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共構與共站
條目名稱
此條目名甚為怪異,望能把「共構」「共站」分拆開。--達師 - 147 - 228 2010年8月2日 (一) 14:53 (UTC)
- 我覺得這兩個詞僅是定義不同,而且很多車站是兩者兼具,或者也能以移動條目解決,不過得先找出一個適當名稱——michddastro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5:15 (UTC)
現在又有一個問題,依據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南港線東延段所述,南港站至南港展覽館站的一段隧道呈現三鐵共構。那麼,共構的不一定和鐵路車站有關,像這個例子是隧道共構,車站沒有共構,或許改成共站比較合適。——michddastro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9:26 (UTC)
關於交通類條目的編寫與整理
長期以來,「共構」與「共站」遭到誤用,許多人以為共站的兩座或多座車站是同一座車站。
目前臺灣除了南港車站、台北車站、板橋車站三座車站屬於「雙鐵共構」(台鐵、高鐵),其他的車站即便有連通道互通,甚至站名相同,因為分屬不同的建築結構,因此也只能是共站,也就是說它們會是不同車站,例如:桃園捷運臺北車站、臺北捷運台北車站、臺鐵與高鐵共構之台北車站。目前真正落實分寫成不同條目的共站車站,據悉只有新竹車站 (高鐵)/六家車站、苗栗車站 (高鐵)/豐富車站、台中車站 (高鐵)/新烏日車站(臺鐵以及臺中捷運綠線)、台南車站 (高鐵)/沙崙車站,而本人前些時日才將左營車站 (高鐵)脫離新左營車站條目,故目前新條目尚屬扼要而沒有太多內容。
另外,機場、航空站以及空軍基地也常被寫在同一個條目,如:臺中清泉崗機場條目內即包含了臺中航空站和空軍清泉崗基地,然而據臺中航空站官網的機場簡介提到「臺中航空站於93年3月6日自水湳機場搬遷至清泉崗機場營運,初期係以飛航國內航線為主」,而空軍則又是另一個單位。可見「機場」可以說是硬體,而航空站、空軍基地就像內容物一般且其皆具有組織,也不一定會永久使用同一座機場,由此可見三者各自擁有獨立性。
對於共站的不同車站以及機場、航空站、空軍基地,我主張將它們分離為幾個條目,考量到這將是個大工程,且與往常作法不同,希望能藉客棧凝聚共識,謝謝。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2日 (二) 13:12 (UTC)
- (-)反對,我認為這類條目需不需要拆分不應該是依照是共構還是共站這種定義上的方式來辨別,也不是依照是硬體還是組織架構來決定條目應合併還拆分,而是應該依照維基百科條目發展的演化,條目創建初期當資料量還不多時可以考慮併在一條中撰寫,直到個別車站的資料規模都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考慮拆分。相對的來說,讀者也不是用條目有沒有分開來撰寫來區別共構還是共站(這只編輯者自己鑽牛角尖的思考方式),要區別是共構還是共站,請在條目內(尤其是首段引言)明確的說明,這才符合百科全書「是要寫給不懂的人看」的初衷。--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3日 (三) 03:22 (UTC)
- 事實上,最初即不應該有「條目需不需要拆分」的問題。兩座或多座車站雖為不同車站,卻被寫成同一個條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反觀若是共構車站,其本身就是「同一座車站」。本人的觀點是,應該回歸最根本的意念,各個車站擁有其條目,而不是將「看似」是同一個station的stations寫在一起,故並不是因為共站才需要分寫兩個條目,而是因為不同車站因為共站造成長期以來的誤用。由此論點延伸,並不會有讀者以「條目有沒有分開」區別車站是共構還是共站的問題,編輯者也並不是鑽牛角尖,而共構或是共站誠然能夠透過條目內文明確地說明。再者,維基百科的此類條目並沒有針對此問題的傳統,如同我最初所說高鐵新竹、苗栗、台中、台南皆沒有把與其共站的「不同車站」寫在同一個條目,臺灣其他鐵路車站條目卻有此問題,是長期以來這個缺失沒有受到正視。至於「機場、航空站、軍用機場」則與共站之鐵路車站有異曲同工之名,若有其他理由能說明為何應該寫在同一條目,煩請撥冗詳解。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3日 (三) 05:51 (UTC)
- (:)回應,如果資料不夠,硬要拆分,結果會是一堆只有薄弱內容的條目,反而不如匯集到同一個條目來寫,容易閱讀,也容易查找。--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6年8月4日 (四) 03:03 (UTC)
- (:)回應--有一點點懷疑樓主是否知道何謂共構與共站。照樓主的邏輯,是否該拆分出二水站 (集集線)與二水站 (縱貫線)?或者該拆分出竹南站 (海線)與竹南站 (臺中線)?反過來說,樓主是否知道新竹車站 (高鐵)/六家車站本來就是「相距約五十公尺、啟用時間不同的兩座相異建築物」?-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4日 (四) 03:55 (UTC)
- (:)回應,感謝克勞棣大大對於我所提出的論點邏輯提出疑惑,但本人的意思並非同一個車站但針對不同路線要分別書寫條目。二水站、竹南站雖然為不同線的交會車站,但皆在同一個建築體(甚至沒有站外轉乘的問題),因此能判定本身是臺鐵經營的共構車站;反過來說,知道新竹、苗栗、台中、台南、左營與其共站的臺鐵車站或是捷運車站屬於不同車站,也符合我提出的不同車站應該放在不同條目。感謝您的指教,也希望您持續關心。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4日 (四) 12:47 (UTC)
- (:)回應,Alfredo ougaowen大大認為把條目合併來寫,是非常務實的,我也認同,而事實上確實有先例。然而這些條目通常是存在著垂直關係,如:重定向至母主題的社後站與民生汐止線之間的關係。然而,舉桃園捷運臺北車站、臺北捷運台北車站、臺鐵與高鐵共構之台北車站為例,它們本身雖然地理位置相近,但仍然是分屬不同建築體的車站。再者,目前我所看到有共站的鐵路車站,內容皆不會很小,不需要刻意寫在同一個條目。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4日 (四) 12:47 (UTC)
- (:)回應--有一點點懷疑樓主是否知道何謂共構與共站。照樓主的邏輯,是否該拆分出二水站 (集集線)與二水站 (縱貫線)?或者該拆分出竹南站 (海線)與竹南站 (臺中線)?反過來說,樓主是否知道新竹車站 (高鐵)/六家車站本來就是「相距約五十公尺、啟用時間不同的兩座相異建築物」?-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4日 (四) 03:55 (UTC)
- (:)回應,如果資料不夠,硬要拆分,結果會是一堆只有薄弱內容的條目,反而不如匯集到同一個條目來寫,容易閱讀,也容易查找。--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6年8月4日 (四) 03:03 (UTC)
- (:)回應:把這一類條目寫在一起的理由很單純,那就是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這一類連在一起的車站經常被當作同一個車站查閱,因此從讀者搜尋資料的路徑來說,除非條目因為篇幅太大本來就需要拆分,否則併在一起撰寫是符合讀者認知的。要知道維基百科的條目結構基本上是以方便讀者查詢資料為出發點,而不是用於解釋車站構造這種概念性的問題。我說TYCW在鑽牛角尖是因為您只是一頭熱地用愛好者的角度在思考該如何利用條目的分配編排方式來辨別車站是共站還是共構,但我是在點破您共站還是共構根本不該利用條目結構來說明也不是百科全書編目系統關心的問題,這件事應該用內文解說來達到,以便讓條目結構回歸百科全書原本「方便讀者查閱」的基本。--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4日 (四) 09:57 (UTC)
- (:)回應,若放在同一個條目,讀者容易誤解為同一個車站;若要將兩個或多個車站放在同一個車站,則應該有來源說明。我並不是想要解釋車站個結構體,而是認為不同的車站應該有不同的條目。我認為百科全書需要傳遞正確的知識,盡可能降低被誤解的機率。分割後可透過消歧異方式於首段,明確說明是不同車站,僅為同名,如:不同站名的先例台中車站 (高鐵)以及新烏日車站、目前放在同一條目同站名的臺北車站、臺北捷運台北車站以及分割自成一條目的桃園捷運臺北車站。如此一來,也能引導讀者循序漸進的閱讀。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4日 (四) 12:47 (UTC)
- (:)回應@TYCW:講來講去閣下還是陷在是不是同一個車站這種技術性問題之中打轉繞不出來,維基百科從來就沒有規定不同的車站一定要有不同的條目,而是應該視資料量的多寡彈性的調整。按照閣下的意見認為不同的車站應該分成不同的條目之後,再透過消歧異方式於首段,明確說明是不同車站,但相反的,如果我把這些車站全寫在一個條目內,但在條目首段明確說明這其實是多個構造分離的車站群聚在一起的集合體,並非真的共構,請問對讀者來說何者更容易理解?更精簡更容易看懂?答案相信應該是後者。閣下的觀點之所以會有盲點是因為您打從心裡就預設「條目分離才能代表不同車站」,並假設所有的讀者都能理解這種用百科條目的編目結構來解釋事情的規則,但實情是大部分的讀者既不是您腹中的迴蟲、對百科編目也沒啥概念,他們只是單純來查資料看文的,所以能在內文中說明清楚遠比搞這些編目結構的問題來得有意義。您提議的硬性規則只是把原本可以很單純表達的事情搞得更複雜難懂,而且如果每個車站的介紹內容都夠多可以單獨成文的話就算了,最怕的就是把原本已經不是很豐富的中條目拆散成一堆內容零散的小條目,那才真是搬石頭砸腳意義不明。--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9日 (二) 08:34 (UTC)
- (:)回應@SElephant:您對於條目的編輯經驗是板上有目共睹的,對於閣下提出的「維基百科從來就沒有規定不同的車站一定要有不同的條目」我也十分認同,十分感謝前輩說明盲點為何。但對於條目編輯仍然有些疑惑,因為大多共站車站其實資料量並不會太少,因此我尚未找到不適合分割為不同的案例。對於讀者想了解內文遠比搞清楚編目結構的部分,先例並沒有將這點做好,能發現一樣是高鐵與台鐵共站,但新竹、苗栗、台中、台南都有寫成不同的條目,但是高雄車站卻沒有(近日才做出修正);臺北車站的臺北捷運、台鐵及高鐵寫在同一則條目,桃園捷運臺北車站卻是在不同條目;臺鐵新烏日站與臺中捷運新烏日站寫在同一則條目,但是高鐵台中站卻是不同條目。由這些現象可以觀察到,迄今版上對於共站與共構的車站條目仍沒有如何編輯的共識。另外,桃園機場和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是分開的,臺北捷運與臺北捷運公司也是分開的,事實上對於讀者而言,常常也會被當成是同樣的事物,所以我希望版上對於「什麼樣的情況下能夠寫在同一個條目」以及「多大的資料量才能分開為不同條目」有共識。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0日 (三) 13:26 (UTC)
- (:)回應@TYCW:我認為主文本身已經成為超長條目、或是拆分之後各條目本文部分都足以自成一個長條目時,才有拆分必要,縱使是目前篇幅最豐富的台北車站條目,如果拆分開也只有台鐵的部分內容夠豐富(主要是因為有完整的「歷史」段落),其他業者的部分說穿了也不過是一堆月台表模版而已,並不算是主文,所以目前桃園捷運的站區拆分成另外一個條目,個人認為意義不明。至於機場跟其營運公司的條目該如何拆分那可就簡單了,因為機場條目與公司行號的條目各有各的標準架構,相對於前者主要是介紹機場硬體、航空公司與航點等資訊,公司行號的條目主要介紹的是其營運事項、公司組織架構、財務上的表現等等,縱使兩種條目都有像是「歷史」這般的標準章節,但機場的歷史段落也通常是介紹硬體的興建歷史,與公司行號條目主要介紹公司組織與人事的變化等事項截然不同。除了桃園國際機場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的例子外,不妨參考一下日文維基的ja:成田國際空港與ja:成田國際空港 (企業)的差別,仔細看過內容就知道二者幾乎沒有重複,且成田機場條目本身已經超過10萬byte已屬超長條目等級,而拆分開的營運公司條目也至少有上萬byte的基本容量與完整的條目架構。像這樣的條目拆分方式才是讓人覺得心服口服的確有必要。--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0日 (三) 16:40 (UTC)
- (:)回應@SElephant:,當然高鐵與台鐵共構的台北車站內容絕對會比台北捷運的台北車站豐富,但我認為,台北捷運的台北車站應不至於會充斥模板、內容匱乏,網路上線有的資料來源應能夠支撐一篇資訊量尚可稱中量的條目。說到機場,先前有提出機場、航空站、空軍基地應該分開,我想這與閣下所提出的機場與機場公司間的關係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桃園捷運公司僅7256字節,所以我在想「上萬字節」的條件是不是太過於嚴格,或許能稍作調整?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5日 (一) 15:37 (UTC)
- (:)回應如果覺得嚴格那就不要拆分併在同一個條目裡面介紹就好,何必為了一定要拆分條目而勉強?與其在那邊為了編目架構討論半天,不如花時間去找資料撰寫條目內容,等內容夠豐富時要拆分條目根本是水到渠成。--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6日 (二) 04:48 (UTC)
- (:)回應@SElephant:既然如此,諸如「桃園捷運公司」等不及萬字且常人會認為是同一個事物(桃園捷運)的條目則不應該獨立為同一條目,或是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料量。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24日 (三) 19:57 (UTC)
- (:)回應我認為目前桃園捷運公司條目雖然篇幅略嫌不足但至少內容方向切合主題,讀者實際閱讀後應該不會把它跟桃園捷運混為一談。--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26日 (五) 04:45 (UTC)
- (:)回應@SElephant:,因為本身就是「不同物」,我也同意桃園捷運公司與桃園捷運分開為不同條目非常恰當,而對於「機場公司、航空站」與「機場」分開本人也認為十足有可以分開的理由。另外,由此我也提出,因為本身就是「不同車站」,所以寫成不同的內容並加以介紹,讀者在讀完過後也不會再將其混為一談。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2日 (五) 14:05 (UTC)
- (:)回應維基百科並沒有不同事物就一定要分開來寫條目的規定,一切還是要看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內容篇幅與讀者搜尋查找的便利性為主。我只是在勸您別為了硬要將條目分開而分開寫,而是先將條目內容強化之後,如果覺得篇幅已經成長到獨立開來還有充足且足以區隔的內容時,再拆分條目還不遲。請不要一直將目光侷限在編目架構上,而是應該先從內容的角度著眼。另外,機場的經營公司與機場本身或許在內容拆分上比較明確,但我想問一下如果將「航空站」條目硬從機場條目拆分出來,請問條目內容到底要寫些什麼?--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9月5日 (一) 03:16 (UTC)
- (:)回應,感謝您的熱心指引,我會注意別為了硬要將條目分開而分開寫。但在這點就有所矛盾了,因為桃園捷運公司與桃園捷運分別是寫桃園捷運公司以及該公司所經營的捷運系統,在讀者讀之前很有可能認定兩者為一樣的事物,其實是不方便查閱的。即便在閱讀內容後能明別兩者為不同事物,但仍然無法擺脫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有同樣問題」的捷運公司/捷運系統、機場公司/機場、航空站/機場、車站/與其共站之車站,若能相同辦理將更加恰當。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8日 (四) 03:06 (UTC)
- (:)回應維基百科並沒有不同事物就一定要分開來寫條目的規定,一切還是要看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內容篇幅與讀者搜尋查找的便利性為主。我只是在勸您別為了硬要將條目分開而分開寫,而是先將條目內容強化之後,如果覺得篇幅已經成長到獨立開來還有充足且足以區隔的內容時,再拆分條目還不遲。請不要一直將目光侷限在編目架構上,而是應該先從內容的角度著眼。另外,機場的經營公司與機場本身或許在內容拆分上比較明確,但我想問一下如果將「航空站」條目硬從機場條目拆分出來,請問條目內容到底要寫些什麼?--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9月5日 (一) 03:16 (UTC)
- (:)回應@SElephant:,因為本身就是「不同物」,我也同意桃園捷運公司與桃園捷運分開為不同條目非常恰當,而對於「機場公司、航空站」與「機場」分開本人也認為十足有可以分開的理由。另外,由此我也提出,因為本身就是「不同車站」,所以寫成不同的內容並加以介紹,讀者在讀完過後也不會再將其混為一談。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2日 (五) 14:05 (UTC)
- (:)回應我認為目前桃園捷運公司條目雖然篇幅略嫌不足但至少內容方向切合主題,讀者實際閱讀後應該不會把它跟桃園捷運混為一談。--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26日 (五) 04:45 (UTC)
- (:)回應@SElephant:既然如此,諸如「桃園捷運公司」等不及萬字且常人會認為是同一個事物(桃園捷運)的條目則不應該獨立為同一條目,或是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料量。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24日 (三) 19:57 (UTC)
- (:)回應如果覺得嚴格那就不要拆分併在同一個條目裡面介紹就好,何必為了一定要拆分條目而勉強?與其在那邊為了編目架構討論半天,不如花時間去找資料撰寫條目內容,等內容夠豐富時要拆分條目根本是水到渠成。--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6日 (二) 04:48 (UTC)
- (:)回應@SElephant:,當然高鐵與台鐵共構的台北車站內容絕對會比台北捷運的台北車站豐富,但我認為,台北捷運的台北車站應不至於會充斥模板、內容匱乏,網路上線有的資料來源應能夠支撐一篇資訊量尚可稱中量的條目。說到機場,先前有提出機場、航空站、空軍基地應該分開,我想這與閣下所提出的機場與機場公司間的關係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桃園捷運公司僅7256字節,所以我在想「上萬字節」的條件是不是太過於嚴格,或許能稍作調整?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5日 (一) 15:37 (UTC)
- (:)回應@TYCW:我認為主文本身已經成為超長條目、或是拆分之後各條目本文部分都足以自成一個長條目時,才有拆分必要,縱使是目前篇幅最豐富的台北車站條目,如果拆分開也只有台鐵的部分內容夠豐富(主要是因為有完整的「歷史」段落),其他業者的部分說穿了也不過是一堆月台表模版而已,並不算是主文,所以目前桃園捷運的站區拆分成另外一個條目,個人認為意義不明。至於機場跟其營運公司的條目該如何拆分那可就簡單了,因為機場條目與公司行號的條目各有各的標準架構,相對於前者主要是介紹機場硬體、航空公司與航點等資訊,公司行號的條目主要介紹的是其營運事項、公司組織架構、財務上的表現等等,縱使兩種條目都有像是「歷史」這般的標準章節,但機場的歷史段落也通常是介紹硬體的興建歷史,與公司行號條目主要介紹公司組織與人事的變化等事項截然不同。除了桃園國際機場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的例子外,不妨參考一下日文維基的ja:成田國際空港與ja:成田國際空港 (企業)的差別,仔細看過內容就知道二者幾乎沒有重複,且成田機場條目本身已經超過10萬byte已屬超長條目等級,而拆分開的營運公司條目也至少有上萬byte的基本容量與完整的條目架構。像這樣的條目拆分方式才是讓人覺得心服口服的確有必要。--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0日 (三) 16:40 (UTC)
- (:)回應@SElephant:您對於條目的編輯經驗是板上有目共睹的,對於閣下提出的「維基百科從來就沒有規定不同的車站一定要有不同的條目」我也十分認同,十分感謝前輩說明盲點為何。但對於條目編輯仍然有些疑惑,因為大多共站車站其實資料量並不會太少,因此我尚未找到不適合分割為不同的案例。對於讀者想了解內文遠比搞清楚編目結構的部分,先例並沒有將這點做好,能發現一樣是高鐵與台鐵共站,但新竹、苗栗、台中、台南都有寫成不同的條目,但是高雄車站卻沒有(近日才做出修正);臺北車站的臺北捷運、台鐵及高鐵寫在同一則條目,桃園捷運臺北車站卻是在不同條目;臺鐵新烏日站與臺中捷運新烏日站寫在同一則條目,但是高鐵台中站卻是不同條目。由這些現象可以觀察到,迄今版上對於共站與共構的車站條目仍沒有如何編輯的共識。另外,桃園機場和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是分開的,臺北捷運與臺北捷運公司也是分開的,事實上對於讀者而言,常常也會被當成是同樣的事物,所以我希望版上對於「什麼樣的情況下能夠寫在同一個條目」以及「多大的資料量才能分開為不同條目」有共識。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0日 (三) 13:26 (UTC)
- (:)回應@TYCW:講來講去閣下還是陷在是不是同一個車站這種技術性問題之中打轉繞不出來,維基百科從來就沒有規定不同的車站一定要有不同的條目,而是應該視資料量的多寡彈性的調整。按照閣下的意見認為不同的車站應該分成不同的條目之後,再透過消歧異方式於首段,明確說明是不同車站,但相反的,如果我把這些車站全寫在一個條目內,但在條目首段明確說明這其實是多個構造分離的車站群聚在一起的集合體,並非真的共構,請問對讀者來說何者更容易理解?更精簡更容易看懂?答案相信應該是後者。閣下的觀點之所以會有盲點是因為您打從心裡就預設「條目分離才能代表不同車站」,並假設所有的讀者都能理解這種用百科條目的編目結構來解釋事情的規則,但實情是大部分的讀者既不是您腹中的迴蟲、對百科編目也沒啥概念,他們只是單純來查資料看文的,所以能在內文中說明清楚遠比搞這些編目結構的問題來得有意義。您提議的硬性規則只是把原本可以很單純表達的事情搞得更複雜難懂,而且如果每個車站的介紹內容都夠多可以單獨成文的話就算了,最怕的就是把原本已經不是很豐富的中條目拆散成一堆內容零散的小條目,那才真是搬石頭砸腳意義不明。--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9日 (二) 08:34 (UTC)
- (:)回應,若放在同一個條目,讀者容易誤解為同一個車站;若要將兩個或多個車站放在同一個車站,則應該有來源說明。我並不是想要解釋車站個結構體,而是認為不同的車站應該有不同的條目。我認為百科全書需要傳遞正確的知識,盡可能降低被誤解的機率。分割後可透過消歧異方式於首段,明確說明是不同車站,僅為同名,如:不同站名的先例台中車站 (高鐵)以及新烏日車站、目前放在同一條目同站名的臺北車站、臺北捷運台北車站以及分割自成一條目的桃園捷運臺北車站。如此一來,也能引導讀者循序漸進的閱讀。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4日 (四) 12:47 (UTC)
- (:)回應:把這一類條目寫在一起的理由很單純,那就是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這一類連在一起的車站經常被當作同一個車站查閱,因此從讀者搜尋資料的路徑來說,除非條目因為篇幅太大本來就需要拆分,否則併在一起撰寫是符合讀者認知的。要知道維基百科的條目結構基本上是以方便讀者查詢資料為出發點,而不是用於解釋車站構造這種概念性的問題。我說TYCW在鑽牛角尖是因為您只是一頭熱地用愛好者的角度在思考該如何利用條目的分配編排方式來辨別車站是共站還是共構,但我是在點破您共站還是共構根本不該利用條目結構來說明也不是百科全書編目系統關心的問題,這件事應該用內文解說來達到,以便讓條目結構回歸百科全書原本「方便讀者查閱」的基本。--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4日 (四) 09:57 (UTC)
- 總之你認為高鐵臺北車站、臺鐵臺北車站、捷運臺北車站是三座不同車站?-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5日 (五) 01:51 (UTC)
- (:)回應,克勞棣大大,高鐵台北車站、臺鐵臺北車站是一座共構的車站,可參見臺北車站(臺灣鐵路管理局)-車站周邊及主體,當中提到「民國93年5月1日起配合上級政策,有償撥交第1、2月台、南隧道及各樓層部份空間供高鐵營運。」而捷運台北車站是不同的建築體,也因為不是同一座車站而有不同的出入口,因此能得知其為不同的車站,供您參考!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5日 (五) 14:59 (UTC)
- 可是當初要把臺北捷運服務放進來時,並沒有在旁邊另外蓋一座車站吧!?至於不同出入口,搭淡水線的旅客想從臺鐵一樓大廳的東二門離站也不是不可以。-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6日 (六) 02:52 (UTC)
- (:)回應,臺北車站第四代車站雖然和臺北捷運台北車站同時施作,但兩個為不同結構體的車站。上臺灣大多數的捷運地下車站是「地下建築物」,即主要構造物定著於地面下之建築物,包括地下使用單元、地下通道、地下通道之直通樓梯、專用直通樓梯、地下公共設施等,及附設於地面上出入口、通風採光口、機電房等類似必要之構造物。捷運台北車站屬於地下建築物,而臺北車站屬於則是以主體建築物的地下層與捷運台北車站進行連通。參見三鐵共站台北總站轉乘動線之研究,該論文便是以「共站」作為題目。參見台北車站附近建築物相關位置圖以了解周邊建築物位置。至於出入口的部分,我的意思並非搭乘淡水線的旅客僅能走臺北捷運的出入口,而閣下也清楚知道「東二門」是屬於臺鐵主體建築的出入口,「捷運車站」以及「台鐵高鐵共構之車站」的獨立性可見一斑。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6日 (六) 08:51 (UTC)
- @克勞棣:你不用費心與他解釋那麼多,他就堅持想用他的做法來達到他說「我認為百科全書需要傳遞正確的知識,盡可能降低被誤解的機率」這目的。--111.252.238.48(留言) 2016年8月8日 (一) 17:09 (UTC)
- @TYCW:你說的這問題,那根本不是條目的問題,也不是維基百科的問題,是你自己分不清楚共站與共構,就因此以為別人也會像你會誤解,所以你才會有這樣的疑慮提出討論你所建議的做法。你如果覺得條目寫得不夠讓人理解或區分,可以試著從條目的內容上如何描述、前後文鋪陳去詮釋共構與共站之間對應性(區別度),因為每個人都有著在編輯上屬於自己一種習慣與文風,不見得符合每位讀者(包括你)的閱讀習慣與理解方式;寫條目的編輯者是人,讀者與你也都是人,怎麼可能不會誤解!再說,條目本身就是死板板的文字敘述,要它去面對著活人的思考,既然是活人,他腦子裡要用什麼理解方式去解讀他所見到死板板的文字敘述,這也不是條目能控制每個人不要去誤解它的,更何況我們平常生活中與人說話都免不了會有被誤解或你誤解對方的時候。拜託,跳脫這個框架,才是最好的答案。--111.252.238.48(留言) 2016年8月8日 (一) 17:09 (UTC)
- (:)回應,本人並沒有分不清楚共站與共構,但從共構與共站條目內文敘述,以及前面幾位參與討論者的發言中能得知,許多人會對此有所誤解。然而我一開始提出應該分成不同條目,純粹就「不同車站」做為出發點,而不是要解釋車站個結構體。至於條目不是用來控制每個人不要誤解的部分,我有所質疑:百科全書本身是要讓讀者瞭解內文,即便無法讓所有人理解或是正確認知,仍然要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然而「誤解」條目敘述內容不是本人一開始討論的範疇,感謝閣下提出此論點讓大家加以討論。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0日 (三) 13:26 (UTC)
- (:)回應,你來這討論所要追求的目的,難道不就是為了從共站與共構為概念,再去認定是不是不同車站,然後再根據這理由去分成個別條目(就是你說不同條目)?維基百科沒規定非得因此就對一個車站條目分成不同車站的條目。至於你所質疑的,建議你自己去先寫個草稿給大家看看,再來討論,而不是來這裡只懂得會要求說:「百科全書本身是要讓讀者瞭解內文,即便無法讓所有人理解或是正確認知,仍然要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尤其你最後一句話說:「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既然你搞清楚共站與共構,你還想要叫普羅大眾理解什麼真義?你所懂的,難道別人就不一定懂,別人不懂的,他們自己會提出來問,或許不問可能有他們的理由(比如:懶得問),沒問也許他們是有原因的(比如:不知道有這管道可問)。
- 也就是說,你不要仗著自己的想法去對別人設想是不是有這種問題而代為提出,這麼做只是你把你的刻板印象扣在別人的頭上,而且你只是一昧地秉持「百科全書本身是要讓讀者瞭解內文」這種百分百地絕對的想法,就如我之前所說,百科全書也是人寫出來的,既然編輯者也是人、讀者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會有所不完美。百科全書不是神,讀者能不能瞭解是讀者的事,不完全是百科全書的事,所以沒有所謂「百科全書本身是要讓讀者瞭解內文」這種至高無上的境界,你如果無法改變心態去拋棄這種想法來看待百科全書,以為維基百科就像你所想這般的話,那你可以自己去寫一個你認為的百科全書。--111.252.232.183(留言) 2016年8月12日 (五) 15:23 (UTC)
- (:)回應,更精確點說,本人是以「實際上是否為不同車站」認定是不是不同車站,並不是以任何概念認定是不是不同車站。維基百科沒有規定因「不同車站」分寫為不同條目,但亦沒有規定什麼情況下要把不同車站分開寫成不同條目、什麼時候寫在同一個條目,因此本人才會到此尋求共識。草稿的部分,我並不懂是指什麼東西的草稿,是指「寫成不同條目的車站」的條目嗎?我並不是要求百科全書應該要做什麼,而這是目前我對百科全書的認知。再來,我不能夠釐清的部分是「你搞清楚共站與共構,你還想要叫普羅大眾理解什麼真義」,我搞清楚共站與共構,所以希望普羅大眾也能夠理解真義,其實並沒有不合宜之處。除此,我的想法是,是否應該讓普羅大眾理解真義,與我有沒有搞清楚共站與共構無關;同時,我有沒有搞清楚共站與共構,與讀者有沒有理解也無關。我懂的,別人當然「不一定」懂,我並不是想挑語病,但很多事情都是「不一定」的,在我們不能確保所有人都懂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預設它是個「不一定」的狀態,所以我想釐清的是為何您會問「你所懂的,難道別人不一定懂」。再來,我認同閣下所說的別人不懂自己會問,不問或許也有自己的理由,但我不理解閣下說這段話是想要論證什麼論點。
- 從頭到尾,本人都是秉持著理性客觀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所以立足點並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誠如上次回覆閣下所言「從共構與共站條目內文敘述,以及前面幾位參與討論者的發言中能得知,許多人會對此有所誤解」,我已經將自己的想法闡明得非常清楚,無法理解為何會認為我是「仗著」自己的想法去對別人設想。我只是針對有這種問題的人設想,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有這類的問題,故我更無法理解從哪裡看出我把「刻板印象」「扣在別人頭上」。就如你之前所說的因為人的不完美而文章勢造成誤解,所以我提出「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但你提出的「讀者能不能瞭解是讀者的事」有個癥結點是,究竟不能瞭解的讀者有多少,所以並沒有反證到「百科全書不需要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至於我的心態我已經稍作說明了,我的想法與維基百科的方針沒有相左,所以我不贊同「改變心態去拋棄這種想法」,況且這種說法、用詞對於我的心態有貶抑的意念。閣下似乎對我的想法非常不諒解,所以言詞有些激動,希望我的解釋能讓你更冷靜看待這個議題。
- 總而言之,我對於閣下有幾點需要澄清:
- 我是來這裡尋求共識的
- 不同車站是事實,而非我所認定的
- 沒有要求百科全書應該如何
- 讓讀者理解條目內文的真義是指正確的知識
- 對共構與共站有所誤會的人並不是我預設出的
- 我沒有刻板印象,是以理性客觀角度討論,並且尊重科學
- 即使「百科全書並不是要讓誤解消除」,但仍然可以致力於降低誤會發生,盡可能讓讀者明白
- 接下來,我對閣下的幾段言論有所困惑:
- 至於你所質疑的,建議你自己去先寫個草稿給大家看看:是指什麼的草稿?
- 既然你搞清楚共站與共構,你還想要叫普羅大眾理解什麼真義:我不懂「還想要叫普羅大眾理解什麼真義」跟「我搞清楚共站與共構」有什麼關聯性。
- 你如果無法改變心態去拋棄這種想法來看待百科全書,以為維基百科就像你所想這般的話,那你可以自己去寫一個你認為的百科全書:閣下為何認為我必須拋棄我的想法看待百科全書才有資格寫維基百科呢?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3日 (六) 18:41 (UTC)
- TYCW君可能是新來的朋友不知道一些歷史,我懷疑上面那111.252的浮動IP用戶可能是某個自稱要離開維基百科但又放不下、魂魄總是在互助客棧徘徊的前註冊用戶,此人物最大的特色就是透過跟人爭吵從其中取得樂趣,如果您要這麼在意他的發言恐怕會沒完沒了最後氣死您自己,建議還是忽視別理會比較好。--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5日 (一) 04:20 (UTC)
- (:)回應,感謝您的提醒,以理性論證回應無理取鬧之輩我還算能應付,以後我注意不要對這位用戶放太多心思。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24日 (三) 19:42 (UTC)
- TYCW君可能是新來的朋友不知道一些歷史,我懷疑上面那111.252的浮動IP用戶可能是某個自稱要離開維基百科但又放不下、魂魄總是在互助客棧徘徊的前註冊用戶,此人物最大的特色就是透過跟人爭吵從其中取得樂趣,如果您要這麼在意他的發言恐怕會沒完沒了最後氣死您自己,建議還是忽視別理會比較好。--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8月15日 (一) 04:20 (UTC)
- (:)回應,本人並沒有分不清楚共站與共構,但從共構與共站條目內文敘述,以及前面幾位參與討論者的發言中能得知,許多人會對此有所誤解。然而我一開始提出應該分成不同條目,純粹就「不同車站」做為出發點,而不是要解釋車站個結構體。至於條目不是用來控制每個人不要誤解的部分,我有所質疑:百科全書本身是要讓讀者瞭解內文,即便無法讓所有人理解或是正確認知,仍然要盡可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其真義。然而「誤解」條目敘述內容不是本人一開始討論的範疇,感謝閣下提出此論點讓大家加以討論。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10日 (三) 13:26 (UTC)
- 可是當初要把臺北捷運服務放進來時,並沒有在旁邊另外蓋一座車站吧!?至於不同出入口,搭淡水線的旅客想從臺鐵一樓大廳的東二門離站也不是不可以。-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6日 (六) 02:52 (UTC)
- (:)回應,克勞棣大大,高鐵台北車站、臺鐵臺北車站是一座共構的車站,可參見臺北車站(臺灣鐵路管理局)-車站周邊及主體,當中提到「民國93年5月1日起配合上級政策,有償撥交第1、2月台、南隧道及各樓層部份空間供高鐵營運。」而捷運台北車站是不同的建築體,也因為不是同一座車站而有不同的出入口,因此能得知其為不同的車站,供您參考!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5日 (五) 14:59 (UTC)
- 總之你認為高鐵臺北車站、臺鐵臺北車站、捷運臺北車站是三座不同車站?-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8月5日 (五) 01:51 (UTC)
- (-)反對,東京站、新宿站--Qazwsaedx(留言) 2016年8月20日 (六) 13:46 (UTC)
- (:)回應,@Qazwsaedx:中文維基百科東京車站、新宿車站皆有豐富內容,能夠考慮將條目中不同的車站分割成不同條目。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8月24日 (三) 19:52 (UTC)
- 新宿站早已有新線新宿站和西武新宿站分拆出去了。話說那些「火車站前地鐵站/輕軌站」應該算在火車站條目還是獨立成一條目,本身並沒有甚麼共識,所以共構站理應也沒有共識。我甚至認為電鐵富山站也應該併入富山站 (日本)。--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6年9月1日 (四) 02:32 (UTC)
- (:)回應@owennson:,誠如閣下所言,富山車站就是此「共站」的實例,目前版上是毫無共識的。另外,目前所有的「共構」車站皆是寫成同一條目,況且共構車站寫在同一條目本身沒太大問題(也就是說即便一座車站裡面有不同路線,但因為是在同一座建築體,所以本身就是「一座車站」);今天本人提出的問題是,「共站」車站本身是「不同車站」匯集而成的,所以在纂寫條目應有什麼原則。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2日 (五) 14:05 (UTC)
- (!)意見富山車站這條目是個非常好的反面教材——條目作者單方面自以為把條目分開來寫就可以讓讀者清楚理解,但實際上除非原本就很熟悉這車站的讀者,否則看完以後還是一頭霧水。富山這地方是一個由四家不同業者、六七種不同的鐵路系統所共用的車站,以目前條目的內容狀態來說,讀者根本無法從內容中明確看出富山車站 (日本)與電鐵富山車站這兩條目裡面所提及的各業者站區,其實全都是相連在一起或鄰近。其中,富山車站 (日本)這條目一直要到內文很下面的地方才首次提及可與電鐵富山相通的事,而電鐵富山車站則是只有用otheruse模版標示與愛之風富山鐵道的車站是不同的條目,但卻完全沒有說明彼此之間的相關性。像這樣的例子明確地示範了,縱使很考究的根據到底是共站還是共構拆分/合併條目,如果欠缺夠清楚的內文說明,對讀者的理解來說根本沒有正面幫助(說不定反而讓人更看不懂)。--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9月5日 (一) 04:57 (UTC)
- (!)意見,兩篇「富山車站」條目的編寫方式確實讓讀者很難理解,在一開始我也以為富山車站 (日本)、電鐵富山車站是在兩個不同地點的車站,況且富山車站內有許多車站,只把電鐵富山車站獨立出來確實沒有來由。我也認同從這個對於這樣的車站,應該要有清楚的說明引導讀者,至於拆分共站車站為不同條目,是否能夠幫助讀者理解,還有探究的空間。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8日 (四) 03:06 (UTC)
- (!)意見富山車站這條目是個非常好的反面教材——條目作者單方面自以為把條目分開來寫就可以讓讀者清楚理解,但實際上除非原本就很熟悉這車站的讀者,否則看完以後還是一頭霧水。富山這地方是一個由四家不同業者、六七種不同的鐵路系統所共用的車站,以目前條目的內容狀態來說,讀者根本無法從內容中明確看出富山車站 (日本)與電鐵富山車站這兩條目裡面所提及的各業者站區,其實全都是相連在一起或鄰近。其中,富山車站 (日本)這條目一直要到內文很下面的地方才首次提及可與電鐵富山相通的事,而電鐵富山車站則是只有用otheruse模版標示與愛之風富山鐵道的車站是不同的條目,但卻完全沒有說明彼此之間的相關性。像這樣的例子明確地示範了,縱使很考究的根據到底是共站還是共構拆分/合併條目,如果欠缺夠清楚的內文說明,對讀者的理解來說根本沒有正面幫助(說不定反而讓人更看不懂)。--泅水大象™ 訐譙☎ 2016年9月5日 (一) 04:57 (UTC)
- (:)回應@owennson:,誠如閣下所言,富山車站就是此「共站」的實例,目前版上是毫無共識的。另外,目前所有的「共構」車站皆是寫成同一條目,況且共構車站寫在同一條目本身沒太大問題(也就是說即便一座車站裡面有不同路線,但因為是在同一座建築體,所以本身就是「一座車站」);今天本人提出的問題是,「共站」車站本身是「不同車站」匯集而成的,所以在纂寫條目應有什麼原則。 by 普通的普通高中生 ( talk) 2016年9月2日 (五) 14:05 (UTC)
- 新宿站早已有新線新宿站和西武新宿站分拆出去了。話說那些「火車站前地鐵站/輕軌站」應該算在火車站條目還是獨立成一條目,本身並沒有甚麼共識,所以共構站理應也沒有共識。我甚至認為電鐵富山站也應該併入富山站 (日本)。--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6年9月1日 (四) 02:32 (UTC)
- 這不是交通類條目單獨的問題。某一個建築增建了很多次,如果單獨按照結構標準也應當分成多個條目來處理;但事實卻是大多數情況都合寫。因為一個建築的描述大部分是出於功能的,車站同理。為什麼機場和機場配建的火車站條目從來也沒人討論過要合併,因為功能區別明顯,也有明確的分界。同樣的香港站也未見說要和國際金融中心_(香港)合併。如樓主所說的例子,有,英文版的紐約地鐵;但可能也只有這一個了,其他的地方,都是合併的。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9月8日 (四) 03:24 (UTC)
共構和共站的分類之定義及意義
請問有人可以指出共站和共構之明確定義嗎? 3年前之討論有人提及過可以用有沒有獨立出入口來判斷(有獨立出入口者應視為共站),但顯然這種定義方式是有漏洞的。例如香港鰂魚涌站,其將軍澳綫月台和港島綫月台距離十分遠,且兩者建造時期均相隔十分遠,若單純按字面上意義之解釋,共構是指同一結構,那麼鰂魚涌站將軍澳綫和港島綫之關係顯然不是共構,但用獨立出入口來判斷卻是也不是共站。那麼鰂魚涌算是哪一種呢? 再回到台北車站台鐵、高鐵和淡水線之關係,高鐵部分是由台鐵站區撥出,認為是共構而不是共站是沒有爭議的。但當年鐵路地下化時便有同時施作淡水線之月台及其站體,這時該如何理解共構共站之關係? 從建築上來看絕對是共構沒有錯(我實在看不懂上面說不是共構的理由,淡水線月台在台鐵的正下方也不算共構嗎?),但按照上面的定義,其又為共站。所以該要說台鐵和淡水線之關係是既是共站也是共構嗎? 針對共站共構之不同,在國外似乎沒有類似的分法(本條目之不同語言版,包括英文Union Station和日文共同使用駅均和共站共構之描述方向有十分大之差別)。那請問在台灣國內運輸的學術界有針對共站共構作定義嗎? 如果沒有,共站和共構之分類是否應當視為個人研究? 而且本條目經常指責坊間把共站共構混用不清,那也是否意味著對一般民眾來說根本不沒有逼切的需求去細分共構和共站之異同? 假如我們又找不到學術界對此有明確定義之來源時,那麼我們順從一般民眾的思維,把共構共站視為同義詞又是否可行?Omkizo(留言) 2019年7月18日 (四) 14:2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