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防部

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

國防部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資通電軍指揮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1]。並於部外設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國防安全研究院

國防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國防部部徽
基本信息
機關類型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所屬部門行政院
年度預算額6,068億元新臺幣(2024年)
191億美元(2024年)
授權法源國防法
行政院組織法
國防部組織法
主要官員
部長 顧立雄 政務特任文官
副部長(軍政)

副部長(軍備)
柏鴻輝 政務特任文官
(退役空軍中將)
徐衍璞 陸軍二級上將
參謀總長(軍令)
副參謀總長執行官
梅家樹 海軍二級上將
黃志偉 空軍二級上將
常務次長 黄佑民 海軍中將
楊基榮 陸軍中將
軍事新聞處處長兼發言人 孫立方 陸軍少將
參謀本部總士官(督導)黃豐英 空軍一等士官長
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4司、6室
附屬機關4局、1署、3司令部、2指揮部、參謀本部
任務編組6委員會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46年6月1日,​78年前​(1946-06-01
前身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聯絡信息

國防部部旗
地址104237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博愛營區)
網站www.mnd.gov.tw
國防部本部大樓(博愛營區)

國防部是唯一有設副部長及不設政務次長的行政院部會。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及《國防法》的規定,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指揮執行之。

歷史

國防部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時,南京臨時政府中华民国陆军部中華民國海軍部。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同時設置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機關。1928年10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後,軍事委員會停止運作,所轄事務分別移交由行政院管轄的軍政部、海軍部、參謀本部軍事參議院訓練總監部辦理。

軍政部隸屬於行政院,1928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公布《军政部组织条例》,辖总务厅、陆军署、海军署、航空署、军需署兵工署,掌理全國陸軍、海軍、空軍行政事宜,監督指導各省區軍政事務。軍事參議院是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咨詢機關。[2]:236不久,海军署独立为海军部。

军政部首任部长冯玉祥。1929年3月冯玉祥称病呈请辞职,鹿钟麟任军政部政务次长、代理军政部部务。1929年10月鹿钟麟辞职,政务次长朱绶光代理部务。1930年3月何应钦任军政部长,直至1945年。

1932年1月,為統一軍政系統,國民政府恢復軍事委員會,蔣中正為委員長兼參謀本部參謀總長。直到中國抗日戰爭結束。1933年底航空署改为航空委员会,直属于军事委员会。1935年重新颁布了军政部组织法,军政部隶属于行政院,掌理全国陆军行政事宜。辖总务厅、军务司、交通司、军法司、军需署、兵工署。

1946年6月1日,撤銷軍事委員會及軍政部等組織,改組設立國防部,首任國防部部長白崇禧上將、參謀總長陳誠上將。[3]:48當時由國防最高委員會行政命令國防部組織綱要》成立,國防部承國民政府主席之命,綜理軍令事宜,並承行政院院長之命,綜理軍政事宜。

行憲後,行政院分別於1947年、1954年將《國防部組織法》送請立法院審議,但均以未能適應動員戡亂機宜為由退回;直至1970年立法院通過《國防部組織法》,國防部才完成法制化。2002年3月1日,《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新條文等國防二法施行後,正式確立以國防部為中心的國防一元化體制:全國國防組織分為國防部、參謀本部、軍事機關(即陸軍總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部空軍總司令部聯勤總司令部後備司令部憲兵司令部)等三大系統,參謀本部和各軍事機關直接向國防部部長負責,國防部本部並增設副部長(軍政及軍備各1名)以輔助部長。

1999年1月1日,國防部成立「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2006年2月,國防部將各軍種總司令部改為「司令部」,總司令更名為「司令」。2008年11月1日,聯合後勤司令與後備司令的軍銜二級上將降編為中將。2010年3月1日,成立「國防智庫籌備處」,規劃成立國防部專屬智庫。[4]2013年元旦,國防部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實施組織調整,軍法司與法制司合併為國防部本部一級單位「法律事務司」;參謀總長非戰時降編為二級上將,戰時仍維持一級上將;聯合後勤司令部裁撤整編為「陸軍後勤指揮部」;後備司令部和憲兵司令部改為直屬國防部的「後備指揮部」、「憲兵指揮部」;總政治作戰局更名為「政治作戰局」。

2021年3月25日行政院會議通過組改法案,其中後備動員制度為統合、提升動員整訓及調度量將增設國防部防衛後備動員署。[5] 2021年6月9日,修正公布《國防部組織法》,新設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移編至全民防衛動員署,資通電軍指揮部改為直屬國防部。

2022年1月1日,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3月5日,新制教育召集正式實施[6][7],每日施訓10小時(含夜間2小時),合計訓練136小時[8]

部址沿革

中華民國國防部部址,最早可以追溯至南京市黃埔路2號。該地原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址,中國抗日戰爭後改為國防部本部所在地。中共建政後,先後為華東軍政大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佔用,現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部机关所在地。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址設於臺北市博愛特區忠愛營區(日治時代臺灣軍司令部位址,今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72號),當時在博愛特區另有貴陽大樓、博愛大樓等辦公廳舍。此時的國防部各單位長期散駐於臺北市內各地辦公,工作協調不便,亦不利戰時指揮管制。

1997年起,由於部分辦公處所老舊、空間狹小,國防部開始實施「博愛專案」[註 1][9][10],於臺北大直三軍大學舊址新建國防部大樓(國防部本部)以及空軍司令部新址。全區於2004年動工[11][12]

2012年10月5日,空軍司令部遷入新址大直「忠勇營區」啟用[13][14];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空軍總司令部舊址(仁愛營區,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55號),先由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儀隊使用,後由行政院接管,2014年11月10日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國防部本部大樓的部分,因原承包機電工程的榮電公司發生財務問題,後改由城安新科技接手,延後至2014年7月10日完工,同年12月8日正式遷入,同年12月27日完成落成啟用典禮。目前的本部位於大直「博愛營區」,與鄰近的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圓山指揮所衡山指揮所等單位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國防指揮中心。

2014年12月8日,國防部部址從忠愛營區遷至博愛營區;同年12月27日,博愛營區落成啟用,忠愛營區原部址由後備指揮部國防安全研究院使用,博愛第一、第二與採購大樓移撥法務部

組織

部本部與直屬機構編制[15] [16]

  • 部長[17](1名,特任,為組織法所定)
    • 副部長(特任政務職文官或二級上將,為組織法所定,軍政、軍備各1名)
    • 常務次長(2名,簡任第十四職等或中將,為組織法所定)
      • 參事(6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中將
      • 總督察長(1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中將
      • 司長(4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中將
      • 主任(2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中將
      • 研究員(2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 副總督察長(1名,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少將
      • 副司長(4名,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少將
      • 副主任(2名,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少將
      • 處長(28名,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少將上校
      • 專門委員(15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簡任技正(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副處長(20名,簡任第十職等或上校
        • 科長(16名,薦任第九職等或上校
        • 秘書(4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2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技正(2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副研究員(2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視察(37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15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專員(17名,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科員(36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技士(5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技佐(2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助理員(5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內3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 書記(5名,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人事室
  • 主任(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2名,薦任第九職等)
    • 視察(2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1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員(2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助理員(1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政風室
  • 主任(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專門委員(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3名,薦任第九職等)
      • 視察(3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1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專員(2名,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科員(5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助理員(4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內2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 書記(1名,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編制另有兩名軍職員額。

主計室
  • 主任(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3名,薦任第九職等)
    • 稽核(3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1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專員(1名,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科員(1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佐理員(1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書記(1名,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部本部單位[17]

  • 戰略規劃司:司長室、戰略研析處、國防政策處、建軍規劃處、軍制編裝處
  • 資源規劃司:司長室、人力資源處、財物資源處、科技企劃處,兼辦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
  • 法律事務司:人權保障處、法律服務處、法規研審處、訴願權保處
  • 整合評估司:司長室、效益評估處、模式模擬處、國防淨評估處
  • 總督察長室
  • 國防採購室
  • 政務辦公室:政務綜合處、公共事務處、文書檔案處、總務管理處、史政編譯處
  • 人事室
  • 政風室
  • 主計室
常設性任務編組:
  • 法規會
  • 訴願審議會
  • 官兵權益保障會
  • 國家賠償事件處理會
  • 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
  •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 國防事務涉密審查會
  • 安全調查辦公室[18]
直屬機關(構)
研究機構
直屬單位
  • 參謀總長(1名,非戰時降編為二級上將,除非戰爭時期或承平時期有重大功績才能晉升為一級上將
    • 副參謀總長執行官(1名,二級上將
    • 參謀本部單位
      • 人事參謀次長室(陸軍中將)助次(海軍少將)
      • 情報參謀次長室(空軍中將)助次(陸軍少將活海軍少將)
      • 後勤參謀次長室(海軍中將)助次(空軍少將)
      • 通信電子資訊參謀次長室(空軍中將)助次(海軍少將)
      • 訓練參謀次長室(陸軍中將)助次(空軍少將)
    • 直屬機構
    • 直屬單位
      • 國防部參謀本部博愛營區裝備維保管制中心

軍事機關

負責執行軍隊指揮,軍事機關及其所屬部隊得編配參謀本部。[17]

軍事機構

軍事法院

  • 戰區臨時法庭(戰時)
  • 作戰區臨時法庭(戰時)
  • 特定部隊臨時法庭(戰時)

其他

國防部暨主要首長一覽表

歷任首長

廣州政府時期

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後、行憲前時期)

行政院國防部籌組與編成期

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按造美制編組後,美國方面仍欲更大範圍地改組國民政府的國防/軍事體制架構;惟國民政府方面認為茲事體大,無法輕易做出決定。[19]從日記史料看來,國民政府當局在抗日戰爭結束前後確已進行一系列的國防/軍事體制架構研究。例如,1945年1月25日,軍政部長陳誠自記,奉命於部內成立整軍建軍研究會,研究今後整軍建軍方案。[20]10月,《大公報》社披露了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美籍參謀長,兼美軍在華作戰司令部司令官麥克魯(Robert B.McClure)之建議,謂國軍應成立一元化軍事機關,名稱可為國防部,下轄陸海空及供應部門。[21]1950年3月,國防部在臺北進行較大的組織架構、人事改組。

據先後擔任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科長、國防部第一廳科長等職位的徐世江所述,自抗日戰爭中後期起,史迪威、魏德邁等人業已建議改組軍事委員會,實行新軍事體制。1945年10月,何應欽向蔣介石條陳「軍事改制,勢在必行」,建議仿照美國體制,結合國情,撤銷軍事委員會,成立行政院國防部,藉以還軍於政,國府主席則兼任大元帥指揮陸海空三軍。魏德邁亦致信蔣介石稱:「今後貴我兩國長期協作,軍事體制必須緊密配合,達到中美國防體制一元化」,並提出新國防體制藍本,隨函供參。不久之後,蔣介石做出回應,手諭軍政部長陳誠、次長林蔚著手組織復員整編委員會,研議軍事改制問題。蔣介石又同意參造魏德邁提出的國防體制藍本,但表示「大元帥暫不必提,仍用主席名義也可」。30日,陳誠主持的軍制改制籌備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者計有林蔚、劉斐、劉士毅、袁守謙、秦德純、陳良、王叔銘、劉詠堯、錢卓倫、方天等人。幾經討論,陳誠等人終於在1946年1月底確定初步方案,試圖建立一個中美混合式的國防體制架構。[22][23]

本部
部長(西元1946-1950年)
任次 姓名 肖像 任職時間 離職時間 政黨 備註
部長[24][25][26][27]
1 白崇禧
(1893–1966)
  1946年5月31日 1948年6月3日   中國國民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訓部長改制行政院國防部長
2 何應欽
(1890–1987)
  1948年6月3日 1948年12月22日
3 徐永昌
(1887–1959)
  1948年12月22日 1949年5月1日
4 何應欽   1949年5月1日 1949年6月12日 行政院院長兼任
5 阎锡山
(1883–1960)
  1949年6月12日 1950年1月31日
顧祝同
(1893–1987)
  1950年1月31日 1950年4月1日 參謀總長兼任
參謀本部
參謀總長(西元1946-1950年)
任次 姓名 肖像 任職時間 離職時間 政黨 備註
參謀總長[24][25][26][27]
1 陳誠
(1898–1965)
  1946年5月31日 1948年5月13日   中國國民黨 由國民政府軍政部長改制國防部參謀總長
2 顧祝同
(1893–1987)
  1948年5月13日 1950年3月25日 兼任國防部部長

國防部(現制)

任次 姓名 肖像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政黨 備註
行政院國防部部長
4 俞大維
(1897–1993)
  1950年3月12日 1951年2月20日 無黨籍 陸軍中將
未到任
首位中將軍階與無黨籍出身
袁守謙
(1903–1992)
  1950年8月25日 1951年3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副部長代理部長
5 郭寄嶠
(1902–1998)
  1951年3月1日 1954年6月1日 無黨籍 陸軍二級上將
6 俞大維   1954年9月20日 1965年1月25日 無黨籍 再任
兼代 俞鴻鈞
(1989–1960)
  1954年6月1日 1954年9月20日   中國國民黨 行政院院長兼代
7 蔣經國
(1910–1988)
  1965年1月25日 1969年7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後於1972年升任行政院院長
1978年起接任第6、7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逝世
8 黃杰
(1902–1995)
  1969年7月1日 1972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一級上將
9 陳大慶
(1904–1973)
  1972年6月1日 1973年7月3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家安全局副局長、陸軍總司令、臺灣省政府主席
10 高魁元
(1907–2012)
  1973年7月31日 1981年11月19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一級上將
曾任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
11 宋長志
(1916–2002)
  1981年12月1日 1986年7月1日   中國國民黨 海軍一級上將
首位海軍出身,曾任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
12 汪道淵
(1913–2011)
  1986年7月1日 1987年4月29日   中國國民黨 軍法官,文人部長
首位純文人出身
曾任法務部部長、國安會秘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
後於1987年5月1日轉任司法院副院長
13 鄭為元
(1913–1993)
  1987年4月29日 1989年12月5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退輔會主委、行政院政務委員
14 郝柏村
(1919–2020)
  1989年12月5日 1990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一級上將
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陸軍總司令
後升任行政院院長
15 陳履安
(1937–)
  1990年6月1日 1993年2月1日   中國國民黨 文人部長
曾任教育部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經濟部部長
後於1993年2月1日升任監察院院長
16 孫震
(1934–)
  1993年2月27日 1994年12月15日 無黨籍 文人部長
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
17 蔣仲苓
(1922–2015)
  1994年12月15日 1999年2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陸軍總司令
18 唐飛
(1932–)
  1999年2月1日 2000年5月20日   中國國民黨 空軍一級上將
首位空軍出身,曾任參謀總長、空軍總司令
後升任行政院院長
19 伍世文
(1934–)
  2000年5月20日 2002年2月1日   中國國民黨 海軍二級上將
曾任副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
20 湯曜明
(1940–2021)
  2002年2月1日 2004年5月20日   中國國民黨[28] 陸軍一級上將
曾任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
21 李傑
(1940–)
  2004年5月20日 2007年5月20日   中國國民黨
無黨籍[29]
海軍一級上將
曾任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
22 李天羽
(1946–2024)
  2007年5月20日 2008年2月25日   中國國民黨 空軍一級上將
曾任參謀總長空軍總司令
23 蔡明憲
(1941–)
  2008年2月25日 2008年5月20日   民主進步黨 文人部長
首位民進黨籍部長
24 陳肇敏
(1940–)
  2008年5月20日 2009年9月10日   中國國民黨 空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空軍總司令空軍副總司令
25 高華柱
(1946–)
  2009年9月10日 2013年8月1日   中國國民黨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退輔會主委,後於2015年2月12日升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26 楊念祖
(1955–)
  2013年8月1日 2013年8月7日 無黨籍 文人部長
任期最短閣員(僅6天)
高廣圻
(1951–)
  2013年8月6日 2013年8月8日 無黨籍 當時以海軍二級上將(現役軍人)身分代理
27 嚴明
(1949–)
  2013年8月8日 2015年1月30日   中國國民黨 空軍二級上將
曾任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空軍司令部空軍司令空軍司令部空軍副司令
28 高廣圻
(1951–)
  2015年1月30日 2016年5月20日   中國國民黨 海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國防部常務次長、參謀總長 、副參謀總長執行官
29 馮世寬
(1945–)
 
2016年5月20日 2018年2月25日   中國國民黨 無黨籍 空軍二級上將
後於2019年8月5日轉任退輔會主委
30 嚴德發
(1952–)
  2018年2月26日 2021年2月22日 無黨籍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參謀總長
曾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31 邱國正
(1953–)
  2021年2月23日 2024年5月20日 無黨籍 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參謀總長陸軍司令部司令
曾任退輔會主委
32 顧立雄
(1958–)
  2024年5月20日 現任   民主進步黨 律師
曾任不分區立委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30][31]

歷任副部長、次長

國防部副部長高於其他部會的政務次長及常務次長,依功能得分為軍政二級上將)、軍備二級上將)各一位,但正式職稱均為「副部長」,其中軍政副部長原本是由文人政務官或退役將官出任,但從李喜明海軍二級上將就任後才改成現役軍人。[32]

參謀總長是掌理軍令系統的最高長官,相當於軍令二級上將)「副部長」,依法為國防部部長之軍令幕僚長。

另再設置二名常務次長(中將或簡任第十四職等)。

行政院國防部籌組與編成期

當時稱副部長為次長,並同時能有多位次長就任。1950年3月,國防部在臺北進行較大的組織架構、人事改組。此處不表。

部本部(舊制)
次長(西元1946-1950年)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次長[24][27][33][34]
林蔚
(1889–1955)
1946年5月31日 1947年6月24日 由國民政府軍政部政務次長改制為國防部 部本部 次長
劉士毅
(1886–1982)
1946年5月31日 1948年6月22日
秦德純
(1893–1963)
1946年5月31日 1950年3月29日
黃鎮球
(1898–1979)
1947年6月24日 1947年11月19日
鄭介民
(1897–1959)
1947年11月19日 1950年3月20日
蕭毅肅
(1899–1975)
1948年6月22日 1948年12月24日
黃杰
(1902–1995)
1948年12月27日 1949年7月20日
劉詠堯
(1907–1998)
1949年9月26日 1950年3月20日 代理部長,後任中央各部會疏散委員會主任委員
參謀本部(舊制)
參謀次長(西元1946-1950年)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參謀次長[24][27][33][34]
郭懺
(1894–1950)
1946年5月31日 1947年5月28日 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副主任兼參謀長改制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次長
劉斐
(1898–1983)
1946年5月31日 1948年12月24日
范漢傑
(1894–1976)
1946年5月31日 1946年7月2日
郭寄嶠
(1902–1998)
1946年7月2日 1946年10月29日
方天
(1902–1991)
1946年10月29日 1948年7月8日
黃鎮球
(1898–1979)
1947年5月28日 1947年6月24日
林蔚
(1889–1955)
1947年6月24日 1949年9月7日
李及蘭
(1904–1957)
1948年7月8日 1949年8月5日
蕭毅肅
(1899–1975)
1948年12月24日 1951年3月1日
陳良
(1896–1994)
1949年8月26日 1950年3月20日
吳石
(1894–1950)
1949年10月29日 1950年2月26日

國防部(現制)

副部長(西元2000年前)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副部長(西元2000年前)
袁守谦
(1903–1992)
1950年3月 1954年6月 陸軍二級上將;後出任交通部部長
黄镇球
(1898–1979)
1954年6月 1955年8月 陸軍二級上將
馬紀壯
(1912–1998)
1955年8月 1959年2月 海軍二級上將
梁序昭
(1903–1978)
1959年2月 1963年12月 海軍二級上將
蔣經國
(1910–1988)
1963年12月 1965年1月 陸軍二級上將;後出任國防部部長
馬紀壯 1965年1月 1972年6月 再任
馮啟聰
(1914–1994)
1972年6月 1978年6月 海軍二級上將
鄭為元
(1913–1993)
1978年6月 1981年6月 陸軍二級上將;後出任國防部部長
張國英
(1917–2001)
1981年6月 1987年12月 陸軍二級上將
言百謙
(1922–2009)
1987年4月 1987年12月 陸軍二級上將
郭宗清
(1927–2010)
1987年12月 1990年5月 海軍二級上將;首位臺灣本省籍出身
陈守山
(1921–2009)
1990年5月 1991年6月 陸軍二級上將
莊銘耀
(1929–2002)
1991年6月 1992年5月 海軍二級上將
汪多志
(1928–)
1992年5月 1993年10月 陸軍二級上將
顾崇廉
(1931–2007)
1993年10月 1994年4月 海軍二級上將
趙知遠
(1927–)
1994年5月 1996年6月 空軍二級上將;唯一一位空軍出身
王文燮
(1932–2020)
1996年7月 1999年1月 陸軍二級上將
伍世文
(1934–)
1999年1月 2000年5月19日 海軍二級上將
軍政副部長(西元2000年後)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軍政副部長(西元2000年後)
陳必照 2000年5月20日 2002年1月31日
康寧祥
(1938–)
2002年6月1日 2003年1月31日
林中斌
(1942–)
2003年2月1日 2004年5月19日
蔡明憲
(1941–)
2004年5月20日 2006年1月31日
柯承亨
(1962–)
2006年2月1日 2008年5月6日
張良任
(1946–)
2008年9月5日 2009年9月15日
楊念祖
(1955–)
2009年9月16日 2013年7月31日
夏立言
(1950–)
2013年11月18日 2015年2月17日 目前最後一位文人軍政副部長
陳永康
(1951–)
2015年3月4日 2016年5月19日 退役海軍二級上將
李喜明
(1955–)
2016年6月1日 2017年4月30日 海軍二級上將
蒲澤春
(1956–)
2017年5月1日 2018年2月28日 海軍二級上將
沈一鳴
(1957–2020)
2018年3月1日 2019年6月30日 空軍二級上將
張哲平
(1958–)
2019年7月1日 2021年6月30日 空軍二級上將
柏鴻輝
(1958–)
2021年7月1日 現任 退役空軍中將
軍備副部長(西元2002年後)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軍備副部長(西元2002年後)
陳肇敏
(1940–)
2002年3月1日 2004年5月19日 空軍二級上將
霍守業
(1943–)
2004年5月20日 2006年2月15日 陸軍二級上將
朱凱生
(1945–)
2006年2月16日 2007年5月20日 陸軍二級上將
林鎮夷
(1945–)
2007年5月21日 2009年2月4日 海軍二級上將
趙世璋
(1948–)
2009年2月5日 2012年8月31日 陸軍二級上將
高廣圻
(1951–)
2012年9月1日 2013年8月7日 海軍二級上將
嚴德發
(1952–)
2013年8月16日 2014年1月15日 陸軍二級上將
李翔宙
(1952–)
2014年1月16日 2014年5月4日 陸軍二級上將
邱國正
(1953–)
2014年8月1日 2015年1月30日 陸軍二級上將
劉震武
(1951–)
2015年1月31日 2015年10月31日 空軍二級上將
鄭德美
(1955–)
2015年11月1日 2017年4月30日 陸軍二級上將
張冠群
(1959–)
2017年5月1日 2021年6月30日 陸軍二級上將
王信龍
(1960–)
2021年7月1日 2023年4月30日 陸軍二級上將
徐衍璞
(1961–)
2023年5月1日 現任 陸軍二級上將

常務次長

《國防部組織法》(西元2012年後)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常務次長
楊繼曾 1950年3月 1950年6月
朱世明 1950年5月 1950年12月
羅機 1950年12月 1965年6月 空軍中將
江杓 1954年7月 1955年11月
唐君鉑 1956年4月 1958年8月 陸軍中將
張鼎彝 1956年7月 1961年1月
徐鳳鳴 1958年10月 1961年1月 空軍中將
蔣堅忍 1961年1月 1965年10月 空軍中將
唐君鉑 1964年11月 1966年7月 陸軍中將
張國英 1965年10月 1967年4月 陸軍中將
魏崇良 1965年7月 1966年4月 空軍中將
毛瀛初 1966年4月 1967年5月 空軍中將
汪道淵 1966年7月 1968年2月 軍法官(常任文官)
艾靉 1967年7月 1969年7月 陸軍中將
夏季屏 1967年6月 1970年7月 陸軍中將
蔣紹禹 1968年2月 1969年7月 空軍中將
雷開瑄 1969年8月 1977年8月 陸軍中將
楊紹廉 1969年7月 1977年4月 空軍中將
崔之道 1970年7月 1978年11月 海軍中將
陳鍾秀 1977年8月 1983年 空軍中將
丁恩元 1978年 1980年3月 陸軍中將
葛敦華 1978年11月 1980年4月 海軍中將
鄭本基 1980年4月 1983年7月 海軍中將
顧傳型 1980年3月 1983年11月 陸軍中將
區小驥 1983年7月 1986年9月 海軍中將
余燕生 1983年11月 1986年4月 陸軍中將
榮承恩 1982年 1985年4月 空軍中將
陳家儒 1985年4月 1986年5月 空軍中將
馬緒援 1986年4月 1991年5月 陸軍中將
郭宗清 1986年4月 1987年11月 海軍中將
周學春 1986年9月 1989年4月 空軍中將
鄧維海 1989年5月 空軍中將
歐陽良 1989年5月 海軍中將
梁球芳 1991年5月 1992年12月 海軍中將
丁之發 1991年5月 1992年9月 陸軍中將
許銘昌 1991年9月 1992年5月 空軍中將
葉可蔚 1991年12月 海軍中將
欒勤 1992年5月 空軍中將
羅文山 1992年9月 陸軍中將
郭达沾 1994年3月 陸軍中將
黎克恕 1994年4月 海軍中將
黄永厚 1995年2月 空軍中將
沈方祥 1997年4月 海軍中將
方壽祿 1997年4月 2000年8月31日 海軍中將
孫韜玉 1999年1月16日 2002年2月28日 陸軍中將
高揚 2000年9月1日 2002年2月28日 海軍中將
傅慰孤 2000年11月 2002年2月28日 空軍中將
陳體端 2002年3月1日 2004年3月31日 陸軍中將
李海東 2002年4月1日 2004年5月31日 海軍中將
胡镇埔 2004年6月1日 2005年1月31日 陸軍中將
雷光墅 2004年6月1日 2005年5月31日 海軍中將
廖鐵鳴 2005年3月1日 2007年9月30日 陸軍中將
李仲威 2005年6月1日 2006年6月30日 海軍中將
高廣圻 2006年7月1日 2007年5月20日 海軍中將
林於豹 2007年5月21日 2011年7月31日 空軍中將
黃奕炳 2007年10月1日 2010年3月31日 陸軍中將
李喜明 2010年10月1日 2012年6月30日 海軍中將
熊湘台 2011年8月1日 2012年6月30日 空軍中將
陳泉官 2012年7月1日 2012年10月31日 陸軍中將
廖榮鑫 2012年7月1日 2013年8月31日 空軍中將
孫玦新 2012年11月1日 2013年6月30日 陸軍中將
趙克達 2013年7月1日 2014年9月15日 陸軍中將
沈一鳴 2013年9月1日 2015年1月29日 空軍中將
高天忠 2014年9月16日 2015年2月28日 海軍中將
王信龍 2015年2月11日 2016年5月31日 陸軍中將
許培山 2015年3月1日 2016年11月30日 海軍中將
柏鴻輝 2016年6月1日 2018年12月15日 空軍中將
尚永強 2016年12月1日 2018年6月30日 海軍中將
梅家樹 2018年7月1日 2019年3月31日 海軍中將
徐衍璞 2018年12月16日 2020年1月15日 陸軍中將
蕭維民 2019年4月1日 2019年6月30日 海軍中將
李宗孝 2019年12月1日 2022年12月31日 海軍中將
陳曉明 2020年1月16日 2020年12月31日 陸軍中將
莫又銘 2021年2月1日 2021年10月31日 陸軍中將
房茂宏 2021年11月1日 2023年9月30日 陸軍中將
黃佑民 2023年1月1日 現任 海軍中將
楊基榮 2023年10月1日 現任 陸軍中將

歷任部本部各部門主管

1946-1950年

部長辦公室
部長辦公室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部長辦公室[23]
主任 黎行恕 1946年7月 1948年4月 未到職,副主任馮衍代理
主任 馮衍 1948年4月 1948年6月
主任 華振麟 1948年6月 1948年8月
主任 劉廉一 1948年8月 1948年11月 代理
主任 劉詠堯 1948年11月 1949年9月
主任 劉詠堯 1949年9月 1950年3月 國防部次長兼
民用工程司
民用工程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民用工程司[23]
司長 華振麟 1946年10月 1948年6月 單位撤銷
特種計畫司
特種計畫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特種計畫司[23]
司長 趙援 1946年10月 1947年6月 單位撤銷
軍職人事司
軍職人事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軍職人事司[23]
司長 劉詠堯 1946年10月 1948年11月 單位撤銷
文職人事司
文職人事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文職人事司[23]
司長 袁同疇 1946年12月 1948年3月 單位撤銷
工業動員司
工業動員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工業動員司[23]
司長 陳自強 1946年12月 1949年1月 單位撤銷
土地及動員司
土地及動員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土地及動員司[23]
司長 馬崇六 1946年10月 1948年5月 單位撤銷
預算財務司
預算財務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預算財務司[23]
司長 閔湘帆 1946年10月 1948年12月
人力計畫司
人力計畫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人力計畫司[23]
司長 趙學淵 1947年10月 1948年12月 單位撤銷
徵購司
徵購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徵購司[23]
司長 劉逸奇 1946年10月 1949年6月 單位撤銷
法規司
法規司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法規司[23]
司長 何孝元 1946年10月 1948年12月
司長 錢詒士 1948年12月
國防科學委員會
國防科學委員會主管一覽表(西元1946-1950年)
職稱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國防科學委員會[23]

主任委員
白崇禧 1946年12月 1948年6月 單位撤銷

圖片集

部徽

部徽 徽章特徵 意涵
國徽 象徵軍人效忠國家,保衛國家疆域之意涵。
一刀一槍 指揮刀與步槍代表陸軍執干戈以衛社稷、兩者合一為陸軍的象徵
船錨 代表海軍海軍陸戰隊,海軍同舟共濟、團結合作也是海軍的象徵。
飛鷹雙翅 由於飛鷹是飛行速度最快、膽量最大的鳥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空軍都用飛鷹當成象徵,在空軍軍徽的飛鷹代表「有我無敵,冒險敢死」之精神。
三軍軍徽結合 代表陸、海、空之軍人,聯合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保衛疆土,對抗外來敵人。
國花梅花 克服惡劣環境、堅忍不拔之精神,代表國軍軍人有克服自然堅忍不拔之毅力,為救國戰勝一切的本能,贏得最後之勝利。
嘉禾 代表祥瑞及豐收戰果之意。

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選訓教育

2017年,開始試辦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選訓教育,與各縣市大專院校25間簽約。[35]

與大專院校(普通大學&技職院校)策略聯盟

注釋

  1. ^ 博愛專案分為三個分案,包括國防部本部主體建築的「博愛分案」、空軍司令部新址的「忠勇分案」、及新建國防大學主校區的「率真分案」。「博愛分案」和「忠勇分案」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大直三軍大學舊址,「率真分案」則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懷生機場原址。

參考文獻

  1. ^ 84年起免當兵 募兵經費何處籌?. yam天空-新聞. [201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9). 
  2. ^ 李新總主編:《中華民國史》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3. ^ 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
  4. ^ 國防部「國防智庫籌備處」成立.中華民國國防部-全球資訊網-新聞稿.2016-06-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政院推組改新設數位發展部 最快2022年掛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通訊社,2021-03-25
  6. ^ 國防部. 教召14天新制快速看:新舊制比較、報到須知!. 2022-07-04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0). 
  7. ^ 王烱華. 獨家/史上最操教召第一天 超貼心!陸軍安排天天可洗熱水澡. 《菱傳媒》RWnews. 2022-07-04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8. ^ 游凱翔. 教召14天新制首梯5日入營 每天操滿10小時兩週無休. 中央社. 2022-07-04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9. ^ 國防部新大樓施工 波及聯演中心下陷. 自由時報. 2007-05-15 [201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3). 
  10. ^ 陳肇敏:落實工作管制 善用預算資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軍聞社.2008-08-25
  11. ^ 國防部記者會參考資料-國防部遷建工程–「博愛分案」說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國防部.2005-09-28
  12. ^ 新國防部「平戰結合」特區成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廣播電台.2010-04-19
  13. ^ 空軍司令部遷大直忠勇營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英文新聞.2012-10-06
  14. ^ 空軍司令部遷大直忠勇營區. 中央社. 2012-10-06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15. ^ 國防部編制表(113年10月9日)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27). 
  16. ^ 國防部令 中華民國102年3月7日 國規委會字第1020000152號 修正「國防部編制表」、「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編制表」、「國防部軍備局編制表」、「國防部主 計局編制表」、「國防部軍醫局編制表」,並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生效。 附修正「國防部編制表」、「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編制表」、「國防部軍備局編制表」、「國防 部主計局編制表」、「國防部軍醫局編制表」 部 長 高華柱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27).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國防部簡介. 中華民國國防部-全球資訊網. 2022-01-01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中文(臺灣)). 
  18. ^ 軍備釋商機密不流向中共 國防部設置安全調查辦公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2017-10-08
  19. ^ 朱才樑,〈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概況〉,頁117。
  20. ^ 陳誠著,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頁645。
  21. ^ 〈麥克魯談中國建軍〉,《大公晚報》,1945年10月3日,版1。
  22. ^ 徐世江,〈國民黨政府軍事整編改制的內幕〉,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庫》,第6卷政治軍事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頁165-168。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陳佑慎. 附錄圖表. 國防部的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 (博士论文). 國立政治大學. 2016 [2020-09-01]. 
  24. ^ 24.0 24.1 24.2 24.3 國防部編,《國防部暨各總司令部科長以上主管簡歷冊》(1946、1948)。
  25. ^ 25.0 25.1 〈國防部卅八年度工作報告〉,《國軍檔案》,檔號:109.3/6015.14。
  26. ^ 26.0 26.1 朱瑞月編,《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二部:安內與壤外》,頁124-126。
  27. ^ 27.0 27.1 27.2 27.3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第1冊》,頁160-180。
  28. ^ 李坤城,湯曜明等黨紀案 國民黨從輕發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坤城,新台灣新聞週刊,2002-02-20
  29. ^ 李明賢、黃忠榮,移老蔣銅像 國民黨算帳 李傑被撤銷黨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7-03-10
  30. ^ 部長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國防部-全球資訊網.2021-02-23
  31. ^ 歷任部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國防部-全球資訊網.2021-02-23
  32. ^ 文人統制在法規範面上的觀察 (PDF). [2013-09-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19). 
  33. ^ 33.0 33.1 「國防部次長暨參謀總次長及各單位科長以上人員簡歷冊」(1950年1月)
  34. ^ 34.0 34.1 《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102-00024-006
  35. ^ 國防部與大學簽約 試辦儲備軍官訓練團. 中央社. 2017-03-09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参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