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疾病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3月30日) |
猫的寄生虫
内寄生虫
香港型巴贝斯虫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于猫只体内,发现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寄生虫巴贝斯虫,名为香港型巴贝斯虫(Babesia hongkongensis)
钩虫
钩虫病对猫的致害较严重,一般而言对猫具感染性的有狭头钩虫、管状钩虫和巴西钩虫等。钩虫在猫小肠内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约经一周左右发育并蜕化成感染性幼虫。感染途径包括:经口感染(吃下具感染性的幼虫或老鼠等中间传染媒介)经皮肤感染(传染性幼虫可直接穿过无伤痕的皮肤和毛孔而侵入体内。)经胎盘感染(钩虫在母猫体内移行感染子宫中的小猫,或在小猫出生后吃到受污染的母乳而传染。)钩虫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为贫血、黏膜苍白、局部皮肤出血、体力衰退、食欲不振、下痢,小猫严重急性感染时,有时会见到排出混血之黏液粪便,或具腐臭味的咖啡色泥状粪便。
绦虫
绦虫为猫常见的内寄生虫,可感染猫的绦虫有:双殖孔绦虫、带绦虫、曼森氏裂头绦虫等十多种。绦虫背腹扁平,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带状虫体,是由数节至数百节的体节组成其身躯,含卵的体节会随粪便排出猫体外。绦虫的感染须靠老鼠、兔子、松鼠等中间宿主的存在,虫卵若直接被猫吞食仍不会孵化,它须在第三宿主体内才能发育为幼虫,猫捕食这些第三宿主后,幼虫继续在猫体内发育为成虫,造成致害。得病的猫在临床上可见消化障碍、厌食、下痢、贫血、慢性肠炎,但症状并不明显;粪便中会排出节片。
蛔虫
蛔虫的种类繁多,且各有其特定的感染宿主但主要是幼龄猫的疾病,寄生于猫体内的蛔虫是弓首蛔虫,虫体长约5~10公分,细长且两端细锐。蛔虫的生活史较为特别,雌虫产卵后,虫卵会随粪便排至体外,5天后卵内便形成幼虫,当此虫卵被猫吞入1小时后即会于小肠孵化,进入肠道血管随血液转移至肺、肝等其他脏器,于肺部长大之幼虫会再由呼吸道爬至喉咙,再次被吞咽至小肠,经20~30天后发育为成虫,60天后再度产卵,开始其另一次生活史;此种发育方式即所谓的“体内移行”生活史。猫蛔虫除经口感染外,尚可透过母奶传染给小猫;而犬小蛔虫若被怀孕的母猫食入,亦会透或胎盘传染给胎儿。小猫感染猫蛔虫,即使数量不多,仍会有毛发粗糙、呕吐、牙龈苍白、骨瘦腹凸等临床症状;当成猫有大量虫体感染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有时可见由口吐出虫体。若蛔虫太多,甚至会造成肠道阻塞甚至破裂。
球虫
球虫为原虫的一种,主要寄生在小肠或盲肠之肠道上皮细胞。其卵囊会随病猫的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发育为具感染性的卵囊,健康猫咪一旦误食,即会受其感染。抵抗力较差的小猫若感染球虫,会有发烧、食欲减退、排血便、脱水,甚至死亡;若感染数目不多,可能无上述急性症状,而使猫体本身产生免疫力。成猫感染球虫病除出现下痢外,并无其他临床症状;且身体会自然产生抵抗力。
犬心丝虫
猫虽非心丝虫的正常宿主,对心丝虫的抵抗力比犬高,且心丝虫成虫并不会在猫体内繁殖幼虫;但在心丝虫高流行区域,若猫咪被蚊虫叮咬的话,仍有可能发生猫咪被感染的病例,只是因为猫感染心丝虫的症状不明确,因此许多兽医及饲主都不知道猫已感染心丝虫、甚至无法察觉猫是因为感染心丝虫而死亡。感染猫心丝虫的病畜常见呼吸急促及持续性咳嗽。此外可能出现单独或同时发生下列甚急性症状,包括:间歇性呕吐、呼吸困难、无精打采、虚脱、抽搐、咳血及猝死。猫若已经有心丝虫成虫,目前没有治疗方法(猫身体小、无法动手术夹出成虫;而使用在狗上的成虫杀虫针、对猫来说致死率高),但没有感染心丝虫的猫,可以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心丝虫。[1]
弓浆虫
弓浆虫又称为弓形虫,为原生生物的一种,它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两个宿主,即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其中间宿主包括人、哺乳类、鸟类、爬虫类、鱼类等二百多种动物。弓浆虫仅在猫科动物体内可形成卵囊,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也可成为中间宿主。在作为终宿主时,弓形虫在猫的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和孢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环境中,经过孢子增殖发育为含有两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受感染的病猫可连续二周内每天排放出约一千万个卵囊;因此猫无疑在弓虫病的传播上扮演一定角色。感染后的猫即患有猫弓虫症。[2][3]
对人类来说弓虫的主要传染途径是不卫生的生活饮食习惯,而非猫。因为,食用没煮熟的肉类或没洗净的蔬菜比和猫接触更容易染症,透过猫的唯一传染途径是食用与病猫粪便接触过的东西。
外寄生虫
壁虱
壁虱在猫身上并不常见,通常因猫咪到乡下或树上游玩所带回,而其感染数目多为个位数。母壁虱在吸血后其体型会明显变大,公壁虱则否。严重感染时会造成贫血,被叮咬的部位会红肿、发炎;而某些壁虱吸血时会分泌毒素,伤害神经系统而造成瘫痪,此即为所谓的壁虱中毒。
虱子
虱子的宿主专一性很强,白色的猫虱会终身寄生在猫咪身上,以其毛发与皮屑为食,而其所产的灰白色、半透明虱卵亦会黏著于被毛上;一般而言,猫虱的感染较跳蚤少见。感染猫虱会引起搔痒、皮屑产生、毛发粗糙、被毛纠结,引起猫咪搔抓、啃咬、磨蹭患部。
猫蚤
跳蚤为小型、具3对足的棕黑色吸血性昆虫,其跳跃能力极佳,猫身上常见的为猫蚤。母跳蚤吸血后产卵落于地面或猫窝上,待其在环境中孵化经幼虫、蛹、成虫后,再跳到适当的宿主身上寄生。猫遭跳蚤叮咬后会奇痒无比,这是因为跳蚤的唾液中所含的毒素刺激造成;严重者会引发过敏性皮肤炎;临床可见腰部有小疮痂散布其中,肩膀、尾巴脱毛且皮肤变红;而强烈的痒感,会使猫坐立难安。
疥癣
疥癣是由疥癣虫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疥癣虫有4对足,包括寄生于耳道中的耳疥虫,以及皮肤上的蜘蛛恙虫(皮屑恙虫)、秋恙虫等等。本病靠接触传染,因此与病猫直接接触或共用梳洗用具皆会造成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鼻、眼框、耳等头部,或胸、腹、腋窝、大腿内侧及尾根部,患部皮肤会潮红、皮肤增厚、鳞片样结痂、耳廓边缘增厚,且因搔痒而导致该处无毛,皮肤有湿疹样病变。若感染耳疥虫则会有大量棕黑色的耳垢,病猫会有甩头、抓耳等症状,甚至会引发外耳道炎。[4][5][6]
症状通常为无故搔耳甩头,次数愈频繁代表病情愈严重,无生命危险但会影响病猫生活品质,目前治疗方式只有在病猫耳内滴入专用药物。此外,若搔痒过度有可能引发耳炎、耳道溃疡、染霉菌、耳壳钙化甚至影响脑部。
猫的传染病
猫爱滋
猫爱滋(FAIDS)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引起,不会传染给人类。相较于爱滋病对人的致命性及传染性,猫爱滋对猫的致命性较低、传染性却较高。因此病猫须与正常猫只隔离。病猫将呈现有慢性口炎或慢性齿龈炎、慢性下痢、高度消瘦,慢性鼻炎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水泡性皮肤炎、流产等,多为慢性病,急性死亡者少见,该病直到1987年才被肯定为猫疾病,目前已有猫爱滋的预防针问世,而现有之资料亦未显示本病来自人爱滋病病毒或会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证据,染患本病之猫犬多亦患有猫白血病,两者之关系仍不明。
猫瘟
猫瘟由猫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之泛白血球减少症,传染性极高,毁灭性也极强。一般以接触传染为主,亦可经由吸血昆虫或蚤类传染,幼猫最易感染此病,临床症状为厌食、抑郁、精神极差、高烧、持续性呕吐、深褐色血痢,最后因白血球数急遽减少及出血性肠炎造成脱水和失血而死亡,死亡率约25%~75%。
本病毒十分顽强,甚至会穿过胎盘干扰幼猫,所以母猫最好于怀孕前及接种猫瘟死毒疫苗。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症呈持续数周的食欲渐减,体重减轻,高热,大多数患猫有腹内积水,可能出现神经症状以及眼球之病变,一般病程为两周至四个月之久,即使获得良好的治疗死亡率亦不低,目前无疫苗可供预防之用,但已有441药剂(GS-441524之别称)可供施打及治疗用。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意识障碍,神经初兴奋后痳痹为特征,病毒存在于病畜的唾液中,借由咬伤传染。可感染给所有温血哺乳动物如:人、犬、猫、牛、马、羊,及其他野生动物例如:蝙蝠、老鼠、狐、狼、狮、虎......等,感染狂犬病死亡率很高,是最可怕的传染病,病毒进入伤口内经末梢神经以向心性的方向达到中枢神经发育增殖而致病,潜伏期的长度依被咬伤部位,离脑部的距离而定。
狂犬病可分躁狂型及沈郁型,通常发生的都是躁狂型,临床症状为极度兴奋,对声音敏感,瞳孔放大,乱咬人畜及其他物体,喉头神经,吠叫声怪异,咽下困难下颚痳痹而开口、伸舌流涎、行动失调、抽筋、后期以致全身痳痹而死。
狂犬病疫苗有让猫产生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因此许多兽医不建议非疫区猫注射狂犬病疫苗,但是在狂犬病疫区,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降低整体的风险。
猫白血病
猫白血病是由猫白血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FeLV)所引起之白血球减少症;在猫所有的传染病媒中,此病毒是传染性最高的一种,即使是与患猫接触一次即可感染此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贫血、发烧、齿龈炎、下痢等,但由于程度分歧,使诊断非常困难,必须借助血液检查来判断。虽然猫白血病不会传染人类,但其模式却与AIDS病毒类似,均会引发免疫抑制作用,并导致淋巴瘤(一种线体性癌症)、白血病(血癌)、贫血、肾功能不全和肠炎等,此病毒也能以静止状态在猫儿骨髓中潜伏数年后再发病。虽然幼猫对此病较为敏感,但此病却能感染任何年龄、品种、及性别的猫。
猫卡里西病
猫卡里西病,由猫卡里西病毒(Feline calicivirus)引起,主要侵犯猫的上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临床症状有口舌部溃伤、发烧、抑郁、厌食、打喷嚏、流涎、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肺炎等,与猫鼻气管炎的症状相当类似,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程约1~4周,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最高可达30%。15周龄至六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而因呼吸困难而死,有些则会出现神经症状。若与猫疱疹病度、披衣菌一同感染将造成严重肺炎。
猫鼻气管炎
猫鼻气管炎由猫疱疹病毒[7](Feline herpesvirus)所引起之高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猫常发生此病。一般以接触或飞沫传染为主,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高烧、抑郁、咳嗽、打喷嚏、眼睛畏光、结膜炎,以及角膜、舌、口盖等部位溃伤,故可见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大量增加,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会使分泌物变成黏液脓样。分泌物会传播病毒,怀孕母猫若感染此病,则病毒会经胎盘感染胎儿,甚至造成流产。若与猫卡里西病毒、猫披衣菌一同感染将造成严重肺炎。
猫披衣菌肺炎
猫披衣菌肺炎,是由鹦鹉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所引起之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造成猫的肺炎。初期显现之临床症状为结膜炎,之后则伴随有发烧、严重的流泪,而且眼分泌物增加、打喷嚏、鼻蓄浓等,后期的临床症状为化脓性肺炎,会因气管和肺泡内之分泌物过多而造成呼吸困难及肺水肿。
全部病程约持续30天。在感染后30日以上,仍能在病猫的结膜和肺发现此病菌,故病猫即使痊愈亦会持续散播此病菌,而使周遭的猫之感染此病症。
疫苗可在8~10周龄给予第一剂,于12~14周龄给第二剂,尔后每年补强一次即可。
猫疱疹病毒
许多猫都有猫疱疹病毒带原,在猫免疫力下降及紧迫时就会发病。
症状有结膜炎等眼睛症状、呼吸道症状等。
服用必须胺基酸L-离胺酸可以控制病情、同时有抗紧迫的优点,而且没有副作用,只要有一只猫发病,全家的猫都应终身服用。
常见猫非传染病
急性胰炎
症状轻者精神不佳、不吃不喝,无明显过程转变成重度胰炎,重度胰炎的症状除轻度症状外,同时会出现休克、寡尿、败血、黄疸的症状。病因通常是过度肥胖,4周─18岁为好发年龄。
慢性肾脏病
症状轻者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皮毛黯淡无光泽;重者呕吐厌食、口腔溃烂、下痢、贫血,有致命危险,越早发现治疗可以越可以延缓尿毒症出现的时间、在极早期就控制也有治愈可能(最好每年抽血检查肾功能)。染病猫只通常需要打点滴、营养补充剂、药物控制、低磷饮食(如果没有低血磷)及食用磷结合剂(如果血磷过高)、低蛋白饮食(如果没有营养不良)、注射红血球生成素;每天在家帮猫打点滴来控制慢性肾衰竭是多数饲主能轻易学会的,但给猫实施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但昂贵、也需住院实施。
与人类一样,许多患有慢性肾衰竭猫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会伤害肾功能、肾功能不足又会提高血压;这类的高血压可以服用借由抑制Renin-angiotensin system的降血压药、同时达到护肾及降血压的效果;但是量出猫的正确血压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猫到了医院或看到陌生的医师会很紧张、造成明显的白袍高血压,而让猫在家量血压的对一般人来说相当困难。
最可行的预防方法是让猫饮用充足饮水,可以减少发病率──饮水量过少是许多猫的不良生活习惯。由于猫对于饮水清洁度的要求很高,因此猫的水盘必须经常换水清洗、但经常换水的定义是一天数次,采取流动水饮水器是个好方案,可以减少清洗及换水频率,而饮水器若有滤网并定期更换更好;而增加供水场所、提供流动水、采用加水湿食、猫草泡水、提供无盐动物性高汤或鱼冻肉冻也有机会增加饮水量。
一些饲主认为不提供干饲料是最佳解,猫在自然界食用的猎物含水量远高于干饲料,而且猫的身体已经被设计成主要是由食物中补充饮水;当人类提供干饲料给猫时,多数猫并不会因此增加饮水量,而造成长期缺水的问题(除非喂食泡水干饲料,但干饲料泡水后容易腐败又嗜口性变差)。另外,由于猫已经很习惯于高蛋白饮食,因此也有饲主认为就算猫的肾功能较差,也不能减少太多蛋白质摄取量。
多囊性肾病变
猫拥有多囊肾遗传因子及发病的比例远高于人类,药物及打点滴能延缓肾脏破坏。
糖尿病
猫的糖尿病较难检测,这是因为健康的猫在紧张时血糖也会飙高(这个是为了捕食而产生的机制),因此在医院抽血时得到的高血糖数据并不代表真的有糖尿病。
猫的糖尿病也较难控制,因为药物反应不一定良好,胰岛素反应也因猫而异。对于糖尿病较为严重的猫来说,必须住院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曲线,才能决定要如何注射短效型胰岛素。
可行的预防及治疗方式是大幅减少干饲料的食用量,因为干饲料必须使用淀粉来做赋形剂,因此猫由干饲料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是远多于由猎物及猫食罐头获得的量——猫吃较多的干饲料相当于人类吃糖过量。有些干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是无谷饲料并不代表低碳水化合物),也有一些猫食罐头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依法饲料标签是不会列出碳水化合物含量、必须自己计算),选用较低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也会减少未来的糖尿病风险。
慢性肝病
症状轻者厌食;重者黄疸、尿液深色,黄疸通常由超过1周的厌食造成,对猫而言有致命危险,重者甚至会引发肝硬化、肝昏迷,几天内即死亡。治疗时通常喂以处方饲料并补充牛磺酸,视病情严重性施以强迫灌食。
自发性下泌尿道疾病
症状轻者血尿、频尿、尿痛、舔舐生殖器;重者呕吐、食欲不振;若尿道完全阻塞,将在48~72小时内引发急性尿毒死亡,即使康复复发机率仍高。
慢性口炎
症状轻者口臭流口水;重者吞咽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精神不佳、口腔黏膜及舌面溃烂;虽无直接致命危险但将严重影响病猫生活品质,或间接因口内伤口将细菌散播至身体其他部位,引发并发症造成死亡。兽医内科治疗通常会对病猫洗牙、使用抗生素与类固醇,如果无效者拔除臼齿。
慢性下痢
症状轻者软便、每日例行2~3次的轻微下痢;重者下痢频率密集至每30分钟一次,并出现血便症状。若病症尚未恶化可以吊点滴以增加肠内菌、消化酵素、乳酸菌等益菌生长,补充营养。此外,此病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是由饮食习惯不良所造成。
慢性呕吐
若为消化系统产生的慢性呕吐,症状通常较轻,仅造成轻微呕吐,呕吐物常见为毛球与食物残渣;但其他疾病并发的慢性呕吐次数将增多并有吐血可能。最轻微症状之呕吐物为白色,颜色偏黄代表肝胆系统有程度上的问题,若颜色极深则代表病猫有出血问题。猫只若胡乱吞食异物也会造成慢性呕吐,有些经常呕吐的猫可借由增加饮水量来减少呕吐次数。
过敏性皮肤炎
症状轻者无故搔痒;后者皮肤发炎甚至结痂。此并无致命危机。过敏类型主要可分类成食物型(如:食物过敏问题)、叮咬型(体外寄生虫叮咬皮肤,会传染给人类)、接触型及吸入型(对气未过敏,如:油漆)等,其中尤以前两者染病机率最高。
猫科海绵状脑病
是与狂牛症同为朊毒体(Prion)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在1990年首次于英国发现,其症状类似于狂牛症。
猫注射相关肉瘤
猫注射相关肉瘤是由注射造成的恶性肿瘤,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子是含佐剂的疫苗,而任何注射行为(注射输液、药物、类固醇、疫苗等)也有可能造成肿瘤(但机率低很多)。治疗方法为大范围的切除(若只切除小范围、转移率极高);预防方法则是注射次数不超过需求(多数疫苗保护力超过三年)、选择不含佐剂的疫苗注射、注射后追踪是否有肿块产生、选择肢体远端部位注射疫苗(方便未来发病时切除患部)、饲主需要长期观察注射部位(方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8]
此种疾病对狂犬病的防治造成一定阻碍,因为含佐剂的狂犬病疫苗对猫来说是高风险疫苗,因此许多非疫区的家猫都不会注射狂犬病疫苗。
毒物
猫的毒素排解(detoxification)能力低于人类与狗等动物,因此有许多普通的家中的物品,对猫而言可能具有危险性[9][10]。举例而言,常见的止痛剂扑热息痛(商品名包括泰诺林、普拿疼等),即使在对人类安全的剂量下[11][10],也可对猫产生严重毒害,因为猫缺乏代谢这些药物的酵素。若猫有摄取到这些药物的可能,则必须立即接受兽医师治疗[12]。即使是能用来治疗发生于猫身上之关节炎的阿斯匹林,对猫的毒性也比人类更大[10]。而用来对抗掉毛的敏诺西代(商品名为落建),对猫也可能致命[13][14]。多种杀虫剂与除草剂也有危险性,其他可能对猫产生毒害的家庭常见用品,还有樟脑丸等萘类化学制品[10],以及以苯酚制成,如六氯酚、滴露等多种清洁剂[10][15]。对人类有毒的抗冻剂乙二醇,即使只有一小匙,也可能使猫死亡[16]。除了上述药剂,许多家中栽种的植物[9]、普通的人类食物,对猫也有毒性,如巧克力中可可碱;相对大量的洋葱与大蒜也对猫有害[10]。若猫居住地有百合属植物,就算猫不舔食这些植物,也有肾衰竭风险。
参考资料
- ^ 台灣龍馬躍-貓心絲蟲.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0).
- ^ 内寄生虫疾病[永久失效链接]
- ^ 台灣龍馬躍-貓弓蟲症.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2).
- ^ 外寄生虫疾病[永久失效链接]
- ^ 陈雪峯。《爱猫一族:猫咪的喂养与训练》。台北市:台湾广厦国际出版集团,1997。
- ^ 浅探猫的寄生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3-23.
- ^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716981/[失效链接]
- ^ 存档副本. [201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 9.0 9.1 Substances That Are Poison to Pets. Judy's Health Cafe.com. [200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6).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Toxic to Cats. Vetinfo4Cats. [200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 ^ Allen AL. The diagnosis of acetaminophen toxicosis in a cat. Canadian Veterinary Journal. 2003, 44 (6): 509–10. PMID 12839249.
- ^ Villar D, Buck WB, Gonzalez JM. Ibuprofen, aspirin and acetaminophen toxicosis and treatment in Dogs and Cats. Vet Hum Toxicol. 1998, 40 (3): 156–62. PMID 9610496.
- ^ Camille DeClementi; Keith L. Bailey, Spencer C. Goldstein, and Michael Scott Orser. Suspected toxicosis after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minoxidil in 2 cats.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December 2004, 14 (4): 287–292. doi:10.1111/j.1476-4431.2004.04014.x.
- ^ Minoxidil Warning. ShowCatsOnline.com. [200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3).
Very small amounts of Minoxidil can result [in] serious problems or death
- ^ Rousseaux CG, Smith RA, Nicholson S. Acute Pinesol toxicity in a domestic cat. Vet Hum Toxicol. 1986, 28 (4): 316–7. PMID 3750813.
- ^ Antifreeze Warning. The Cat Fanciers' Association, Inc.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