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劃沿革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沿革,主要講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過程。
軍政府時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次日湖北軍政府成立。七個星期之內,湖南、陝西、江西、山西、浙江、江蘇、貴州、安徽、廣西、福建、廣東等省紛紛響應,陸續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並依據《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的規定成立全省性的軍政府[1]。今上海、重慶兩地則在境內則設立獨立的軍政府,並不受本省軍政府的領導。內地十八省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三省效忠清政府。由於起義各省尚未成立起全國性的中央政府,因此各省的地方行政區劃由各地方軍政府自行制定。
北洋政府時期
南北議和後,清遜帝溥儀於1912年2月正式退位,中華民國獲得統治中國的法統,並繼承全部清朝領土,新的中央政府——北京臨時政府組建。次年(1913年)1月8日,新政府公佈《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劃一現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劃一現行各縣行政官廳組織令》(以下統稱「劃一令」),5月又公佈《省官制》、《道官制》、《縣官制》,將清代的直隸州、直隸廳及州、廳全部改編為「縣」,府全部廢除,確立了省、道、縣三級行政區制度[2]。
民國三年(1914年)1月,大總統袁世凱批准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在全國範圍內,對重複縣名進行了大調整。8月28日,北洋政府在全國各地設置了93個「道」,分為繁要缺、邊要缺、繁缺、邊缺、要缺、簡缺共6類三個等級。其中「繁要缺」是駐紮在省會的首道,地方形勢緊要,政務繁雜的道;「邊要缺」是地處邊陲,形勢緊要的道;「繁缺」是轄縣較多、財政情況良好的道;「邊缺」是邊境地區或重要行政據點;「要缺」是境內轄有重要商埠的道;「簡缺」是轄縣較少、事務較簡、財政情況不佳的道。京兆地方及稍後設置的東省特別行政區,因政區特殊,均未設道。又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特別行政區因縣級政區較少,均只各設1道。各省一般平均在3~4道,僅甘肅及黑龍江省最多,皆設置了7道。各道管轄縣數,一般在10~30縣之間,不過也存在了如黑龍江省黑河道轄3縣(在設立其他設治局前),陝西省關中道轄40縣以上的道的特殊例子。
因為道制的等級與發行行政經費的多寡有關,因此各省紛紛提出等級重新評估的要求,從民國三年(1914年)至四年(1915年)5月之間,內務部先後批准河南省河洛道、江蘇省徐海道、廣西省蒼梧道及鎮南道、吉林省依蘭道的升等。同一時期內,江蘇省淮揚道、浙江省甌海道、黑龍江省綏蘭道、廣東省潮循道、山東省東臨道的升等要求,因行政管轄區域不大,行政事務也不複雜,均被內務、財政兩部駁回。在1年半內,有如此多的道因經費問題而請求升等,引起了北洋政府的注意。內務部及財政部於民國四年(1915年)6月經大總統批准,今後若無特別的情況,不再重新評估核辦。
中華民國各省、道等級 | |||||||||||||||
---|---|---|---|---|---|---|---|---|---|---|---|---|---|---|---|
省(區) | 道名 | 等級 | 備注 | ||||||||||||
1913年 | 1914年 | 其他年份 | |||||||||||||
直隷省 | 渤海道 | 津海道 | 繁要缺,一等 | ||||||||||||
范陽道 | 保定道 | ||||||||||||||
冀南道 | 大名道 | 要缺,二等 | |||||||||||||
口北道 | 簡缺,三等 | ||||||||||||||
奉天省 | 南路道 | 遼瀋道 | 繁要缺,一等 | ||||||||||||
東路道 | 東邊道 | 邊缺,二等 | |||||||||||||
北路道 | 洮昌道 | 要缺,二等 | |||||||||||||
西路道 | 民國二年(1913年)9月裁撤 | ||||||||||||||
中路道 | |||||||||||||||
吉林省 | 西南路道 | 吉長道 | 繁要缺,一等 | ||||||||||||
西北路道 | 濱江道 | ||||||||||||||
東南路道 | 延吉道 | 邊缺,二等 | 民國十年(1921年)9月升為一等 | ||||||||||||
東北路道 | 依蘭道 | 簡缺,三等 | 民國四年(1915年)5月改為邊缺、二等 | ||||||||||||
黑龍江省 | 龍江道 | 繁要缺,一等 | |||||||||||||
綏蘭道 | 繁缺,二等 | 民國四年(1915年)9月升為一等 | |||||||||||||
黑河道 | 邊要缺,一等 | ||||||||||||||
呼倫道 | 民國十四年(1925年)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撤銷自治後設置 | ||||||||||||||
山東省 | 岱北道 | 濟南道 | 繁要缺,一等 |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裁撤4道 | |||||||||||
岱南道 | 濟寧道 | 要缺,二等 | |||||||||||||
濟西道 | 東臨道 | 簡缺,三等 | |||||||||||||
膠東道 | 繁要缺,一等 | ||||||||||||||
濟南道 | 不詳 |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設置,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北京政府承認,各道等級不詳 | |||||||||||||
東昌道 | |||||||||||||||
泰安道 | |||||||||||||||
武定道 | |||||||||||||||
德臨道 | |||||||||||||||
淄青道 | |||||||||||||||
萊膠道 | |||||||||||||||
東海道 | |||||||||||||||
兗濟道 | |||||||||||||||
琅琊道 | |||||||||||||||
曹濮道 | |||||||||||||||
河南省 | 豫東道 | 開封道 | 繁要缺,一等 | ||||||||||||
豫北道 | 河北道 | 要缺,二等 | |||||||||||||
豫西道 | 河洛道 | 簡缺,三等 | 民國三年(1914年)11月改為繁缺,二等 | ||||||||||||
豫南道 | 汝陽道 | 要缺,二等 | |||||||||||||
山西省 | 中路道 | 冀寧道 | 繁要缺,一等 | ||||||||||||
北路道 | 雁門道 | 簡缺,三等 | 民國四年(1915年)7月改為要缺,二等 | ||||||||||||
河東道 | 要缺,二等 | ||||||||||||||
江蘇省 | 金陵道 | 繁要缺,一等 | |||||||||||||
滬海道 | 民國三年(1914年)1月名上海道,5月改名 | ||||||||||||||
蘇常道 | |||||||||||||||
淮揚道 | 繁缺,二等 | ||||||||||||||
徐州道 | 徐海道 | 要缺,二等 | 民國三年(1914年)11月改為繁要缺,一等 | ||||||||||||
安徽省 | 安慶道 | 繁要缺,一等 | |||||||||||||
蕪湖道 | 繁缺,二等 | ||||||||||||||
淮泗道 | |||||||||||||||
江西省 | 豫章道 | 繁要缺,一等 | |||||||||||||
廬陵道 | 簡缺,三等 | ||||||||||||||
贛南道 | 要缺,二等 | ||||||||||||||
贛北道 | 潯陽道 | 民國五年(1916年)2月升為一等 | |||||||||||||
福建省 | 東路道 | 閩海道 | 繁要缺,一等 | ||||||||||||
南路道 | 廈門道 | ||||||||||||||
西路道 | 汀漳道 | 要缺,二等 | |||||||||||||
北路道 | 建安道 | 簡缺,三等 | |||||||||||||
浙江省 | 錢塘道 | 繁要缺,一等 | |||||||||||||
會稽道 | |||||||||||||||
金華道 | 簡缺,三等 | ||||||||||||||
甌海道 | 繁缺,二等 | ||||||||||||||
湖北省 | 鄂東道 | 江漢道 | 繁要缺,一等 | ||||||||||||
鄂北道 | 襄陽道 | 要缺,二等 | |||||||||||||
鄂西道 | 荊南道 | 荊宜道 | 民國十年(1921年)8月改名並縮小管轄區域 | ||||||||||||
施鶴道 | 民國十年(1921年)8月析荊南道設置 | ||||||||||||||
湖南省 | 湘江道 | 繁要缺,一等 | |||||||||||||
衡永彬桂道 | 衡陽道 | 繁缺,二等 | |||||||||||||
武陵道 | 要缺,二等 | ||||||||||||||
辰沅永靖道 | 辰沅道 | ||||||||||||||
陝西省 | 中道道 | 關中道 | 繁要缺,一等 | ||||||||||||
陝南道 | 漢中道 | 要缺,二等 | |||||||||||||
陝北道 | 榆林道 | 邊缺,二等 | |||||||||||||
陝西道 | |||||||||||||||
陝東道 | |||||||||||||||
甘肅省 | 蘭山道 | 繁要缺,一等 | |||||||||||||
隴南道 | 渭川道 | 要缺,二等 | |||||||||||||
隴東道 | 涇原道 | 簡缺,三等 | |||||||||||||
朔方道 | 寧夏道 | ||||||||||||||
海江道 | 西寧道 | 邊缺,三等 | |||||||||||||
河西道 | 甘涼道 | ||||||||||||||
邊關道 | 安肅道 | 簡缺,三等 | |||||||||||||
新疆省 | 鎮迪道 | 迪化道 | 繁要缺,一等 | ||||||||||||
伊犁道 | 邊缺,二等 | ||||||||||||||
阿克蘇道 | 簡缺,三等 | ||||||||||||||
喀什噶爾道 | 邊要缺,一等 | ||||||||||||||
塔城道 | 民國五年(1916年)12月塔爾巴哈臺區域併入改置 | ||||||||||||||
阿山道 | 民國八年(1919年)6月阿爾泰區域併入改置 | ||||||||||||||
焉耆道 | 邊缺 三等 | 民國九年(1920年)4月設置 | |||||||||||||
和闐道 | 邊缺,三等 | ||||||||||||||
四川省 | 川西道 | 西川道 | 繁要缺,一等 | ||||||||||||
川東道 | 東川道 | ||||||||||||||
上川南道 | 建昌道 | 要缺,二等 | |||||||||||||
下川南道 | 永寧道 | 簡缺,三等 | 民國四年(1915年)3月改為二等 | ||||||||||||
川北道 | 嘉陵道 | 要缺,二等 | |||||||||||||
邊東道 | 民國三年(1914年)劃入川邊特別區,廢 | ||||||||||||||
邊西道 | |||||||||||||||
廣東省 | 粵海道 | 繁要缺,一等 | |||||||||||||
嶺南道 | 簡缺,三等 | ||||||||||||||
潮循道 | 繁缺,二等 | ||||||||||||||
高雷道 | |||||||||||||||
瓊崖道 | 邊要缺,一等 | ||||||||||||||
欽廉道 | 邊缺,二等 | ||||||||||||||
廣西省 | 邕南道 | 南寧道 | 繁要缺,一等 | ||||||||||||
鬱江道 | 蒼梧道 | 簡缺,三等 | 民國四年(1915年)1月改為繁缺、二等 | ||||||||||||
灕江道 | 桂林道 | 要缺,二等 | |||||||||||||
柳江道 | 簡缺,三等 | ||||||||||||||
田南道 | |||||||||||||||
鎮南道 | 邊缺,三等 | 民國四年(1915年)1月改為邊要缺,一等 | |||||||||||||
雲南省 | 滇中道 | 繁要缺,一等 | |||||||||||||
臨開廣道 | 蒙自道 | 邊缺,二等 | |||||||||||||
滇南道 | 普洱道 | 簡缺,三等 | |||||||||||||
滇西道 | 騰越道 | 邊缺,二等 | |||||||||||||
貴州省 | 黔中道 | 繁要缺,一等 | |||||||||||||
黔東道 | 鎮遠道 | 要缺,二等 | |||||||||||||
黔西道 | 貴西道 | 簡缺,三等 | |||||||||||||
熱河特別區 | 熱河道 | 繁要缺,一等 | |||||||||||||
綏遠特別區 | 綏遠道 | ||||||||||||||
察哈爾特別區 | 興和道 | 邊缺,二等 | 民國二年(1913年)8月升為一等 | ||||||||||||
川邊特別區 | 川邊道 | 繁要缺,一等 | 民國五年(1916年)1月設置 |
國民政府時期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後,曾基於軍事或行政需要,在部分省分陸續設立「跨省政務委員會」以方便管理或作為少數民族自治訴求的回應:
- 湘鄂臨時政務委員會:湖北省、湖南省、漢口市
- 東北政務委員會: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東省特別區、興安屯墾區
- 西南政務委員會:廣東省、廣西省、廣州市、雲南省、貴州省、瓊崖特別行政區
- 北平政務委員會:河北省、熱河省、察哈爾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東省特別區、北平市
- 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北平市、天津市
- 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察哈爾省、綏遠省境內盟旗
- 冀察政務委員會:河北省、察哈爾省、北平市、天津市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於各省份設立跨省級的軍政長官公署。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為止,扣除已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東北及華北兩地,實際尚有東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5個「軍政長官公署」:
省級行政區劃年表
民國元年(1912年),全國共畫分為直隸、奉天、吉林、黑江、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南、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新疆22行省以及外蒙古、內蒙古、青海地方、西藏地方、阿爾泰地區、塔爾巴哈臺共28個省級行政區。隨後陸續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京兆、東省、膠澳商埠、淞滬商埠,廢置塔爾巴哈臺、阿爾泰區域。至民國15年(1926年),共有32個省級行政區。
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後,裁京兆地方,直隸省、奉天省改名,特別區及膠澳商埠改設省及特別市,新設寧夏、青海2省及上海、南京、西京、北平、天津5特別市及威海衛行政區,至抗戰爆發前,共有39個省級行政區。抗戰期間,重慶升為直轄市。抗戰勝利以後,威海衛行政區改為省轄市,並自日本接收台灣及東北,東北地區依《東北新省區方案》劃設9省3市,翌年初承認外蒙古獨立。民國36年(1947年),共有35省12直轄市1西藏地方,民國38年(1949年),以原隸廣東省之海南島及南海諸島區域改制為海南特別行政區,預備建省。
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 |||||||||||||||
---|---|---|---|---|---|---|---|---|---|---|---|---|---|---|---|
時間 | 新增、變更、廢除「?」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 數目 | 備注 | ||||||||||||
1912年 | 民國元年 | 28 | 繼承清代的22省份、3地方及1區域。 | ||||||||||||
1913年 | 民國2年 | 29 | |||||||||||||
1914年 | 民國3年 | 32 | |||||||||||||
1915年 | 民國4年 |
|
33 | ||||||||||||
1916年 | 民國5年 | 32 | |||||||||||||
1920年 | 民國9年 | 30 | |||||||||||||
1922年 | 民國11年 |
|
31 | ||||||||||||
1924年 | 民國13年 | 32 | |||||||||||||
1925年 | 民國14年 |
|
31 | ||||||||||||
1926年 | 民國15年 | 32 | |||||||||||||
1927年 | 民國16年 | 34 | |||||||||||||
1928年 | 民國17年 | 36 | |||||||||||||
1929年 | 民國18年 | 37 | 興安屯墾區為東北政務委員會私設,未被國民政府納入地方行政建制之中。 | ||||||||||||
1930年 | 民國19年 | ||||||||||||||
1931年 | 民國20年 | 36 | 河西省由馬仲英所私設,同年因馬仲英的入疆而消失;瓊崖行政區建置並未實行。 | ||||||||||||
1932年 | 民國21年 |
|
35 | 東省特別區因日本入侵東北而自動消亡。滿洲國設北滿特別區。 | |||||||||||
1933年 | 民國22年 |
|
設西京籌備委員會,市政府未正式成立。 | ||||||||||||
1935年 | 民國24年 |
|
36 | 天津市再次升格。 | |||||||||||
1939年 | 民國28年 |
|
37 | ||||||||||||
1945年 | 民國34年 | ||||||||||||||
1946年 | 民國35年 |
|
36 | 國民政府雖承認外蒙古獨立,但中蒙邊界尚未勘定。[3][註 6] | |||||||||||
1947年 | 民國36年 | 48 | 由舊東北3省析設為9省3直轄市。 | ||||||||||||
1948年 | 民國37年 | 該年中國共產黨全面控制東北。 | |||||||||||||
1949年 | 民國38年 |
|
49 | ||||||||||||
1950年 | 民國39年 | 49 | |||||||||||||
1955年 | 民國44年 | 49 |
注釋
參考文獻
- ^ 三十、廣東宣佈共和獨立. 廣東省情信息庫.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中文(中國大陸)).
- ^ 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的行政区划. [2016-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 ^ 主計部統計局: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民國三十七年六月:第一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疆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