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尹

北宋首都开封府的最高长官

开封府尹五代宋朝一重要官职名,是首都开封府的最高长官,负责开封府管内行政、民政和司法事务。五代时多由皇位继承人担任,北宋担此职者有四成能在日后任宰辅、执政,[1]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另由于包公戏的流行,使得这一官职让世人耳熟能详。

历史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二十三日梁太祖朱温敕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始设立开封府尹,朱友文为首任开封府尹。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二月,唐庄宗李存勗灭后梁,降开封府为宣武军节度汴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复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此后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刘齐皆沿用。

后梁、后晋、后汉时,开封府尹多用皇室成员和元老宿将,但皇室成员年龄幼小时,则任命权知开封府作为实际上开封府的负责人,第一位权知开封府为边蔚。后周时,文官权知开封府渐渐增多。

到宋代,被称为“开封府尹”的,只有晋王赵光义、魏王赵廷美、许王赵元僖、寿王赵元侃四位皇室成员,其他人称“判开封府”、“权知开封府事”(如寇准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权发遣开封府”,民间称知府。任职资格为待制(从四品)以上,资格未至待制而充任者用权发遣之名,[2]二品以上大员充任则用判之名。担任开封府尹的寿王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后,其职务改为判开封府,因皇太子不应再担任有品级的官职。[3]宋真宗继位后,宗室不再担任在地方实际工作的差遣,故从此后无皇子任开封府尹。

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听从蔡京建议,“罢权知开封府,置开封牧、尹各一人,少尹二人”,称“崇宁改制”。由此开始,开封府尹成为定称而不分是否皇室亲王任职。靖康、建炎年间,兵祸连连,又有宰相、尚书领开封府,与开封府尹同时在任,如聂山、何栗、王宁。

据开封题名记碑(开封市博物馆)载,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闰二月八日的146年间,共有183位开封府尹任职,起于昝居润(原后周开封知府,建隆元年(960年),宋建后以宣徽南院使仍判开封府),止于李孝寿(崇宁四年(1105年)闰二月,擢显谟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另有开封府尹碑(文革中遗失)载宋徽宗崇宁四年闰二月以后的开封府尹,起于李孝寿,止于上官悟(建炎三年(1128年)八月上官悟任东京留守;次年二月十四日东京城为金军所陷,上官悟遇害身亡,从此开封府不为宋所有,开封府尹一职亦宣告终结)共四十八位,此外附录了金代一任韩仲适。

开封府廨在宣德门南街东,[4]后梁开平元年兴建。临近大相国寺

职能

据《宋史卷一百六十六·职官志六·开封府》概述开封府长官的职能为:

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若承旨已断者,刑部、御史台无辄纠察。屏除寇盗,有奸伏则戒所隶官捕治。凡户口、赋役、道释之占京邑者,颁其禁令,会其帐籍。大礼,桥道顿递则为之使,仗内奉引则差官摄牧。

兼任功德使,管理功德事,即道、释及修功德等事务。

兼任畿内劝农使,劝课农桑。

任期

北宋制度规定地方官一年一考,三考一任,但地方官任期普遍短于三年,至于开封府尹则为更短,不满一年者占大多数。任期最长者为晋王赵光义十五年,最短者为皇太子赵桓仅三天。

组织

开封府所管事务繁多,有官吏六百余人。

  • 副职为通判,直属于皇帝,负责副署开封府钱谷、户口、兵民、赋役、狱讼等公事、监督开封府上下官吏。仅有宋琪一任。
  • 重要幕僚有判官推官,通判从缺,判、推官是开封府实际上的副职。宋初各置一人,景德四年后(1007年)有所增减,最终定为各二人。元祐六年(1091年)判官、推官分为左右厅,分别治事,以互相牵制。其联合办公之所称“签厅”、“都厅”、“使院”,下分十一案,处理每日钱谷、刑狱文书,[5]设有使院都孔目官和使院勾押官等。判、推官分工为:三人负责刑狱讼诉;一人负责赋税、户口、钱谷等,称为领南司。
  • 司录参军,官署为开封府司录司,又称“府院”。负责审判刑事和民事案件,管理府司西狱(为临时拘押之所年)及监督六曹工作、签署六曹及左右军巡院文书。开封府司录司还下设有检校库等机构,负责照看孤儿的生活起居等事务,点检代管孤儿的财产,[6]和学校的后勤保障等事务。

其他幕僚有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其中功、仓、兵三曹为开封府独有,天下其他府州军监所无。

  • 功曹参军,负责考核官吏,管理祭祀、礼乐、学校、医院等事务。并与法曹参军兼领检查执法工作。
  • 仓曹参军,负责修缮公廨,管理仓库簿领等。与户、兵、法、士曹参军覆检各自分管县份的争议事项,同时与户、兵、法、士曹参军按季节轮流与开封府司录参军一起审理案件。[7]
  • 户曹参军,主要职责是户籍、婚姻、田宅、赋税等事。
  • 兵曹参军,职能是掌管军防、仪仗、烽驿传送马。
  • 法曹参军,职能是根据具体的案情和审理情况,找出律令条文,以供断案处刑。[8]
  • 士曹参军,主要职能仅仅是负责到、罢批书。大观元年(1107年),增加审理士人的婚田斗讼公事。
  • 左、右军巡使,官署为左、右军巡院,与开封府司录司通称“三院”、“三狱院”。负责逮捕、审问及管理监狱(同为临时拘押之所)。副职为左、右军巡判官。
  • 勾当左、右厢公事,官署为勾当左、右厢公事所,又称“都厢”。设置于熙宁三年(1070年),负责城内若干厢的轻微案件(杖刑六十以下的争斗的刑事案件,及拖欠公私债务、婚姻)审判。[9]
  •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简称“提点”,官署为开封府界提点司。负责管理开封府乡村地区的刑狱、治安、仓场、河道沟渠等事务。宋代开封府城乡分开管理,城市部分称为“在京”,乡村部分称为“府界”。可参见京畿路
  • 巡检,官署为巡检司。每县各置一,又二三县设一驻泊巡检,开封府城内每厢亦设有一巡检。负责治安和消防。由禁军充任,署开封府与三衙双重领导。

厢,开封府城内外城各设四厢,共八厢,每厢统若干坊,共一百二十坊。是开封府专门管理城市事务的机构。厢的官吏有所由、街子、行官、厢典、书手。

  • 府学博士,职责是训导管教学生。大观元年(1107年)置。
  • 府学钱粮官,主要职责是掌管府学的田产、收支。政和二年(1112年)置。
  • 管勾架阁官,负责档案、文书、账册的保存和查阅。政和五年(1115年)置。

历任府尹、判府、知府

后梁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博王朱友文 开封府尹 检校司徒 开平元年(960年)四月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 被朱友贞所杀
均王朱友贞 行开封府尹 检校司徒、东京留守 乾化二年六月 乾化三年(913年)二月 皇帝
袁象先 开封府尹 宋州夏邑 检校太保、同平章事、镇南军节度使 乾化三年(913年)四月 乾化四年(914年)四月 淄青节度使
刘𬩽 开封府尹 密州安丘 检校太傅 → 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镇南军节度使 乾化四年(914年)四月 贞明二年(916年)三月[10] 郑滑节度使
刘𬩽 开封府尹 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镇南军节度使 贞明三年(917年)二月[11] 贞明三年(917年)九月[12] 移亳州团练使
王瓒 开封府尹 并州祁县 检校太傅 不晚于贞明五年(919年)八月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 梁亡降唐

后唐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王瓒 开封府尹 检校太傅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 同光元年(923年)十二月 改宣武节度副使知府事、汴州刺史

后晋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郑王石重贵 开封府尹 右金吾卫上将军 天福三年(938年)十二月 天福六年(941年)十二月 移广晋尹
李德珫 开封府尹 应州金城 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天福六年(941年)十二月 天福七年(942年)九月 移广晋尹
张从恩 开封府尹 并州太原 宣徽南院使、襄州行营兵马都监 天福七年(942年)九月 天福八年(943年)二月 移邺都留守、广晋尹
皇弟石重睿 开封府尹 检校太保 天福八年(942年)二月 开运二年(945年)五月 移秦州节度使
边蔚[13] 权知开封府、开封少尹 华州郑县 左散骑常侍 → 户部侍郎 天福八年(942年)二月 开运二年(945年)五月[14] 移亳州防御使
李周 权开封府尹、东京留守 邢州内丘 检校太师、兼侍中 天福九年(944年)正月 天福九年(944年)六月
张从恩 权开封府尹、东都留守 检校太尉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
赵莹 开封府尹 华州华阴 开运二年(945年)五月 开运二年(945年)十二月 中书令
桑维翰 开封府尹 河南府洛阳 开运二年(945年)十二月 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 张彦泽所杀

后汉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皇子刘承训 开封府尹 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天福十二年(947年)七月 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
侯益 开封府尹 汾州平遥 兼中书令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 乾祐三年(950年)五月
皇弟刘承勋 开封府尹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乾祐三年(950年)五月 广顺元年(951年)春[15]
刘铢 权知开封府 陕州 检校太师、兼侍中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16] 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 郭威所杀

后周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袁㠖 权知开封府 开封府登封 宣徽南院使 广顺元年(951年)二月 广顺二年(952年)四月 为东京副留守
李谷 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 颍州汝阴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 广顺二年(952年)四月 广顺二年(952年)六月 仍为宰相
袁㠖 判开封府 宣徽南院使 广顺二年(952年)六月 广顺二年(952年)十月 移知永兴军
陈观 权知开封府 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 广顺二年(952年)十月 广顺二年(953年)十二月
颜衎 权知开封府 兖州曲阜 尚书右丞、端明殿学士 广顺二年(953年)十二月 广顺三年(953年)三月 罢守兵部侍郎
皇子柴荣 开封府尹 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广顺三年(953年)三月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 皇帝
王敏 开封少尹、权判府事 单州金乡 左谏议大夫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 显德元年(954年)七月 刑部侍郎
边光范 权判开封府 并州阳曲 刑部侍郎 显德元年(954年)七月 显德二年(955年)
王朴 权知开封府 郓州须昌 左谏议大夫 → 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 不晚于显德二年(955年)十二月 显德三年(956年)九月[17] 枢密副使
向训 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 怀州河内 宣徽南院使 显德三年(956年)正月[18] 显德三年(956年)四月[19] 淮南节度使兼沿江招讨使
王朴 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 枢密副使 显德四年(957年)二月[20] 显德四年(957年)八月[21] 为枢密使
昝居润 判开封府 博州高唐 宣徽北院使 显德五年(958年)四月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 为东京副留守
吴廷祚 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 并州太原 宣徽南院使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 仍为枢密使
昝居润 判开封府 宣徽北院使 → 左领军上将军、宣徽南院使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 建隆元年(960年)二月 周亡

宋太祖朝

任次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1 昝居润 判开封府 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 建隆元年(960年)二月 建隆元年五月 移权知镇州
2 吕余庆 权知开封府 幽州安次 给事中、端明殿学士 建隆元年五月 建隆元年十月 为东京副留守
3 吴廷祚 东京留守、判开封府 检校太尉、枢密使、同平章事 建隆元年十月 建隆二年(961年)夏 雄武军节度使
4 晋王赵光义 开封府尹 泰宁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虞候同平章事 建隆二年七月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 皇帝

宋太宗朝

任次 姓名 差遣 籍贯 结衔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去向
5 程羽 权知开封府 深州陆泽 给事中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 移权知成都府
6 齐王赵廷美 开封府尹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永兴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十月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 西京留守
7 沈伦 判开封府 开封府太康 东京留守、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七年二月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 仍为宰相
8 李符 权知开封府 襄州襄阳 右谏议大夫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 太平兴国七年八月 贬权知春州
9 边珝 权知开封府 华州郑县 右谏议大夫 太平兴国七年八月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六月
10 李穆 权知开封府 开封府阳武 中书舍人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六月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一月 参知政事
11 刘保勋 权知开封府 河南府河南 右谏议大夫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一月 雍熙二年(985年)二月 大理寺
12 辛仲甫 权知开封府 汾州孝义 左谏议大夫 雍熙二年(985年)二月 雍熙二年(985年)十一月 御史中丞
13 王祐 权知开封府 大名府莘县 中书舍人 雍熙二年(985年)十一月 雍熙三年(986年)
14 许王赵元僖 开封府尹 兼侍中 雍熙三年(986年)十月 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
15 魏庠 权知开封府 左谏议大夫 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
16 张宏 权知开封府 青州益都 吏部侍郎 淳化四年(993年)二月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 奉朝请
17 寿王赵元侃 开封府尹 → 判开封府 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 皇太子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 皇帝

宋真宗朝

皆为权知开封府

宋仁宗朝

  • 李谘(1022年-1022年)
  • 薛田(1022年-1023年)
  • 薛奎(1023年-1024年)
  • 王臻(1024年-1026年)
  • 陈尧咨 即《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天圣四年(1026年)三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 陈尧佐 尧咨次兄,1027年八月以枢密直学士代弟,此前其父陈省华亦于景德元年[1004]十月以光禄卿权知开封府。同时一门四父子,四进士两状元,三知开封府,时以为荣。
  • 章得象(1029年-1029年)
  • 王博文(1029年-1030年)
  • 钟离瑾(1030年-1030年)
  • 徐奭(1030年-1030年)
  • 寇瑊(1030年-1031年)
  • 程琳(1031年-1033年)
  • 程琳(1033年-1034年)
  • 张若谷(1034年-1034年)
  • 张观(1034年-1034年)
  • 王博文(1034年-1035年)
  • 盛度(1035年-1035年)权发遣
  • 范仲淹 景佑二年(1035年)十一月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其内刚外和,决事如神,京师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 张逸(1036年-1037年)
  • 丁度(1037年-1038年)
  • 李若谷(1038年-1039年)
  • 胥偃(1039年-1040年)
  • 郑戬(1040年-1040年)权发遣
  • 郑戬(1040年-1041年)
  • 杜衍(1041年-1041年)
  • 晁宗悫(1041年-1041年)
  • 吴遵路(1041年-1042年)
  • 贾昌朝(1042年-1042年)
  • 王拱辰(1042年-1043年)权发遣
  • 郭稹(1043年-1043年)
  • 王拱辰(1043年-1044年)
  • 梁适(1044年-1044年)
  • 李淑(1044年-1044年)
  • 吴育(1044年-1045年)
  • 杨日严(1045年-1046年)
  • 张方平(1046年-1046年)
  • □□(1046年-1046年)权发遣
  • 杨察(1046年-1046年)
  • 张存(1046年-1047年)
  • 明镐(1047年-1047年)
  • 杨伟(1047年-1048年)权发遣
  • 杨察(1048年-1048年)
  • 张尧佐(1048年-1049年)
  • 钱明逸(1049年-1050年)
  • 赵槩(1050年-1050年)权发遣
  • 刘沆(1050年-1051年)
  • 魏瓘(1051年-1051年)
  • 李绚(1051年-1052年)
  • 何中立(1052年-1053年)权发遣
  • 吕公绰(1053年-1053年)
  • 杨察(1053年-1054年)
  • 吕公弼(1054年-1054年)
  • 蔡襄 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苏黄米蔡四大家中的“蔡”。
  • 王素(1054年-1055年)
  • 曾公亮(1055年-1056年)
  • 王珪(1056年-1057年)权发遣
  • 钱明遇(1057年-1057年)权发遣
  • 包拯 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立朝刚毅,权贵敛手,吏不敢欺。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去职,任期一年零叁月,由欧阳修继任。
  • 欧阳修 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京师亦治,人谓“包严欧宽”。
  • 陈升之(1059年-1060年)
  • 吴奎(1060年-1060年)
  • 唐介(1060年-1061年)权发遣
  • 傅求(1061年-1061年)权发遣
  • 王素(1061年-1062年)
  • 吴奎(1062年-1062年)
  • 贾黯(1062年-1062年)
  • 李参(1062年-1063年)权发遣

宋英宗朝

  • 冯京(1063年-1065年)
  • 韩贽(1063年-1064年)权发遣
  • 傅求(1064年-1065年)权发遣
  • 沈遘(1065年-1065年)权发遣
  • 韩绛(1065年-1066年)
  • 沈遘(1066年-1067年)
  • 杨佐(1067年-1067年)权发遣
  • 傅求(1067年-1068年)

宋神宗朝

  • 邵亢(1068年-1068年)
  • 滕甫(1068年-1068年)权发遣
  • 吕溱(1068年-1069年)
  • 陈荐(1069年-1069年)权发遣
  • 吕公著(1069年-1069年)
  • 滕甫(1069年-1070年)
  • 郑獬(1070年-1070年)
  • 李肃之(1070年-1070年)
  • 韩维(1070年-1072年)
  • 陈荐(1072年-1072年)权发遣
  • 刘庠(1072年-1072年)
  • 元绛(1072年-1074年)
  • 孙永(1074年-1075年)
  • 韩缜(1075年-1076年)
  • 杨绘(1076年-1076年)权发遣
  • 李中师(1076年-1076年)权发遣
  • 陈绎(1076年-1077年)权发遣
  • 陈绎(1077年-1077年)
  • 许将(1077年-1077年)权发遣
  • 孙固(1077年-1078年)
  • 苏颂(1078年-1079年)
  • 许将(1078年-1078年)权发遣
  • 许将(1078年-1079年)
  • 钱藻(1079年-1079年)权发遣
  • 钱藻(1079年-1079年)
  • □□(1079年-1079年)权发遣
  • 蔡延庆(1079年-1079年)
  • 钱藻(1079年-1080年)
  • 李清臣(1080年-1081年)权发遣
  • 王安礼(1081年-1082年)王安石之弟,苏轼下御史狱,独安礼救之。元丰四年(1081年)十一月,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论议明辨,事至立断。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
  • 王存(1082年-1084年)
  • 蹇周辅(1084年-1084年)
  • 蔡京 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宋哲宗朝

  • 吕大防(1084年-1085年)权发遣
  • 钱勰(1085年-1085年)权发遣
  • 谢景温(1085年-1085年)
  • 钱勰(1086年-1087年)
  • 吕公孺(1087年-1088年)
  • 顾临(1088年-1089年)
  • 王岩叟(1089年-1090年)
  • 李之纯(1090年-1090年)权发遣
  • 范百禄(1090年-1090年)
  • 李之纯(1090年-1090年)
  • 韩宗道(1090年-1091年)权发遣
  • 韩宗道(1091年-1092年)
  • 钱勰(1092年-1093年)
  • 王钦臣(1093年-1094年)
  • 王震(1094年-1095年)
  • 范纯礼(1095年-1095年)权发遣
  • 林希(1095年-1095年)权发遣
  • 蒋之奇(1095年-1097年)
  • 蒋之奇(1097年-1097年)权发遣
  • 路昌衡(1097年-1098年)
  • 吕嘉问(1098年-1099年)
  • 吴居厚(1099年-1100年)

宋徽宗朝

  • 范纯礼(1100年-1100年)权发遣
  • 范纯礼(1100年-1100年)
  • 宇文昌龄(1100年-1100年)权发遣
  • 温益(1100年-1101年)权发遣
  • 温益(1101年-1101年)
  • 王觌(1101年-1101年)权发遣
  • 温益(1101年-1101年)
  • 温益(1101年-1101年)权发遣
  • 郭知章(1101年-1101年)
  • 宇文昌龄(1101年-1101年)权发遣
  • 宇文昌龄(1101年-1101年)
  • 谢文瓘(1101年-1102年)权发遣
  • 吴居厚(1102年-1102年)
  • 徐彦孚(1102年-1102年)权发遣
  • 路昌衡(1102年-1102年)
  • 吕嘉问(1102年-1103年)
  • 吴栻(1103年-1105年)
  • 王宁(1105年-1105年)
  • 李孝寿(1105年-1106年)尹
  • 宋乔年(1106年见[22])尹
  • 时彦(1106年见,[23]在任数月[24]) 尹
  • 林摅 (1107年见[25])尹
  • 李孝寿 (1107年-1107年[26])尹
  • 宋乔年(1107年-1108年[27]) 尹
  • 李孝称(1108年-1109年[28]) 尹
  • 许几 (1109年-1109年[29]) 尹
  • 吴择仁 (1109年见)尹
  • 李孝寿 (1111年-1112年[30])尹
  • 李孝称 (1112年见[31])尹
  • 王诏 (1113年见[32])尹
  • 盛章 (111?年-1115年[33])尹
  • 王革 (1115年-1116、1117年见)尹
  • 盛章 (1118年、1119年见)尹
  • 聂山(1119年-1120年) 尹
  • 王鼎(1120年-1120年)尹
  • 王革 (1122年见[34])尹
  • 燕瑛 (1124年见[35])尹
  • 蔡懋 (1124年-1124年[36])尹
  • 燕瑛(1124年[37]-1125年[38]) 尹
  • 蔡绍(1125年-1125年) 尹
  • 定王赵桓(1125年-1125年)牧

宋钦宗朝

  • 王革(1125年-1126年) 尹
  • 聂山(1126年-1126年) 领
  • 王时雍(1126年-1126年) 尹
  • 聂山(1126年-1126年) 尹
  • 程振(1126年-1126年) 尹
  • (1126年-1126年) 领
  • 徐秉哲(1126年-1126年) 尹
  • 梅执礼(1126年-1126年) 尹
  • 王时雍(1126年-1127年) 尹
  • 李若水(1127年-1127年) 尹
  • 徐秉哲(1127年-1127年) 尹
  • 周懿文(1127年-1127年) 尹

宋高宗朝

  • 徐秉哲(1127年-1127年) 尹
  • 王宁(1127年-1127年) 领
  • 钱伯言(1127年-1127年) 尹
  • 宗泽 康王赵构南迁后,留守开封。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十日,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尹。
  • 宗泽(1127年-1128年[39])尹
  • 杜充 建炎二年(1128年)九月充继宗泽兼开封尹,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弃守开封南逃建康。
  • 上官悟 建炎三年(1129年)为东京留守,非开封府尹,是宋朝在开封最后的地方长官。

上官悟殉职后,开封成为金国领土,宋朝开封府尹一职务终结,金国在此设置南京开封府

金朝

参考文献

  1. ^ 《北宋东京开封府知府研究》§4.4.2 离任后最高官职分析
  2.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六十九·熙宁八年十月己丑》:“朝廷比置权发遣之名,盖以本资序未有人才,遂于小官拔擢有才之人,以居此任。”
  3. ^ 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二·记皇太子亲王尹京故事》:真宗皇帝自襄王为开封尹,至道元年,正东宫,议者谓尹有品秩,非太子所宜兼领,乃改判府事。
  4. ^ 《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七·四》
  5. ^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法制》:十一案,每日行谴钱谷税赋及刑狱诸般文书。
  6. ^ 《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六五》:召人借贷小儿钱物以出息,并吸收官可公用钱存储出息。
  7. ^ 《职官分纪卷三十八·司录参军》:户、兵、法曹兼领所辖赤畿县出入事覆,及分季轮流与司录参军推勘诉讼公事。
  8. ^ 《职官分纪卷三十八·司录参军》:掌议法、断刑,并与功曹参军事通掌检法。
  9.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一·熙宁三年》:凡斗讼,杖六十已下情轻者得专决;及逋欠、婚姻两主面语对定,亦委理断。
  10. ^ 《旧五代史卷二十三·刘𬩽传》:二年三月,𬩽自莘引军袭魏州,与晋王战于故元城,王师败绩,𬩽脱身南奔,自黎阳济河至滑州。寻授滑州节度使,诏屯黎阳。
  11. ^ 《旧五代史卷二十三·刘𬩽传》三年二月,晋王悉众来攻黎阳,𬩽拒之而退。及𬩽归阙,再授开封尹,领镇南军节度使。
  12. ^ 《旧五代史卷二十三·刘𬩽传》其年,河朔失守,朝廷归咎于𬩽,𬩽亦不自安,上表避位。九月,落平章事,授亳州团练使。
  13. ^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边蔚传》:“(周)太祖受命,复知开封府事,迁太常卿,后以足疾辞位。”具体时间疑为广顺元年一月到二月。
  14. ^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边蔚传》:“晋少帝嗣位,拜左散骑常侍,判广晋府事,转工部左右侍郎,再知开封府事。开运初,出为亳州防御使。”开运二年五月以赵莹代石重睿为开封尹,莹可以履行开封尹职责,不需权知代理,故估计边蔚应在此时不再担任权知开封府。
  15.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汉隐帝下》在刘铢权知开封府后,李太后及郭威仍称刘承勋为开封尹。
  16.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汉隐帝下·十一月丙子》:以宰臣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前青州刘铢权知开封府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洪建判侍卫司事,内客省使阎晋卿权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17.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显德三年九月丙午》
  1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显德三年正月丙戌》
  19.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显德三年四月丙戌》
  20.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显德四年二月甲戌》
  21.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显德四年八月》
  22. ^ 《宋会要辑稿·刑法四·八十七》:(崇宁五年)九月十四日,开封府尹宋乔年奏:“堪会今年五月十七日本府狱空”。
  23. ^ 《宋会要辑稿·刑法四·八十六》:(崇宁)五年十月三日,开封尹时彦奏:“开封一岁内四次狱空,乞宣付史馆。”从之。
  24. ^ 《宋史卷三百五十四·时彦传》:尹京数月,迁工部尚书,进吏部,卒。
  25. ^ 《续资治通鉴卷九十·大观元年八月庚申》:(林)摅以开封尹与中丞余深杂治,得士民交关书疏数百,摅请悉焚荡以安反侧。
  26. ^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九:遣开封尹李孝寿鞫之,株连者千余人,强抑使承,死者甚众。
  27. ^ 《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二十二》:大观二年四月十三日开封尹宋乔年奏事。
  28. ^ 《宋会要辑稿·礼三十八·六》:大观二年十二月一日……诏“宜差户部侍郎、权开封尹李孝称、侍中一员……”
  29. ^ 汪藻《浮溪集卷二十六·户部尚书许公墓志铭》:会开封府李孝称领诏狱,以公摄尹事。
  30. ^ 《宋史卷三百一十·李孝寿传》:政和初,拜刑部侍郎,复改开封尹。
  31. ^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十九·六》:政和二年八月十九日及政和二年九月十三日均有权开封尹李孝称奏事。
  32. ^ 《宋会要辑稿·仪制一〇·一八》:政和三年八月十日有中大夫、开封尹王诏奏事记载。
  33. ^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三十四·政和五年八月壬子》:开封尹盛章弹压兵匠,章罢,以王革代之,复以章为参详。
  34. ^ 《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十三·一〇》宣和四年二月四日有起复光禄大夫、行开封尹王革奏事。
  35. ^ 《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十九》:宣和六年二月七日,赐开封尹燕瑛进士出身兼侍读。
  36. ^ 《宋史卷二十二·徽宗四》
  37. ^ 《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五》
  38. ^ 《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一七》
  39.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建炎元年六月乙酉》: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宗泽为延康殿学士、开封尹、东京留守。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