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行动:红河
《闪点行动:红河》(英语: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中国大陆译作“闪点行动:红河”,香港和台湾译作“闪击点行动:血色长河”)是于2011年发行的一款第一人称战术射击游戏,由游戏开发商Codemasters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和Xbox 360平台发行,是《闪点行动:龙之崛起》的续作。
闪点行动:红河 | |
---|---|
| |
类型 | 战术射击游戏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
开发商 | Codemasters |
发行商 |
|
总监 | 西恩·伦顿(Sion Lenton) |
制作人 | 亚当·帕尔森(Adam Parsons) |
系列 | 《闪点行动系列》 |
引擎 | EGO (游戏引擎) |
模式 | 单人、多人 |
发行日 |
|
游戏玩法
《闪点行动:红河》是一款战术射击游戏。玩家可选择合作进行战役[2]。然而,游戏不设多人竞赛模式,也没有关卡编辑器或软件开发工具包[3]。玩家可在海军陆战队四个兵种之间做出选择,有步枪兵、掷弹兵、侦察兵和自动步枪兵,每个都有自己的武器和能力[4]。在游戏期间,玩家可获得经验点,用于解锁武器、配件和经验值。例如,侦察兵可获得配件,减少子弹掉落的数量[5]。游戏总监西恩·伦顿表示,“《闪点行动:红河》围绕四人在线合作模式打造,配有强大的剧情、新敌人和战斗场景,使得玩家沉浸于前所未见的真实战争[6]。”游戏中的敌人可以一枪杀死玩家[7]。单人游戏模式被分割成三个不同的篇章[8]。
剧情
玩家扮演美国海军陆战队火力小队“法外之徒2B”(Outlaw 2 Bravo),参与一场2013年发生在塔吉克斯坦的虚构冲突。
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发射迫击炮袭击美军驻阿富汗的前进作战基地,促使美军发动“持久护盾行动”(Operation Enduring Shield)入侵塔吉克斯坦西部肃清叛乱分子[9]。“法外之徒”排的任务是占领数个村庄和一个飞机场、拆除简易爆炸装置并占据多个叛军领地。该小队之后夺回并修复一处水坝,同时增强附近的毒蛇前进作战基地的防御。
遵照命令,法外之徒被命令镇压一处要塞中的其余叛军。小队抵达据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来干预,入侵塔吉克斯坦东部,报复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屠戮中国运动员。因此,法外之徒被要求拖延解放军的攻势,让其他海军陆战队成员撤离到第二个作战基地。法外之徒抵达作战基地后,遭遇解放军机械化步兵袭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法外之徒勉强逃离基地,指挥官说他们是唯一逃出的部队。
幸存的海军陆战队员与解放军展开一场游击战。起初,队员们伏击解放军的补给车队,削弱解放军的补给线。之后,队员们得知,为了中断解放军在塔吉克斯坦西部的攻势,余下的海军陆战队员希望阻止多座桥梁落入解放军的手中。尽管对方人数众多,海军陆战队员严防死守,最终等来阿富汗的援军抵达。
桥梁大战后,海军陆战队员开始击退解放军。他们占据了解放军的防线和城镇,夺取了一座旧的堡垒,以此设立新的基地。为了获得空中力量支持最后的战斗,小队袭击了解放军部署在一座旧观测台的面对空导弹。瘫痪导演侯,小队在战斗中途袭击了城镇,在LAV-25装甲车的支持下推向城镇。在火炮和飞机的协助下,小队反抗解放军的大规模攻势。最终,海军陆战队将推回中国边境。
评价
评价 | ||||||||||||||||||
---|---|---|---|---|---|---|---|---|---|---|---|---|---|---|---|---|---|---|
|
游戏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10][11][12]。《策略情报》(Strategy Informer)认为游戏“填补了快节奏动作游戏与超现实军事模拟游戏之间的小空缺”[15]。VideoGamer.com表示游戏战役的质量比前作《龙之崛起》高很多[14]。然而,IGN对玩家行动被锁定在开阔地带的一小部分空间感到失望[13]。PC Gamer批评玩家队友人工智能表现非常差,配音效果很生硬:“《红河》把所有能和《闪点行动》这个名字套上关系的东西都运用上,即创造性、突发性破坏和无处不在的现实主义,让它们经受洗礼[16]。”GameZone打出7.5/10分,表示“《闪点行动:红河》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传统射击游戏。你不会当一名枪手,冲进大院消灭一群敌人,像一只孤狼一样。这个游戏节奏更慢,更强调战术,着重小队作战,依赖团队协作、策略和技巧[17]。”游戏将会是《闪点行动》的最后一部,因为Codemasters开始建构一流的赛车团队,完全专注于赛车游戏,希望在赛车类游戏中占据领导地位[18]。
参考资料
- ^ 《閃擊點行動:血色長河》參加全新行動並面對攤牌般最後決戰. 巴哈姆特电玩资讯站. 2011-03-1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 ^ Guy Cocker.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First Impressions. GameSpot UK. 2010-08-06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Community Questions Answered. Codemasters. 2010-08-27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Stephany Nunneley.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gets detailed. VG247. 2010-08-05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Brian Leahy.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Preview. Shacknews. 2010-11-23 [2010-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Tom Pakinkis.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officially announced.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0-08-06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Words: Ryan Hodge, GamesRadar US.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promises crazy realism, four-player co-op, a more personal experience. GamesRadar. 2010-08-06 [201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Simon Priest.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2011. Strategy Informer. 2010-08-06 [201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Martin Robinson.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First Look. IGN UK. 2010-08-05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 ^ 10.0 10.1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s.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3).
- ^ 11.0 11.1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s.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0).
- ^ 12.0 12.1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s.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 ^ 13.0 13.1 Meer, Alec.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 ^ 14.0 14.1 Gaston, Martin.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 ^ 15.0 15.1 We play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 ^ 16.0 16.1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5).
- ^ Operation Flashpoint: Red River Review. Gamezone. [201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1).
- ^ Codemasters to close Guildford studio. GamesIndustry.biz. 2011-09-14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