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汉语译为行营、行辕、行在、营盘[1]﹐意为辽朝帝王的行营。
辽朝虽以辽上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2])。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3]每年又“四时巡狩”,“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捺钵一语最早记载自马扩的《茆斋自叙》。《辽史》有“春捺钵”条:“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4]
辽朝皇帝每年只在上京暂住,经常迁移。每年两次,北面和南面官被召到捺钵商讨国事。皇帝游幸期间,由北面高官陪伴,一起生活。南面官则于冬天南下中京,处理汉人臣民的事务,只有一名丞相及几名文书充当皇帝的日常随从。
辽代皇帝的捺钵体制在四个季节分别安排了不同的活动,以适应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春捺钵地一般在鸭子河泺,其活动有钓鱼、捕捉天鹅等。夏捺钵一般在黑山,吐尔山一带,皇帝夏天来此避暑...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围猎...冬捺钵之地主要是在广平淀,皇帝来此避寒是主要目的。”[5]
遗迹
注释
参考文献
- 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
- 周峰. 宋使所见契丹人的生活——以行程录和使辽诗为中心,载《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刘正寅等编著.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43–152. ISBN 978-7-5097-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