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閱讀《資治通鑑》及历史的議論。书成于王夫之晚年,盖读史有感,随事触发,初无意于为文,故每篇皆不立题目;而于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均有论列[1]。全書30卷,包括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四篇为“卷末”,約六十餘萬字。
《读通鉴论》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夫之從69歲開始執筆,“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2],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逝世前完成,用意在於“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在四庫全書中為史部史評類。

目前中华书局所刊印的《读通鉴论》采用曾国藩金陵刻本为底本[3]

內容主旨

《讀通鑑論》見解獨特,否定了宋、明理學家所推崇的“三代盛世”的看法,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指出以前完全處於未開化的野蠻部落,三代則是“沿上古之封建,國少而君多……無異于今川、廣之土司,吸齕其部民,使鵠面鳩形,衣百結而食草木”,生產落後,生活艰苦,隨著歷史不斷的進化,“世益降,物益备”[4]。秦代以下,郡縣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理势合一”、“理因乎势”。

《读通鉴论》還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

同時《讀通鑑論》還非議正統史觀,所謂“统者,合而不离,续而不绝之谓也”。無所謂正統不正統的問題,所論當力求安於心,“求順於理,求適於用。”[5]

參考書目

  • 王敔:《姜斋公行述》

参考文献

  1. ^ 中华书局《读通鉴论》校点例言。
  2. ^ 王敔:《姜斋公行述》
  3. ^ 中华书局《读通鉴论》校点例言
  4. ^ 《讀通鑑論》卷十九
  5. ^ 《讀通鑑論》敘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