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固定短语

成语汉字文化圈特有的语言形式,存在于汉语中,它是一个固定短语,表达了一个固定的语意,常带有历史故事及哲学意义。成语大多数由四个汉字组成,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也有其他字数不等的成语,在白话文或者日常会话中也经常出现。

背景

成语之主要来源如下:

语义变迁

部分成语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变而产生了意义变迁。

  • 空穴来风:原指有事实依据,今多指无事实依据。

语法

成语的语法较为复杂,按照现代汉语语法,将成语分为以下几类。

主谓关系

主谓式成语前面部分表示人或事物,是被陈述说明的物件;后面部分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特征,是陈述或说明前面部分的。 前面部分相当于主语,后面部分相当于谓语。如:螳螂捕蝉、燕啄皇孙。

而双主谓式成语是由两个以上主语构成的成语。如:人仰马翻、人亡政息。

并列关系

成语中的两个部分相互关联,或者语意地位相同。 如:情投意合、三番两次、国泰民安、集思广益。

动宾关系

成语中有动词和宾语,并且在逻辑上构成关系。 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顾全大局、崭露头角

偏正关系

成语中的一部分用来限定或修饰另一部分,常见的偏正结构为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默默不语,擦肩而过。

补充关系

成语中的一部分用来补充说明另一部分。如:轻于鸿毛、遗臭万年

承接关系

各个部分有连接、逻辑关系。往往前后部分均有动词,两者顺序不能被颠倒。如: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转折关系

语意与态度的转变,不依照前一部分往下说。如:不约而同

递进关系

程度越来越深,后一部分相比较前部分而言,意思与语态更进一步。如:得陇望蜀、得寸进尺。

选择关系

有选择之意的成语,此类成语大多数存在“宁愿做,也不做”、“要么,要么”等语法现象。如:宁死不屈

因果关系

成语前后部分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如:温故知新

条件关系

前后部分有主动发生和被动发生之区别,亦有因果关系,此类成语有“如果,那么”之意。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目的关系

此类成语有“做某事为了某事”之意。如:守株待兔

假设关系

虚拟语气,假设一个不可能或不存在的情景。如:有闻必录

让步关系

此类成语有“即使,也不”之意,前后有让步关系。如:插翅难飞。

存在争议的语法

此类成语的语法与结构含糊不清,具有争议性。如:胡说八道、大大咧咧。

修辞

有些成语可用到对偶的句中对修辞法。如:千山万水、灯红酒绿。

与常用四字词语之区别

成语跟常用四字熟语的本质区别是,成语有历史故事衬托与哲学意义,即表里二重意思,缺一不可。而普通四字词语或四字熟语则未必两者兼备,如“东北季风”、“马来西亚”等词语,以及“全面来袭”、“欢天喜地[存在争议]”之类四字熟语,都不是成语。又如“见怪不怪”是成语,但“见惯不怪”或为该成语讹误而成的四字熟语,仅是词语而非成语。成语若拆开解释便会失去原本的意义,而词语拆开分别解释与组合解释,意思一样。成语中的文法及词语结构常与现今的白话文有所差异,文字的使用较为凝炼。另外,成语词组是固定的,其中的单字如无意中抽换成其他同意的单字使用,多被视为误用或衍生词;而刻意抽换成其他单字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则会被视为特殊的修辞手法(双关修辞等);随着现代汉语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以及大众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层次不一,误用成语和借成语讽刺两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那么清楚。

台湾教育界关于成语的讨论

中华民国前教育部长杜正胜表示现存成语可能与现实脱节,如“三只小猪”、“睡美人”等童话故事也可以作为“新成语”,舆论用“杜氏成语”讥讽他的这种主张。教育部成语典编辑召集人李鍌表示,“三只小猪”绝非成语,而是“参考语料”,放在成语典附录纯供参考[4], 杜正胜反而以教育部长身份坚持《三只小猪》作为成语并无不当[5],并批评成语“让人思考懒散”,认为“用成语会让人变得懒散、思想混沌、一知半解,成语与现代生活无关,用成语是国文教育的失败”[6],引起轩然大波,受到舆论广泛批评。

杂志《亲子天下》即指出,汉字记忆已经相当困难,而台湾的小学生花太多时间在成语记忆上,师长的教学测验观念也有偏差、打压学习兴趣,造成台湾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香港学生差。

参见

== 参考文u ==

  1. ^ “功德无量”最早出自《汉书·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里面对丙吉的描写:“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量矣。”(“亡”为“无”通假字)此后写法变为“功德无量”。由于后来佛教传入,大量使用此词,常被人误认为出自佛教(如《汉语大词典》亦有此误)。
  2. ^ 演变自《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3. ^ 来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4. ^ 中广新闻网‧〈教育部成语召集人:成语教学不能偏废〉‧2007年1月25日。
  5. ^ 「三隻小豬」當場造句 杜正勝力挺. TVBS新闻. 2007年1月22日 [2017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6. ^ 「三隻小豬」話題延燒/杜正勝:用成語讓人思想懶惰. 自由时报. 2007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7月31日). 

Fffggg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