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论道(1531年—1600年),字谈德,号莲溪,别号莲溪居士,直隶定兴(今河北定县)人。是明代中后期的散曲大家。

薛论道
散曲家
朝代明朝
论道
谈德
莲溪居士
出生不详
逝世不详

因南方沿海一带倭寇入侵骚扰,北部边境有蒙古、女真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的人民生活动荡不安。薛论道因而投笔从戎,官至指挥佥事,后以神枢参将加副将归田终老,著有《林石逸兴》一书。[1]

生平

薛论道自幼聪颖,八岁即能赋诗作文。因父母早逝,薛论道需要抚育多位年幼的弟弟。少时多病,导致一脚残疾,迫使他不得已中断学业。大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时,擅长兵法的薛论道被当时的蓟辽总督杨博辟为参谋,从此开始了他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以战功升任指挥佥事万历初年,因与蓟辽总督戚继光不和,被罢官归田。约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随着戚继光被调离蓟州,薛论道复出职位,但也因此使其对官场相当失望。最终,以神枢参将加副将之名归老乡里。长期的军旅生涯与家居时的清闲都为薛论道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2]

作品风格

得曲近千首,形式上独具特色,只做小令不做套曲,而且小令只用<黄鹰儿>、<山坡羊>、<玉抱肚>、<水仙子>、<桂枝香>、<朝天子>、<傍妆台>、<沉醉东风>、<朝元歌>、<步步娇>十个曲牌,每个曲牌各作百首,每一个曲牌的作品集合成一卷,这十卷再集合成作品集《林石逸兴》[3]。薛论道的散曲风格来自于山高水深的自然环境与边塞文化,散曲中对战场的描写数量较多,情感真实。如散曲《吊战场》:“拥旌麾鳞鳞队队,度胡天昏昏昧昧。战场一吊,多少征人泪?英魄归未归,黄泉谁是谁?森森白骨,塞月常常会;冢冢碛堆,朔风日日吹。云迷,惊沙带雪飞;风催,人随战角悲。”其中写出了战争中的雄壮场面,又同时又写出了战场上的凄凉,将士丧失生命,大量的白骨与坟丘。表达薛论道深刻的反战立场。[4]

在散曲中也多有讽世之作,他对于当时的上层阶级的揭露和嘲讽往往是不顾情面的。如他在散曲中斥责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是“软脓色气豪,恶少年活神道”,讥讽他们:“今日车,明日轿。村头脑紫貂,瘦身躯绿袍,说起来教人笑”。对这些官僚贵族在官场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倾轧是“芥羽一毛轻,倚豪雄起斗争,撄冠披发不恤命”。[5][6]

散曲作品

薛论道作品现存小令1000首,收录在他的作品集《林石逸兴》石卷中,最具特色的是描写在边塞保卫疆域的兵将的军旅生活。这些作品大多描写驻守在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但同时又决心保卫国家的爱国情怀。如〔古山坡羊〕《吊战场》、《塞上即事》,〔黄莺儿〕《边城秋况》等。

以《林石逸兴》中的〔古山坡羊〕《吊战场》为例:拥旌麾鳞鳞队队,度胡天昏昏昧昧。战场一吊,多少征人泪! 英雄归未归,黄泉谁是谁?森森白骨,塞月常常会; 冢冢碛堆,朔风日日吹。 云迷,惊沙带雪飞; 风催,人随战角悲。[7]

评价

刘博仓在《评薛论道的散曲创作》中认为薛论道多以边塞军旅为主题的悲壮雄厚的曲风,是在散曲市井风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散曲的表现领域,也为当时明末曲坛盛行雅丽浓艳的曲风带来一股慷慨豪迈之气。刘认为薛论道的散曲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讽世精神,对当时官场的龌龊、朝政的腐败、世风的污浊及人情的冷暖都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与批评。[8]

参考资料

  1. ^ 蒋月侠,《明代散曲家薛论道生平考办》,《宿州学院学报》,04期(2012),页57-58。
  2. ^ 刘英波,《地域文化与薛论道豪放曲风的形成》,《西华大学学报》,06期(2016),页16。
  3. ^ 蒋月侠,《明代散曲家薛论道生平考办》,页57。
  4. ^ 朱万曙,《薛论道与明代散曲的新走向》,《古典文学知识》,01期(2001),页75。
  5. ^ 陈秋月 试论薛论道散曲中的意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卷2期 (2008 / 04 / 01) , P201 - 202
  6. ^ 门岿 用备省察足以垂鉴--论明代杰出散曲家薛论道的叹世曲 ; 2004卷2期(2005 / 11 / 03) ,P1 - 5
  7. ^ 薛论道 《林石逸兴》
  8. ^ 刘博仓,《评薛论道的散曲创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4),页66-68。

研究书目

庄一拂编著:《明清散曲作家汇考》 ﹙浙江古籍出版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