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华民族

Happyseeu在话题“条目内容自相矛盾”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中华民族”是汉字文化圈专题的一部分,一个主要对(即汉字文化圈,或称“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为主题的文章作编辑、收集、整理、完善的专题。如果您愿意参与,可以编辑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专题页面了解专题的工作,并欢迎参与讨论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中国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中华民族是清末民初“造国族”运动的产物

按国立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谢世忠《国族论述: 中国与北东南亚的场域·形式资源的操控与竞争——非汉族群政治运动的生成条件》:“所谓中华民族,就是由国家政权领导集团与社会精英分子所共同创建的国族。”

本词条需要加入“造国族”的历史: 一、立宪派的国族理想 1、1906年,奉命出国考察宪政归来的载泽和端方等在《条陈化满汉畛域办法八条折》中提出"满汉融合"、"五族大同",使诸族相忘,混成一体。 [1]

2、1907年,恒钧、乌泽声、穆都哩、裕端等一批满族留日学生为主在东京、北京创办《大同报》及《北京大同日报》,专门以提倡"汉满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蛔、藏为一大国民"为宗旨,宣传"五族大同"。

3、五族共和是1905年以后满蒙内部的主流舆论。还应包括清廷对“五族协和”的肯定。以至于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溥仪在长春登基,建立伪满,年号“大同”,提出了"王道乐土"和"五族协和"的思想,把代表汉、满、蒙、朝、 日五个民族的五色旗定为国旗。

二、孙中山的态度 “五族共和”不是孙中山提出来的。而是因为很多立宪派、旧官僚混进了ge命阵营,鼓吹“五族共和”的思想。因为1921年3月6日《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中,孙中山说道“自光复之后,就有世袭底官僚,顽固的旧党,复辟的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岂知根本错误就在这个地方……由此可知,本党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民族主义的国家”(《孙中山全集》第5卷, 中华书局,1985年,第473 页)

三、顾颉刚傅斯年白寿彝吴文藻费孝通杨向奎翦伯赞等历史学家的争论 伪满洲国内高唱日、满、汉、蒙、朝鲜“五族共和” ,并勾串内蒙古德王推动“内蒙自治运动”引发的危机。顾颉刚、傅斯年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民族。费孝通则认为中国有很多民族,后来又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提法。 [2][3]

四、国民党的政策 国民党不承认多民族,实行强制同化政策。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蒋介石的民族观,是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在名义上,他简直将蒙、回、藏、苗等称为边民,而不承认其为民族。在行动上,也实行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五、解放前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共产党指责国民党是大汉族主义,支持民族自决。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国民党反人民集团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而把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他们对于各少数民族,完全继承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政策,压迫剥削,无所不至。一九四三年对于伊克昭盟蒙族人民的屠杀事件,一九四四年直至现在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武力镇压事件,以及近几年对于甘肃回民的屠杀事件,就是明证。这是大汉族主义的错误的民族思想和错误的民族政策。”费孝通《九十新语》:“由于解放前国民党政府的大汉族主义、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所以对大多数少数民族缺乏正确的了解,没有什么资料可供参考。”

六、建国后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需要增加中共进行民族识别并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56个民族的来历。198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覆函:“在党和国家机关文件及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还是用‘中华民族’代称中国各族人民更好一些。中共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意思。马寅《中国少数民族常识》“我国各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

现有版本太乱,未区分立宪派、革命党、国民党、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解释,没有“中华民族”含义的变迁过程。也未能从解释“中华”的本意。也没有解释56个民族的来历,以及共产主义理想。

  1. ^ “中华民族”观念的萌生与确立
  2. ^ 抗战前后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争
  3. ^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

五鹿充宗 (留言) 2012年2月24日 (五) 05:58 (UTC)回复

对引用来源的原创解读,违反原创研究方针。-- 同舟留言2012年4月20日 (五) 05:06 (UTC)回复
哪一句是原创解读? 五鹿充宗留言2012年7月23日 (一) 22:15 (UTC)回复

定调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已改写为该此的意义来源及历史转变, 符合百科全书的引用多方来源的并列说明, 而非隐藏立场及假设。也因此条目描述的是关于这词的文化内容及政治使用, 见以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含媒体)到中华民国教材的各种角度, 可见“炎黄子孙”的意义及使用是依时空及立场有所不同, 而此条目应该真实并中立的比较同异之处。 Hanteng留言2012年10月26日 (五) 05:14 (UTC) [1][2][3][4][5]回复

来源

  1.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炎黄时代没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这样的名词,但却为后世此类名词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炎黄子孙”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血缘符号,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符号。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寻根”和“文化自觉”的需要。因此,祗要这种认同心理继续存在,“炎黄子孙”称谓就会继续使用下去。(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2.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炎黄部落”集团是汉民族的主源,汉族世代自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宣传中华文明史要多提‘中华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黄子孙’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3. ^ 见“炎黄子孙,复兴中华”的说法 黄复兴党部
  4. ^ 见:黄帝神话的流传与 “炎黄子孙”的美好想像: "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国各大报章杂志处处可见黄帝的各类论述,例如将黄帝事迹作为歌谣以供儿童唱诵,一时“炎黄子孙”、“轩辕世胄”的说法风行草偃;又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同盟会人士在东京遥祭黄帝陵寝,说到:“是我皇祖在天之灵”,默默保佑革命事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国国民党致祭“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之灵”,民国二十六(1937)中共的陕西苏维埃政府则代表苏区人民致祭黄陵,也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到了今天,各地华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识,依然有“炎黄子孙”这样的重要组成要素,例如钱穆肯定“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
  5. ^ 《〈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3.3 :583-62》: 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畬族应为畲族吗?

畬/畲是通字,还是错字? 2001:470:18:4C3:0:0:0:2留言2012年11月3日 (六) 22:23 (UTC)回复

中华民族 一词的内容应该避免地方观点的方式....

中华民族 一词的内容应该避免地方观点的方式, 是把各政府的民族识别(有其各别行政, 统计及法律意义)的内容移到其他条目, 如中国的民族, 台湾族群等等, 而以中华民族在(1)政府法律, (2)政治争议, (3)民间看法多方列出来, 才是

不应该先假设中华民族就等同于中国境内56族的总合 (这并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开一致的官方论点), 或是中华民族就等于汉人加华人的想法(这又和许多对中华民族有不同定义和范围的想法有差别)。

正是因为这词的概念有地域差别及范围差异, 做为一个百科全书条目应该是要有条理的记录这些差异的地区和历史变化, 并要将其POV标示(谁谁在什么时候说的)出来并列,以达NPOV,

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15:55 (UTC)回复

(!)意见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与中国民族列表确实不该混为一谈。--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09:26 (UTC)回复

现在本来就没有混为一谈。——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11月26日 (一) 13:13 (UTC)回复
我质疑User:Shizhao的回复就有混为一谈。这条目是“中华民族”不是“中国民族”也不是“中国民族列表”这些其他条目已有的内容。所以在中华民族条目下谈的“分布与组成”次段节就有误导之嫌。再者, 这有关“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列表”的可能关连, 也已改写到“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 早已是重复的内容。
  • 2012年11月23日 (五) 11:31 Hanteng(讨论 | 贡献) . . (44,521字节) (-8,806) . . (/* 分布与组成 */ --> 已修移至- →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 各别官定的民族识别未必和中华民族相关)
  • 2012年11月24日 (六) 12:32 Shizhao(讨论 | 贡献) . . (53,140字节) (+8,606) . . (中华民族条目当然应该包括哪些属于中华民族)

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13:53 (UTC)回复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中国人民各民族 有其历史不同之处

User:Shizhao, User:Makecat, User:苏州宇文宙武 先后在不同时间针对本人在中华民族条目已有重复且和本条目内容不是直接相关且有误导之嫌的部分, 并没有提出能反面的理据和内容, 我本人在此表达不满。

以下我会要记录此编辑讨论过程, 若有我犯错之处我会自省, 若有我觉得做为一个没有管理权但也算是了解维基运作, 了解中华民族相关学术文献, 也曾受英国维基赞助至维基基金会拜访并分享研究成果的维基人来说, 我会依实的把程序上遇到的不合理的地方记录起来, 以避免未来其他人要在这种敏感题目贡献时要面对可能的系统地域性偏见所遭遇到的不公平假设对待。

就内容而言 (以下都是有中/英文资料来源的, 见我贡献而被删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华民族”一词的使用是十分小心的,特别这词是中华民国早期的主流意识型态, 而毛泽东特别是中华苏维埃及文革期间是直接批评“中华民族”一词的, 而是采用中国共产党在宪法、法律及统计上到现在为止没有变动的“中国各民族”和“汉族”“少数民族”等词。“中华民族”一词是在文革结束后一个缓慢的改变拉扯的过程,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是在宪法、法律及统计维持基本的“中国各民族”和“汉族”“少数民族”等词, 只是在许多媒体及文化领域,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 “中华民族”一词慢慢普及起来。

然而, 这不代表普及的“中华民族”一词现在已具体写成在宪法、法律及统计上的正式词汇和方针,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补上这段内容: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的中央级综合性报纸<<中国民族报>>及相关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学术及文化讨论,在2000年以来有要求在法律及政策上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1]。“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现在问题的焦点是在全球化中,中国是以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面对世界,还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面对世界?.....1.现状之一:56个民族56朵花, 2.现状之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是一个学术理论热点, 二、呼声: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

学者胡鞍钢、胡联合与马戎推的所谓用"第二民族政策" 取代"第一民族政策"的诉求, 旨在“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 号称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要求“平等的向每个民族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政治上推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文化上坚决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对每个民族进行文化改造,强制推行普通话,防止宗教极端主义”[2][3]

这些突显的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差异和历史转变。不管是以上的中文/半官方北京智库的讨论, 还是英文/左右派学者的研究(包括冷战前冷战后还有这两年讨论中国网络国族主义的文献)都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是有差异, 而这差异是有历史转变的。

以上是我在条目争论内容方面的简要说明, 以下我会指出编辑过程中的编辑交流和讨论问题。

  1. ^ 现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2. ^ [第二代民族政策]
  3. ^ [第二代民族政策探讨]

关于在编辑中华民族此敏感条目的程序问题

以下选拷自编辑历史, 按时间顺序由早至晚排列: +-8k的文字内容就是中国民族的民族识别内容

  • 2012年11月23日 (五) 03:51 Shizhao(讨论 | 贡献) . . (53,140字节) (+8,806)
  • 2012年11月23日 (五) 11:31 Hanteng(讨论 | 贡献) . . (44,521字节) (-8,806) . . (/* 分布与组成 */ --> 已修移至- →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 各别官定的民族识别未必和中华民族相关)
  • 2012年11月24日 (六) 12:32 Shizhao(讨论 | 贡献) . . (53,140字节) (+8,606) . . (中华民族条目当然应该包括哪些属于中华民族)
  • 2012年11月24日 (六) 16:13 Hanteng(讨论 | 贡献) . . (44,335字节) (-8,805) . . (中国民族 不等于 中华民族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开始试采用中华民族一词是1979年后的事))
  • 2012年11月25日 (日) 03:07 苏州宇文宙武(讨论 | 贡献) . . (53,140字节) (+8,805) . . (1979年以后?国歌里怎么唱的?)
  • 2012年11月26日 (一) 08:46 Makecat(讨论 | 贡献) 小 . . (53,245字节) (+8,806) . . (回退Hanteng (讨论)做出的被认为是破坏的 1 次编辑,到由Wildcursive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TW))
  • 2012年11月26日 (一) 08:53 Hanteng(讨论 | 贡献) . . (44,439字节) (-8,806) . . (请注意我已提出充分证据, 不要假定恶意认为我破坏, 这些内容在中国民族相关条目都有保留...)
  • 2012年11月26日 (一) 13:09 苏州宇文宙武(讨论 | 贡献) 小 . . (53,814字节) (+8,799) . . (→参见: 拜托删除前先看来源,来源明明白白写着中华民族。)
  • 2012年11月26日 (一) 13:19 乌拉跨氪(讨论 | 贡献) 小 . . (53,814字节) (0) . . (保护 中华民族: 编辑战 ([edit=sysop] (终止于 2012年12月26日 (三) 13:19 (UTC))))
  • 2012年11月26日 (一) 13:19 乌拉跨氪(讨论 | 贡献) . . (53,872字节) (+58) . . (添加 (TW))


我个人觉得值得思考的地方是, 我在最开始遇到时昭Shizhao的编辑时, 我已主动花时间说明(并在其讨论页), 并且明白指出这些中国民族类别的内容, 已在其他条目有重复内容, 且在此条目移往另外一节<<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 来同时并列PRC及ROC的相关民族识别或族群认定, 这样做是最符合维基方针的避免地方中心主义。该方针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有有特定时空机构立场的看法和主张明显标出其背景立场, 再和其他主要相反相左的看法和主张并列。

试想, 在<<中华民族>>这条目下, 是维持以下哪一种方式的编辑会符合避免地方中心主义的维基方针?

A案:“分布与组成”次段节 +8k 所谓“编辑战?!”问题之处 只有PRC民族列表, 且无说明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地方、政党、文化政治差异及历史演变

B案:“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次段节 这段个人hanteng已把相关的8k内容相关于中华民族的纳于此让ROC和PRC的民族官方界计和统计并列, 并列出参见条目, 以确保民族识别/族群分类的内容可以在其他相关条目看到 列出PRC及ROC的官方民族列表, 且说明这些民族和“中华民族”(此条目)的相关性, 包括政党、文化政治差异及历史演变

我一直以来是以维基精神的假定善意, 以理以据来面对这些编辑者及管理者的编辑。

然而Shizhao未对我后来补充的中国半官方的内容提出异议 (点一=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识别不同; 点二=指出中华民族在中国尚未取代现有的民族政策将所有中国境内民族纳入), 我当然就假定他默认了这改进(而非破坏), 否则他可以个人直接进一步做出编辑或留言上的回应, 就如同以前在此条目他也有针对我的编辑贴出TW的抗议但我都有耐心请他看我并没有只纳入TW的文献, 此为一。(Shizhao并没有针对我指出已存B案的反对之处,只是坚持要多重复内容且有地方中心问题的A案于文后)

然而Makecat似乎没有花时间去爬理我hanteng和Shizhao的编辑讨论和结果, 径自认定这是破坏, 似乎有违维基精神的假定善意的原则, 就算这不是正式方针, 这已有理据对错讨论的过程, 以第一印象认定这是破坏而不提供任何理由, 而没注意到编辑历史及讨论有关内容重复并地方中心误导的问题, 此为二。

后来苏州宇文宙武只拿PRC国歌含有中华民族一词来立论A案还是要回来/重复,不过至少他有回应一些点,但似乎对这编辑前讨论的部分没有掌握, 我后来因编辑到一半遇到管理员强制保护, 并回复到相当早的时间点, 误以为是苏州宇文宙武在编辑讨论还没有理据的充分交换意见后, 就做出的片面强制保护, 在其页面要求他注意管理员的权限不能这样使用, 在此我对程序上的误会道歉。

最后, 乌拉跨氪以管理员身份再添加 (TW), 我对其时间回复点及所谓“编辑战”的认定标准要求说明。

在这过程当中, 我会觉得以我在维基方针及专业内容文献的掌握上, 我已是做出避免地方中心的最大努力和说明, 反之, 其他编辑和管理员似乎认定我是在以台湾观点来看中国的事实, 而不直接从内容的理据和段落编辑安排来对我的编辑贡献提出具体说明。这样子相当不对称, 以简单的贴TW标准, 而不花心力去理解编辑的文明沟通过程,实在有令人非议的地方。

最后, 若各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在正式的法律及民族政策文件, 找到任何中华民族包括中国4656民族的文字, hanteng会很感谢。不过就内容安排来说, 就算有找到中华民族等于或包括中国4656民族的正式法律及民族政策文件 (这意谓著部分PRC学者主张的第二代民族政策己启动文字化), 这内容也应该还是回归到B案:“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次段节中的更新修正,和ROC的族群分类并列, 而不是径自以单一地方中心的内容A案次段结“分布与组成”为内容, 特别是中华民族也有可能对许多政治及文化立场的人包括海外华人 (甚至台湾原住民)的立场会有差异。与其自为中立的把PRC的官方民族分认, 假定为中华民族“分布与组成”, 不如将这些内容纳入我写的现存B案:“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之中....

在此, 我会要求解除乌拉跨氪所加诸的保护, 并要求由香港或台湾的管理员, 最好是有基本社会科学或历史背景的管理员来审查此提案, 因为这一段编辑过程下来, 我有充份的理由我是按避免地方中心主义来处理此敏感条目, 而其他在内容意见相左的编辑, 似乎在加TW等其他动作方面, 或因没注意到B案的现存, 或因没注意到前面的讨论和留言, 对我有假定恶意挑起编辑战的质疑。这样我个人认为是因内容意见相左, 而以避免地方中心主义行地方中心主义之实, 不管是有没有这动机, 以上的过程的确有以避免地方中心主义行地方中心主义之实疑。

若还是有保护页面以冷编辑战可能的, 按一般程序也是以半保护的方式行之。而半保护的方案要保留那个时间版本,也应该对编辑战的涉及人员和时间起时做出基本的指出记录以示公评。 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15:37 (UTC)回复

您可以参考[1],看看中国大陆出版的大多数工具书中是如何定义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1月27日 (二) 00:53 (UTC)回复
避免地方中心主义的编排上, 您还是没有回应为何坚持不采我己保留的ROC及PRC并陈的各别官方的民族识别分类 (姑且不论这些民族识别分类是否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内容争议), 而执意要回复一个"组成"次项目而只包涵PRC的内容?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5:17 (UTC)回复
在内容民族识别分类是否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内容争议, 您可以区分在文化/学术的层面上, 还有在法律/政策层面上的不同之处吗? 烦请花点时间区分这两者的不同, 你能搜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规吗? 另外, 你这些列的工具书多为1970后期之后的文化/学术产品, 正符合此文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对现状的描述,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但“中华民族”的法律及政策地位是不明的, 更不用提“中华民族”和56民族的法律地位位阶为何? 还有“中华民族”和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别。 Hanteng::兄弟,怎么中华民族变成4656个民族了?连基本的常识都会弄错?——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11月27日 (二) 01:55 (UTC)回复

不好意思, 您(苏州宇文宙武)指常识未必是世界认可的常识, 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一文乃贵国中央知名学校的专家所撰的文, 也明言中华民族的相关文化及学术讨论, 是有以下的历史变化:

历史变化

  •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中华民族的研究,..... 这些研究虽然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却都从学术的层面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中华民族的研究虽然沉寂了相当一个时期,(注意...这里没有提到蒋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
  • 但是,80年代后期,由于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而使中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悄然兴起。

“中华民族”一词的确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前,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毛泽东)是不会采用的民族或国族词。这段历史不管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有描述, 差别只是在有没有提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抗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政治历史的价值判断描述而已。没带地域或文化价值判断的是, 如同上面列表摘要的, “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隐没和彰显。

另外,就民族识别的数量上,“中华民族”在中华民国的脉络是先纳北洋政府继承清末立宪改革派的“五族共和”之后,再加上中央研究院的西南少数民族研究, 才有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识别基础, 而这些过程, 和中国国民党当时在20年代接受当时最现代、革命成果最佳的苏联的相关列宁革命先锋政治概念, 并伴之的“民族”政策的思想,见苏联民族的相关概念。所以这数量上的多少,都是依历史时间上的政权以其文化政策及文化治理的结果而行之, 就如同中华民国自1911年以来一直变动的民族讨论(在文化学术方面)及民族政策(在宪法层次)有不同的转变。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5:07 (UTC)回复

中华民族的政治否定(毛泽东时期)和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法律/政策确认 (第二代民族政策) 是两码子事

有时候一个概念未必一定要得到官方文件确认,约定俗成且得到广泛认同即可。另外以国歌歌词的变动作为论据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拿掉田汉的歌词只不过因为他被政治运动打倒,不能说明中华民族的提法被否定,更何况后来又恢复了。我回退你的删除行为还因为你的论据不足以删除,因为即使照你说的1979年以后才使用中华民族概念,那现在就是还在使用了,为什么要删除呢?维基不单应该反映历史,更应该反映现状啊,只要现在使用的就可以保留。——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11月27日 (二) 02:09 (UTC)回复
请再次注意, (我已第二次和你提醒了), 那删除并不是正确描述, 我是移至同文另一节并将PRC 及ROC进行的民族识别/族群分类并列, 由于这两者我认为都不应该详列各方的民族识别, (理由已重述, 因为和中华民族一词的法律/政策明文具有相当历史文化变异的模糊度, 而且参见各别的相关条目都有完整内容)。若你这么坚持要保留所有PRC民族识别的分类在此条文, 那么你是不是也要同样坚持ROC的法律/政策所进行的族群分类呢(蒙藏及原住民)? 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5:39 (UTC)回复
我并没有论述“中华民族”现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 相反的, 我用了一堆中国及西方的资料陈述“中华民族”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后毛泽东时期以来, 在文化及学上是讨论的重点, 也是反映了爱国主义教育以来的国族主义兴起, 费孝通理论的受政策欢迎也是一个过程, 我质疑的, 如同贵国学者及倡议所谓“第二代民族政策”所明确描述的现状, 中华民族一词仍不是法律及政策用语, 这也是他们想要改变这现状, 以达到在法律及政策上确定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这和第一代民族政策以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群众的各民族主体的法律及政策现状相当不同。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5:39 (UTC)回复
46可能是你的笔误。好吧,如果你有正确来源加入台湾官方对于中华民族的定义及各民族划分,我也没意见啊。——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11月27日 (二) 16:07 (UTC)回复
46是我的键误, 在对话页早已strike out更正之避免误导, 维基百科本来就先求不断改进debug, 改过即可, 不必因此对对方的改进诚意和知识基础有太多怀疑, MOVE ON继续改进入就是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6:24 (UTC)回复
正是因为ROC官方(宪法)的模糊, 但在抗日及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时期明确的鼓吹“中华民族”, 当时CCP则是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为主是批评“中华民族”, 所以双方的宪法都并没有“中华民族”一词, 政策也没有, 统计也没有, 这都是事实。这条目谈的是“中华民族”, 若要在文化及教育层次上来谈“中华民族”的内涵, 当然可以同样引用可查证内容来描述现行的主要论述,但这文化及教育层次的的确确和宪法、政策、统计及行政层次的差距是不可以混在一起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要求民族识别的内容不能直接套在“中华民族”已存于宪法、政策、统计的“官方”政策之上, 这并不是现在PRC和ROC的官方法政计政策, 当然文化教育是另外一回事可以搞模糊的。若可以搞模糊, 为什么会有中国学者要求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 要“第二代民族政策”? 我本来删Shizhao的复原的基本立场就是这点, 我再重述此事并找特定人的麻烦, 我只是要说明我编修的理据, 不应该遭到破坏删除或地方TW的不平指控。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6:24 (UTC)回复

讨论分项一

见目录: <1.1 当代分布与官方界定与统计>(以下简称段落A) 与 <4 分布与组成>(以下简称段落A)的内容,

  • 段落A 清楚列出ROC及PRC的官方民族识别/族群类别的法律、政策及统计界定, 还有相关条目。另外, 此段也指出这些具有法律及政策及统计的民族识别/族群类别, 未必和中华民族直接等同。
  • 段落B 只列出PRC。

按避免地方中心主义的原则, 段落B显然不如段落A。 Shizhao 等人坚持要将所有民族PRC民族识别列入, 本人建议得要做到下面二点:

  1. 必需纳入段落A中, 并请Shizhao建议的CNKI找到的文化书(全为非毛泽东统治时出版的)的相关文化/教育解释 纳入说明, 唯不可略去这文化/学术/教育的解释层面, 并要和段落A的相关法律、政策及统计界定并无中华民族一词的定义并列。
  2. 必需同时列出ROC在不同历史时期认定纳入的中华民族所包含的民族定义: 五族 -> 五族+西南少数+海外侨民 -> 五族+海外侨民+“山地同胞”-> 未定

这二点是避免地方中心主义的必要。

本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谈其分布和组成则必需要回到国家政府的官方定义,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ROC还是有侨民而PRC在周恩来对东南亚汉族讲话后已没有在PRC法律及政策上的"海外中华民族"。若要是“中华民族”做为一个“种族”定义, 那么“汉族”的分布和组成则会相对在人类学上的意义较为明确。 Hanteng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6:07 (UTC)回复

讨论分项二

为避免中文/华人的地方中心主义, 加上以下的内容: Hanteng留言2012年12月3日 (一) 10:04 (UTC)回复

=== 參見條目 ===
{{Details|華人地區|中國人|台海現狀}}
{{Details|苏联人民|大熔炉|南斯拉夫人|}}
{{Details|民族|民族主義|大民族主義}}
{{See also|大漢族主義|大西藏地區|大英國協|大德意志|大義大利|大尼泊爾地區|阿拉伯世界}}

增加来源及内容

社会主义学者和政治领袖批评国民党不承认非汉族为“民族”只称其为“宗教”, 是一种大汉族主义的展现。[1]

  1. ^ 谢世忠. 國族論述: 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4: 109–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957-01-6967-6. 

中华民族和汉族条目区分

2013年2月19日 (二) 01:20 Shizhao(討論 | 貢獻) . . (72,934位元組) (+14,744) . . (之前版本内容过于凌乱琐碎,而且原来的那些参考都不是可靠来源吗?为何要删掉?)
2013年2月18日 (一) 01:42 Shizhao(討論 | 貢獻) . . (72,934位元組) (+14,503) . . (rv) (撤銷)
2013年2月11日 (一) 12:51 Shizhao(討論 | 貢獻) . . (72,934位元組) (+17,945) . . (rv 更好的一个版本) (撤銷)
2013年2月16日 (六) 02:28 Shizhao(討論 | 貢獻) . . (72,934位元組) (+14,894) . . (rv) (撤銷)

关于中华民族和汉族的连续和断裂的主要学者为费孝通许倬云,两者都承认中华民族和汉族在中国近代有概念上的相关争议和转换,请各位包括Shizhao在做此条目编修时,思考这问题,中华民族和汉族这两条目是否内容有不同之处?若汉族的前现代史内容放在中华民族是否有不当的过度回推问题?若现在基因及语言学证据都指向人类都是非洲起源,是否所以族裔及民族条目都来一大段非洲人扩散全球的历史介绍?--(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7日 (日) 03:17 (UTC)回复

请用简单集合论和数理逻辑思考
  1. 中华民族等不等于汉族
  2. 汉族等不等于炎黄子孙
  3. 中华民族等不等于炎黄子孙

若不等同于,那么其间的差集合集为何?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7日 (日) 03:27 (UTC)回复

  1. (~)补充:Shizhao再次回退到一个相当旧版本而无在讨论页留言。 2013年2月18日 (一) 01:42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8日 (一) 02:07 (UTC)回复
  1. (~)补充:Shizhao再次回退到一个相当旧版本而无在讨论页留言,仅留下编辑摘要(之前版本内容过于凌乱琐碎,而且原来的那些参考都不是可靠来源吗?为何要删掉?)。 2013年2月19日 (二) 01:20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2:00 (UTC)回复
(:)回应:本人无意删除可靠来源内容,也请Shizhao在回退时也不要删除新增可靠来源内容。以下说明Shizhao指被本人所谓删掉的可靠来源内容问题:
  • 在导言部分,旧版本的[注 1][注 2][注 3]有针对第一手来源做出原创总结的问题,并且是维基编辑自行总结出“现在中华民族是以汉、满、蒙、回、藏、西南边疆民族、台湾原住民及其他民族为组成[注 2] ,并且经过民族识别后现今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结论,并无任何来源可以支持,这样的原创总结,明显违反WP:SYNWP:PSTS
  • 在历史部分,旧版本的历史一节的内容,主要是[16][17]两个台湾出版的书,一为中华通史,二为族群融合三千年,该两本书内容主要为在台湾特定中国史观点的通史书,而非论中华民族的专书,那些内容主要支撑的是汉族中华条目的内容,而汉族中华条目已纳入这些来源。
按以上理据,若Shizhao可以补充可靠来源,改进旧版导言部分,就可以纳入第一部分有问题的内容。至于第二部分内容,篇幅相当长且并非此条目的主要关怀,应移至汉族中华条目,再以See also内部链接行之。注意按照WP:due的比例原则,这里的中华民族历史应该着重在近代史各别对中华民族的认定各种观点的异同,而不是不合比例原则的突显某一观点。特别是第二部分内容的两本书,已经不是现行中华民国官方及教育教科书所使用的主流观点,而是70及80年代的权威背景下的教育素材。在已有更新更能反映主流观点的可靠来源基础上,要特别考量WP:DUE的要求。欢迎Shizhao及他人补充更新更能反映主流观点的可靠来源。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2:27 (UTC)回复

台湾的情况我不了解,但在中国大陆,“中华民族”就是中国的56个民族,绝对不等于汉族,也不等于“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之类的。大陆的56个民族这个说法理应在引言中阐述。这决不是维基人的原创研究。随便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大陆的《辞海》、甚至《现代汉语词典》之类的辞书都能找到这种说法,这是大陆人的基本常识。将汉族与中国人、中国国籍、中华民族混为一谈的那是英语“Chinese”。--Shibo77 2013年2月19日 (二) 04:15 (UTC)回复
(:)回应:请为“中华民族”就是中国的56个民族,是“何时”及“哪个单位”的观点?那以下的Shizhao坚持的旧版本的定义呢:

现在中华民族是以汉、满、蒙、回、藏、西南边疆民族、台湾原住民及其他民族为组成[注 2] ,并且经过民族识别后现今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注 3]。

请问以上这句,混杂了三个主要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主张,不是做出WP:SYN原创总结吗?台湾原住民是55个少数民族之一吗?就算这个事实错误不管,是否有可靠来源支撑这整句呢?--(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20日 (三) 02:15 (UTC)回复

前半句有来源,还是台湾的。后半句我已经给你提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来源。“[注 3]”不准确,你可以撤掉“[注 3]”,不是通篇删除。这句话根本就没有总结多个材料创造出新的未发表的观点,前半句讲的是当今的概念,后半句讲的也是当今的概念,不知道你所谓的“三个主要不同时期”。此外,即便你怀疑某句的可靠性,正确做法是添加“{{来源请求}}”模板,不是通篇删除。不明白你为何花这么多精力在这个讨论页大做文章,还牵扯到什么中华民族等不等于汉族、中华文化、炎黄子孙、中国民族之类的,实在是远离了条目的主题。至于台湾原住民,请你多了解一下条目的主题再对条目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否则他人会视你多次大规模删除的做法为破坏行为。--Shibo77 2013年2月23日 (六) 05:46 (UTC)回复
Shizhao删除
2013年2月20日 (三) 01:36 Shizhao(討論 | 貢獻) . . (72,934位元組) (-11,265) . . (没有这样把同样作用的不同陈述并列的,越改越遭。另外早先版本中的民族文化、民族组成等都没了,全文除了历史,都是在讨论对这个概念的争议) (撤銷)

(:)回应:历史有问题见上述但己保留,民族组成为一方地域观点,但仍有保留请明察,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不能等同,请移至中华文化,若您读中华文化后,就会发现若以中华文化的来源内容来定义中华民族,则会包括日本人及韩国人与越南人,这和近代发展的国族有直接关系。--(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20日 (三) 02:23 (UTC)回复

以上内容已通知User:Shizhaouw-delete2 uw-notcensored1 并于用户讨论页说明。--(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20日 (三) 02:46 (UTC)回复

多方可靠来源分享

[2]

许倬云.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9629964153. 

歷史月刊. 历史月刊杂志社. 2009. 

陈奇禄. 民族與文化.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1. 

许倬云. 傅鐘回響: 許倬雲先生臺大講學集.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8. ISBN 9789860165548. 

中华民族. 华夏出版社. 1991. 

胡耐安. 中華民族.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王寒生. 中華民族新論. 龙华出版社. 1971. 

费孝通.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00425878. 

孙国栋; 施国光. 中华民族精神和素质硏究.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黄崇岳. 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 人民出版社. 1988. 

蔡凤林. 中国农牧文化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囯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0547686. 

王明珂. 論攀附: 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002, (73 本 3 分): 583–624 [2013-02-18]. 

沈松侨.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台湾社会研究. 1997, (28): 1–77 [2013-02-18]. 

沈松侨.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 (PDF).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2000, 33 [2013-02-18].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8日 (一) 07:09 (UTC)回复


中华民族与台湾原住民

[注 2] 的断言没有可靠来源支持,且和其他可靠来源内容相冲突,请注意。--(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2:50 (UTC)回复


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辨析

请用简单集合论和数理逻辑思考
  1. 中华文化等不等于中华民族的文化
  2. 若真以文化影响分类,受中华文化影响程度高的韩、越、日,为何不是中华民族,受中华文化影响程度低的回族及维吾尔族,为何是中华民族

同样的道理,所为中华历史及中华通史不一定是在描述中华民族,而是中华文化或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做为一个国族概念,两岸及世界的学术发表,特别在1990年后,已有学术共识,请勿再以过时陈旧的台湾在冷战时及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时期的内容来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已回复的旧版本的历史内容。--(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20日 (三) 02:54 (UTC)回复

这条目有大半是由敝人所编,因为条目限于字数无法详述由来,其实很多文献都可回答您的问题,请仔细阅读就可明白。--安可与我对话 ☺) 2013年2月23日 (六) 05:49 (UTC)回复
(:)回应:请先不要预设本人对文献的掌握不足,您的主要文献的观点如中华百科全书的条目,为张其昀等于1970年代在台湾主编的中华百科全书的观点,相较于中国大陆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及中研院院士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的主要学术观点,只是很边缘很少人引用且为1970及1980年代台湾特定大中华主义主的文化政治观点,这和费孝通有民族志研究为基础和许倬云有考古学为基础的中华文化研究及理论家真的无法相提并论。更不用提中国后毛时代以来的民族政策及研究,主要有实质影响力的为费孝通的观点。
(~)补充:至于在文献方面,本人从十年前硕士开始对国族文化的研究,到近年来在牛津修的课及各别中国研究的学术研究会,也印证了我以上对来源的考究,注意维基百科在可靠来源的评量上有边缘及主流观点的区分,建议您可以搜搜台湾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还有中国CNKI的文献,比较各讨论最常被引用的研究和专书作者为何,谢谢。--(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31日 (日) 14:35 (UTC)回复
(:)回应并非指阁下采用文献不足,而且从上面讨论您所列出文献可知您可做足了功课。这条目最初曾被User:久远移花接木或假称某些文献,然后从中膺植其个人或辱蔑观点或故意采用极端的非中立文献,这些争议可从存档得知 ,而敝人在阻止其破坏之后并将条目大刀阔斧编修,有平衡采用各家观点但可能些不足之处,阁下可将其补充。然则目前版本有很些不妥之处,如钓鱼岛与中华民族关联不大,应将其移至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而且排版、标题被改的满目疮痍,各段落的中立模板似乎只是用来质疑观点却不知所云...等问题云多,由于版本长久难以一一比对是否为阁下所做,敝人短期还无暇进行大幅修改。
至于您提到那两个问题,很多文献都是保持着“中华民族起源华夏,然后中华文化由此发展...”这样观点延伸,虽没有直接划等号也相差不远。回族及维吾尔族更是被两国政府官方划入,这无所置否,然则条目也可"语句适当且中立"放入这些反面观点。
至于“历史”有些人觉得有问题,其实是以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国古代各民族并融合而成这样的 "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观进行阐述,并非是要描述古代就有个中华民族在活动的历史,很多早期史书也会将"中华民族史"从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样开始阐述至各朝代民族,还不是一家之言也普遍深植人心,不过翻阅现在的教科书或新史书似乎都会定调于"中国历史",民族融合观点似乎已经少见,然则个人认为并无不妥,不过可以补充说明这些民族融合历史观的由来。--安可与我对话 ☺) 2013年4月1日 (一) 02:45 (UTC)回复

编辑版本记录及考证分析

目前的版本似为IP用户84.152.16.102的2013年2月14日 (四) 02:46的修订版本,但实为User:Shizhao多次回退至2010年12月13日 (一) 07:01的版本的陈旧版本,如前连结所述,User:Shizhao回退的是“两年半由74个用户的285个中间版本”的贡献,其理由仅为其个人主观判定2010年12月13日的版本为较佳的版本,完全不顾此讨论页面中详列的详细讨论。

本人为顾及User:Shizhao先前对旧内容的要求,已在此次编辑纳回Shizhao 坚持的旧版本内容,并加相关问题模版,为了就是一方面保有两年半由74个用户的285个中间版本的贡献,也一方面回复再重新纳入“Shizhao 坚持的旧版本内容”,注意,这些内容未必是本人删除的,而是两年半由74个用户的285个中间版本的整体贡献[3]

本人在此处的编辑及记录,目前已准备提交Wikimania 或Wikisym的论文讨论,会将英文草稿随后贴于此,若任何维基人认为有描述或分析不妥之处,还请提出。

据此,为避免不必要的对本人无谓的“编辑战”指控,本人将对此条目回退至保留最多整体页献的版本,以避免User:Shizhao两年半由74个用户的285个中间版本的贡献一笔勾销。注意若这些新贡献有更多更主流观点的来源内容,未经条目讨论页上进行讨论就依各人偏好径行删除,实为破坏举动。为保留最多用户两年半的贡献讨论成果,请各位编辑注意版本间的记录和差异,勿制造出不必要的“编辑战”。--(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31日 (日) 15:01 (UTC)回复

前一次编辑战的记录:
  • [4] Shizhao (rv 更好的一个版本)--> 前一版本为CommInt'l的2013年2月10日 (日) 15:33的修订版本 (编辑)
(~)补充:Shizhao此举对两年半由74个用户的285个中间版本的贡献一笔勾销[5],且后来在讨论页完全不讨论
  • [6] Shizhao (rv) --> x2
  • [7] Shizhao (rv) --> x3
(~)补充:hanteng顾及该用户对旧内容的偏好,但又要避免该用户对二年多来众多用户贡献的破坏,花时间做了纳回旧内容的整合版本[8]
  • [9] Shizhao (rv) --> x4

接下来就是乌拉保护到弄错的版本,照以上记录,清楚看到Shizhao 回退/挑起编辑战先,先不论回退是否过3,乌拉按方针执行保护应以 2013年2月9日 (六) 12:08 CommInt'l的版本或更早的2013年2月9日 (六) 03:00 118.167.116.58,而非Shizhao已进行大量勾销删除众多编辑内容以后的 2013年2月14日 (四) 02:46 84.152.16.102版本。--(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31日 (日) 16:02 (UTC)回复

English

Findings: Zhonghua minzu. Because modern China is born out of a Chinese empire (Qing dyansty) that is ruled by non-Han Chinese ethnic group of Manchus, surrounding around the term “Zhonghua minzu”(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 or Chinese race),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Fitzgerald, 1995; Gries, 2004; Unger & Barme, 1996; Wang, 1996; Suisheng Zhao, 2004). In early republican era, the republican view of Chinese nation has shifted from a Han-Chinese nation to a multi-ethnic nation that consists of main five ethnic groups (with Han-Chinese as the majority group), and the term “Zhonghua minzu”, once a vocabulary proposed by constitutionalists in late Qing to resolve the cultural political tensions between Manchus and Han-Chinese, has gained wider acceptance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long the years. The number of recognized groups to be included in “Zhonghua minzu” has later increased to 56 under the Communist state.

Based on the latest literature review, I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major scholars who have made authoritative and defin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subject matter of “Zhonghua minzu”, including Xiaotong Fei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Cho-yun Hsu from Taiwan (许倬云, 2009; 费孝通, 1991). My plan was to see what can be kept or face deletion in two encyclopedias by making some new edits based on these sources. I began the majority of my edits from mid-2012, and encountered some reversions by various Chinese Wikipedian editors, including one who declared himself to be a Han-Chinese supremacist in his user page. By providing sources and explaining why edits we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rticle, all recorded and documented in the edit history and talk page (Chinese Wikipedia users, 2013), slowly most of my edits get accepted and come through from October 26 to November 23, 2012 (CW History, 2013). At that time I decided to wait for a few weeks so to make sure it is stable enough for other Chinese Wikipedia contributors, before I can take the next step in contributing the new edits to Baidu Baike to see what happens.

Things changed quickly when User:Shizhao, arguably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Wikipedia contributor and administrator, decided to revert my and others’ edits on February 11, 2013 all the way back to an old version of December 13, 2010, effectively removing 285 edits made by 74 different users (User:Shizhao, 2013). Based in Beijing, User:Shizhao has been known for his long-time maintenance service to Chinese Wikipedia, his escape from a series of recall elections against his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an administrator that upsets some users, especially from Hong Kong, on specific articles (Mingpao, 2010a, 2010b, 2010c). Despite my efforts in explaining the new edits, he seemed not convinced by reverting to the old 2010 version without any other explanation except a short statement that he thinks the old version is better (CW History, 2013). After a few back-and-forth edits, mostly between two of us, another administrator (from mainland China) intervened to “protect” the old version. In Wikipedia projects, when an article is protected, no new edits are possible without administrative power. Though the “protect” mechanism aims to cool down editing controversies by stopping further edit activities and thus does not endorse the “protected” version,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ome Wikipedia editors exploit such mechanism to protect their preferred version so that other editors can make no further modification.

With all the new edits after December 2010 and that are effectively removed by Chinese Wikipedia, I decide to proceed to make similar contribution to Baidu Baike instead. To my surprise, without my action, Baidu Baike’s article had already included some of my edits in Chinese Wikipedia (User:我乃野云鹤, 2012) on November 13, 2012. 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one sentence (but not the references) describing the conceptual contribution by academics such as Xiaotong Fei and Cho-yun Hsu, is copied character-by-character from my edits in Chinese Wikipedia, and has survived at least 11 contributors’ editing for four months (BB History, 2013).

My editing experiences on the controversial topic of “Zhonghua minzu” appear to contradict the rest of findings in the Chapter: My contributed texts are removed from Chinese Wikipedia and mysteriously added by some Baidu Baike contributors to Baidu Baike. Nonetheless, the contradiction mainly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both Chinese Wikipedia and Baidu Baike can be shifting from one version to another because of its constant flows of user-contribution. Local dynamics in a particular article may be developed against the overall patterns. Therefore, researchers must be cautious not to over-generalize the findings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article and recognize the possibilities that few users can make substantial impact on some specific encyclopedia articles. Also, researchers need to consider other research strategies to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findings as conducted by the webometrics analysis here.

Nonetheless, my editing experiences on the topic of “Zhonghua minzu” still provide some important consistent observations as follows. First, Baidu Baike does copy from Chinese Wikipedia. Second, when copying, Baidu Baike may only copy the text without footnotes and citations, probably because it takes more efforts to do so or other formatting, cultural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Third, when copying, Baidu Baike may by removing and adding content to better fit the national framework of China, as evidenced by various editing summaries such as (BB History, 2013) . Fourth, although Chinese Wikipedia tends to integrate, more so than Baidu Baike, various sources and thus various perspectives, it does not mean the cultural political tensions are or can be resolved. My own editing experience on “Zhonghua minzu” can thus been seen as one example where such tensions are not resolved easily and the editorial opinion of one mainland Chinese administer prevails for a period of time. Thus, the apparent contradictions found above do not constitute any serious threat to the analytical findings established so far, but rather confirms the overall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two major Chinese-language user-encyclopedias.

References

Chinese Wikipedia users. (2013). Talk:中华民族 [Talk:Zhonghua_minzu]. Chinese Wikipedia. Retrieved March 20, 2013,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alk:%E4%B8%AD%E5%8D%8E%E6%B0%91%E6%97%8F&oldid=25122836

Unger, J., & Barme, G. (1996). Chinese Nationalism. M.E. Sharpe.

  • User:Shizhao. (2013, February 11). Zhonghua minzu (中华民族) diff. Chinese Wikipedia Edit History. Retrieved March 20, 2013,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8D%8E%E6%B0%91%E6%97%8F&diff=24961369&oldid=15170027
  • User:我乃野云鹤. (2012, November 13). Zhonghua minzu diff (中华民族). Baidu Baike diff. Retrieved March 20, 2013, from http://baike.baidu.com/diff/?vid1=36658111&vid2=36183173
  • Wang, G. (1996). Openness and Nationalism: Outside the Revolution. In J. Unger & G. Barme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M.E. Sharpe.
  • Zhao, S. (2004).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许倬云. (2009). 我者与他者: 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费孝通. (1991).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说明

以为此条目编修和百度百科的对映变化的个人研究心得。--(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31日 (日) 15:0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华民族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1日 (日) 14:4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华民族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2日 (三) 18:53 (UTC)回复

条目内容自相矛盾

条目最初声称“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种族、族群、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而在“争议”章节声称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与其说是一个种族融合体,不如看成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需要注意也有文化民族主义的存在,以文化建构民族是可行的。--惠龙留言2023年1月27日 (五) 01:01 (UTC)回复

本来就是诸说纷纭,彼此矛盾。维基百科应该描述分歧的观点,而不是主观去否认分歧,或不写自己不赞成的观点,来制造观点一致的假象。--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11月9日 (六) 18:14 (UTC)回复
返回到“中华民族”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