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
空虛(英語:Emptiness),又稱空虛感,指的是一種混合著大量迷茫、無聊、冷漠、厭煩以及社會疏離感的負面情緒。
空虛感通常伴隨著心境惡劣[1]、抑鬱、孤獨、失樂、絕望或其他精神/情感障礙,包括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分裂性人格障礙和邊緣性人格障礙。空虛感也是分手、所愛之人死亡或其他重大變化後,喪慟的自然過程的一部分。然而,空虛的特殊含義也會因為特定背景,以及使用它的宗教或是文化傳統而有差異[2]。
在西方文化中
社會學,哲學,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
在西方世界,空虛通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感覺。例如,心理學家克萊夫·哈澤爾將空虛的感覺歸因於家庭不和或家庭暴力等背景[3]。他聲稱,一些有空虛感的人試圖通過沉迷於毒品或能夠上癮的行為(性行為,賭博或工作等)也或者通過發狂或暴力來解決自己的痛苦感。在社會學中,空虛感與個體的社會異化有關。由於工作的例行性,這種感覺可能在工作時受到抑制,但是在閒暇時間時,人們可能會感到空虛感[4]。
政治哲學認為空虛這種感受與虛無主義有關。文學評論家盧卡奇·格奧爾格反對「精神上的空虛感和資本主義的道德缺失」,並主張共產主義是「一種完全新型的文明,它給人以嶄新的開端和給人一個引領有意義的文明的機會並且能夠有目的的生活。」[5]。
「空虛」這一概念對於某些類型的存在主義哲學和上帝已死運動很重要。[2]存在主義認為空虛是一種「使人感到疏離和絕望的聲音」,源於「人類在冷漠的宇宙中對自己的基本孤獨的認識」。並認為對空虛和孤獨感以藉口回應的人生活在惡意中;而面對空虛並承擔責任的人們的目標是過上「真實」的生活[6] 。存在主義者認為「人與上帝,自然,其他人,自我的真實變得疏遠。」如今社會的大多數人擁擠在城市中,從事盲目的工作,並成為大眾媒體的受眾。存在主義者還主張人們「為了生活而生活」,因此,即使「看上去擁有一切的人也會感到空虛,不安與不滿」[7]。
在奧地利教育家魯道夫·施泰納的思想中,精神上的空虛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歐洲中產階級的一個主要問題。在他1919年的演講中,他認為歐洲文化變得「精神空虛」,無視精神生活必要的需求和條件。人們經歷了精神上的空虛之後,由於思想生活中缺乏意志,他們的思想變得具有「懶惰的消極情緒」。斯坦納並聲稱人們會允許他們的思想操縱它們,而這些思想越來越充滿抽象和毫無感性。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開始以「行屍走肉」的方式思考,思想變得昏暗,並且越來越空虛[8]。
在將空虛感視為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的文化中,它常常與沮喪相關。因此,提出了許多相同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團體治療或其他類型的治療。同樣,部分心理醫生建議空虛的人保持忙碌,並定期安排工作和社交活動的日程表或嘗試撫養一個寵物[9][10]。
宗教學,教育學與上癮
耶魯大學哲學教授路易斯·杜普雷認為「我們時代的精神空虛是其宗教貧困的徵兆」。他聲稱:「許多人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空虛,他們非常忙碌以至於感覺不到任何種類的空虛」。他們只有在「痛苦的個人經歷:如親人的死亡,婚姻的破裂,孩子的疏遠,生意的失敗」下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意義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精神空虛[11]。
精神上的空虛與青少年暴力有關。在約翰·托馬斯(John C. Thomas)於1999年的著作《少年暴力如何開始:精神上的空虛》中,他指出,貧窮的土著社區中的年輕人在感到空虛可能會通過暴力和侵略性犯罪來填補他們的空虛感。康奈爾大學教授詹姆斯·加巴里諾在1999年出版的《失落的男孩: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變得暴力以及我們如何拯救他們》中辯稱:「被忽視,羞恥心強,精神空虛,被疏遠,易怒和持有槍枝是有暴力傾向的男孩常見的一些要素。」,加巴里諾從人類發展學的角度表示,有暴力傾向的男孩有「與積極榜樣的疏遠」和「導致絕望的精神空虛」的特點。這些年輕人被美國槍枝文化的暴力幻想所吸引,這種幻想為強硬,好鬥的人提供了消極榜樣,他們會利用權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他稱,幫助男孩選擇一個能夠將身心投入的理想或目標可以使有暴力傾向的男孩改變並獲得同理心和社會參與感[12]。
精神上的空虛常常與上癮有關。匿名戒酒會的創始人威廉·格里菲斯·威爾遜認為,酗酒的影響之一是導致酗酒者精神空虛。在亞伯拉罕·約書亞·特韋爾斯基1997年的著作《上癮的思維:理解自我欺騙》中,他認為,當人們在精神上感到空虛時,人們往往會上癮的行為來填補內心的空白。與能夠被明顯察覺的胃袋空虛(飢餓)相比,精神上的空虛很難被識別,因此它使人類充滿了「朦朧的騷亂」。儘管人們可能會通過沉迷於性生活,暴飲暴食或吸毒或酗酒來解決這種空虛現象,但這些成癮只能暫時滿足人們的內心。當一個人因精神上的空虛而面臨危機時,這個人往往能夠制止一種上癮,例如當一個人對性行為上癮之後感到空虛時,他們通常只是制止對這種行為的上癮並將其換成另一種上癮的行為,例如賭博或暴飲暴食[13]。
小說,電影和設計
許多小說家和導演在其作品中涉及到空虛。空虛的概念對於大量19-20世紀的西方想像文學很重要[2]。例如小說家卡夫卡的《審判》和存在主義法國作家讓-保羅·薩特的《噁心》與阿爾貝·加繆的《異鄉人》的主題都與空虛有關。有關空虛的存在主義影響了20世紀的詩人T·S·艾略特,他的詩《J.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如此描述:「反英雄或被異化的靈魂,逃離或對抗他或她所面對的空虛(anti-hero or alienated soul, running away from or confronting the emptiness of his or her existence)」。戈登·比格洛教授認為,精神上的空虛在20世紀文學中很普遍,除了艾略特,還包括歐內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納,約翰·史坦貝克和波爾·安德森。
許多存在主義的小說或電影都含有薩特和加繆所倡導的空虛感。空虛的主題也已在現代劇本中被使用。馬克·羅曼尼克1985年的電影《靜態》講述了一個名叫厄尼的瘋狂發明家和耶穌受難像工廠工人的故事,厄尼因父母事故喪生使他感到難過而在精神上空虛。編劇麥可·托爾金在1994年的電影《新時代》中描繪了一對生活空虛的洛杉磯夫婦。1999年的電影《美國麗人》探討了美國中產階級人士的精神空虛。在韋斯·安德森2007年的電影《穿越大吉嶺》中講述了三個兄弟因精神上的空虛,然後通過性,社交和吸毒自我治療[14]。
當代建築評論家赫伯特·穆尚認為,「恐懼留白」(一種設計風格,原意是「對空虛的恐懼」)是設計的關鍵原則。他聲稱這已成為一種強迫症,成為「當代美國設計的推動力」[15]。
在視覺藝術中,空虛不僅被認為是特定藝術家(例如伊夫·克萊因)的作品特徵,而且是現代藝術和美學史上更為普遍的趨勢。繼達沃·達爾托對現代藝術概念的論證之後,逐漸消除傳統上以特定的色彩體現空虛的藝術特徵,這是過去200年藝術史和理論中相對重要的現象[16]。
在東方文化中
佛教
佛教術語空我專門指空虛這樣的觀念,即一切事物都因各種因緣而成,包括原因和條件本身,甚至是因果關係本身,而沒有真實的實體,不能單獨存在。這不是虛無主義,也不是對虛無的思考[17]。相反,它指的是內在的缺失。佛護說:
“ | 事情的真相即是本質的缺失。愚昧無知的人的智慧之眼被空虛所蒙蔽,他們構想出事物的本質,然後對事物產生依戀和敵意。 | ” |
——Buddhapālita-mula-madhyamaka-vrtti P5242,73.5.6-74.1.2,[18] |
達賴喇嘛在一次採訪中說,怛特羅密教可以用來增強對空虛或菩提心的認識 [19]。在佛教哲學中,實現空性即是涅槃的關鍵。
“ | 即使是一個普通的人,如果在空虛中一次又一次地產生極大的喜悅,眼睛洋溢著喜悅的眼淚,並且身體上的毛髮直立,這樣的人就會擁有完整的心靈。佛,他是教育的使者,應該向他請教終極的真理。在那之後,這個人的品格就會提高。 | ” |
——Guide to the Middle Way, vv. 6:4-5,月稱 |
道教
在道教中,達到空虛的狀態被視為平靜的狀態,即為天地之鑑,萬物之鏡[21]。《道德經》稱:「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以虛靜心通於萬物」表達了空虛即是一種身心放空的聖人境界[21]。
參見
參考文獻
- ^ Downs, A. The Half-Empty Heart: A supportive guide to breaking free from chronic discontent. (2004)
- ^ 2.0 2.1 2.2 emptiness (mysticism)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 ^ Paul L. Adams, Ivan Fras, "Beginning Child Psychiatry", page 208. Brunner Routledge (UK), 1988.
- ^ Existentialism A Brief Overview (PDF). Mind NC. 2012-02-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05).
- ^ We Didn't Start the Fire: Capitalism and Its Critics, Then and Now. By Sheri Berman, in Foreign Affairs.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20030701fareviewessay15413/sheri-berman/we-didn-t-start-the-fire-capitalism-and-its-critics-then-and-now.html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8-29.
- ^ Existentialism. Personal.georgiasouthern.edu.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6).
- ^ A Primer of Existentialism. iClass Zone.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5).
- ^ Lecture: Spiritual Emptiness and Social Life. Fremont, Michigan: Wn.rsarchive.org. 1919-04-13 [2012-06-23].
- ^ Petnet - Responsible Ownership in Australia - And then there were two!. [200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 Mar. 27, 1997-Vol28n25: Research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pets, music effective at reducing stress. [200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0).
- ^ SPIRITUAL LIFE AND THE SURVIVAL OF CHRISTIANITY:REFLE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 by Louis Dupré http://www.crosscurrents.org/dupre.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Cornell News: "Lost Boys" about teen violence. News.cornell.edu. 1999-04-23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 ^ Addictive Thinking: Understanding Self-Deception By Abraham J. Twerski Published by Hazelden, 1997 ISBN 1-56838-138-7, ISBN 978-1-56838-138-1. Page 113 and 114
- ^ Lisa Schwarzbaum. The New Age Review . EW.com. 1994-09-30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 ^ ArtLex's Ho-Hz page. Artlex.com.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Art: A Brief History of Absence (From the Conception and Birth, Life and Death, to the Living Deadness of Art) (PDF). Davor Džalto. [2015-1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2).
- ^ Interview on Emptiness by Lama Zopa Rinpoche. Available at: http://www.lamayeshe.com/lamazopa/interview.s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song Khapa 2002.
- ^ A Survey of the Paths of Tibetan Buddhism with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Available at: http://www.lamayeshe.com/otherteachers/hhdl/survey.s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ranslation in Ocean of Nectar, pp. 151, 153
- ^ 21.0 21.1 Taoism - Wu - Emptiness. Taopage.org.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