    我記得以前在CNN上看到過,他爬到坦克上,然後坦克裏面的軍人也爬出來,兩人交談了一會兒,那個軍人朝後面的坦克揮揮手,意思是別往前走了,結果王維林就爬下去,然後坦克往後面退了幾步。--Formulax 07:13 2004年6月15日 (UTC)
    如果確切的話,應該把這段事實也加上去 --Liucong 08:26 2004年6月15日 (UTC)

    什麼叫「已經過去了??「 已經「過去了」就不值得討論了? 真是奇怪的邏輯。 --Hiknight 21:01 2004年4月16日 (UTC)


    此篇文章有明顯的傾向性,江澤民在與華萊士的採訪中已明確表示經過一個月的調查,未發現此人未被定罪,但是採訪中其他部分被引用,偏偏此重要觀點被遺漏

    投票

    投票已經截止:王維林將作為一個單獨的條目被保留。以下是之前的討論和投票。

    保留:(共9票, 7票有效)

    1.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或曾經真正地站在坦克車前的。他畢竟曾是世界媒體的焦點,應該保留。--Formulax 07:19 2004年3月6日 (UTC)
    2. 呵呵,Shizhao,我發表意見有用沒?我贊同Formulax的看法。 Cncs(talk) 2004-03-07
    3. 贊同Formulax--[[User:Mountain|(Talk)]] 08:32 2004年3月6日 (UTC)
    4. 贊成保留,他是英雄。--Wooyi
    5. 贊成保留,第一文中說明他的身份不明,是傳說之一,因此是中立和記實的,這篇文章完全符合維基百科的要求;第二對於中國現代史來說他畢竟是有象徵性地位的;第三連Jessica Lynch之類的人物都在維基百科上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那麼王維林就更不必說了。--Wing 22:07 2004年3月12日 (UTC)
    6. 贊成保留。方宏時-Colipon 05:23 2004年3月18日 (UTC)
    7. 支持Wing。我覺得,若覺得因為王維林是一個小人物而不值得放在維基的話,那麼,可能是我們忽略了他。我們可以說,若然王維林也放得進去的話,很多人都值得寫進維基百科。沒錯,你和我也可能值得寫進去,不過現時我們未必有這個時間去寫,但不表示王維林的內容不值得放在百科全書內。頂多我們把有關條目忘記了,待有心人再發現,再供獻,那不是更好嗎?--石添小草 06:16 2004年3月16日 (UTC)
    8. 贊成:他是英雄 . .雷力 08:59 2004年3月21日 (UTC)
    9. 贊成保留。第一,因為有人記得他,他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你永遠不知道什麼人會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資料,不能因為他渺小就否定掉,所以反對一方有人說「為自己也建一個條目得了」在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的;第二,保留的前提應該是「中立」和「客觀」,這是Wikipedia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一本百科全書作為一種「科學」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個人反對在條目中出現象「英雄」這樣的字眼,至少也應該註明——是「被一部分人視為『英雄』」。MagicEric 05:20 2004年3月19日 (UTC)
    10. 一,關於不值得單獨成條:在百科中有許許多多太過簡單的條目,但是如果其他資料太少的條目仍被保留,那麼這一條目就沒有理由被特殊對待。二,關於同一事件應該合併:如果同一事件的各元素(人事時地物)不分立條目,那就變成記事本末體的史書而不是百科全書。三,關於只是傳言:基本上只要把消息來源交代清楚,只要可信度沒有被扭曲,即使只是未經證實的傳言也是值得記錄的。四,關於沒有聽過:把知名度當作篩選的標準,恐怕與維基的精神相違背。--mingwangx 18:52 2004年4月1日 (UTC)
    11. 贊成保留。六四是我國一個重要時刻。王維林擋坦克的行動在國外流傳很廣,而且這篇文章也道出事實,沒有偏倚。故且勿論他做得對與否,把這一個在那時代有名、被重視的人物刪掉,實在可惜。是非對錯,留給世人判斷吧。我們能做的,是盡力報導事實。 Jackcsk 01:14 2004年4月10日 (UTC)

    合併:(共8票,4票有效)

    1. 我認為這篇文章最好合併到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提及,單獨作為一個條目不太妥當。而且他又曾經造成過多大影響呢?對人類有何貢獻呢?只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一粒沙子而已--Shizhao (Talk)WikiWiki 07:36 2004年3月6日 (UTC)
    2. 合併。他這個人的資料是真的嗎?如果連生平都不知道(哪裏的人,什麼學生?),怎麼可能知道他名字?這麼沒有確實資料,合併到六四天安門事件裏面恰當。As of now, speculations and emotional adjectives overrun facts of the article -- Which is next to none. ---Menchi (討論頁)Â 07:30 2004年3月10日 (UTC)
    3. 合併。Menchi has basically said what I would like to comment on. 事實上我們只知道王維林在六四事件里的行動,其他關於他的生平等一概不知。另外究竟王維林是不是他的本名?他絕對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化名。總之現時他的傳聞比已確定的資料多得多,所以合併到六四天安門事件裏面是合理的。維基戰區加拿大集團軍司令 (對話、留言按這裏) 06:08 2004年3月16日 (UTC)
    4. 合併。或者是個人物,但我現在才知道這個名字。
    5. 合併。贊同Shizhao。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外來討論這個人的意義不大。--Wemin 05:42 2004年3月25日 (UTC)
    6. 合併。贊同Shizhao。。--megodno 02:00 2004年3月26日 (UTC)
    7. 合併。贊同;--殘翼天使 14:44 2004年3月27日 (UTC)六四時間值得記錄,但是並不是每個曾經被人們關注的人都要單獨列出.--殘翼天使 14:44 2004年3月27日 (UTC)
    8. 合併。贊同;這是一個和事件相關的內容Hocking 04:00 2004年3月29日 (UTC)
    9. 合併。贊同;沒有必要將每一個相關人物都列出來,合併在一起會比較好Albert 14:08 2004年4月11日 (UTC)

    刪除(共3票,2票有效)

    1. 有這號人物阿,還沒有聽過,把他寫的很有勇氣的樣子,應該不合適 贊同Shizhao,不收錄 --Dersonlwd Talk 09:23 2004年3月8日 (UTC)
    2. Would you like some piggies to eat? 06:34 2004年3月16日 (UTC)
    3. 刪除,不是每個人都能進百科全書吧?否則我也給自己編一個得啦!這個姓王的是誰?--61.52.134.5 12:42 2004年3月17日 (UTC)

    討論

    王維林--這種人物也能放進百科全書,那地球上的所有人都可以放進來了--Shizhao (Talk)WikiWiki 07:13 2004年3月6日 (UTC)

    說實話,當年我也做個和他類似的事情。如果媒體報道過就可以作為百科全書的條目,那就太相信媒體了吧?更何況還有www.indymedia.org/ IMC這種專門報道小人物的草根媒體--Shizhao (Talk)WikiWiki 07:27 2004年3月6日 (UTC)

    如果你當年的行為能夠通過電視給全世界人都看到,那你的名字當然也可以加入百科全書。當然不可全部相信媒體,但是通過媒體的報道讓全世界看到這個人也是事實呀。IMC報道的內容不一定可以加入是因為其影響畢竟有限。我認為關鍵不在於信不信媒體,而是其造成的影響之大,足以適合加入百科全書。--Formulax 07:32 2004年3月6日 (UTC)

    正是因為有許多人都不知道這人,所以才有放進去的必要雷力 08:58 2004年3月21日 (UTC)

    顧准知道嗎? 把他收了嗎?

    你也可以開條題目,看大家投票,看看想知道顧準的人多不多啊?這裏很民主的雷力 08:59 2004年3月21日 (UTC)

    現在的局面如何處理?主要傾向是保留或合併。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請大家發表見解,以達成一致--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WikiWiki 02:59 2004年3月23日 (UTC)

    這個怎麼可能變成非stub呢?他死了那麼n年了,我們還是不知道他到底是誰。-Menchi (討論頁)Â 05:26 2004年3月23日 (UTC)

    我還是覺得應該保留,也許有一天他的情況會更多地被世人所知。--Formulax 09:00 2004年3月23日 (UTC)
    刪除的話不夠人道,保留的話太過輕浮(因為看一個人的作用是要看給歷史帶來的長久的影響,即使沒有他,也會有第二個人出現在鏡頭上,並且對他和那些類似的人並沒有很多人了解,也沒必要了解,事情大家都知道.歷史的改變是因為整個事件,而不是一個人的曝光.).所以建議保留,讓人知道有過這麼一個人就行.--殘翼天使 14:51 2004年3月27日 (UTC)

    大家討論的焦點主要是集中在合併還是不合併上。我的觀點是現在對此人的真實情況缺少了解,甚至連名字都有疑問,因此最好還是合併,等到以後有了更多的信息再單獨成篇。另外,這是否違背NPOV,一個連名字的真實性都有問題的條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否會讓人產生錯誤的理解?--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WikiWiki 08:09 2004年4月1日 (UTC)

    In my oppinion this poll has lasted long enough and the result is quite clear.--Wing 08:25 2004年4月1日 (UTC)


    不能把王維林簡單地看成是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logo,一個象徵,試問Shizhao你可以代表這樣一種面對威權政治的勇氣嗎?--Jamsong26 17:02 2012年8月1日 (UTC)

    文章名

    英維︰戰車男 日維︰無名的反逆者 --Hiaeoupyc 2007年4月29日 (日) 01:35 (UTC) 這應該是中文的習慣吧。一般習慣用名字指代,而不是以性質指代--Inspector (留言) 2010年1月19日 (二) 13:09 (UTC)回覆

    照片裏面是什麼型號的坦克?

    --Inspector (留言) 2010年1月18日 (一) 15:51 (UTC)回覆

    貌似是59式的某種衍生版本Andy taoke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9:32 (UTC)回覆

    建議更改詞條名稱,沒有確定其姓名

    這個人自始至終身份都從未公開,國際上通稱為無名的反抗者,並沒有指名道姓。「王維林」這個名字是英國媒體報出來的,但是無法確證。直接把條目的名稱定為「王維林」有誤導他人的可能,因此建議更換詞條的名稱。—Aronlee90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8:26 (UTC)回覆

    王維林是使用中文各國與媒體之通稱,就算未必是真名,但此代稱已成慣用語詞。由第二手的英文直翻成「坦克人」或「坦克男」會讓人誤以為是美國動作片,而其語意也有問題,為何不是「擋坦克人」或「擋坦克的英雄」?若無共識,維持原名至少不會更奇怪!
    ---WildCursive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8:55 (UTC)回覆

    「坦克人」這個稱呼並不完全是二手的英文翻譯,在Google上搜索「坦克人」也可以搜索到很多相關網頁,此稱呼也具有很大的知名度。相比之下,「王維林」在中文使用者中並不具有更高的知名度,許多大陸人知道相關事件即某年輕人隻身阻擋坦克的事情,但對「王維林」完全不了解。比起「王維林」這個不確定且帶有誤導性的稱呼,「坦克人」更為準確,在台灣的使用情況我不是很清楚,可以酌情使用詞語轉換。—Aronlee90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0:43 (UTC)回覆

    Wikipedia:命名常規:「儘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混淆。如果存在同名事物,可以使用消歧義頁面。」
    Google 第一頁10個結果,7個是什麼坦克射擊遊戲,到第二頁以後幾乎全部是遊戲類內容。
    至於再製造什麼「戰車男」就更加是無稽之談了。
    還有,不要來說什麼「確證」、「誤導」。維基條目記錄的不是什麼事實、真理,而是當今世界的普遍認知,這些認知「對不對」與維基無關。沒有證據有上帝,是不是去把上帝移動到迷信?否則就是誤導?- Msuker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0:52 (UTC)回覆
    同時,幾乎所有較有知名度的媒體,在報道時都會使用「王維林」,而很多報道完全不提及「坦克人」這個詞彙。諸如BBC中文網 美國之音 《明報》2000年 2006年 自由亞洲電台等等。作為獨立名詞,王維林的意義比坦克人清晰、準確、不易混淆,在嚴肅的歷史政治人物條目上,維基顯然應該跟隨這種做法,而不是學當下網絡的這個「帝」那個「男」。實際後者的流行,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源於王維林作為關鍵字被GFW過濾,就像虎紋素雞一樣,是不是維基因此也要把胡溫新政俞正聲改名了?-Msuker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1:15 (UTC)回覆

    大陸有一堵無形的牆叫「Great Fire Wall」,它不僅可以阻擋大陸以外「不和諧」的信息。同樣網監們也可以人為刪除許多牆內「不和諧」的信息。那些涉及敏感事件的網頁被刪除後,數目此消彼長,即使谷歌香港不過濾,你搜到的大多數也只能是那個小遊戲了。不過,你可以在google.hk的繁體中文版和google.tw裏面搜索一下「坦克人」,肯定會有新發現的。或者,你也可以比較一下在谷歌hk簡體中文版裏面輸入「坦克人 -遊戲」,與只輸入「坦克人」比較一下搜索到的內容和條目數。之後,哪個常用就很明白了。網監們的把戲雕蟲小技,你識別不出來,我有些無語。

    另外,你下面是在偷換概念,是狡辯。稱呼有錯誤,容易誤導人,顯而易見。除了中文維基百科以外,其他維基百科都相對謹慎,命名無非是坦克人或者是無名的反抗者,沒有在不知道其真實身份的情況下貿然使用「王維林」這個稱呼。難道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就錯了?同樣,中文維基百科沒有必要例外。在無法確實得知其名的情況下,斷然採用英國某媒體的稱呼,有很大問題,應該予以修正—Aronlee90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1:22 (UTC)回覆

    第一,GFW如果有影響,對「王維林」的不利影響遠遠大於「坦克人」。所以,你這種理論只會砸你自己的腳。
    第二,其它語言的維基百科,與中文維基百科無關。維基最強調不要自我參照。「除了中文維基百科以外,其他維基百科相對謹慎」這種笑話,說出來只能證明你根本不了解維基的性質和實際情況。
    第三,王維林不是中文維基編者決定採用的,而是諸多知名中文媒體廣泛採用的,來源上面已經給了你了。這個名字對不對,最先是英國人提出還是美國人提出的,與維基編者無關。
    總而言之,你連中文維基的基本地位、方針、目標都不了解,就不經討論擅自移動一個中文維基最早的條目之一,這種行為是非常無理且不可接受的。- Msuker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1:32 (UTC)回覆
    1. 以上兩位都各自提出部分合理的意見。但「王維林」這個名稱只會使讀者聯想起同一個畫面或1989年5-6月的天安門前肅殺濺血的場景(沒聽過或不知道的就沒什麼可聯想),而「坦克人」、「坦克男」、「戰車人」、「戰車男」會讓所有懂中文者浮現出輕浮娛樂或電影游戲等未必與「王維林」相關的畫面。
    2. 使用中文各國及媒體的偏好與其他語文使用國或媒體不同是很正常的。2009年伊朗大選舞弊後全國示威的伊朗綠色革命期間遭射殺的那名女學生妮妲,或是引發2011年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導致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等國革命推翻領導者與多國民主改革的那名菜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不同語文的世界很難記得那個名字(與真名與否無關),但那兩個名字對當地、對伊斯蘭世界、對研究那段政治歷史的人是有意義的。
    3. 「六四事件」、「六四屠城」、「六四天安門大屠殺」等辭彙遭獨裁專制的中共封禁,無數牆內的人都不曉得,難道我們就要將辭條改成五月三十五?可是五月三十五也被禁了啊?
    4. 總之,改條目名稱的好處顯然不比缺點多。
    ---WildCursive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01:29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File:Kunst Utrecht CS.jpg

    華萊士對江澤民的採訪

    @KOKUYO多維網的內容應該是轉載來的,包括這篇2004年帖子在內的大量帖子早就寫了那些內容。而不論是官方網站還是YouTube視頻都沒有提到目前維基引用的那一段。華萊士採訪江澤民是比較重要的採訪,不應該只有這個內容完全是轉載自博客、論壇的來源。--維基小霸王留言2014年6月3日 (二) 10:43 (UTC)回覆

    我認為這時候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第二個版本是後人捏造出來的,第二種就是某人從某些管道獲得其他被刪剪掉的採訪內容(原本為4個小時的採訪內容經過整理而發表了1個小時的節目內容)。而基本上「China's Leader Talks To 60 Minutes」本身是後來回憶性文章,因此也不能排除有刪減的可能;而由於多維新聞網選擇轉載這個內容,我認為這一說法有其一定可靠性存在。--KOKUYO留言2014年6月3日 (二) 17:16 (UTC)回覆
    @KOKUYOCBS的原文是:

    "You have not answered the question, Mr. President," Wallace said. "Did a part of Jiang Zemin admire his courage?" "I know what you are driving at, but what I want to emphasize is that we fully respect every citizen's right to freely express his wishes and desires," Jiang said. "But I do not favor any flagrant opposition to government actions during an emergency. The tank stopped and did not run the young man down."

    如果多維的內容是完整的話,應該也出現這段話。但是沒有這段話。我認為這時候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CBS胡編亂造,杜撰了江主席的話,第二種就是多維網是隨便在網上轉載的杜撰內容。CBS新聞在美國電視新聞界擁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播出時如果亂編肯定會得到中方的抗議,因此CBS杜撰主席話的可能性不大。另外,http://www.dwnews.com/footer/copyright.shtm 說:「非多維新聞網來源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因此多維網轉載的內容很有可能是杜撰的。--維基小霸王留言2014年6月4日 (三) 10:55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王維林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職業人物-平民,提名人:會放電の少女 訪問 研究 2014年10月2日 (四) 13:56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10月2日 (四) 13:55 (UTC) 至 2014年10月9日 (四) 13:55 (UTC)
    10支持,1反對,入選。--116.29.48.200留言2014年10月10日 (五) 00:1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王維林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0:3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王維林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17日 (二) 07:43 (UTC)回覆

    翻譯

    "In the 1989 disturbance we truly understood the passion of students who were calling for greater democracy and freedom," Jiang said. "In fact, we have always been working to improve our system of democracy. But we could not possibly allow people with ulterior motives to use the students to overthrow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pretex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上述的 "ulterior motives"根據什麼翻譯成 "不良動機"? 如果大家嚐試重覆翻譯, google translate "不良動機" 就譯成 "Bad motive". Tony85poon留言2019年1月7日 (一) 16:40 (UTC)回覆

    江澤民的確是講英文, 所以 ulterior="未表明於外的" 才是原汁原味, 在這百科全書中, 你的個人認為 就能 輕輕帶過?

    Tony85poon留言2019年1月7日 (一) 16:56 (UTC)回覆

    關於胡錫進的言論

    「2020年4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美國有一醫護以身阻擋宣傳車輛,以阻城市解封,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怒斥該醫護人員為美國版的螳臂擋車的歹徒,並且表示:『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如果美國的鐵騎繼續前進,這個螳臂擋車的歹徒,難道能夠阻擋得了嗎?攝像機拍下的這個畫面同東方某個國家的宣傳恰恰相反,正好說明了美國的軍隊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我在胡的推特里沒有看到他說過這句話,他只是說這位醫護人員是「Tank Man of the US」,但是上述的「稍有常識……克制」這句話,無論是用中文還是英文查找,我都沒有找到。我懷疑這是捏造出來的言論,故請求修改。--2020年10月12日 (一) 10:34 (UTC)

    已經補充其推文連結,請看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D%A6%E5%85%8B%E4%BA%BA&diff=66900146&oldid=66873340 --39.162.186.121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9:47 (UTC)回覆

    烏克蘭「坦克人」

    引述華視消息,有烏克蘭平民肉身阻止俄羅斯坦克前行,惟俄軍保持克制。 WPCD-DTV俄烏開戰!台海警報! 2022年2月26日 (六) 04:06 (UTC)回覆

    返回 "坦克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