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 (桃园市)

中路,是台湾桃园市桃园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

桃园中路地区街景

地理

地名由来

中路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范围

中路位于桃园区西南部,约指桃园以西至茄苳溪纵贯公路南北侧的地区[1]:44。北及东北与埔子为邻,东与桃园大树林为邻,东南与小大湳为邻,南边为下庄子,西边为茄苳溪崁子脚新兴。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中成里不含中部偏北地区、龙冈里东北部、龙安里北大半部、文中里中信里中路里中正里中兴里光兴里西门里西湖里南华里南门里玉山里泰山里中平里中原里中山里中圣里中泰里中德里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茄苳溪松子脚十八家子树林忠国员子望高藔皮藔子等,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此外,本地区尚有松柏林泉坡尾等聚落。

历史

 
桃园西庙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该庄改制为“中路”大字,隶属于新竹州桃园郡桃园街[2]

战后桃园街改制为桃园镇,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桃园镇改隶属于桃园县。1971年7月,桃园镇升格为县辖桃园市。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桃园市改制为桃园区。

桃园中路计划区

 
桃园中路重划区向阳公园

桃园中路计划区,俗称中路重划区,是桃园市政府于此地规划的一处城市规划区域,范围约在永安路国际路文中路、厦门街、民安路之间[3]。此处原先为桃园市城市规划南崁新市镇城市规划纵贯公路桃园内坜间城市规划三个城市规划的重叠区域,因此开发情况混乱,桃园市政府遂提出此计划区整合区域内的土地与资源,以促进都市正面发展并缝合前述三大城市规划之间的空隙[4]

旅游

文化资产

交通

台铁纵贯线是台湾西部铁路南北干线,大致以东北东—西南西走向蜿蜒经过中路地区中部偏南地带。境内未设站,西南侧最近的是内坜车站,属三等站,仅停靠区间车;东北侧最近的是桃园车站,属一等站,除部分普悠玛号太鲁阁号自强号班次外,其余各级列车均有停靠;由该等车站可前往台铁沿线各站。

国道2号桃园国际机场国道3号莺歌系统交流道的高速公路,东段又称“桃园内环线”,先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转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西北部,再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转西北西—东南东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南部。境内西北部大兴西路三段交会处设有南桃园交流道,由此向北可前往国道1号机场系统交流道、机场,向南可前往八德、国道3号莺歌系统交流道。

省道台1线(三民路三段、中山路)又称“纵贯公路”,是台北至屏东枫港的传统平面干道,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转纵向再转东北东—西南西走向再转东北—西南走向横贯本地区。由此道路向东北转东南东再转东绕过桃园市区,可前往龟山、新庄、三重等地,向西南可前往中坜、平镇、杨梅等地。

省道台1甲线(复兴路)是台北至桃园的平面干道,其西侧端点位于本地区东部省道台1线路口。由此向东南出境后转东北东穿越桃园市区后,大致与省道台1线平行而位于其南侧。

省道台4线(三民路三段)是竹围到石门的干道,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与省道台1线共线进入本地区东北部,其后转纵向至中山路路口,续向南独行至离开本地区。由该道路向东北转东北东再转北北西可前往南崁、竹围并止于省道台15线路口,向南可前往八德、大溪、龙潭大坪并止于省道台3乙线路口。

市道110号(永安路、三民路三段)是大园至新店的道路,大致先以西北西—东南东走向经过本地区西北部凸出部分,再以北北西—南南东转西北—东南走向沿本地区北部边界地带行至三民路三段,转西南—东北走向与省道台1线、台4线共线不远即出境。由该道路向西北西可前往大竹围(大竹)、新庄子、埔心、大园市区并止于省道台15线路口,向东北转东北东与省道台1线、台4线共线至春日路路口,转南南东独行至离开桃园市区后,可前往莺歌、三峡、新店等地。

区道桃53线(国际路二段~一段)是埔子至埔顶的道路,大致以纵向蜿蜒贯穿本地区。由该道路向北可前往埔子西南部并止于中埔国小前的市道110号路口,向南可前往下庄子、八德、埔顶并止于省道台3线路口。

区道桃53-1线(文中路)是桃园至内坜的道路,其东侧端点位于本地区北部偏北的正光街、吉祥路路口。由此向西转西南西可前往福兴、内坜并止于松江北路路口。

学校

庙宇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郑政诚. 《續修桃園市志·上冊》. 桃园县桃园市公所. 2014. ISBN 9789860428810. 
  2.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3. ^ 桃園中路計畫區 - 都市計畫書圖. 桃园市政府地政局.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4. ^ 桃園中路計畫區. 桃园市政府地政局.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