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县城
嘉义县城是清朝台湾嘉义县(诸罗县)的县治所在,位在今天的嘉义市,为台湾最早兴筑的城池,依其建材可先后分为竹木城、土竹城、三合土城与砖石城四个时期[1]。该城在1895年的乙未战争中受创严重,1906年的地震更使仅存的城垣倒塌,只留下东门楼[1]。然而在1912年的风雨中,东门楼亦毁,虽然地方人士将东门楼的旧建材在东门旁的十九公庙重建,而二次大战后又重建于嘉义公园(即“太保楼”),但最后该楼还是在1971年改成钢筋水泥建筑,继而在1998年整建公园时被拆除[1]。
嘉义县城 | |
闽南语名称? | |
---|---|
全汉 | 嘉義縣城 |
全罗 | Ka-gī Kōan-siâⁿ |
沿革
嘉义县原称诸罗县,最初的县治是在佳里兴(今台南市佳里区),后来因为朝廷认为佳里兴非理想的县治之地,遂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将县治改到诸罗山(今嘉义市),然而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县宋永清才正式将县治移到诸罗山去[1]。
而在县治移到诸罗山的同时,宋永清为了安全起见而筑起了木栅城。该城周长680丈,设有四门。后来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时,知县周锺瑄又在木栅外环植了刺竹[1]。
而在朱一贵事件发生后,继凤山县先违背禁令兴筑土城后,知县孙鲁也在雍正元年(1723年)将县城改为土城。此时的县城扩大为周长795丈2尺,底部宽2丈4尺,上面则有宽1丈4尺的马道,而外头更有护城河。四年后知县刘良璧又重建门楼、砌水涵,并命名四城门为:襟山门(东门)、带海门(西门)、崇阳门(南门)与拱辰门(北门),各城门上并设置两门炮,而民间则在四方城楼上分别祭拜关帝(东门)、妈祖(西门)、观音(南门)、与玄天上帝(北门)[2]。而这次工程使得城池范围向西北扩张,而使城池形状颇似蟠桃,因而有了“桃城”的别名,此外今嘉义中央喷水池一带因位于蟠桃之尾,而被称为“桃仔尾”[3]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时,知县陆鹤又在土城外种上刺竹。[1]
乾隆年间发生林爽文事件后,乾隆皇帝因嘉许县民守城事迹而下诏将诸罗县改为嘉义县。而清廷在此事件后,亦下诏将台郡各地城池用更坚固的建材改建,嘉义县城遂因此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改成三合土城。[1]
而在道光年间经历张丙事件与数次天灾后,城垣出现了多数坍塌,于是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知县单瑞龙与水师提督王得禄合力劝捐,将城池改成砖石城。这次工程共花费11万9360两,皆由地方官民自行筹捐[4],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完工,除了增筑瓮城与炮台[注 1]外,也在城的西北设立了60多间义仓。而城池在经历这次工程后,规模改为“长800丈8尺,外周829丈1尺,内垣高1丈8尺,城上马道阔1丈6尺4寸”,而四座城门的城名也改为迎春门(东门)、性义门(西门)、阜财门(南门)与拱极门(北门)。[1]
改建砖石城后,嘉义县城又历经道光十九(1839年)、二十八年(1848年)与同治元年(1862年)三次地震破坏,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才由知县包容与仕绅林启等人重修,并在外围广种刺竹,而这也是嘉义县城最后一次的整修。[1]
乙未战争时,日军在攻陷彰化县城后于大莆林(今嘉义县大林)一度受挫,但之后便重整兵力,分三路进攻嘉义县城,而在日军炮火之下,城垣受到重创,最后在北门沦陷之后,其他三门也先后被破,攻城战不到半日便宣告结束[6]。之后在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的大地震与大正元年(1912年)的暴风雨中,嘉义县城仅存的遗迹再次受创,进行市街改正后几乎消失殆尽。其中东门楼(原又称太子楼,纪念封为太子太保的王得禄[6])的旧建材曾一度被移到十九公庙后重建,而在二次大战后又移到嘉义公园里并命名为太保楼,但后来因年久失修而在民国六十年(1971年)由嘉义市政府改成钢筋水泥建筑,但已不复原貌,最后在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整建嘉义公园时被拆除。[1]
城门
嘉义县城共开有四座城门,康熙时期的四座城门位置除西门与北门外[注 2],位置并没有太大变动[7]。而该城最后一次整修时修筑的城门楼为两层楼建筑,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周围则有两列圆柱围绕,而上方白壁还开有八角窗。而在城门之外,均建有瓮城以强化防御[6]。
四座城门拆除后,除了西门之外都在原址兴建了圆环,但后来因交通需求,而拆除了北门与南门圆环,只留下东门圆环[6]。西门的位置是在今光华路与中正路口,北门约在民权路与吴凤北路交叉口,而南门则在光华路、共和路与民族路交会处[6]。
市街发展
在城池兴建之初,城里主要只有县署、巡检司署等政府机关,而到了1717年时,城内已形成十字街、太平街与镇安街等市街。之后到了1760年左右,城内的街市则有中和街、十字街、布街、总爷街、内外城厢街、四城厢外街与新店街[8]。同治初年时,城内又增加了内教场、横街仔、妈祖宫、观音亭、关帝庙、水涵口、鱼仔市、米市街、西门口、南街仔、红毛井、城隍庙、菁仔市、文庙口、县学前、义仓口等新街市。而到了1862年时,城东区已成为宗教机能区,有关帝庙、观音亭与妈祖宫等庙宇;城西为商业区,有米市街、布街与鱼仔市等商业市街;城北则为文教区,文庙与县学等文教建筑多设于此处。这种分区情形一直到了日治时期后才逐渐被改变。[1]
设施
- 县署:兴建于1706年,由同知孙元衡始建,但直到1716年知县周锺瑄增筑后才有一定的规模。当时县署座东朝西,中轴线上先后是仪门、大堂、川堂与知县所住的后堂,后堂之后则为檨园。而在川堂与后堂之间的两旁则为县衙六房的办事处,大堂北边建有仓库,仪门北边则是监狱。之后1740年又增建社番往来纳饷公所,1761年又在县署内建供官眷参拜的天后宫。进入日治时期之后,县衙逐渐倾圮,最后在毁于1906年的嘉义大地震后改建成了东市场。[9]
- 典史署:最初设在善化里目加溜湾街,后来在1724年移回城内,位在县署北边。1762年时典史周兆新曾进行重修。[9]
- 营汛:北路营参将署位于北门内,建于1779年,中轴线上分别是大堂、川堂、私宅,而私宅的右边则又有斋社与箭厅。1789年时参将阮蔡文增建大门与仪门,其屋顶原本是茅草,但隔年失火重建后便换成了瓦。此外在兴建参将署的同一年,在参将署箭厅右边又设有守备署[注 3]。[10]
- 文庙:1706年同知孙元衡始建,位在西门外,1708年知县宋永清再予以扩建。1723年改筑土城时将文庙包入城中,但因紧邻城垣,而于1753年在北边30丈处重建,又位于西门外,之后毁于林爽文事件。1836年建砖石城时,因而又将文庙包入城中。而在进入日治时期后,文庙遭日军进驻,后毁于1906年的地震,原址上后来兴筑了医院。[11]
- 社学:嘉义县城设置社学始于1709年福建巡抚张伯行通令知县刘作揖在县内多处设置社学,而位于城内的社学则位在红毛井附近,约维持到道光年间。此外1715年时知县周锺瑄亦于附近的诸罗山社设置社学,直到道光年该社学才因平埔族汉化而裁撤,其址约在今中正公园。[12]
- 义学:同知孙元衡于1706年建立于文庙右边,年久倾坏后由知县周锺瑄于1715年改建于县署右边。而在1833年重修县城时,王得禄曾在四方城门楼上设置义塾,称为“四门义塾”。[13]
- 书院
宗教建筑
- 祭坛
- 城隍庙:建于1715年,位在县署南方。所供奉的城隍因沈葆桢上奏于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中有功,而受封为“绥靖侯”。[14]
- 妈祖庙[15]
- 天后庙:位于县署南边,红毛井北边,原称天妃庙,由知县周锺瑄倡建于1717年,雍正时改称天后庙。1906年在地震中受损后原址被划为道路,神像移至城隍庙中。
- 县署天后庙
- 温陵妈庙:由泉州晋江人士建于1760年,1906年毁于地震后移至今址。
- 元帅庙:又名双忠庙、睢阳庙,主祀张巡、许远,始建于1689年,1709年时重修。今日仍存。[15]
- 观音亭:由北路营官兵所建于1709年,为今之普济寺前身。[16]
- 关帝庙:1713年时兴建于观音亭前,今已不存。[16]
- 保生大帝庙:建于1701年,位在西门外,即今之嘉义仁武宫。[16]
- 诸福寺:建于1707年,位在西门外。毁于1906年的地震后未再重建。[16]
- 圣王庙:主祀开漳圣王,建于1761年,位在西门内。废于日治时期,今已不存。[16]
- 三山国王庙:建于1752年,位在西门内。即今之嘉义广宁宫。[16]
相关条目
注释
外部链接
参考来源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张志远. 《台灣的古城》.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年9月: 124-127页. ISBN 957-30493-3-3.
- ^ 师嘉瑀.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 (PDF): 12页 (中文(繁体)).[永久失效链接]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12页
- ^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31 (中文(繁体)).[永久失效链接]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15页
- ^ 6.0 6.1 6.2 6.3 6.4 戴震宇. 《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1年7月: 82-85页. ISBN 978-986-6731-00-6.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11页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2页
- ^ 9.0 9.1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6页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7页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7、28页
- ^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8页
- ^ 13.0 13.1 13.2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29页
- ^ 14.0 14.1 14.2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31页
- ^ 15.0 15.1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32页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图绘复原下的嘉义市街生活历史变迁》,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