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

社会阶级

贵族,为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国家地区的特有群体,通过血缘姓氏仪式等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明显多于他人。在现代,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1786年的德意志贵族于宫廷

贵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点是世袭以及拥有与爵位相对应的特权,受到国家政权和君主的保证。终身爵位的拥有者一般即为贵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

由贵族祖先衍生出来的家族,仅拥有贵族血统但无世袭爵位者,则为世家士族;他们或许仍然具有崇高地位与影响力,却因为没有实质性的爵位和相应特权,而成为贵族阶层边缘者,不过在现代社会中,他们因为累积的家世和财富庞大,不少家族也在西方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东方

东方由于各文明发展较早,文明发展呈连续性,各地保留有相当多、种类各异的贵族等级制度相关记载及历史遗留。如历史上中国世爵制度;日本公家大名分谓;朝鲜两班制度;到今天还有遗留的印度种姓制度、日本与泰国等君主制国家的皇室和爵位制度、穆斯林世界的各世袭苏丹台湾原住民部落头目等。

中国

中国三代施行诸侯封建制度,和后世西欧中世纪时期大分裂的社会有共同点,贵族拥有爵位、领地,在自己的领地内作为君主,而同时又对高一等级的君主效忠服役。其代表性制度为周代五等爵制,主要规定了在天子(在周朝指整个古代中国的君主)之下有五等爵位[1],天子是天下共主、除了作为贵族拥有自己的直辖领地外,统辖所有的诸侯,而诸侯按照爵位等级治理领地、统辖下级附庸贵族[2]。诸侯封建制度到了东周逐渐乃至全面崩溃,如春秋时期楚国,本为子爵,因不满其国大爵小,要求周王升其爵位未竟,于公元前704年称王;其后,其他六个主要诸侯国也纷纷称王,周天子仅为名义上的“天子”。自秦代开始实行完全的郡县制之后,后世朝代皆以郡县制为主;然而历朝为安抚改朝换代之功臣、嘉奖有特殊贡献之文武官员,仍时有分封之举,然而此后封爵贵族对于领地事务的控制,其自主性、绝对性已大不如商周时期。

台湾

台湾的贵族封建制度亦久,尤以台湾南部的排湾族鲁凯族具有完备贵族制度,然而,自1900年逐渐进入外来殖民者的统治后,随着时代变迁,贵族的政经实力已渐不如往昔。

日本

日本的贵族封建制度亦久,如公家(公卿)即朝廷之贵族;大名即地方之诸侯,有权分封土地及享有资源;下属的武士,等同于西方中世纪贵族所自拥的武装军队(骑士)。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效法英制贵族系统下达华族令,将原本的贵族阶层重新定义为华族,使原来的贵族能在君主立宪下的贵族院保有一席之地。此一华族制在日本投降后,1947年颁布新宪法时取消。现代日本除皇室外,其余皆为平民。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苏丹为当地的世袭统治者,目前已多无实权,成为虚位元首,例如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即是从当地各世袭苏丹中选出的。

泰国

西方

上古时代

 
15世纪意大利的Nobleman

古罗马时期,有爵位的贵族是享有特权的公民,与平民阶级相对立、形成特权阶级的公民家庭集团。在公元前400年之前,封爵贵族曾垄断一切官职和圣职;罗马皇帝必须是封爵贵族;贵族免服兵役。4世纪以后的罗马,封爵贵族的头衔逐渐演变成非世袭的荣誉头衔。

中世纪以后

中世纪以后的欧洲由于并未形成统一帝国,君主国林立,受到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等大国的影响,其贵族制度各国皆有不同。依照英文资料,欧洲中世纪贵族头衔由上至下可概分如下:(男性/女性)

  • Emperor / Empress —— 相当于古代中国的“天子”、“皇帝”、“可汗”等称号;现代汉语通常翻译为“皇帝”/“女皇”。其对应的统治区域称为Empire。只有Empire的君主才有权拥有Emperor的头衔。
  • King / Queen —— 相当于古代中国的“”级别,有些是独立的,有些则从属与某一帝国;现代汉语通常翻译为“国王”/“女王”。
  • Prince / Princess —— 根据其来源,分别相当于古代中国的宗室王爵(如:皇子、公主亲王等);或者作为某些独立小国君主的称号,相当于古代中国赐封的海外国王爵位;亦或者指伯爵或伯爵级别以上的众封爵贵族(伯爵、侯爵、公爵皆可称Prince)。亦因其来源、含义各有不同,现代翻译可能有多个对应称呼,如:王子/公主亲王/王妃,大公,众诸侯(作复数princes)等。
  • Grand Duke / Grand Duchess —— 现代通常翻译为“大公”/“女大公”。
  • Archduke / Archduchess —— 现代通常翻译为“大公”/“女大公”。
  • Duke / Duchess —— 现代译名见下文。
  • Marquess / Marchioness —— 现代译名见下文。
  • Margrave / Margravine —— 现代译名见下文。
  • Count, Earl / Countess —— 现代译名见下文。
  • Viscount / Viscountess —— 现代译名见下文。
  • Baron / Baroness —— 现代译名见下文。

英国贵族系统概分为五等,翻译成汉字时,因参考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五等爵制,按照《礼记》之五等封爵的名号,专为其特制以下译名:

  • Duke——译作“公爵”,其等级相当于中国五等爵中的(“公爵”作为头衔使用时,须与中国爵位名称的“公”相区别:中国的爵位名称是一个单字词汇“公”,可以用于头衔,并且其用于头衔时,不可以和“爵”字连用,而仅以“封号(+谥号)+爵位名称”相称,如:魏文侯,诚意伯等;而“公爵”作为一个特定的翻译词汇,是一个双字词,可以按照英文的习惯直接用于人名、地名)。
  • Marquess——译作“侯爵”
  • Earl——译作“伯爵”
  • Viscount——译作“子爵”
  • Baron——译作“男爵”

当代英国的勋位荣誉制度对于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作了区分。世袭贵族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阶层(nobility),其爵位头衔世代相传,相当于中国古代封爵的“世袭罔替”;终身贵族的爵位一般用于封赏进入上议院的非贵族成员、高级法院法官等,拥有者不属于贵族,并且不得世袭;更低级的爵位“Sir(现代翻译作爵士)”则只是荣誉称号,拥有者也不是贵族。

贵族后裔

政权被推翻之时,贵族和王族所拥有的头衔财富土地会被剥夺。各国情况亦不尽相同。在实行共和制的欧洲国家中,贵族、王室后裔使用原来的头衔是常见的现象,虽然已失去法律效用。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朝宗室蒙古王公回部王公及其他贵族头衔、爵位得以保留。北洋政府执政时期,回部、蒙古王公仍有袭封和晋封。他们与西南地区的世袭土司类似,对其领地仍有管辖权。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清朝皇族和旗人的政治、经济优待在1920年代后丧失。边疆地区王公、土司对领地的统治,尚未被中华民国政府顾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执政,两岸分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中央集权单一制国家,掌控地方政治。随着土地改革运动民族区域自治的推进,王公、土司的统治在1950年代彻底结束。此后,中国大陆由于强调阶级斗争,包括清朝皇族在内的贵族及其后代对自身身份较为忌讳,大都较少提及。改革开放后,政治氛围宽松,祖上是明清士绅遂成值得炫耀之事,甚至贵族及其后代身份也不再避讳。其中,不乏夸大或伪造身份者[3],单纯伪造贵族后裔身份并不触及法律。而早在清朝政府倒台之前的1911年,汉军旗人裕德龄就在《清宫二年记》一书中,冒称父亲裕庚公爵,自己为公主;引起外界质疑后又改称郡主。曾任清室记名御使的夏仁虎指“以上云云,特以自抬声价而已”。日后,中华民国官方的中央通讯社亦受影响,称她为公主[4]

目前在台海两岸,以清朝皇族后裔自居者中,与历史常识冲突者并非少见。如自称是多尔衮十世孙、溥仪堂弟者,家族传承与历史相悖,亦在名字中使用溥仪侄子的辈字[5]台湾满族何守正的姐姐仅因家族自认为正黄旗后裔,就认为若在清朝,何守正“可是贝勒爷”,引发中国大陆网友的批驳[6]。除以爱新觉罗氏[3]满洲正黄旗后裔[6]自居外,自称为溥仪堂兄弟及其后代者亦为常见。如女演员启星称曾祖父是溥仪嫡堂兄,男演员林炜称外祖父是溥仪堂兄弟。台湾媒体曾指金溥聪为“溥仪堂弟”。实际上,金溥聪本人从无确定家族传承,本人亦从未自称为“溥仪堂弟”[7]

印度独立后,土邦被并入联邦,王公贵族头衔得以保留。但在1970年代贵族头衔遭废。

参见

参考文献

  1. ^ 礼记·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3. ^ 3.0 3.1 学者:正支后裔很低调 旁支就喜欢管自己叫爱新觉罗. 凤凰网,来源:中国网. 2014-09-11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简体中文). 
  4. ^ 蔡辉. 辜鸿铭炒作出来的假公主. 光明网,来源:《文摘报》——《北京晚报》9.22. 2017-09-28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2) (简体中文). 
  5. ^ 新華網 - 一男子自稱是多爾袞10世孫專家指出多處疑點.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6. ^ 6.0 6.1 传何守正姊自豪是「正黄旗」 大陆网友这样打脸. 中时新闻网. 2017-12-17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简体中文). 正娴本月11日传出婚变,主因直指生育问题,许圣梅日前上节目,也爆料何家十分重视血统,她过去担任狗仔队队长时曾和何家姐姐交手,对方称她们家可是“正黄旗”,若在满清,“我弟弟可是贝勒爷”,后来许圣梅因笔误,把正黄旗写成镶黄旗,差点被告,因此让许圣梅印象深刻。对此,大陆微博网友回应:“这货谁呀。不是每个正黄旗的就是贝勒。如果不是害怕改姓的[……]另也有大陆网友说:“就是满清皇帝亲生儿子,如果不受封,也仅仅是皇子身份而已,而不是贝勒,贝勒是一种爵位,不是皇子天生就是贝勒” 
  7. ^ 金溥聪自嘲“鞑虏” 称从未说过是溥仪堂弟. 编辑:魏恒. 中国新闻网. 2009-12-15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